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明天,大家会更好!

清晨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被追捕。我逃呀逃,但哪里逃得过高科技!最后被国安(中国国家安全部)的人追上,并客气地在脖子上挂了一把锁。我问他们自己犯了什么罪?对方说:“谁叫你有什么说什么的!”我顿时蒙了……

先不说这是他们人为给我造的梦还是自然的上天托梦,这对我都是一个警告。匹夫无罪,怀壁有罪,看来我是怀壁有罪。

信息不对称,就有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方式。既然他们敢明民(就是老子说的使民众思想和行为透明化),那我只能化被动为主动,将自己的推论告知身边的人,让他们提高警惕注意防范,这不是一个很正常的反应吗?如果是单独某一个人知道了他们犯下的这么多恶行,那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他们必定除之而后快。幸亏我的思想被他们透明化了,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直接联了我的大脑,我知道的,他们马上就都知道。不知何时,我已经成了一个棘手的人物,除也不是,不除也不是,只能客客气气地予以警告。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他们停止作恶,积极做好事,然后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们在行善做好事,这不更好吗?

上面说的是以攻为守,下面再说以守为攻。

以守为攻,就是自己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利用联脑的优势和契机,化不利为有利,积极地影响他们并带他们走正路。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先是自己要知行合一,为众人做好榜样,然后积极地对大家施加正面的影响。展望未来,自己能有机会带着一帮恶人做好事,使自己和大家都都能受益,想想都挺激动。

梦醒时分,刚好是凌晨5:32。展望明天,大家会更好!

平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一次,梁晓声与一位国外的朋友交谈,她问梁晓声:“近年到中国,一次更加比一次地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梁晓声说:“也许大家都在怕着一种平凡的东西。”

她追问:“究竟是什么?”

“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国家大多数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吗?”

是啊,我们从小就渴望,或者被期望拥有不平凡的人生。而所谓的不平凡,差不多总是归结为以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拥有多少财产,在社会上有着怎样的名声和地位……所以梁漱溟说,这个时代最大的骗局,就是把欲望当志气。

其实,终其一生,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归于平凡,不平凡永远是极少数。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极少数英雄,而是大多数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溃败,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接受自己的平凡

周国平将人生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真正活明白的人,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与自己握手言和。接受并不是妥协,而是认清了:平凡人有平凡人的伟大,不必刻意追求他人眼中的不凡

人到中年,高晓松最大的醒悟就是接受平凡,享受平凡,他说:

“原来觉得在平凡生活中过不过来,一定要激荡。现在是从平凡的生活里发现幸福,和老婆孩子一起就是平凡的幸福,不是非得流浪、去远方。”

高晓松教育女儿的态度也非常洒脱,不期望女儿有多成功,只愿她一生温暖纯良:

“其实没几个孩子长大真成功了,而且成功是命,无法教育。所以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个,接受自己的平凡,从平凡的生活里发现琐细的美好,不执迷于“已失去”和“未得到”,活出自我和希望,就是我们的不平凡。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腐烂

赵雷有一首歌《阿刁》,写了一个顽强的女孩,纵然历经千般磨难,依然坚守自己的初心,不被现实磨平棱角,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的腐烂。

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边被残酷的现实打击,一边负重前行,接受自己的平凡,但拒绝平庸,认真过好每一天,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依然记得《传承者》节目中,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传承千年的高台花鼓。孩子们齐整的动作和铿锵有力的鼓点赢得满场掌声,节目中的青年评论员却质疑:没有创新,每张脸看起来都一样,没有个人英雄……

一向温和的陈道明坐不住了:“每一张脸怎么会是一样的呢?是你没看见他们每一张脸的样子。世界上没这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甘于平凡,但是,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陈道明成名前跑了七年龙套,一句台词没有。而绝大多数人,可能努力了一辈子,也只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但是,即使平凡,我们却从不甘于平凡的腐烂,依然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面对非议和磨难,希望你如《无问西东》里所说:“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平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

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不平凡的葛优把“蔫儿缩”的小人物演得入木三分,生活中也乐于像小人物一样活着,赚钱的商演代言都不接,没事就在家里陪妻子,总和妻子抢着洗衣服、做饭、拖地板。

他说:“不管是谁,千万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儿,现在也没什么大的理想,就顺其自然,过日子呗。做一个普通人,没什么不好。”

是啊,无论多么不平凡的生命,最终都要归于平凡的柴米油盐;无论生命中有多少波澜壮阔,我们最迷恋的,始终是包裹在烟火人事里,平凡琐碎的温暖和感动。

正如朴树的《平凡之路》,“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懂得“平凡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就这么踏实而简单地活着,这样的我们才能一直“向前走,就这么走”。

接受平凡,走向平凡,是我们的归宿,早晚而已。

沈从文的《边城》里有句“慢慢吃,慢慢喝,月白风清好过河”,平凡的人生,也有月白风清,山河浩荡。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28524

黄石公-中略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帝者,(相承;继承)(仿效,效法)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默默无言,但其教化却流布于四海,所以天下的人不知道应把教化的功劳归属给何人。为帝者,顺承天、效法地,设教施令,因此使得天下太平;君臣互相推让功劳,四海之内教化大行,黎民百姓却不知其中的缘由。所以役使臣僚不必依靠礼法和赏赐功劳,就能够使君臣之间和美无间。为王者,运用道德统御人们,让之心悦诚服,制定各种法规以预防世道衰败,天下诸侯定时前来朝觐天子,王廷(朝廷)的官职不形同虚设,虽然拥有军备,但却没有战争的祸患。君主对臣僚不疑心,臣僚对君主也无疑心;国家稳定,君主安宁,臣下功成身退,适时退休颐养天年,君臣之间也能和睦美满而不互相伤害。为霸者,利用权术来驾驭士人,以信任来结交士人,靠奖赏来役使士人。信任降低,士人就会疏远君主;奖赏少了,士人就会不肯效命。

《军势》曰:“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指国内或朝廷内)御,则功难成。”

《军势》说:“出兵打仗,将帅贵在拥有机断行事的权力;如果进退都受朝廷内的掣肘牵制,那么就难以取得成功。”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希求,谋求)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军势》说:“使用有智谋的人,使用勇敢的人,使用贪婪的人,使用愚笨的人,其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谋的人乐于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喜欢实现自己的志向,贪婪的人热衷于追求利禄,愚笨的人不顾惜自己的性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而分别加以利用,这是治军用人方面高深莫测的权术。”

《军势》曰:“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军势》说:“不要让能言善辩的人谈论敌人的优势,因为这样会蛊惑扰乱人心;不要让宅心仁厚的人主管财物,因为他会滥施财物以讨好迎合下属。”

《军势》曰:“禁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后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军势》说:“军中要禁绝巫祝,不准他们为官兵占卜军队的吉凶祸福。”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

《军势》说:“使用侠义之士不能依靠钱财。”因为侠义之士不会为不仁不义之人去效死,明智之士不会为昏聩的君主出谋划策。

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君主不能没有道德,没有道德臣属就会背叛;不可以没有威仪,没有威仪就会丧失权力。臣僚不能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无法侍奉和辅佐君主;不可以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国家就会遭到削弱,但是如果威势过于膨胀,也会让自己栽跟头。

故圣王御世,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诛伐。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暗中策划)无以成功。

因此圣王统御天下,观察世道的盛衰,衡量政治的得失,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所以诸侯拥有二师,方伯拥有三师,天子拥有六师。天下动乱之际,就会产生叛逆;君主的恩泽枯竭,诸侯之间的结盟和攻伐就会出现。如果两个诸侯之间的道德优劣相同、实力势均力敌,那么他们就没有办法互相倾轧,然后就要积极地收揽英雄豪杰之心,与众人同好共恶,然后再使用权术以随机应变。所以不经过运筹策划,就没有办法裁决疑惑难明的事情;不采取诡诈奇谲的手段,就没有办法打击奸人消灭敌寇;不暗中策划,就没有办法取得成功。

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知道,知悉)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

圣人能够体察天之道,贤人能够取法地之理,智者能够以古人为师。因此,《三略》一书是专门为衰乱的时代而作的。其中《上略》主要讲述设置礼赏、辨识奸雄、昭示成败之源的道理。《中略》主要阐述区分德行,审达权变。《下略》则主要是阐述道德,体察安危,揭示迫害贤德之人的罪过。因此,做君主的深通《上略》,就能够任用贤人,制服敌人;深通《中略》,就能够驾驭将帅,统辖士众;深通《下略》,就能够明察盛衰兴亡的根源,知悉治理国家的原则。做臣子的深通《中略》,就能够成就功业,保全性命。

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亡者,非丧其身也,谓夺其威,废其权也。封之于朝,极人臣之位,以显其功;中州善国,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说其心。

这高飞的鸟儿死光了之后,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藏起来;敌对的国家灭亡了之后,谋臣就会被消灭。所谓消灭,并不是指消灭他的肉体,而是指剥夺他的威势,废止他的权力。在朝廷上对他进行封赏,给予他极尊贵的爵位,以此来彰显他的功劳;赐予中原地区好的分封国领地,使他家业殷富;赏赐珍玩和美女,使他心情快乐。

夫人众一合而不可卒离,威权一与而不可卒移。还师罢军,存亡之阶。故弱之以位,夺之以国,是谓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论驳也。存社稷,罗英雄者,《中略》之势也!故世主秘焉。

这众人一经组合,便不可仓促解散;威权一经授予,便不可仓促变动。战事结束将帅班师回朝,这是君主权位存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通过赐封爵位的办法来削弱将帅的实权,通过赐予分封国领地的办法来剥夺将帅的权柄,这就是称霸者驾驭将帅的方略。因此为霸者的所作所为,其道理是驳杂难懂的。保全国家,网罗天下英雄,就是《中略》中所阐述的对权势的应用!因此历代君主都秘而不宣。

两难之下该如何抉择?

前几天上夜班,我们主管消防的领导口授安排了个监督施工方正确进行消防施工的任务。到了晚上,却发现施工方手上的图纸和工作计划与领导安排的不相符,而对方有工程部领导的方案确认签字。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听主管领导的,还是按照工程部领导的确认方案来?

一开始,我在其中犹疑不定,先是要求施工方按照主管领导的方案和计划进行,而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活应该由工程部决定,而且又有工程部领导的签字确认,而我们主管领导只是口授工作任务……如此犹豫不决中,导致施工进程受到了影响,搞了半个小时施工也没有太多进展,还搞得施工方闹埋怨。

这天晚上12点商场电影院正在放映《灌篮高手》,我又想到《洪范九畴》里说:“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我问自己的心,觉得还是应该按照自己的直觉来做:我们应该做一个辅助者,协助施工方顺利完成工程,而不是干扰对方的工作。想到这里,我也不再多坚持,在多方了解他们施工的计划和方案后,积极协助他们做现场规划,最后共同检查施工效果。结果最后大家四个小时完成了计划一晚上才做完的事。事后,我也没向领导详细汇报,发了几个施工后的图片了事,心里忐忑了几天后 ,发现没什么事。我这算是过关了吗?

事后一总结,发现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解决开头难的办法就是先解决自己的犹疑。

鬼谷子在《本经阴符七术-养志法灵龟》中说:“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鬼谷子又在《忤合》一篇中说:“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曾仕强也在《归心》一书中说:“人如果一味地坚持原则,不知变通以求适应,终将因过分保守而失败;相反地,假若只求适应而不顾原则,也可能导致理想的丧失,亦即‘离经叛道’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应时而造道’,既求适应,又不失正道。要做到这种地步,唯一的办法,就是‘诉诸自己的良心’。王夫之说:‘道生于心,心之所安,道之所在。’心安则为之,心不能安即不为。因为一切调整,如果能够使自己心安,那就是合于道合于理了。”

把他们三个人的话综合在一起,遇到问题难以抉择时,那就需要:止、定、静、安、虑、得。突然觉得这种现场实践的机会太少了,很多书本上学习的理论,还是需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实践和再归纳,从而让自己形成直觉意识。直觉经常是一种有效的决策手段。

修复丢失或损坏的系统文件

自从笔记本借出后,就发现一些闹心的问题。例如windows安全中心中的应用和浏览器控制打不开,一闪而退;另外硬盘都出现黄色感叹号。后来通过研究,发现硬盘出现感叹号是因为电脑硬盘被加密了。很讨厌这个感叹号,于是一番折腾,把电脑硬盘解密了(这年头人脑里都没有秘密,电脑里就更没有秘密了,加密完全是自欺欺人)。但是“应用和浏览器设置”打不开,就影响比较大了,电脑网络另一端的人就可以控制电脑应用和浏览器的浏览,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于是决定夺回这一基本的控制权。

先是准备重装系统的,但一是伤电脑硬件,二是要再重新安装软件麻烦,所以还是决定先通过修复的方式处理。于是百度搜索处理的教程,照葫芦画瓢:

……

如果某些 Windows 功能不工作或 Windows 崩溃,请使用系统文件检查器扫描 Windows 并还原文件。  虽然下面的步骤初步看上去可能比较复杂,但只要按顺序逐步操作,我们会让你重新步入正轨。

运行系统文件检查器工具 (SFC.exe)

为此,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 打开权限提升的命令提示符。 为此,请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执行以下操作:
  2. 如果运行的是 Windows 10、Windows 8.1 或 Windows 8,在运行系统文件检查器之前,请先运行收件箱部署映像服务和管理 (DISM) 工具。  (如果运行的是 Windows 7 或 Windows Vista,请跳到步骤 3。) 

键入以下命令,然后按 Enter 键。  命令操作可能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

DISM.exe /Online /Cleanup-image /Restorehealth

重要说明: 当运行此命令时,DISM 通过 Windows 更新提供修复损坏所需的文件。 但是,如果 Windows 更新客户端已断开,则会将正在运行的 Windows 安装用作修复来源,或者将来自网络共享或可移动媒体(例如 Windows DVD)的 Windows 并行文件夹用作文件来源。 为此,请改为运行以下命令:

DISM.exe /Online /Cleanup-Image /RestoreHealth /Source:C:\RepairSource\Windows /LimitAccess

注意: 请使用修复来源的位置替换 C:\RepairSource\Windows 占位符。 有关使用 DISM 工具修复 Windows 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修复 Windows 映像。

  1. 在命令提示符处,键入以下命令,然后按 Enter 键:

sfc /scannow

sfc /scannow 命令将扫描所有受保护的系统文件,并用位于 %WinDir%\System32\dllcache 的压缩文件夹中的缓存副本替换损坏的文件。
%WinDir% 占位符代表 Windows 操作系统文件夹。 例如:C:\Windows。

注意 在验证 100% 完成之前,请勿关闭此命令提示符窗口。 此流程完成后将显示扫描结果。

  1. 流程结束后,你可能收到以下消息之一:
    • Windows 资源保护找不到任何完整性冲突。
      这表示您没有任何丢失或损坏的系统文件。
    • Windows 资源保护无法执行请求的操作。
      要解决此问题,请在安全模式中执行系统文件检查器,并确保 PendingDeletes 和 PendingRenames 文件夹存在于 %WinDir%\WinSxS\Temp 下。
    • Windows 资源保护找到了损坏的文件并已成功将其修复。 详细信息包含在 CBS.Log(路径为 %WinDir%\Logs\CBS\CBS.log)中。
      若要查看有关系统文件扫描和还原的详细信息,请转到如何查看系统文件检查器进程的详细信息
    • Windows 资源保护找到了损坏的文件但无法修复其中的某些文件。 详细信息包含在 CBS.Log(路径为 %WinDir%\Logs\CBS\CBS.log)中。
      若要手动修复损坏的文件,请查看系统文件检查器进程的详细信息查找损坏的文件,然后手动将损坏的文件替换为已知完好的文件副本

……

按照上面的操作完后,发现问题暂时解决了。这个WINDOWS都被人研究透了,要说安全,还是LINUX系统相对来说安全一点(起码不能直接被远程任意操纵)。或许要不了多久,LINUX也会被研究透,但眼下在前面奔跑的人可以有短暂的“制人而不制于人”的优势。永远要调动对手,而不被对手调动。

曾仕强:先生才,病人福

各位想想看,以前如果说是好久不下雨了,干旱了,老百姓受苦,大臣就会建议皇上:久旱不雨,百姓生活很困苦,请皇上亲自去求雨。你会感觉怎么样?你会感觉很慌张、惶恐。为什么呢?

因为你去求,如果求不到雨怎么办?求不到雨,天下人就知道,你这个皇上品德有问题。那为什么人家来求求得到,你求就求不到?所以为什么要吃斋、沐浴、规规矩矩,什么事情都不敢乱想。然后诚诚恳恳地去求,就是他的整个声誉,就看这一次了。

那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想?就是我们从《易经》里得到的启发,就是说:人的品行可以感动天地。这句话信不信也是个人自己去选择,你如果说没有这个事,那我们也没有话讲,同样去求雨,他去求下大雨,你去求下小雨,他去求没有雨,那你是什么感觉?

这个历史上的传承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运气好或不好,其实都靠你自己的品性。人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叫做:邪不胜正。只要你心正,那个邪,它侵不了你的,这个就叫做正气,浩然之气,都从这里来的。不然,从哪里来?

如果一个人去打仗,还没打就先想:糟糕了,我这一次去可能活不了。那大部分都是去死的。因为你根本那个气不壮,看到敌人就怕,然后就想逃,那你还打什么?一定是浩然之气,太多案例了。

同样一个医生,同样一副药,这个人吃好了,那个人吃坏了。所以中国人讲:先生(医生)才,病人福。先生的才干是很重要的,病人有没有那个福气更重要。同样的先生,要不要好是病人在决定,不是先生在决定。当然你找了坏先生,那是糟糕了,自己找麻烦了;你找了好先生你还要告诉自己,我大概做了些什么坏事,我调整一下,这个药吃了才有用。

这个跟迷信一点关系都没有,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不是随便说说的。我们今天就是太忽略了这块,老重视客观的东西,其实主客观它是互动。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1237223195875459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语出处:

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左传·闵公元年》)

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提取出成语“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演变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成语寓意: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为了争夺王位,先后杀了两位国君,自然不得人心。季友一心扶持新君,获得了老百姓的支持。庆父屡屡兴起内乱,引起国人不满。这个成语主要的寓意有二:第一,只有内部团结,国家才会强盛,稳定压倒一切。第二,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想要处理好问题,一定要找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因为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本质因素。只有找到事物的内部主要矛盾并处理好,才能解决好事情。

成文用法: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运用示例:

唐·房玄龄等《晋书·李密传》:“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86%E7%88%B6%E4%B8%8D%E6%AD%BB%EF%BC%8C%E9%B2%81%E9%9A%BE%E6%9C%AA%E5%B7%B2/1268434

黄石公-上略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无也)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全,都)愿得其志。

统率将领的方法,务必要收揽那些英雄豪杰的心,将禄位赏赐给有功之人,将自己的志向与众人贯通。所以,与众人有共同的意愿,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与众人有共同的仇恨,就没有打不垮的敌人。国家大治,家庭和睦,是由于获得了人心;国家覆灭,家庭破散,是由于丧失了人心。含有气息的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志向能得到实现。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布置,部署,安排),刚有所(施行;实行;推行),弱有所用,强有所(益处;好处),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军谶》说:“柔的能制服刚的,弱的能制服强的。”柔而得当是美德,刚而不当是灾祸。弱小的一方,往往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强大的一方,则常常会成为招致怨恨和攻击的目标。用柔有用柔的部署方式,用刚有用刚的施行方法,用弱有用弱的妙用,用强有用强的好处。应该把这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情况的不同而恰当地运用。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1、特指人。2、选择)推移(变化、移动或发展),变动无(规则,规律)。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极限、止境),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事物的始末没有显现,人们就不能认识它。天地神而明之(玄妙),随着人的选择变化、移动或发展,其变化运动方式没有规律。所以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不要首先发动,而要看清楚敌人的行动之后随即采取适宜的对策。这样就能够图谋制胜,无往而不利,辅佐君王树立天威,匡正天下,安定边远地区。这样运筹谋划的人,可以成为帝王之师。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mǐ,同“弭”,平息,消灭)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所以说,凡人没有不贪图强大的,很少有人能安守微细(卑贱)。如果能安守微细,便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圣人掌握了这一道理,行动起来就能顺应事情发展的关键时机,推行开来可以平息天下,收拢起来却不满胸怀。安放它不必用上房屋,守护它无须依靠城郭。只要收藏胸中加以巧妙运用,就可以迫使敌国屈服。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军谶》上说:“既能用柔,又能用刚,国家前途就充满光明;既能用弱,又能用强,国家威势就愈加显扬。单纯用柔或单纯用弱,国家就必然受到削弱;单纯用刚或单纯用强,国家就必定走向灭亡。”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依赖贤士和人民。信任贤士如同自己的心腹,使用人民如同自己的四肢,那么政策就不会有遗漏。行动起来就会如同四肢与躯干一样协调,如同骨头与关节之间互相救应,天道自然而然,巧妙无间。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

统军治国的要旨,在于体察众人的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施行各种妥善的措施。

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审察;查核)之,毁者(还原,使如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居之,降者脱之。

处于危难的要使他得到安抚,心怀忧惧的要使他欢愉高兴,背叛逃亡的要使他重新归来,含冤受屈的要加以昭雪平反,上告申诉的要为他调查清楚,地位卑贱的要加重视,强横不法的要加以抑制,与我为敌的要使他遭到毁灭和伤害,贪婪爱财的就多给财物,愿意效力的就加以使用,怕人揭短的就予以隐讳,对有智谋的人要多多亲近,对进谗言的人要予以审察,被诋毁的人要为其恢复名誉,凡是谋反的要予以铲除,凡是横暴的要让他受挫,骄傲自满的要予以减损,倾心归顺的要给予招抚,已被征服的要给予妥善安置,已经投降的要加以豁免。

获固守之,获阨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

获得坚固的城池要加以守备,获得险隘的要塞要加以阻塞,获得难以得到的地方要驻兵屯守,获得城邑要分赏给有功之臣,获得土地就要分封给出力之士,获得财物要散发给手下众人。

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古同“凌”,侵犯,欺侮)待之,敌暴(suí,安抚)之,敌悖义之,敌睦(通“愶”,离,背离,离散)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

敌人行动就要密切加以监视,敌人逼近就要严密加以防备,敌人强大就要故意向它示弱,敌人以逸待劳就要避免交战,敌人来侵犯就要严阵以待,敌人暴虐就要安抚人民,敌人悖逆就要伸张正义,敌人和睦团结就要设法进行分化离间。要顺应敌人的行动去挫败它,要趁着有利的形势去击破它,散布假情报致使敌人犯错误,四面包围将敌人一举歼灭。

得而勿有,(积蓄,储存)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取。

取得胜利时不要将功劳归于自已,取得财物不要自己独占,攻取城池不要旷日持久,立其国之人为君而不要取而代之;决策则出于自己,有功劳则归之将士,须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之所在啊!让别人做诸侯,自己做天子,让他们各自保卫城邑,各自征收赋税。

世能(崇尚,效法)(祖宗;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嬉戏,玩乐),然后选士以司牧之。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世上的君主都能尊崇效法自己的祖先,但却很少能以谦让的态度对待下面的人民。崇尚效法祖先只是亲亲之道,以谦让的态度对待下面的人民才是为君之道。以谦让的态度对待下面的人民,就是要重视耕作蚕织,不侵占农时;减轻赋税,不使人民贫困匮乏;减少徭役,不使人民劳困疲惫。这样,便可以做到国家富足,家庭安乐,然后再选择贤士去管理他们。所谓贤士,就是那些英雄。所以说,能够收罗敌国的英雄,就能使敌国陷于困窘的境地。英雄,是国家的骨干;普通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骨干,收获了根本,就可以做到政令畅通而人民毫无埋怨。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给予俸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用兵的要旨,在于崇尚礼节和厚施俸禄。崇尚礼节,那么智谋之士就会归附;厚施俸禄,那么侠义之士就会乐于效死。因此优待贤士不要吝惜财物,奖赏功臣不要拖延时日,这样就能使部下齐心协力而削弱敌国。用人的方法是,通过封赐爵位来尊崇他,给予财物以赡养他,如此,贤士就会自动来归;用礼仪来接待他,用道义来激励他,如此,贤士就会以死相报。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囚。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身为将帅者,必须和士卒同甘苦而共安危,这才可以与敌人进行交锋,所以用兵取得彻底胜利,敌人取得完全覆灭。昔日有一位优秀的将帅在用兵打仗时,有人送给他一坛美酒,他让人把酒倾倒在河中,与士兵们同饮河水。一坛酒并不能使一河之水都有酒味,而三军将士却都愿意为其拼死效力,这是因为将帅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缘故。

《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向来;从来就)蓄,谋素(和,相应也)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军谶》说:“军井还没有凿成,将帅不说口渴;军帐还没有搭好,将帅不说疲乏;军灶还没有做饭,将帅不说饥饿。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独自打伞,这就是做将帅的基本要求。与士卒同安乐,与士卒共危难,所以全军上下能齐心协力而不可分离,能够任意使用而不知疲倦,这正是因为将帅素来注重对士卒积累恩德,将帅与士卒的图谋素来能上下相应的缘故。”所以说,将帅不断地对士卒积累恩德,就能够以一人赢得千万人的拥戴。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军谶》上说:“将帅之所以有威严,是由于号令严明;作战之所以取得全胜,是因为军政整饬;士卒之所以不惧怕打仗,是由于愿意效命。”所以将帅一旦发布命令,就不能再收回,赏罚一定要严守信用,像天地一样不可移易,这才可以统御大军;兵士愿意效命,这才可以出境作战。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统领军队控制局势的,是将帅;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是士众。所以治军无方的将领不能让他统率军队,离心离德的军队不能用来攻伐敌人。这样的军队若是去攻打城池则不能拔取,图谋市镇则难以占领,攻城图邑这两者都劳而无功,那么士众的力量就会疲惫不堪。士众的力量疲惫不堪,那么将领就会陷于孤立,士众就会悖逆抗命,用来守御则不稳固,用来作战则溃散败逃,这叫作帅老兵疲。帅老兵疲,那么将领的威严就会丧失;将领没有威严,那么士卒就会轻视刑罚;士卒轻视刑罚,那么军队就会失去秩序;军队失去秩序,那么士卒就会逃亡;士卒逃亡,那么敌人就会乘机取利;敌人乘机取利,那么军队就必定走向败亡。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军谶》说:“优秀的将领统率军队,是以恕己之道体贴、关怀部属。遍施恩惠,士兵的战斗力就会日益增强,从事作战如同暴风一样迅速猛烈,投入进攻如同河水溃决一样锐不可当。”所以,这样的军队,能让敌人望风披靡而不敢阻挡,只能束手投降而不敢存有取胜的奢望。将领能身先士卒,因此他指挥的军队就能称雄于天下。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军谶》说:“军队以奖赏为表,以惩罚为里。”赏罚严明,将帅的威信才能树立;选拔官佐得当,士卒就会心悦诚服;所委任的人贤明通达,敌国就会惊恐不安。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军谶》说:“贤人所归附的国家,一定所向无敌。”所以,对士大夫要谦卑恭敬而不可骄横简慢,对将帅应令其愉快而不使他陷于忧虑,对于谋略要深思熟虑但不可迟疑不决。对士大夫骄横简慢,下属就不会顺服;将帅内心有隐忧,君王与将帅之间就会互不信任;谋略迟疑犹豫,敌国就会振奋鼓舞。在这种状态下从事攻伐,就会招致祸乱。将帅是国家命脉之所系,将帅能克敌制胜,则国家可得安定。

《军谶》曰: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

《军谶》说:“将领应该能清廉,能沉静,能公平,能整肃,能接受规谏,能判明是非,能招揽人才,能博采众议,能了解各国风俗,能通晓山川形势,能明了险阻要隘,能控制军队权柄。”因此,举凡仁人贤士的智慧,英明圣哲的谋虑,黎民百姓的言语,朝廷的议论,兴衰成败的史迹,身为将领者都应该有所了解。

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懈怠,厌烦,厌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法也);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将领能够思求贤士如饥似渴,就会对贤士的谋划从善如流。这将领如果拒绝纳谏,那么身边的英雄就会离散;身边谋士的策略不被听从,那么谋士就会叛离;善恶混同不分,那么功臣就会厌倦;个人专断,那么下级就会归罪于上司;自矜功伐,那么部下就会较少建功;听信谗言,那么部众就会离心离德;贪图钱财,那么奸邪就无法得到禁绝;迷恋女色,那么士卒就会纵欲淫乱。将领如有上面行为中的一条,那么兵众就不会服从他的权威;有上面行为中的两条,那么军队就会丧失法纪;有上面行为中的三条,那么部众就会败逃;有上面行为中的四条,那么就会大祸临头,殃及国家生存。

《军谶》曰: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

《军谶》说:“将领的谋略期望保密,众士兵期望上下一心,攻击敌人期望迅疾。”将领的谋略保密,奸细就无隙可乘;兵士兵上下一心,全军上下就会戮力同心;攻击敌人迅疾,敌人就猝不及防。军队拥有这三项条件,那么作战计划就不会遭到挫折。将领的谋略被泄露,军队就没有了威势;敌人窥探到我方的内情,祸患就会无法制止;不义之财进入军营,各种弊端就会纷至沓来。将领有这三条,军队就会必败无疑。

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

将领没有深谋远虑,那么智谋之士就会失望离去;将领没有勇武气概,那么官兵就会恐惧不安;将领轻举妄动,那么军队就不会稳重;将领迁怒于人,那么全军上下就会心怀畏惧。《军谶》说:“深谋远虑,勇武豪迈,是将领应具备的重要品质;该动则动,该怒则怒,是将领应掌握的用兵之道。”这四条,是将领要时常牢记的明诫。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衰减),则士争死。

《军谶》说:“军队没有资财,士众就不来归附;军队没有奖赏,士众就不勇往直前。”《军谶》说:“在香饵引诱之下,必定有吞钩的鱼儿;在优厚的赏赐面前,必定有勇敢的丈夫。”所以礼遇,是士众之所以追随归附的原因;奖赏,是士众之所以拼死效命的原因。用礼遇招徕归附,用奖赏诱使效命,那么所需要的人就会来到。因此起初礼遇优渥而后又反悔的,士众就不会留下来;起初奖赏丰厚而后又反悔的,士众就不会听从使唤。礼遇奖赏不衰减,那么士众就会争相效命,慷慨赴死。

《军谶》曰: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轻慢)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军谶》说:“要兴兵打仗的国家,务必事先厚施恩惠;要攻城略地的国家,务必先让人民休养生息。要做到以少胜多,在于厚施恩惠;要做到以弱胜强,在于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优秀的将领培养士众,如同不轻视怠慢自己的身体一样,因此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那么夺取胜利就可以有完全的保障。

《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预料,事先推断)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打柴,砍柴)(割草;取草)(cuàn,烧火做饭),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军谶》说:“用兵的要旨,是必须首先察明敌情。弄清楚它仓库的物资储备,估算一下它粮食的多少,预料敌人的强弱,观察当前面临的天候和地形状况,等待敌人暴露出可乘之机。”所以国家没有遭受战争的苦难而运送粮食的,表明国库空虚;老百姓面黄肌瘦的,表明人民贫困。缺粮时从千里之外运来,人民就会面有饥色;临时砍伐柴草做饭,军队就会经常吃不饱。千里之外运粮,说明国家缺一年的粮食;两千里外运粮,说明国家缺两年的粮食;三千里外运粮,说明国家缺三年的粮食。这正是国库空虚的表现。国库空虚,那么人民就不免贫穷;民众贫穷,上下之间就不会亲近和睦。敌人从外面进攻,民众在内部作乱,国家就必定会崩溃。

《军谶》曰:上行虐则下急刻。赋敛重数,刑罚无极,民相残(害,伤害),是谓亡国。

《军谶》说:“君主肆行暴虐,官吏则会急苛刻薄。征敛赋税又多又重,滥施刑罚漫无止境,人民互相残害,这就是国家要灭亡。

《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军谶》说:“内心贪婪而表面装作廉洁,骗取声誉盗取功名,窃用公家的财产来私树恩德,对上令色对下昏庸,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以此获取高官厚禄,这就是窃国的发端。”

《军谶》曰: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诽毁也。诽谤,诋毁),是谓乱源。

《军谶》说:“大小官吏拉帮结伙,各自引进自己的亲信,招纳网罗奸邪之徒,压制贬抑仁人贤士,背弃国家牟取私利,同僚之间互相诽谤,这就是国家祸乱的本源。”

《军谶》曰:强宗聚奸,无位而尊,威无不震,葛藟相连,种德(犹布德。施恩德于人)立恩,夺在位权,侵侮下民,国内哗喧,臣蔽不言,是谓乱根。

《军谶》说:“望族豪门相聚为奸,虽无爵位却尊荣显贵,威风凛凛无所畏惧,势力如同葛藤一般盘错相连,以小恩小惠来树立自己的恩德,窃夺执政者的权力,侵害和欺侮下面的人民。国内舆论大哗,大臣却隐瞒实情不敢如实直言,这就是发生祸乱的根源。”

《军谶》曰:世世作奸,侵盗县官,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

《军谶》说:“世世代代为非作歹,侵犯官府、盗窃国库,出仕退隐只求自己的方便,屈身折节般舞文弄墨,以危害其国君,这就是乱国的奸贼。”

《军谶》曰:吏多民寡,尊卑相(同,相当),强弱相虏,莫(guā,适,疾也。迅速)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军谶》说:“官多民少,尊卑没有区别,强大的掠夺弱小的,没有迅速地加以制止,等到波及正人君子,就会使国家蒙受其害。”

《军谶》曰: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军谶》说:“君主喜欢善人却不加以任用,厌恶恶人却不予以黜退,贤士归隐山林,品行不端之徒把持权力,国家就会受到危害。”

《军谶》曰:“枝叶强大,比周居势,(轻视,小看)(古同“凌”,侵犯,欺侮)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军谶》说:“宗室势力强大显赫,结党营私窃据高位,欺下犯上,时间越久则权势越大,君主不忍心果断地加以废除,国家将遭受败亡之祸。”

《军谶》曰: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自夸;自吹自擂,夸耀自己)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jī,稽,留止也)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伪造)其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军谶》说:“谗佞之臣在上当权,全军上下都会因不满而进行指控。他们倚仗权势进行自我吹嘘,动辄违忤大家的意愿。他们进退毫无原则,只知道无原则地附合和看上司的脸色行事。他们刚愎自用,一举一动都在夸耀自己的功劳。他们诽谤品德高尚的人,诬蔑其为庸庸碌碌之辈。他们不分善恶是非,只看是否都与自己的意愿相同。他们延后耽搁政事,使得上令不能下通。他们伪造政绩,变更古制、改易常法。君主若是重用这种奸佞之徒,必定会遭受祸害。”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视觉、目力);毁誉并兴,壅塞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

《军谶》说:“奸雄之间相互称许,遮蔽君主的视觉,让其是非不分;毁谤和赞美搅和在一起,堵塞君主的听觉,使其善恶难辨。他们各自偏袒自己的私党,使君主失去忠义之臣。”

故主察异言,乃睹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遁;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溢。

因此,君主洞察诡异之言,才能看出祸乱的萌芽。君主礼聘儒士贤才,奸雄就会逃遁;君主任用年高德劭的老臣,所有事情就会治理得井井有条;君主征聘山林隐士,才能得到有真才实学的治国之才。君主运筹谋划时能倾听黎民百姓的意见,他的功业就可以名垂青史;君主能够做到不失民心,他的盛名美德就可以远播四方。

泽火,革

一、念“zé”:

1、水积聚的地方

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

3、恩泽,恩惠

4、仁慈的行动

5、禄位;遗风

二、念“shì”古同“释”:

1、消除,消散

2、放开,放下

3、释放;赦免

4、舍弃;抛弃

5、溶化;消融

6、解除;免除

7、解释

一、念“gé”:

1、变革,更改

2、取消,除掉

二、念“lè”,古同“勒”:

1、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2、强迫;强制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水泽中有烈火,象征约束;君子因此领悟要治理好政治就要先拟定好路线并通晓实施的时机。

凶险无比的思想陷阱——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信息时代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什么是信息茧房?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看过短视频。很多人都知道,在观看短视频时,如果你点赞了某个类型的视频,比如舞蹈类视频,那么你马上就会被推荐更多相似的舞蹈视频,然后当你继续看了推荐的舞蹈视频后,就会再次被推荐更多的舞蹈视频,从此陷入一种无限循环之中。

不仅是短视频,在网络上的音乐、视频、新闻、游戏、甚至广告,无一例外,都遵循这种模式。

一言概之,就是一个人的偏好,会让他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然后看到的东西会再次强化他的偏好,长此以往,他就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事物,从而丧失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就像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茧,将自己困在其中。

是什么造成了信息茧房?

一方面,是绝大部分人本身有惰性,懒于思考,随意的找自己最熟悉、最省事的信息来源,于是便自然的落入信息茧房之中。

另一方面,网络内容的提供平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客户,必须要高效的投客户所好,以期望留住客户。所以,平台就必须用十分功利短视的推荐算法来快速达到让客户感兴趣的目标。因此,客户就会一直看到自己“偏好”的内容,从而落入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有什么危害呢?

信息茧房,是一个凶险无比的陷阱。其凶险之处在于,落入信息茧房的人,不但思维会被禁锢,极有可能直接废掉一个人的理性思考能力,扼杀一个人的未来的可能性。更严重的是,如果受害者从来没有想过或者听说过“信息茧房”概念,那么受害者就会持续受害而完全不能察觉,更不用谈自行挣脱了。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正因信息茧房是如此隐蔽和难以察觉,以至于受害者中,甚至不乏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者学习几十年,却仍然故步自封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很有可能就是陷入了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的封闭性,导致他们即使研究学习几十年,却仍然原地踏步,与当今世界脱节。(当今有些大学教授就是如此,有心人可自己留意相关新闻)

我在《无效阅读,比停止阅读危害更大》一文中曾经提到过,无效阅读是毫无意义而且危害巨大的,而造成无效阅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茧房。正因为一个人陷入了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所以才会不停阅读内容高度重复却几乎毫无意义的资讯,从而荒废了自己的精力乃至人生。

那么,如何对抗信息茧房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对抗信息茧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为互联网厂商有做广告的需求,所以必须要收集和使用你的个人信息推测你的偏好,用来向你展现广告。而你的各种网络账号是在互联网厂商手上的,所以,只要你使用各种账号,你就不可能对抗信息茧房。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要达到不使用账号的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下定决心,付出一点代价,克服这种困难也并非不可能。在多年的阅读习惯下,我虽然没有找到对抗信息茧房的最佳方法,但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也总结了一套最大程度避开信息茧房的个人经验,可供读者参考。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使用账号,同时删除掉自己的历史痕迹,确保自己看到的内容是不经厂商刻意推荐的、相对随机的内容。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非常立竿见影的起效,坏处是限制很大,毕竟很多账号并不是轻易可以弃用的,而且有些历史痕迹删除需要颇高的专业技术。

不使用账号,虽然简单有效,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许多平台默认的推荐内容是根据当前“热度”而不是“价值”推荐出来的内容。所以,即使你不使用账号,却仍然会略微受到厂商的影响。

为了更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情况,我个人经验是,从多家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从而避免某一家平台的误导。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有阅读习惯,所以我通常会通过RSS(信息聚合)阅读完当天所有新闻(甚至包括娱乐新闻)。

正如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你做到多渠道、全方位的获取随机性的信息时,信息茧房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了。

总的来说,信息茧房固然凶险无比而且危害巨大,但是仍然是可破解、可避免的。其破解的核心,还是要个人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放弃一些过去的习惯,同时做出些许的牺牲。虽然这很可能会让人脱离自己的舒适区,让人变得不太愉快,但是,比起破解信息茧房后会获得的巨大益处,这种轻微的牺牲无疑是十分值得的。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68074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