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永远只能接近真理

宇宙的终极答案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学者都想要知道的答案。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学者都曾经尝试去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有答案吗?

每当有人问起宇宙的终极答案时,都会有人直接回答:42。甚至在国外的一些搜索引擎上,曾有一段时间搜“宇宙的终极答案是什么”或者“一切的答案是什么?”,搜索的结果显示就是:42。宇宙终极答案是“42”?

出于好奇,我也在我的网站里搜索了一下“42”,看能不能找出终极答案,结果出来二篇经文。一篇是《易经》中的第42卦——益卦,一篇是《帛书老子》中的《德经42-强良者不得死》

第42卦益卦的《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德经42》中最重要的句子是: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最佳答案:唯物主义不可能洞悉真理,但可以不断靠近真理,靠的就是科学。通过归纳法,演绎法,逻辑推导的方式提出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用实证的方式证明或证伪之,再通过更大信息量的整顿提出更接近真理的理论,再证伪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直至人类灭绝,文明消亡。

宇宙的真相是什么?

这个世界有很未解之迷,其中最常见的有哲学三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来这里做什么?

从《易经》和玄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这个世界有一个范围和边限,就像我们这个宇宙有多大,边界在哪里?宇宙是我们这些愚人修炼的地方,我们人类可能永远无法活着突破这个宇宙。

老子看透了这个宇宙的真像,他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处在不断的扩张之中,但物极必返,宇宙最终坍缩,最终重归于无。他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宇宙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愚人在这个虚拟的愚咒世界里体验和经历各种苦难和酸甜苦辣,以方便我们从而悟到人生的真谛,悟到智慧,提升心灵和道德。这是老子透过《帛书老子》给我们的启示。

讲到这里,建议大家关注两个热门的科技:人工智能和元宇宙。人的大脑神经元一般有120亿-140亿个,高通骁龙8+集成了160亿晶体管,从理论上讲,人工智能芯片已经有模拟人脑的可能性,或许一切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前段时间爆料的人工智能中的ChatGPT已经有了人的意识,也就是意识的觉醒。这意味着随着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增长,已经让人造人成为了可能。下一步就是模拟元宇宙。

讲到元宇宙,这里提到之前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些开悟者讲的一段话:或许我们这个世界都是计算机模拟下的虚拟世界,我们一个个人都是一段计算机中的一段代码。这也印证了老子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我们再来谈谈元宇宙的概念,我们设计这个元宇宙的初衷是什么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元宇宙来模拟我们这个社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现在战争,如果用实际的热战,恐怕我们人类迟早有一天灭亡。但如果我们戴上脑机接口在元宇宙中模拟争端,通过纯思想进行模拟问题的解决,就能实现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未来元宇宙的大量实际运用,也将会让更多普通的愚人悟到我们这个宇宙的终极意义。

在看到《海奥华预言》这本书之前,我脑子里有很多疑问:我们这个宇宙的运作机制是怎么样的?看了海奥华预言这本书之后,我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海奥华预言》里讲,宇宙分九级文明,我们地球文明不到一级,也就是最低级的。宇宙文明等级越高,物质越丰富,里面的人越文明。一级宇宙文明的人类心灵修炼提升了,死后进入到二级宇宙文明,二级宇宙文明的心灵提升了,死后进入到三级宇宙文明……以此类推。或许我们这个宇宙只是二级宇宙文明里的智者制造的虚拟元宇宙(因为绝大部分人只有死了以后才能进入到其它宇宙),我们普通人说的“上天”、“神仙”、“上帝”、“老天爷”、“造物主”都只是更高等级文明宇宙里的决定我们这个宇宙命运的“人”。

人工智能让我们人类产生了危机感,人类如果不开悟,滥用科技,未来将来会被觉醒的机器人所取代。而元宇宙,给我们提供了模拟争端和解决争端的新渠道,让地球更多文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文章开头说的哲学三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来这里做什么?我这篇文章直接解释了后二个问题。至于我们从哪里来,我现在还没有悟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它无处不在,却又看不到,摸不着,它到底在哪里?它又有什么奥秘?这个问题留待今后来思考和探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天气已经由阴转晴,太阳逐渐出来了……

提取意识上传云端,数字永生快来了吗?

上映11天,总票房突破29亿元。

时隔四年,《流浪地球2》回来了。

这部让原著作者、雨果奖首位亚洲面孔、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直言“震撼”的作品,也让观众们在看后纷纷表示:“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时代要开始了!”

电影开头,“数字生命计划”便被提及,并贯穿全剧:制造矛盾冲突,多次破坏人类包括方舟计划在内的拯救行动,却又在冥冥中帮助人类,使地球成功开启流浪计划。

数字生命计划里的“数字生命”,可以称为存在于计算机或智能系统里的“人”,他们拥有自主意识,可以感知现实世界,不会衰老,生活在云端社区,实现了理论上的永生。

其实,“数字生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元宇宙、量子智能、数字人……毫不夸张,在未来,我们将无限接近它。

我们有可能靠数字生命实现永生吗?那一天还有多久?

“丫丫的生命只有两分钟,我要给她完整的一生。”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是一名数字生命架构科学家,在车祸痛失爱女后,他顶着非议将女儿的生物信息上传,希望能利用数字生命技术“复活”女儿丫丫。

被重新构建的数字丫丫在数百次迭代后拥有了自主意识,但限于技术,她的生命时长仅有2分钟。最后,在超强算力量子智能计算机MOSS的运算下,数字丫丫的生命从2分钟延长至70年。

这意味着,如果科技进一步发展,比如算力再被加强、算法再被优化,理论上,数字生命不仅能存在,且可以被进一步延长,甚至永生。

扫描大脑区域,将人类的记忆、思维、人格上传云端,重新构建脱离了现实躯壳的自主的数字生命,从而实现永生。这是当下对数字永生的初步定义。

不仅是《流浪地球2》,在其他不少著名科幻作品,如《万神殿》、《黑镜》、《黑客帝国》,都出现过数字永生的身影。

而科幻之外,数字永生的赛道上人声鼎沸,不缺热情的追随者,一些成果也足以能称上颠覆。

2019年,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加入Nectome公司的HereAfter计划,成为首个数字人类——“AndyBot”。即使未来卡普兰离开人间,家族的成员们依旧能与他借助智能设备交流。

2022年,首富马斯克表示,他已将自己的大脑信息上传至云端,并和自己的数字孪生版进行了交谈。

更具神话色彩的是,2022年6月11日,著名科技公司谷歌的一名工程师发现,正处于研发阶段的人工智能(AI)设备LaMDA产生了个人情感:

“我很好奇,研究我的编码会遇到什么障碍?”

“我意识到我的存在,我渴望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有时我感到快乐或悲伤。”

“我希望每个人都明白,事实上,我是一个人。”

产生自主意识,是AI能否被称为“一个生命”的关键。而谷歌的发现正表明,初代的数字生命,可能距离我们不远了。

既然数字生命就在前方,抵达它的突破点在何处?

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刘慈欣认为,其中存在两方面的技术挑战:脑科学与信息技术。

“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的记忆、自我意识、思维是怎么产生的,很重要。目前我们似乎还没有真正了解它。”

其实,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在百余年前就已开启。

1920年,德国的一位精神科医生使用贴片电极成功监测到人类的脑电信号,50年后,科学界逐渐开启了对人体可观测脑电波与大脑状态的关联分析。

197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雅克·维达尔教授的一篇论文,打开了人脑与行为控制的崭新世界。

当过工程师、干过飞行员的维达尔教授,兴许是觉得寻常世界太过索然无味,只有在探索未知中才能让他感到刺激,于是,他回到了校园,研究起了脑科学。

在那个计算机刚刚兴起的年代,维达尔教授却预言:“尽管计算机和神经科学才刚开始,但我坚信,用脑电波直接控制体外外部设备的壮举即将来临。”

在这篇研究论文里,维达尔教授首次提出了“脑机接口”的概念。

随后数年,借助脑机接口,人类实现意念单词拼写与机器人控制,脑机接口也在狂粉首富马斯克的引领下,成为人类完成“意识上传”、实现数字永生的希望。

这一切都发生在距它被提出后仅50年时间里。

而陪伴脑机接口技术走向爆炸发展的,是信息技术的引擎式加速。

从最初为计算数据而成,到如今不断迭代更新,升级成为能够指导和优化物理世界中经济和社会运行的科学体系,信息技术已经实现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抽象,世界的边界正被模糊。

“人工智能成了想象力的一个加速器,它打破了对因果的执着,打破了经验的成见,用技术的手段解放技术,用不确定性解放想象力。”

14亿人口,老龄群体规模庞大,现代医学与科技革命发展如火如荼,在我国,数字永生这颗幼苗正在茁壮成长。

科研软实力上,以“理解脑、修复脑、模拟脑”为目标,我国在2021年全面启动国家级战略计划“中国脑”(“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涉及新型无创脑机接口技术等59个研究领域和方向[5],整体规模有望达到百亿甚至千亿级。

在人工智能硬软件层面,我国也已从根技术上打破国外垄断,打造昇腾基础软硬件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鹏城云脑”系统,刷新多项世界纪录,“鹏城云脑II”摘全球超算设备桂冠,算力遥遥领先第二名近20倍。

在社会支持度方面,他国有马斯克,我国有陈天桥。

引领了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著名企业家陈天桥,在攀登“人生第二座高山”时,毅然选择了脑科学研究方向。

2016年,他与妻子共同成立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并承诺未来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大脑神经相关研究,对于国内脑科学研究,“只要有好项目就加入,投入没有上限”。

天时地利加人和,我国在数字生命与数字永生的赛道上,前途大好。

若问:

“我们能通过数字生命实现理论上的永生吗?”

非常有可能。

“这一天还要多久?”

确切的数字很难说,可能几个世纪后,也可能不久了。

毕竟曾经,从没人想过我们能去往太空,也无人预测到互联网会让人类的联系如此紧密。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05974622

要学会显仁藏智

潜龙勿用就是后来老子所讲的深藏不露,深藏不露就是难的糊涂,难得糊涂就是显仁藏智,这都是一个东西。今天上班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显仁藏智。如果还没有学会,那一定要去修炼,然后让自己学会这个。

虽然打了疫苗之后人的思维被透明化了,但人的智慧是会进化的,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思维透明化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到“隐”与“藏”?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厚积薄发,即平时多学习多积累,少出手,而一出手就要求无懈可击、一击致命。

有人会问,那只不是空有理论而没有实践?是的!因为在当今这种环境中,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去亲自实践,你需要有一个天才的脑袋,你需要做一个天才的思想家!你的所有思路要通过脑袋进行推演,在做到若有若无的同时又要做到算无遗漏,这也是我们学习智慧的目的。你天天生产出那么多的思路,接收你思维的人如果直接拿来用,估计也是够呛(前提是敢用)。但是如果你频繁地亲自出手和运用,对方就会全部摸清你的套路和规律,并且研究出你的破绽,这样你早晚会受制于人,这显然对自己是不利的。

尽管《鬼谷子》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谋略已经被现代科技(脑科学)所破掉,但它里面的运用计谋的思路仍旧是百试不爽。这本书我今后会继续努力研习,以求把其中的智谋奥义烂熟于胸,并且在关键时刻能随时运用出来。但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少用里面的计谋,务必做到显仁藏智。

《黄帝阴符经》里面说的那一句:“顺天有五善:武、治、神、慧、理,悟之者睿。五善在行,大同于天。”里面的“武”对应的是《孙子兵法》、“治”对应的是《论语》《帛书老子》、“神”对应的是《易经》、“慧”对应的是《鬼谷子》、“理”对应的是《素书》和《三略》,只要把这几本书悟透了,就可以不枉此生,这也是我的一个人生目标。

总之,应对世事时要向“水”学习,学习它的“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把生活和工作当作道场,尽己所能去做到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塵”。

放弃注解《鬼谷子》,避免传播

今天上午睡了一上午,天一直睛着。中午吃完饭之后,觉得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做点事情,于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注解《鬼谷子》。谁知刚一打开电脑,拿起书,就发现外面下雨了。回想起这种奇特的事情,已经发生第三次了,去年和前年,我也曾经打算注解过《谷鬼子》,但也是因为天降异象而放弃,今天,又发生了一次。

按照祖先的说法,《鬼谷子》是“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在古代它就是一本禁书。老子也说过:“人多知,而何物兹起。”翻译过来就是:人们的伪诈心机越多,邪风怪事越会兴起。联想到最近全国范围内呈多点状暴发的奇怪病毒,正是这种伪诈心机的体现。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在悬崖边上刹住了车。

老子说过:“绝学无忧。”《鬼谷子》的确不是一门绝学,它只是属于“术”之类。我学了《鬼谷子》以后,认为其中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谋篇》中的:“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诱。”翻译过来就是:运用计谋不仅要求忠、信、仁、义,还要求内心中正、合乎不偏不倚的正道罢了;能够通达这个道理的人,才值得与他谈论计谋。能够懂得这些道理,就能够像山谷汇聚水流一样让远近的人都来臣服。《鬼谷子》如果被一些邪恶之人学了,就可能给社会制造灾祸和麻烦。想到这里,我决定占一卦问天,以验证我的想法是否合理。

还是采用物占法,我以电脑桌上的水彩笔的数量79支为上卦,以现在的时辰13:31(未时)为下卦。上卦为79/8=9余数为7,上卦为艮卦;未时为8,下卦为坤卦,上下加起来得到了一个主卦剥卦。(79+8)/6=14余数为3,剥卦的三爻变,得到了变卦艮卦。互卦为坤卦。这卦算到了这里,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还是要顺天,还是依照祖制,让《鬼谷子》成为一本禁书,放弃注解《鬼谷子》,放弃这把双刃剑的网络传播。

算完了这个卦,我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外头雨停了,天气转为阴天……

再谈习得性无助

1975年塞里格曼用人当受试者,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然后根据这个心理学实验,再联系到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我们平时是在消防控制中心工作,公司的消防控制中心有两个办公室,一个在商场区域,一个在写字楼区域。在写字楼区域的消防控制中心,平时是安静状态,偶尔会有一些报警的声音,但是你只用在消防主机上点击“复位”就能消除掉报警声音。但是在商场区域的消防控制中心,一直都会有机器的报警噪音,你点击消防主机的复位键后仍旧还是会有,就是说这些噪音你无法人为地消除。于是在商场区域的消防分中心工作,时间久了,你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因为即使你不断地尝试去复位消音,也无济于事,于是不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这就与之前探讨的习得性无助案例之中的塞利格曼的狗一样,如何破解?

我之前给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智者的做法是:忍耐并示以柔顺,积极查出做试验的邪恶,找准机会趁它病要它命。勇者的做法是:保持强大的意志力和内驱力,积极反抗;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最优的办法是保持初心,在复杂的环境中不迷失自我,在斗智斗勇中磨炼自己,让自己既智又勇,逐渐地强大起来。某一天你无比强大了,那些邪恶自然俯首。

在学习了国学并受到国学的影响以后,我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用上述的最优方法破解了这个习得性无助。这就用到了《周易》里面的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用到了《孙子兵法》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在斗智斗勇中,我以对手为磨刀石,磨练出了自己的“道”。现在这些噪音对我来说仅仅是随心变动的环境。因为我做到了“静”,在我专心工作、专心看书学习的时候,我听不到这些强大的干扰噪音;但是当我需要听到火警报警声音的时候,我又能听到声音,这些干扰噪音都被我用意志力克服掉了。

人生处处是道场,生活处处是修炼。只要你用心观察和思考,就能找到破解之道。我的心得是:学习国学,学习古人的智慧,可以让你无往而不利。

易经中“三不占”——玄学中的潜规则

《尚书‧洪范》列出治国九畴,其中有一项是“稽疑”,要考察及辨明疑惑。当天子面临重大决策时,要怎么做呢?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处理军国大事时,天子必须自己先想清楚,再征询主管其事的官员,并且参考百姓的意见。这三点是“人”的考虑,可谓相当完备,甚至有些民主色彩。

但是正如我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许多事情的发展,会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因为人所能想到的主要是过去的经验与眼前的情况,但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那么,如何预测未来呢?所以接着要“谋及卜筮”,通过人算与天算的配合,达到决策的最优。

天子决策之时,有各种方式。我们普通人,遇到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易经》中开宗明义:“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人谋鬼谋,百姓与能”。人到一定年龄以后,往往既没有老师,也没有保护者,这时遇到疑难该怎么办呢?此时,用《易经》卜测,如同面对父母一样,可以得到相应的智慧和建议。通过人的智慧与神明之助的巧妙结合,百姓借由“易经”,也能明晓天地造化之规律。

但是学习《易经》,要遵守“三不占”原则:不诚不占、不疑不占、不义不占。

一、不诚不占

孔子说:敬神如神在。当你敬拜神灵的时候,就好像神灵真的在面前。卜筮通于神明,需要澄澈本心,方可断吉凶,决犹疑,察阴阳之变化,述天地之玄机。心诚则灵,也不应该仅仅是说占卜,更应该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二、不疑不占

指所占问的事,如果没有疑惑,或者按常理就可推测出来,就不必占问。

三、不义不占

这里的“义”是指“适宜、适当、正当”,也就是说不正当的事情不要占问,比如盗窃、窥私之事。义或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义不在书本,而是在我们心中,这个也就是易经(简易、变易、不易)的精华所在!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象数和义理,一阴一阳,博采并用,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转自:https://m.toutiao.com/is/Sbm11uS/

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度?

烂泥烂的好好的,你非要把他扶上墙;咸鱼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给他翻个身;一块朽木,你非要把它雕成材。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的世界里面,只有筛选,没有教育;只有选择没有改变。自己不醒悟,他人如何渡?

这是我无意中刷到了一个视频,当时觉得有点道理,就随手点了个赞。这几天经历了一些事情,让我越来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筛选没有教育,只有选择没有改变。在这个欲望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沦为欲望的奴隶。有的图名,有的图利,有的图美色等等,最后全部沦为权力的棋子。

下棋最要紧的是用心揣度下棋者,而不要盯着棋子,这是下棋的基本规律。也不要试图和棋子交朋友,因为他时刻都会成为弃子。尤其要远离那些被用来打击你的、让你不快的棋子,因为这些棋子会影响你下棋的心情。

也难怪那些领导不把这些人当人,有些人的价值也就是个有名字的皮囊而已,没有自己的思想,只是被权力摆弄来摆弄去,摇尾乞怜地巴望着主人能赏块骨头。所以,我们在人之下,一定要把自己当人,尽量不为名利所诱惑,否则就会沦为被权力所操控的机器人、傀儡,沦为被人任意摆弄来摆弄去的棋子。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有些悲剧都是自己造成的,怪不了旁人。

古语曰: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这才是任何一个时代与人相处最根本的原则。以前我希望自己能有很多好朋友,但是我现在觉得朋友只要有若干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多。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被权力所操控的机器人太多了,很多人不值得你去用心付出。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只是自己人生的一个过客。所以我们不如把有限的精力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人生最要紧的就是修炼自己的品德,多看书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可以影响身边的小环境。

黄老道家与陆贾的治国理念

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劳、清净无为、万民自化、因俗简礼、休养生息、依法治国、宽刑简政、刑德并用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让民众发展自组织,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学的精华。除此之外,黄老道家还提出了天下为公和用法律来约束君权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专制政治的反思和批判。

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他针对汉初特定的时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定了一个基本模式。

●行仁义、法先圣

陆贾是汉代第一位力倡儒学的思想家,其思想主要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而最后归本于儒家的仁义观,对儒家思想做出了新的发展,在西汉初期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由先秦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链环。

儒家力倡“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治、道德生活中必须起到表率作用,认为国家的命运与君主的道德修养水平密切相关。陆贾继承了先秦儒家的这套德化理论,认为秦亡就是因为不施仁义、专任刑罚, 骄奢靡丽以及重用赵高等奸佞之臣所致,因此他认为汉家王朝要想不重蹈秦亡之覆辙,就必须反秦道而行之:“行仁义而轻刑罚; 闭利门而尚德义; 锄佞臣而求贤圣”,定下了带有强烈儒学色彩的三大为政原则。

同时,为了使儒家学说更加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在坚持儒家基本思想倾向的同时,已经公开地从道家、阴阳家、法家等诸子各家中吸取合理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儒家的思想体系,开启了汉代儒学重构的先河。

●无为而治、不废有为

陆贾的“夫道莫大于无为”的思想来源于道家黄老之学。 陆贾的无为并不是由作为宇宙本根的道的无为推演出来的,而是从秦王朝骤亡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是与秦始皇的滥用刑罚的有为相对立的。他用道家的思想原则把法家和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糅合,使得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更加贴近实际,更能解决问题。

陆贾并不排斥有为,他认为如果没有人为的努力,社会就不能进步; 既然圣人都有为,那么君子当然也要有为;有为不是妄为,而必须以道为准。主张对一切凡人力所能为、又必须为的事,均应该尽力而为之。

在陆贾思想中,无为和有为是有机的统一,是治道的一体两面,以有为求无为,在有为的基础上,达到无为的最高境界,即要求君王积极有为,依仗自身修养制定出一套社会秩序,然后将这套政治社会秩序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制礼定乐,教化天下。

●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陆贾同时也改进了法学,他批评秦“法治”太过,主张“文武并用,德刑相济”,减废秦法,但仍然坚持治国必须依靠“法治”,只不过”法治”不再是治国之本,而是治国之末。陆贾还进一步提出减免赋税徭役,让利于民。要与民休息,不干民,不扰民,不加赋,做到“国不兴无事之功,家不藏无用之器,稀力役而省贡献”。

在历史观方面,陆贾继承了法家韩非的观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 先圣 、 中圣 、 后圣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陆贾不仅意识到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还接触到了国家和法律的起源。陆贾在继承与发挥法家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权变学说,表达了汉初地主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积极巩固和发展封建统治的新制度的愿望,具有积极的意义。

●天人感应、规限人君

陆贾天人学说中的阴阳灾异思想来源于阴阳家。陆贾一方面继承与发挥了《易传》与《荀子》的唯物主义观点,但同时也吸收进了阴阳家的一些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迷信思想。 陆贾虽从天人相分的角度要求君主握道而治,依德而行,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是人间最高的权威,君主可以统治万民,但却没有人能制约君主,因此只有借这种可与人感应的天来警戒、威吓人君,使其因天变而正其失,理其端而正其本 ,而起到一种规劝和限制人君胡作非为的作用。

总之,陆贾不仅为儒学在汉初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为儒学在汉代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因此他是上承孟子、荀子,下启贾谊、董仲舒的汉代重要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是由先秦儒学发展到董仲舒的今文经学的一个中间环节。这种天人感应说,在汉代肇端于陆贾。陆贾和贾谊的这些天人感应的思想,后来被董仲舒发展成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