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穆公之“共和行政”

召穆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召氏,名虎,召邑(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召幽伯之子,母为召姜。召公奭次子的后代。

当时周厉王暴虐,召虎多次劝谏周厉王不要施加重税,不要忽视民怨,不要堵塞民众的言路,周厉王都不从。最终,引发国人暴动。召穆公藏匿太子,并用其子作为太子的替身,太子于是脱险。

周厉王死后,太子周宣王即位,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佐周宣王,史称“周召共和”。在方叔伐楚之后,召穆公率军征伐淮夷,开辟疆土。

召虎与方叔,皆是宣王中兴的中流砥柱,二人常常被后世作为重臣名将的代表,合称为“方召”。

人物生平

反对苛税

周厉王暴虐,奢侈荒淫。为了维持花天酒地的生活,周厉王决定增加赋税。于是下令,对很多物产征收“专利”税。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们采药、采矿、冶炼、砍柴、放牧、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井水、过城门,也要纳税。

召虎反对周厉王的苛税政策。于是,召虎写了《大雅·民劳》:“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行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行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政变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但周厉王不听,依旧施行。

殷鉴不远

在施行专利税之后,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民怨沸腾,在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形势日益危机。

召虎看到形势危急,就劝告周厉王说:“王上,百姓们实在受不了了,‘专利’法再不废除,难得不发生动乱!” 于是,召虎写了《大雅·荡》,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劝谏周厉王。作品写道:“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的借鉴并不遥远,应该知夏桀的下场。”周厉王听了召虎的劝谏,勃然大怒。

周厉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5年),周厉王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国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反对止谤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虎,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虎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召虎的劝谏,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

藏匿太子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转而寻找太子静。召虎将太子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虎家,要求召虎交出太子。召虎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 在太子被人杀了,君王会认为我是因为愤怒而杀死太子吧? 身为人臣,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待奉天子呢?” 召虎召唤了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静出外应对众人,太子静得以脱离危难。

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在国人暴动平息后,召穆公与周定公共同执掌国政,号曰“共和”。 后世史书常称之为“共和行政”或“周召共和”。

周定公、召穆公下令,对历史纪事进行纪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841年。

拥立宣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国,太子静已经在召穆公的家中长大成人。召穆公、周定公于是共同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召穆公鼓励史官献书来警示君王,南宋时期的史学考证书籍《困学纪闻》曾经提及道:“眚大史之任也,愚谓人君所讳言者,灾异之变;所恶闻者,危亡之事。大史奉书以告君,召穆公所谓史献书也。”

征伐淮夷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4年),方叔伐楚,最终,方叔大破楚国,迫使楚国臣服。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3年)的农历乙亥月(不早于11月8日,不晚于12月8日),召穆公率师伐淮夷。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的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征伐。前路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奔赴疆场。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周宣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四方,扩我大周疆土!” 召虎率军征伐,不扰民、不过急,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淮夷被平定,许多国家向西周臣服,领地直至南海之滨。

周宣王命召虎:进行巡视疆土,进行宣扬政教! 文臣、武将皆受其命。召虎成为保卫国家的重臣。

召虎回朝复命,叩谢并颂扬天子之意。遂作成纪念“召穆公簋”,铭记其征伐淮夷之功勋。召虎敬颂天子万寿无疆!

主要成就

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是在周厉王丧失权力但依旧在世期间,周朝由周定公、召穆公二人率领百官共同议政。

共和行政,不但承受住了周朝当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对周朝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后来的宣王中兴、国力壮大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开创了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 天,没有间断记载。正是这件事能够上溯几千年而不迷惘。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只能是传说和半信史,时间脉络十分模糊,只能够通过文物考古追溯,准确性是不够的。所以说,共和行政对于中国的历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平定淮夷

召虎在方叔伐楚获胜的基础之上,领兵从江汉地区出发,兵锋东向,麾指江淮,斩杀诸多敌人,大破淮夷军众。分军搜讨,西起息、蔡之地,东到大海之滨,北起徐国之地,南至长江岸边,遂廓定江淮地区。所过之地,淮夷尽皆被征服,其降者不可胜数。而且,按照《诗经》的记载、《广东通志》的记载、《岭海舆图》的记载,南海诸国得知淮夷被召穆公平定,也向西周表示臣服。为后世的秦攻百越之战奠定了师出有名的基础。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召穆公/2384065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召穆公之“共和行政”》有一个想法

  1.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