道经26-巠则失本,趮则失君

重为(1、通“经”,治理,经营。2、通“轻”,用力小)根,清为趮君。是以君子(各种。通“终”,整,全)日行,不(1、通“离”。2、红藻的一种,藻体深褐色或暗红色,细圆柱状,有不规则的分枝,生在海湾浅水中,可提取琼胶,供食用及作工业原料用,也叫“龙须菜”)(1、通“辎”,外出时携载的物资。2、古代一种有帷盖的车。3、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源出莱芜县东北,流经临淄市东,过广饶县境,汇合小清河入海)重。

唯有环官(1、亵渎;轻慢。2、假借为“安”,安逸;安乐)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品格、修養)(1、通“轻”,认为容易。2、通“经”,治理,经营)于天下?(1、通“轻”, 随便,不庄重;不重视。2、通“经”,治理,经营)则失本,趮则失君。

注解:

“重”是经营天下的根基(民生为重、民意为重),唯有举轻若重才能举重若轻;清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统治者)的各种出行,就像龙须菜离不开淄河一样离不开辎重和辎车。

只有(统治者)被反叛官员包围而遭受轻慢或安处于百官的簇拥之时,则一切答案都会昭然若揭。为什么统驭天下的君王,要凭借良好的品德才容易经营好天下呢?因为轻率、漫不经心的经营态度会失去治理天下的根本,浮躁、骄躁、躁进就会失去统治。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