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肢体语言解析

一、说话时脚抖动

说话时脚抖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焦虑或紧张的肢体语言。这种行为可能表明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时感到不安或紧张,脚抖动可以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脚抖动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脚抖动往往暗示着内心的不安情绪。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尝试通过放松技巧或专业帮助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二、说话时双手交叉胸前

当一个人说话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防御性的肢体语言。这种姿势可能表明说话者感到紧张、不自信或者抵触。双手交叉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一种自我保护的姿势,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压力或不舒服的情境时感到更加安全和受保护。然而,这种姿势也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阻挡或关闭的姿势,可能会给他人一种不开放或不友好的印象。因此,如果想要传达更加开放和友好的态度,建议避免双手交叉在胸前的姿势。

三、双腿交叉,双手叠放于大腿上

双腿交叉,双手叠放于大腿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冷漠的肢体语言。这种坐姿可能表明说话者在情感上感到封闭或保守,不愿意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或与他人建立亲近的联系。双腿交叉可能暗示一种防御性的姿势,而双手叠放于大腿上则可能表示一种被动或消极的态度。这种姿势可能会给他人一种不友好或不开放的印象,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建议尽量避免采用这种坐姿,以免造成误解或不良影响。

四、坐在凳子边上,身体前倾

坐在凳子边上,身体前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表现出兴趣和专注的肢体语言。这种坐姿表明说话者对正在讨论的话题或对话对象非常感兴趣,展现出一种积极参与和专注的态度。身体前倾可以显示出对话者的关注和投入,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开放和友好的姿态,有助于促进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这种肢体语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可以增强对话的亲近感和有效性。

五、正襟安坐,手扶座位

正襟安坐,手扶座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专注和自律的肢体语言。这种坐姿表明说话者在倾听或交流时非常专注和认真,展现出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态度。手扶座位可以显示出一种自信和控制的形象,同时也表明说话者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种姿势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说话者的自信和信任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资料来源于ChatGPT人工智能

20240312卜卦

早上在上班的路上,我有一个疑问:“如何和使用御狗之道的领导打交道?”我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抡起拳头打死打!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天。

还是采用摇铜钱法,分别得到:正反反、正正反、正反反、正反反、正正正、正正反;接着把正面算为数字3,反面算为数字2,分别得到7、8、7、7、9、8,最后得到本卦泽火勒,互卦天风狗,变卦雷火丰;五爻变。

本卦泽火勒的九五爻说:“大人虎便,未占有復。”注解后的意思是:大人像安宁的猛虎(不伤害人),没有占问就知道其有心归復。对我的启发是:内心保持平静,继续观察并曝光他们的恶劣行为,不打人,这才是归復正道。上天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可能到时候轮不到我抡拳头,别人就先把他打死了!

后面的过程和结果这里就不算了,因为可能不准。《周易》算的是自然的演化,如果人为干预或抗拒,结果会不准。如果说我总是在敲打他们,但是他们却始终劣性不改,那事情也是达不到《周易》测算的演化结果。“丰”,我们都想,但是估计很难达到。

《孟子》三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振作)(征兆;迹象)(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流露感情)于声,而后(知晓;明白)。入则无法家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解:

舜成长于田间劳作之中,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临到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思想,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以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征兆显现于脸上,感情流露于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护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常常会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丢弃,抛弃)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pàn,古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解:

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能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

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如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却不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由此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

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御狗之道

这二天发现一个规律,上级领导跟我发微信消息后,只要我一看,马上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心脏产生震颤。这可不是因为我胆子小,受了惊吓;我可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想来事情起因应该是因为前几天上级领导安排我做某件事情,我提出了不同意见。

这样说,大家可能听不明白,请看看下面的心理学试验案例就会明白发生了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俄国伊万·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试验。说的是一条狗,在条件刺激(声音)的环境下,让它去做指定的动作,然后给它点甜头(食物),重复几次以后让狗习得这一条件反应。往后只要狗听到声音,便会不由自主地条件反射地去做主人想要的事情。还有一个惩罚的习得试验,说的还是一条狗,在条件刺激的条件下,如果狗做了某个动作,就给予电击惩罚,重复几次以后,狗也习得了这一条件反应,以后将不会再做出类似的动作。

领导的做法哪里是“御人之道”,分明就是“御狗之道”。现在是万物互联、全程安全可控的时代,领导让你做某件事,一般不会直接跟你传达命令,他只需要在千里之外用脑机接口往你的脑袋里输入一个念头就可以了。你照做了,会给你点甜头;如果违抗,就会让你受到惩罚,常见的比如让你心脏震颤、心梗、头疼、生病,或遥控你身边的机器人整你……我曾经把遭遇过的事情专门做了总结并且写了一篇文章——《也许下一个就是你!》,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面对当下普遍运用的这种御狗之道,我们首先要警惕自己被调教成了习得性无助,要积极地用智慧进行抗争。毕竟我们是人,不是狗,人是有智慧的!狗只能通过顺从主人而得以生存,而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我们人肯动脑筋。

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智慧,多洞察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人只有先认知了真实的环境,才能去更好地适应环境。建议大学有时间多学习一下《孙子兵法》,学好了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智慧,就可以让我们不惧怕这些妖魔鬼怪。

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窗外传来隔壁大兴路小学升国旗时播放的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噢?喔!原来国歌仍在传唱……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又称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起源于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或其他样品分子(例如蛋白,因子或小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生物芯片简介

生物芯片技术起源于核酸分子杂交。所谓生物芯片一般指高密度固定在互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如基因片段、DNA片段或多肽、蛋白质、糖分子、组织等)的微阵列杂交型芯片(micro-arrays),阵列中每个分子的序列及位置都是已知的,并且是预先设定好的序列点阵。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s)和液相生物芯片是比微阵列芯片后发展的生物芯片新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是系统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

生物芯片(biochip或bioarray)是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DNA、RNA、多肽、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狭义的生物芯片概念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将生物分子(寡核苷酸、cDNA、genomic DNA、多肽、抗体、抗原等)固着于硅片、玻璃片(珠)、塑料片(珠)、凝胶、尼龙膜等固相递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因此生物芯片技术又称微陈列(microarray)技术,含有大量生物信息的固相基质称为微阵列,又称生物芯片。生物芯片在此类芯片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微流体芯片(microfluidics chip),亦称微电子芯片(microelectronic chip),也就是缩微实验室芯片。

什么是生物芯片呢?简单说,生物芯片就是在一块玻璃片、硅片、尼龙膜等材料上放上生物样品,然后由一种仪器收集信号,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结果。人们可能很容易把生物芯片与电子芯片联系起来。事实上,两者确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在微小尺寸上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电子芯片上布列的是一个个半导体电子单元,而生物芯片上布列的是一个个生物探针分子。

芯片的概念取之于集成的概念,如电子芯片的意思就是把大的东西变成小的东西,集成在一起。生物芯片也是集成,不过是生物材料的集成。像实验室检测一样,在生物芯片上检查血糖、蛋白、酶活性等,是基于同样的生物反应原理。所以生物芯片就是一个载体平台。这个平台的材料则有很多种,如硅,玻璃,膜(纤维素膜)等,还有一些三维结构的多聚体,平台上则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生物材料。芯片只是一个载体。做什么东西、检测什么,还是靠生物学家来完成。也就是说,原来要在很大的实验室中需要很多个试管的反应,现在被移至一张芯片上同时发生了。

世界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半导体芯片的兄弟——生物芯片,这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对于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贡献。

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最初得益于埃德温·迈勒·萨瑟恩(Edwin Mellor Southern)提出的核酸杂交理论,即标记的核酸分子能够与被固化的与之互补配对的核酸分子杂交。从这一角度而言,Southern杂交可以被看作是生物芯片的雏形。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 Sanger)和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发明了现在广泛使用的DNA测序方法,并由此在198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另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在1983年首先发明了PCR,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研究使得微量的DNA可以放大,并能用实验方法进行检测。

生物芯片这一名词最早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当时主要指分子电子器件。它是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格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美国海军实验室研究员卡特(Carter) 等试图把有机功能分子或生物活性分子进行组装,想构建微功能单元,实现信息的获取、贮存、处理和传输等功能。用以研制仿生信息处理系统和生物计算机,从而产生了”分子电子学”,同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如分子开关、分子贮存器、分子导线和分子神经元等分子器件,更引起科学界关注的是建立了基于DNA或蛋白质等分子计算的实验室模型。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和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发展也为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另一类”生物芯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机器人自动打印或光引导化学合成技术在硅片、玻璃、凝胶或尼龙膜上制造的生物分子微阵列,实现对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细胞或其它生物组分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筛选或检测。


●1991年Affymatrix公司福德(Fodor)组织半导体专家和分子生物学专家共同研制出利用光蚀刻光导合成多肽;
●1992年运用半导体照相平板技术,对原位合成制备的DNA芯片作了首次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块基因芯片;
●1993年设计了一种寡核苷酸生物芯片;
●1994年又提出用光导合成的寡核苷酸芯片进行DNA序列快速分析;
●1996年灵活运用了照相平板印刷、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共聚焦扫描、寡核苷酸合成及荧光标记探针杂交等多学科技术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化的生物芯片;
●1995年,斯坦福大学布朗(P.Brown)实验室发明了第一块以玻璃为载体的基因微矩阵芯片。
●2001年,全世界生物芯片市场已达170亿美元,用生物芯片进行药理遗传学和药理基因组学研究所涉及的世界药物市场每年约1800亿美元;
●2000-2004年的五年内,在应用生物芯片的市场销售达到200亿美元左右。
●2005年,仅美国用于基因组研究的芯片销售额即达50亿美元,2010年有可能上升为4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用于疾病预防及诊治及其它领域中的基因芯片,部分预计比基因组研究用量还要大上百倍。因此,基因芯片及相关产品产业将取代微电子芯片产业,成为21世纪最大的产业。
●2004年3月,英国著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ivan)公司出版了关于全球芯片市场的分析报告《世界DNA芯片市场的战略分析》。报告认为,全球DNA生物芯片市场每年平均增长6.7%,2003年的市场总值是5.96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93.7亿美元。纳侬市场(NanoMarkets)调研公司预测,以纳米器械作为解决方案的医疗技术将在2009年达到13亿美元,并在2012年增加到250亿美元,而其中以芯片实验室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率最快。
●2012年12月,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 US PTO)授予的一项关于量子级神经动态计算芯片专利,该芯片功能强大,能够通过高速非标准运算模拟解决问题,将为未来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该电脑芯片是生物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结合,通过模仿生物系统在接口界面运用突触神经元连接并反馈学习,有潜力赋予计算机超强的运算能力和超快的速度,可广泛运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而该专利则涉及生产该电脑芯片的几种不同途径。

中国近年发展成果

近年取得的科研成果如下:
●“十五”期间,中国生物芯片研究共申请国内专利356项,国外专利62项。
●2005年4月,由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在生物芯片产业取得阶段成果,诊断检测芯片产品、高密度基因芯片产品、食品安全检测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创新技术创建等一系列成果蜂拥而出。
●2005年,由南开大学王磊博士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863”专项—“重要病原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课题组经过两年的潜心科研攻关,取得重大成果,“重要致病菌检测芯片”第一代样品研制成功,并且开始制定企业和产品的质量标准,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微生物芯片研究进入产业化阶段,从而使天津市建设世界级微生物检测生物芯片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抢占全球生物芯片研发制高点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2005年4月26日,中国生物芯片产业的骨干企业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昂飞公司(Affymetrix)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共同签订了《生物芯片相关产品的共同研发协议》和《DNA芯片服务平台协议》两个重要的全面合作协议,对于中国生物芯片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也标志着以博奥生物为代表的中国生物芯片企业已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生物芯片产业中跻身领跑者的地位。
●2006年,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又成功研制了一种利用生物芯片对骨髓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这在全球尚属首次,可以大大提高骨髓分型的速度和准确度。这种用于骨髓分型的生物芯片,只有手指大小,仅一张就可以存储上万个人的白细胞抗原基因。过去在中国,这种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价格很高。每进行一份骨髓分型,就要支付500元的费用,而这种芯片的造价只是国外的1/3,精密度可以超过99%,比国外高出好几个百分点。
●2006年7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靳刚课题组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主持研究的“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系统”实现实验室样机,目前已实现乙肝五项指标同时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微量抗原抗体检测、SARS抗体药物鉴定、病毒检测及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检测等多项应用实验。全程只需40分钟,采血只需几十微升血液。该项研究成果有望为中国的生物芯片技术开辟新的途径。
●2006年,由东北大学方肇伦院士领衔国内10家高校、科研单位共同打造的芯片实验室“微流控生物化学分析系统”通过验收,该项研究成果将使中国医疗临床化验发生革命性变革,彻底改变了中国在微流控分析领域的落后面貌。
●2006年,第四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郭国祯采用辐射生物学效应原理,应用Mpmbe软件设计探针筛选参与辐射生物学效应基因,成功研制出一款由143个基因组成的电离辐射相关低密度寡核苷酸基因芯片,该芯片为检测不同辐射敏感性肿瘤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2006年0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何谦博士等成功研发出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片段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新技术。该技术的问世,为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献血人员的筛选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等,提供了先进的检测手段。
●此外,美国斯坦福大学华裔科学家王善祥及其研究团队利用磁纳米技术有望取代通常采用的荧光探测癌蛋白技术,更快更方便地获得检测结果;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和赛亚基因科技共同研发生物芯片,可快速找出遗传疾病的异常基因,将可成为家族筛检的利器。

存在问题

对于中国生物芯片工业来讲。关键问题有3个:

(1)制作技术:芯片制作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就制作涉及的每项技术而言,中国已具有实际能力,中国发展生物芯片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各种相关技术的整合集成。

(2)基因、蛋白质等前沿研究:除去制作技术外,关键就是芯片上放置的基因和蛋白质等物质了。如果制作用于检测核苷酸多态性以诊断某种遗传病,或者用于基因测序,那么芯片探针上一般放置的是有8个碱基的寡核苷酸片段,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则相应放置的是基因标志性片段EST(表达序列标签)、全长基因或蛋白质。因此制作生物芯片首先要解决的是DNA探针、基因以及蛋白质的尽可能全面和快速地收集问题。

(3)专利和产权:以生物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各相关产业正在全球崛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专利和产权的问题。专家指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已开始有计划、大投入、争先恐后地对该领域知识产权进行跑马圈地式的保护。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教授说:“就生物芯片领域而言,目前全世界都在‘跑马圈地’,专利和自主产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不能再像计算机芯片那样受制于人。”现在,科学家、企业家和金融界已经联起手来,组成了结构上更为合理、运作上更具可操作性的商业运行构架,通过全球定位布局,建立产权结构清晰的公司.为生物芯片在中国的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生物芯片虽然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包含的种类较多,分类方式和种类也没有完全的统一。它的作用方式分类:

(1)主动式芯片:是指把生物实验中的样本处理纯化、反应标记及检测等多个实验步骤集成,通过一步反应就可主动完成。其特点是快速、操作简单,因此有人又将它称为功能生物芯片。主要包括微流体芯片(microftuidic chip)和缩微芯片实验室(lab on chip,也叫“芯片实验室”,是生物芯片技术的高境界)。

(2)被动式芯片:即各种微阵列芯片,是指把生物实验中的多个实验集成,但操作步骤不变。其特点是高度的并行性,目前的大部分芯片属于此类。由于这类芯片主要是获得大量的生物大分子信息,最终通过生物信息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因此这类芯片又称为信息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和组织芯片。

生物芯片成分分类

(1)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将cDNA或寡核苷酸按微阵列方式固定在微型载体上制成。

(2)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或protein microarray):是将蛋白质或抗原等一些非核酸生命物质按微阵列方式固定在微型载体上获得。芯片上的探针构成为蛋白质或芯片作用对象为蛋白质者统称为蛋白质芯片。

(3)细胞芯片(cell chip):是将细胞按照特定的方式固定在载体上,用来检测细胞间相互影响或相互作用。

(4)组织芯片(tissue chip):是将组织切片等按照特定的方式固定在载体上,用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等组织内成分差异研究。

(5)其他:如芯片实验室(Lab on chip),用于生命物质的分离、检测的微型化芯片。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人员试图将整个生化检测分析过程缩微到芯片上,形成所谓的“芯片实验室”(Lab on chip)。芯片实验室是生物芯片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它将样品的制备、生化反应到检测分析的整个过程集约化形成微型分析系统。由加热器、微泵、微阀、微流量控制器、微电极、电子化学和电子发光探测器等组成的芯片实验室已经问世,并出现了将生化反应、样品制备、检测和分析等部分集成的芯片)。“芯片实验室”可以完成诸如样品制备、试剂输送、生化反应、结果检测、信息处理和传递等一系列复杂工作。这些微型集成化分析系统携带方便,可用于紧急场合、野外操作甚至放在航天器上。例如可以将样品的制备和PCR扩增反应同时完成于一块小小的芯片之上。再如Gene Logic公司设计制造的生物芯片可以从待检样品中分离出DNA或RNA,并对其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当样品流过固定于栅栏状微通道内的寡核苷酸探针时便可捕获与之互补的靶核酸序列。应用其自己开发的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杂交结果的检测与分析。这种芯片由于寡核苷酸探针具有较大的吸附表面积,所以可以灵敏地检测到稀有基因的变化。同时,由于该芯片设计的微通道具有浓缩和富集作用,所以可以加速杂交反应,缩短测试时间,从而降低了测试成本。

使用寿命

按照美国生物芯片制备标准,使用寿命约为10-15年。

本文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生物芯片/570761

南京邮电大学开发智能DNA纳米机器

由血栓造成的血管阻塞性疾病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是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静脉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卒中、肺栓塞(PE)和其他血栓相关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然而,由于tPA存在出血并发症高风险、循环半衰期短和靶向性差等缺点,只有有限比例的患者(不足7%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够从溶栓中获益。精确地将tPA递送到血栓部位并按需释放以减少脱靶和过量效应,是溶栓治疗面临的主要障碍。

在临床前模型中,纳米载体已被证明可以维持tPA的活性并增加其循环时间。通过靶向配体或磁场,血栓靶向给药可以提高tPA在血栓形成部位的浓度。一系列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刺激(包括磁场、超声波、剪切应力和H2O2等)被用来触发纳米载体释放tPA。尽管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动物模型中溶栓效果有限,部分原因是纳米载体的结构异质性和溶栓药物的装载不明确,导致生物分布和药代动力学失控。此外,由于血栓形成生物标志物(例如凝血酶或纤维蛋白)在不同生理过程中浓度动态变化,目前的策略存在传递准确性差的问题。

理想的纳米载体不仅要能够靶向,还要能够识别生物标志物的局部浓度,从而只在确定血栓形成部位时才触发tPA的释放。因此,通过纳米载体精确控制tPA的负载、递送和释放,也就是实现tPA的精准给药,仍然极具挑战性。

2024年3月6日,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高宇副教授、晁洁教授等在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n intelligent DNA nanodevice for precision thrombolys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可在血管内复杂病生理环境下识别血栓的生物标志物凝血酶,并通过针对凝血酶浓度的逻辑运算区分血栓和伤口凝块,实现靶向血栓的精准给药。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理性设计和制造结构明确的DNA纳米结构作为药物递送平台,实现药物分子和功能基团在化学计量和空间上的整合。基于DNA折纸纳米技术,可以构建具有均匀形状和尺寸的DNA纳米结构,并用于开发肿瘤靶向和刺激响应递送的抗癌药物和疫苗。

而目前还没有研究将DNA纳米结构用于体内溶栓治疗药物的递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DNA折纸技术构建了90×60纳米的矩形纳米片,每个DNA纳米片表面可精确地安排一定数量的tPA分子,并精确控制其位置,从而实现对tPA分子在空间和数量上的精准可控装载。

通过与预先设计的连锁DNA三链结构杂交,矩形DNA纳米片被封闭成管状DNA纳米器件,并屏蔽tPA分子在循环过程中的暴露。通过调节凝血酶适配体交联链和锁链之间的互补碱基数量,可实现可调阈值控制器对凝血酶浓度的不同响应范围。在静脉注射tPA-DNA溶栓纳米机器后,能够按照设定顺序自动执行针对凝血酶的追踪识别、逻辑运算和响应打开的系列任务。由于凝血酶与凝血酶适配体之间的高亲和力,它促进了tPA-DNA溶栓纳米机器在血栓形成部位的积累。只有当凝血酶的浓度超过阈值(即正常凝血和血栓之间的差异时)DNA溶栓纳米机器才会被激活,连锁的DNA三链结构解离,暴露出tPA分子进行溶栓。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

接下来,研究团队在缺血性卒中模型和肺栓塞模型中验证了该DNA溶栓纳米机器的溶栓效果。

相较于临床溶栓药物tPA,该研究开发的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在缺血性卒中及肺栓塞的溶栓效率分别提高了3.7倍和2.1倍, 完全溶栓所需的剂量相较于tPA降低了6倍,且 显著降低了临床溶栓药物导致的凝血异常,从而将脑中风的治疗窗口期从症状发生后的3小时延长到6小时,有望显著提高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并获益的人数。

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在 肺栓塞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一种DNA溶栓纳米机器,可精确地给药tPA用于精准溶栓治疗。其通过 选择性地跟踪和靶向血栓形成部位并根据凝血酶浓度按需释放溶栓剂,从而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小化副作用。

研究团队表示,DNA溶栓纳米机器由人体的碱基构成,可由人体内酶降解并经肝肾代谢,因此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临床转化前景好。研究团队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完成该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在大型动物模型中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估、成药性研究及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并积极申报临床试验并力争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晁洁教授、高宇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印珏王思雨王嘉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4-01826-y

本文转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TPK80A053296CT.html

20240309卜卦二

谁在“教化”我们?这个问题之前思考过几回,但是都只触及到表面,今天才探求到了根本——我们的师傅是亚洲最年长的男人。那么,如何与千里之外的这个历经沧桑的年长男人打交道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决定卜卦问一下天。

还是采用摇铜钱法,分别得到:正反反、正正正、正正反、正反反、正反反、正反反;接着把正面算为数字3,反面算为数字2,分别得到7、9、8、7、7、7,最后得到本卦天泽禮、互卦风火家人、变卦天雷无孟,二爻变。

本卦天泽禮的九二爻说:“禮道亶亶,幽人贞吉。”意思是:以礼相待之路诚然信然,幽禁之人守持正固吉祥。禮卦的卦辞说:“禮虎尾,不真人,亨。”意思是:对虎尾以礼相待,不怨恨(折腾自己的)人,亨通。

结合九二爻爻辞和卦辞可以知道现在自己该怎么做:师傅的虎尾就在我们身边,对身边的施姓者以礼相待,不怨恨(折腾自己的)人,亨通;自身保持诚信,守持正固会吉祥。

互卦风火家人说的是后续发展的过程,“利女贞”的意思是:利于你守持正固。是说以礼相待对待虎尾,利于我守持正固。

天雷无孟说的是后面的结果,“无孟,元亨,利贞;非正有省,不利有攸往”的意思是:无敢卤莽,至为亨通,利于守持正固;不守正道的人会有灾难,不利于迅速前往。是说在师傅的教化下,最后我会改变卤莽的缺点。

20240309卜卦一

这几日领导有些想用谋略压服我的意思,这激起我内心本能的抗拒。但相对来说,他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领导,所以暂时也没打算翻脸。

早上的时候,我用微信跟领导发了这样一段信息:“帝王局又叫观过局,我们都在这个局里,咱们都是聪明人,就不多说了。我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人。你不会试图在我这碰碰钉子吧?根据你之前的表现,我还是打算辅助你的,所以请收起你的谋略,多表现出你的真诚,这样别人才好帮你!”

上午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领导,掌握着绝对权力时,是否还需要包容不同意见并且包容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因为没有了不同的声音,整个组织就不会有变化,没有变化,就不会有进步。所以趁休息的时候,我决定算一卦,还是采用摇铜钱法,分别得到:正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正反反、正正反、正正正;接着把正面算为数字3,反面算为数字2,分别得到9、7、7、7、8、9,最后得到本卦火天大有,互卦泽天夬,变卦雷风恒;初爻和上爻变。

火天大有的初九爻说:“无交害,非咎,根则无咎。”意思是:没有互相伤害,就可以躲避灾祸;杜绝(互相伤害)则没有灾祸。这是提醒我在和领导或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注意不要互相伤害,这样就没有灾祸。想来自己也是有错的,对领导说话过于直率,搞得领导没面子,所以才动了整人的心思。这个说话直率、口无遮拦的缺点,今后要逐渐有所改变。

火天大有的上九爻说:“自天右之,吉,无不利。”意思是:从上天降下佑助,吉祥,没有不利。这是说如果领导在掌握着绝对权力的情况下,还能包容不同意见并且包容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就会“吉,无不利”。这个只有领悟到什么是“天”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这句话泛指单凭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促成不了新事物的生长或出现。此句出自清朝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是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而“阳”则相对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现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现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四)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联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如下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 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相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孤阴不长,独阳不生/2412253

老一辈打天下的目的

老一辈打天下的目的,我想人工智能看的比我们更清楚。

问人工智能:

老一辈打天下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享受荣华富贵吗?

ChatGPT答:

老一辈打天下的动机和目的可能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他们的行动是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未来后代的期许以及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他们可能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为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确保国家的繁荣稳定,让后代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和平安定的生活。因此,老一辈打天下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及为了后代的美好未来。

抖音豆包答:

老一辈打天下的动机和目的可能因人而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让自己的后代享受荣华富贵。在历史上,许多老一辈的人们参与战争或奋斗,是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

一些人可能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为了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另一些人可能是为了保卫国家、民族或宗教的利益,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和权利。他们可能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愿意为之奋斗甚至牺牲。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人可能有个人的动机,比如追求权力、财富或名誉。但这样的人往往只是少数,而且他们的行为可能并不代表整个老一辈的意愿。

总的来说,老一辈打天下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他们的努力和奋斗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代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然而,后代也应该以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继续推动社会的发展,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看完了人工智能的回复,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坚守着什么?还是在坚守先辈的志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