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78-木强则恒

人之生也柔弱(柔和谦顺),其死也(这个字中,“艹”、“忄”、“亘”提示我要结合前后文,用心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翻译为常常)(1、“认”的古字,通“认”,认为,认同。2、古同“韧”,柔韧,柔软又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与“脆”相对)(胜过)(刚强;坚决)。万物草木之(通“性”,资质;禀赋)柔脆(柔而易折,软而易碎),其死也𣒞(这两个生僻字理解为用木车运走堆集起来当柴火)

故曰:(坚持;固执)强者死之(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也,柔弱(卑贱)(地位低微)生之徒也。

兵强则不胜,(木质坚韧结实,“木”代表“仁”)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注解:

人中间活下来的都是柔弱的,死去的(刚强之人)也常常认同柔韧胜过刚强。万物如草木的禀性是柔脆(易折)的,死了以后也不过是被人用木车拉走然后堆高起来当成柴火。(刚强的人会死亡,柔弱的人会存活;柔脆的人丧失气节,柔韧的人坚守气节,你会选择做哪类人呢?)

所以说:固执、刚强的是容易死亡的一类人,柔弱、卑微的是容易存活的一类人。

军队强大则不一定能取得胜利,仁政强大则经常能取得胜利。强大的处于下,柔弱、卑微的处于上。

德经77-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𨓚(shuì,兑为口,加走之,意为民口夺食,通“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巠(1、同“经”,经受,忍受。2、通“轻”,轻率,不稳重)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良,美善)贵生。

注解:

人们之所以忍饥挨饿,是由于统治者吞食的赋税太多(从民口夺食),所以人们才陷于饥饿。百姓之所以不能治理,是由于在上位的人不顾民心、民情,肆意胡作非为,搞得百姓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至不能治理。人民在经受着死亡威胁的情况下纷纷轻生忘死、铤而走险,是由于统治者奉养过分奢厚,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造成民不聊生,所以人民在经受着死亡威胁的情况下纷纷轻生忘死、铤而走险起来造反。

这只有不为了自己过优越生活而施治为国的(统治者),才是贤良和重视生命的。

德经76-为者吾将得而杀之

若民恒(jū,多的样子)不畏死,奈何以杀(同“惧”,恐吓)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主管,操作)杀者。夫(假借为“代”,代字加一笔,代表插手,干预的意思)司杀者杀,是伐大匠(zhuó,砍;斫;削)也。夫伐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注解:

如果人民之中经常处于朝不保夕状态的人多,人民就不会畏惧死亡,如何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呢?如果人民经常只剩下死路一条的话,那么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就把他抓起来杀掉,这谁还敢为非作歹?

如果人民之中经常处于生活安定状态的人多,那么人民就必定会畏惧死亡,那么通常会有主管依法杀人的专职人员。这统治者插手并代替主管依法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这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遭遇反抗是正常的),那么很少有不伤及自身的。

德经7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guā,1、原意指箭末扣弦处。2、左边“木”,右边“舌”;表示舌头木了,说不出话。这里指引而不发,暂时保持沉默)。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忌讳),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战而善(1、能承担,能承受。2、克制),不(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而善應,不召而自来,(批评,揭发)而善(1、计议;商议。2、虑难曰谋,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解:

(关于“民不畏畏”,或者说对于统治者的恐怖威胁,人民之中有愚昧、甘愿受压迫而不敢有丝毫反抗之心的“不敢者”,有暂时保持沉默引而不发的“勇于不敢者”,有勇于向统治者表达自身诉求的“敢者”,有不惜流血牺牲奋起反抗的“勇于敢者”。)不惜流血牺牲奋起反抗的“勇于敢者”则会被杀,暂时保持沉默、引而不发的“勇于不敢者”则像引而不射的弓箭(随时有可能暴发的危险)。这两者对统治者来说或有利或有害(杀了反抗的“勇于敢者”虽暂时平息了事端,但却激起更多引而不发的“勇于不敢者”,从而置自身于危墙之下),这是为上天所忌讳的,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呢?

(统治者该如何处理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上天的解决之道是:(对于人民中间不惜流血牺牲奋起反抗的“勇于敢者”,)统治者要不争斗、不对立,并且要善于主动承担责任和保持克制;(对于人民中间积极表达自身诉求的“敢者”,)统治者不要有怨言和谤言,并且要善于应承、积极回应人民的诉求;(对于人民中间暂时保持沉默、引而不发的“勇于不敢者”,)统治者不要等矛盾和问题扩大了再去解决,并且要不待上级召唤而主动去解决一些容易引发人民不满的矛盾和问题;(对于人民中间愚昧、甘愿受压迫而不敢有丝毫反抗之心的“不敢者”),统治者要对其进行批评,并且要善于与之商议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

天道法网宽广无边,貌似宽松,却无半点漏失。(简单一句话说明,就是因果律,自己造的因,自己自然得这个果,谁都逃脱不了。)

德经74-故去被取此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把水截住)其所居,毋(同“厭”,抑制;堵塞)其所生。夫唯弗猒,是以不(厌恶)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古同“现”,显露,显现)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古同“彼”,古代中原音韵为“背”,意思是“自见”和“自贵”与道背离,不可取)取此。

注解:

(把人民逼迫到无法生存的危险地步,)当人民不再害怕统治者的恐怖威胁时,那么(对于统治者的)巨大恐怖威胁也将来临了。

(统治者)不要堵截人民的生存空间,不要堵塞人民的谋生之路。这只有不做被人民所厌恶的事,因此才不会被人民所厌恶。

因此有道德的统治者要有(深知自己要依赖广大人民的)自知之明,而不是只想着显现自己(居于人民之上);真正爱惜自己(的品格),而不是自以为比人民高贵。所以要舍弃背离道的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德经73-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尚假借为“上”,尊崇)矣;不不知知,(缺点,错误)矣。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注解: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道,这是被尊崇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错误的。

因此有道德的统治者之所以不犯错误,是因为他(实事求是地)把错误当作错误(保持警醒并改正),所以他不犯错误。

德经72-圣人被褐而褱玉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没有谁)(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明白、了解、察觉)也,而莫之能行也。

言有(主体),事有(根本、主旨)。夫唯无(同“智”,智慧)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效法)我贵矣。

是以圣人被(hè,粗布或粗布衣服)(然而、但是、却。表转折之意)(huái,古同“懷”)玉。

注解:

我的话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施行;但人们没有谁能够了解,并且没有谁能够践行。

(我)说的话都有根有据,(我)做的事都有宗旨可依。这只有没智慧的人,所以才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很少,效法我的就更难能可贵了。

因而有道德的统治者像是身披麻布但却怀揣美玉(圣人的主张虽然易知、易行并且貌似普通,实际上却会在治理邦国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德经71-无适斤亡吾吾葆矣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寄也),吾不进寸而(ruì,1、柔软。2、水湾之内。艹,表示把两个意思串起来,就是以柔克刚,不与敌人正面硬碰硬,而是诱敌深入,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尺。

是胃(háng,道路)(háng,队伍,军队)(1、古同“攘”,攘,除也。2、捋起)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祸莫于(对,对于)(shì,1、符合,适合。2、节制),无适(同“近”)(同“忘”)(同“悟”)吾葆矣。故(chēng,举)兵相(同,相当),则哀者胜矣。

注解:

懂得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作为主动进攻一方,而是因敌而动(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我不与敌正面硬刚,而是以柔克刚、诱敌深入。

是为作战不用军事行动(道路上没有军队行军),扫除敌人不用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打架动粗),控制局面不用使用军队(发动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就是无敌了。

祸患不过在于对事情的发展没有适当地节制,没有适当地节制则是近乎忘记体悟我的致胜之宝(检)。所以两军兴兵对垒实力相当时,受压迫、处境绝望而悲愤反抗的一方会获得胜利。

德经70-不诤之德

善为(将领)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胃不(zhèng,纷争,争)之德,是胃用人,是胃天,古之极也。

注解:

善于做将领的人,不会逞用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被敌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战胜自己的机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

这就叫不争的美德,是为用人(之道),是为天(之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德经69-我恒有三葆之

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通“小”,细小);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

我恒有三(1、通“宝”,道为“宝”。2、通“保”。保持;保护;守卫。“艹”就是一横把二竖连串起来,即连贯起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保宝)之:一曰(1、通“慈”,深笃的爱。2、通“滋”,润泽,施恩),二曰(1、通“俭”,节俭,节省。2、通“敛”,收敛,约束),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兹,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wèi,帮助;佑助)成事长。

今舍其兹,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夫兹,以(通“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通“健”,强壮)之,(古同“汝”,你)以兹(yuán,筑墙围绕;土代表信,亘是连绵不断、贯串的意思,合起来垣就是坚信并围绕之施行)之。

注解:

天下都说我所说的(道)非常广大,广大而一点都不细小;这正因为广大,所以不细小;如果细小的话,那就早就细碎不堪了。

我常有三件法宝来守护它:第一件叫做“兹”(慈爱万物,施恩万物);第二件叫做“检”(勤俭节约,收敛欲望);第三件是“不敢为天下先”(为政者在名誉、地位、荣耀、财富、斗狠等问题上应具有的一种基本立场和态度;谦让、退后,反而会获得人们的爱戴和尊崇)。

这有了“兹”,所以能勇猛;有了“检”,所以能功业宽广;不敢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帮助我们成就事业并维持事业长久。

如今丢弃了“兹”,还去追求勇猛;丢弃了“检”,还去追求功业宽广;舍弃了谦让、退后,还去追求争先,那结果必然是走向死路!

这“兹”,用于征战则无不能胜,用于防守则无不能固。上天会强健坚守“兹”的人,你要坚信并围绕“兹”来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