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77-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𨓚(shuì,兑为口,加走之,意为民口夺食,通“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巠(1、同“经”,经受,忍受。2、通“轻”,轻率,不稳重)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注解:

人们之所以忍饥挨饿,是由于统治者吞食的赋税太多(从民口夺食),所以人们才陷于饥饿。百姓之所以不能治理,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烦苛,不顾民心、民情,肆意强作妄为,搞得老百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百姓就难于治理。民众之所以经受着死亡的威胁以致于甘愿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奉养过分奢厚,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造成民不聊生,所以民众在经受着死亡威胁的情况下纷纷铤而走险。

只有不是为了自己过优越生活而施治为国的统治者,才是贤明和重视生命的。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