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克”在汉典中的解释为:1、能够。2、战胜。3、克制。
“克己复礼”指能够自己做主,战胜并克制自己的私欲,去实践礼的规范。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克”在汉典中的解释为:1、能够。2、战胜。3、克制。
“克己复礼”指能够自己做主,战胜并克制自己的私欲,去实践礼的规范。
蒙(蒙昧;愚昧,不通事理)
:亨(通达、顺利)
,非(不,不是)
我求童蒙(指无知的儿童)
,童蒙求我;初筮(古代用抽蓍草占卜)
吉,再參(通“叄”,即三)
𢷺(抽也。这里指在神前掣签卜吉凶)
,𢷺即不吉,利貞。
《蒙》卦象征蒙昧:亨通,不是我求童子蒙昧,(而是)童子蒙昧求我。初次抽筮草占卜吉祥,再三抽,抽即不吉祥,利固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传》说:山下流出泉水,象征(启发)蒙昧;君子因此以果断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初六】廢(广,普遍;广泛。发,启发;开导)
蒙(蒙昧,愚昧)
,利用(表示行为的方式、凭借。相当于“以”)
刑(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人,用(出力,效命)
説(tuō,同“脱”,解脱,解除)
桎梏(zhì gù,指脚镣手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这是指像镣铐般约束、妨碍或阻止自由动作的事物)
;已(太,过,表示程度)
往(从前,过去)
,閵(lìn,古同“躪”,蹂躏)
。
广泛启发蒙昧,利通过为人树立榜样的方式,出力帮助解脱桎梏;太过追究过去,会被蹂躏。
【九二】枹(木,朴拙,纯真敦厚。包,包含,包容)
蒙,吉;入(接纳)
婦(婦,服也。從女,持帚,灑埽也。會意。謂服事人者)
,吉,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克(克,能也)
家(朝廷,公之朝也)
。
朴拙地包容蒙昧,吉祥;接纳并服事,吉祥,子能担起家。
【六三】勿用,取(通“趋”,趋向)
女(1、通“汝”,指你。2、女子)
,見(“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金(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夫(文言文中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
!不有(通“囿”;拘谨;局限)
,无攸
(用于句中,无实际意义)
利。
不要出力,趋向于汝,表现的无懈可击!不要拘谨地身处宫中,没有好处。
【六四】困蒙,閵。
困囿蒙昧,被蹂躏。
【六五】童蒙,吉。
童子蒙昧,吉祥。
【尚九】擊(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
蒙:不利爲(wèi,因为,由于)
寇(暴也,欺凌)
利所(可以的)
寇!
敲打蒙昧:不利因为欺凌有好处就可以欺凌!
屯(zhūn,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
:元亨,利貞;勿用(出力;效命)
,有攸(所)
往(向,朝。表示动作的方向)
,利律(约束)
侯。
《屯》卦象征艰难:大为亨通,利固守正道;不要出力,应有所动向,利约束诸侯。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
《象传》说:乌云雷声交动,象征艰难;君子因此在时局艰难之际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初九】半(通“伴”,伴侣;同伴)
遠(远离、不接近)
,利居(居,蹲也,后作“踞”)
貞,利建侯。
同伴疏远,利放低姿态并固守正道,利建立诸侯。
【六二】屯如,壇(dǎn,土,中心。亶,诚然、真实、实在)
如,乘馬煩如。非寇(盗匪,侵略者,亦指敌人)
,閩(mǐn,门,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中的一支。虫,“虺”的本字,毒蛇名)
厚(优待)
;女子貞不字(旧时称女子出嫁)
,十年乃字。
处境艰难,(土)心中诚然,乘着马心情烦闷。不是敌人,则家族里的毒蛇优待;女子固执地不肯出嫁,十年后才肯出嫁。
【六三】即(就,追逐)
鹿(比喻政权或爵位)
毋(莫,不可。表示禁止)
華(通“哗”,喧哗)
,唯(希望、祈使)
入于林中;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幾(jì,通“冀”,期望,希望)
,不如舍(放弃;舍弃)
,往吝(吝,恨惜也)
。
追逐权位不可喧哗,希望能进入到林中;君子有此期望,不如舍弃,这样下去会有恨惜。
【六四】乘馬煩如,求閩厚;往吉,无不利。
乘着马心情烦闷,求家族里的毒蛇优待;这样下去会吉祥,没有不利。
【九五】屯其(表示祈使。当,可)
膏(比喻恩泽)
,小(稍,略)
貞吉,大(很,太,非常)
貞凶。
艰难之际当广施恩泽,稍固执吉祥,太固执不祥。
【尚六】乘馬煩如,汲(用同“急”,迫切;紧迫)
血(通“恤”,忧虑)
連(联合;连络)
如。
乘着马心情烦闷,迫切忧虑联合的样子。
川(水道)
:元(元,大也)
亨,利牝馬之貞。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西南为川,柔顺)
得朋,東北(东北为根,杜绝)
亡朋,安貞(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吉。
《川》卦象征柔顺(水道):大为亨通,利雌马固守正道。君子有所动向,起先迷惑,随后得以成为人主,有利!柔顺将得到友朋,杜绝将失去友朋,安心固守正道吉祥。
《象》曰:地势川,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传》说:大地的气势柔顺,君子通过增厚美德来容载万物。
【初六】禮(表示敬意;以礼相待)
霜(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堅冰至。
以礼相待却遇凝霜,坚冰将至。
【六二】直(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方(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大(学识渊博的)
,不習(习,学习。不习意为不要胡乱学习,以免获得一些错误的观念;学习是好的,胡乱学习则是严重的伤害)
,无不利。
正直、无邪、学识渊博,不胡乱学习,没有不利。
【六三】合(符合,不违背)
章(法规,规章)
,可貞;或從(参与其事)
王事(从“先迷,后得主”这句话,来加以探究。坤在乾后,以乾为主宰。这里所说的主,应该是天道。替天行道,才是最重要的大事,把它称为王事,当之无愧)
,无成(没有成功;没有成就,一事无成)
,有終(事物的结局,与“始”相对)
。
符合规章,可以固守正道;或参与君王的事业,没有成就,有结局。
【六四】括囊(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无咎,无譽。
保持缄默,没有灾祸,(也)没有赞誉。
【六五】黄(指老人)
常(规则,规律)
,元(大)
吉。
老人遵从规律,大为吉祥。
【尚六】龍戰于(表地点。相当于“在”)
野(周代距王城百里谓之郊,三百里谓之野。野指民间,不当政的地位。与“朝”相对)
,其血(通“恤”,忧虑)
玄(天)
黄。
龙在野交战,其忧虑天和老人。
迵(dòng,通达)
六,利永貞。
通达六,利永久固守正道。
鍵(金,持久,坚固。建,通“健”,强而有力)
:元(大)
亨,利貞(假借为“定”,固定;为“正”,正道)
。
《鍵》卦象征刚健(刚强劲健):大为亨通,利固守正道。
《象》曰:天行鍵,君子以自强不息。
《象传》说:天的运行刚健,君子因此不停地自我奋发图强。
【初九】𡩻(同浸,渐渐、逐渐)
龍,勿用(出力;效命)
。
逐渐成龙,不要出力。
【九二】见龍在田(古代统治者赏赐给亲属臣仆的封地)
,利見(古同“现”,显露)
大人。
看见龙在封地出现,利显露出大人的品格。(表示龙已经崭露头角,才华和美德受到注意了。这时显露出大人的品行是有利的,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栽培与磨炼。)
【九三】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終(整;全,尽)
日鍵,鍵夕(夜)
泥(阻塞,阻滞)
,若厲,无咎。
君子终日刚健,其刚健被黑夜所阻滞,好像有危险,没有灾祸。
【九四】或(龠念“yuè”,通“䠯”,踊躍,踊跃)
在淵(深水,潭)
,无咎。
或许鱼跃在渊水中,没有灾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五】(羽,羽翼;辅翼。非,不对的;不善的)
龍在天,利見大人。
羽翼不善之龙高飞在天,利显露出大人的品格。
【尚九】抗(通“亢”,刚强;强硬)
龍,有悔。
强硬待龙,有悔恨。
迵(dòng,通达)
九:見羣(qún,会合,联合)
龍无首,吉。
通达九:看见联合起来的一群龙没有人以首领自居,吉祥。
我一直深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好处在于它是一场正和游戏。——陈文博先生
零和博弈、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时,在严格的竞争条件下,一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必然意味着另一方遭受损失,双方受益加和为0。
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中由于不可调节的冲突和矛盾,有损双方的利益,导致两败俱伤的场面。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双赢局面。
举例:
夫妻二人要看电视,可是丈夫看体育,如果当晚丈夫能看到体育节目,得分为1,不能得分为0;妻子看肥皂剧,如果当晚妻子能看到肥皂剧,得分为1,不能得分为0。
若双方采用石头剪刀布决定电视权,则一方可以得到满足,另一方不能,则1+(-1)=0,可以看出此时是零和博弈。
若双方因抢夺遥控器发生争吵,甚至拔掉电源等情况造成双方都不能达到满足,即-1+(-1)=-2,此时为负和博弈。
若双方都很包容,双方约定轮流看电视,双方各看一个小时自己喜爱的节目,此时达到双赢局面,1+1=2,此时为正和博弈。
如何实现正和游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认为重在“和合”,博弈各方通过沟通合作达到“和合”。
什么是和合?和谐一致;配合得当。
为什么需要通过“和合”来达到多赢的效果?
关于这个,鬼谷子在《谋篇》中做了解释: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
所以有共同的谋划且相互亲近的人,是因为彼此都得到成就;有共同的愿望却相互疏远的人,是因为有一方受到伤害;有共同憎恨的对象且相互亲近的人,是因为彼此都遭到伤害;有共同憎恨的对象却相互疏远的人,是因为有一方受到伤害。所以交往双方互相得到增益就会相互亲近,交往双方互相受到伤害则导致关系疏远。其规律贯穿在内,这是考察人们是异心还是同心的辨别依据。
絜矩,读音是xié jǔ,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
絜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
解释:君子审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设想,使人我之间,各得其宜。
《礼记‧大学》: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后;所恶於后,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大学》此篇意思是说,若厌恶上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下级;若厌恶下级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上级。若厌恶在我之前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后的人;若厌恶在我之后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做法对待在我之前的人。若厌恶在我右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左侧的人交往;若厌恶在我左边的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与我右侧的人交往。这就是所说的模范作用。
综上所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君子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
《论语》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可见絜矩之道,好说,但不容易做到。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气愤而不能谅解;自己也要能够对别人宽恕不究;若能如此,即是菩萨的心量。菩萨的心之所以广大,就是因为能够以同理心设身处地,时时为一切众生著想,发觉众生的苦痛,兴大慈悲救拔拯济,令得真实解脱。
《八大人觉经》云: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应当发菩萨心,就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
从三天前新冠抗元检测为阳性开始,已经过去二天了,昨天的我又开始活蹦乱跳了。按照网友的分享来看,我以为这个新冠应该是度过去了。没想到昨天晚上鼻塞导致胸闷,呼吸都感到困难了。这个病毒可真是有灵性,或者说我就是和别人的待遇不一样,我的症状是大家的集大成者,其他人有的症状,我全部都有,而且是一轮一轮的:先是头晕头痛,头没事了,接着全身发冷;身上不发冷了,接着开始发热了,身上不发热了,关节开始痛起来了;关节不痛了,又开始连续的吃药也无法抑制的持续干咳;咳嗽好点了,接着就是鼻塞,把整个呼吸道都堵死,让你呼吸困难……这个病毒真的意思,一波比一波厉害,好像在和你较着劲,非要把你整屈服不可。说直接一点,就是这个病毒和疫苗背后的人想让你屈服。
除非别人不出手,只要一出手,我用不了多久就能拆解他的招数。我想问的是:脑科学、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纳米技术、芯片技术、疫苗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西医等这些技术可是用在了造福人类的正途?莫非用在了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嗯,“全程安全可控”——这几个字眼网络上随处可见。科技不光没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成了管控我们的强大工具,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安全隐患,将来恐怕连我们的呼吸都不能自主了。
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之处究竟是什么?古代圣贤孟子告诉我们是——良知。想着每天在和一群病态的禽兽打交道,这对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人类的底线越来越低,甚至越来越没有底线,现在连良知也快丢光了。既然这样,那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到底有用吗?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到底还有救吗?要不来场热核战争吧,反正我也活得不耐烦了!
故事1
从前,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互相争辩谁跑得快。他们决定比赛分高下,选定了路线,就此起跑。兔子带头冲出,奔驰了一阵子,眼看已遥遥领先,心想,它可以在树下坐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再继续比赛。兔子很快就在树下睡着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脚走来的乌龟则超越兔子,完成比赛,成为货真价实的冠军。 等兔子一觉醒来,才发觉它输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缓慢但持续的人会赢得比赛。
故事2
兔子因输了比赛而倍感失望,为此他做了些缺失预防工作(根本原因解析)。它很清楚,失败是因它太自信,大意,以及散漫。如果它不自认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乌龟是不可能打败它的。因此,它单挑乌龟再来另一场比赛,而乌龟也同意。这次,兔子全力以赴,从头到尾,一口气跑完,领先乌龟好几公里。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动作快且前后一致的人将可胜过缓慢且持续的人。如果在你的工作单位有两个人,一个缓慢,按部就班,且可靠,另一个则是动作快,且办事还算牢靠,那么动作快且牢靠的人会在组织中一直往上爬,升迁的速度比那缓慢且按部就班办事的人快。缓慢且持续固然很好,但动作快且牢靠则更胜一筹。
故事3
这下轮到乌龟要好好检讨,它很清楚,照目前的比赛方法,它不可能击败兔子。它想了一会儿,然后单挑兔子再来另一场比赛,但是是在另一条稍许不同的路线上。兔子同意,然后两者同时出发。为了确保自己立下的承诺-从头到尾要一直快速前进,兔子飞驰而出,极速奔跑,直到碰到一条宽阔的河流。而比赛的终点就在几公里外的河对面。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时不知怎么办。这时候,乌龟却一路跚跚而来,撩入河里,游到对岸,继续爬行,完成比赛。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首先,辨识出你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改变游戏规则以适应(发挥)你的核心竞争力。在你的工作单位,如果你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一定要想法创造机会,好好表现自己,以便让上级注意到你。如果你的优势是从事分析工作,那么你一定要做一些研究,写一个报告,然后呈送上级。依着自己的优势(专长)来工作,不仅会让上头的人注意到你,也会创造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故事4
这下子,兔子和乌龟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它们一起检讨,两个都很清楚,在上一次的比赛中,它们可以表现得更好。所以,他们决定再赛一场,但这次是同队合作。它们一起出发,这次是兔子扛着乌龟,直到河边。在那里,乌龟接手,背着兔子过河。到了河对岸,兔子再次扛着乌龟,两个一起抵达终点。比起前次,它们都感受到一种更大的成就感。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个人表现优异与拥有坚强的核心竞争力固然不错,但除非你能在一个团队内(与别人)同心协力,并掌控彼此间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你的表现将永远在标准之下,因为总有一些状况下,你是技不如人,而别人却干得蛮好的。团队合作主要就是情境(权变)领导,让具备处理某一情境能力(核心竞争力)的人当家做主。
在遭逢失败后,兔子和乌龟都没有就此放弃。兔子决定更拼,并且投入更多的努力。在尽了全力之后,乌龟则选择改变策略。人的一生中,当失败临头时,有时我们需更加努力。有时则需改变策略,尝试不同的抉择。有时候,两者都要一起来。当我们不再与竞争对手较力,而关注如何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会表现得更好。这,就是竞合,既有竞争又要合作。
子桑户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而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注解:
桑雽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友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