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哪里?

王德峰曾经谈到佛教的觉悟: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比方说我们有佛教,中国化的佛教。其实佛教在严格意义上不是宗教,它是无神论的,佛教是没有神的。

佛教在民间的信仰方式中,才取得了神的形象和地位。比方说我们拜菩萨和佛像,我们仿佛在拜神,并且请他们帮助我们,我们要去烧香许愿,然后再还愿。特别是在人生重大的决策面前,比如高考、婚姻、生老病死之类。

如果事情顺利还要去还愿,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行贿”,这是佛教在民间信仰当中产生的一种形式,就是像仿佛是一个神的世界,菩萨罗汉佛,其实他们不是神,都是普通的人。

普通的人修佛修到一定的境界,第1个境界叫阿罗汉,第2个境界是菩萨,再上一层是佛。但是他不是神,释迦摩尼也是普通人,“buddha”这个梵文我们翻译了“佛”,但是其本意是觉悟者。

佛就是觉悟者,我们不是佛,因为我们还没有觉悟,但是我们都有佛性,这就是基本原则。

佛教就是无神论的,这里有一个公案。

一个修行的弟子终于忍不住问他的师傅,你能不能告诉我佛在哪里?他师傅说:“在你面前听你说佛法的就是佛。”,弟子后来终于悟了。佛性不是神性,每个人都具有。

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

道在哪里?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传道的故事,就是有名的“吾道一以贯之”,这是孔子特别对曾参所说的。《孟子》中孟子也传道,但并不是针对特定的人,传的道也没有孔子的那么神秘难懂。

问题是一般人的心理,都认为简单易行的道理稀松平常,不肯相信,不肯相信自然不肯照着去做,那么说了也白说,听了也白听。听了道理而不去实行,就好像有正当赚钱的事情却不肯去做,活该受穷。

那孟子传的道是什么呢?道在哪呢?

孟子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翻译过来就是说道理明明在眼前,非要向远处寻求;事情本来很容易,却偏偏往难处做,搞得很复杂;只要人人亲爱自己的亲人,敬爱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

这三句话很妙,妙就妙在标点符号一变,意义就大不相同。我们看到很多线装的竖版繁体的古书本身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学生一开始读书,要先学会断句,这就是句读。所以《三字经》里才有“详训诂,明句读”之说。我们现在用的标点符号则是在20世纪才参考西方的标点制定出来的。

如果这三句话以分号隔开,则表示这三句话有一定内在的关系,做承接关系来理解,那么第3句才是关键。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孟子讲的是治理天下的道理,那么“道”就变成治国之道,“事”就变成国家大事。这样理解当然也对,平天下本来就孔孟之志,也是天下儒者之志。但这样一来就把这三句话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使读书人既不能触类旁通,又把亚圣孟子具体化为政治家,这样读书不仅成了死脑筋,也贬低了圣人。

如果这三句话以句号隔开,那么如同将屋子里的窗户统统打开,新鲜空气扑面而来,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如此一来,“道”不仅是治国之道,更把天道、地道、人道、商道等通通包括了进来,“事”也不仅仅是国家大事,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无所不有了。这样才是圣人胸怀天下的气象。

一、道在哪里?道在自己身上。

孟子所说的“道在迩,而求诸远”,颇有佛家“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的味道,发人深省。在这里我们只讲形而下的道,不讲形而上的道。行而下的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道理和方法,一个在心一个在行。一个人知识渊博,懂得道理多,做事有方法,不违法律,兼顾情理,这就是有道。

道并不是想象的拜个师傅,念个咒,画道符,能掐会算,能知过去未来,这其实就是向外寻求。况且天下又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如果真能算得准,早就去买彩票、炒股票了,哪里还有空教徒弟呢?

二、道在哪里?平常心是道。

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天下的事情难与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环境和人,所以才说事在人为。这就是要我们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因为难就预先没了信心,也不要因为易就等闲视之。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平常心对待事情,不要故弄玄虚。有些人十分热衷于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一张嘴各种专业词汇就冒了出来,就是专门让别人不懂来显示自己有能力、有学问。事实上能把高深的理论用简单、平常的话语表达清楚,才是真正有学问的高人,能在复杂的事情中找出头绪来,三下五除二搞定才是高手。这都是这个道理的运用。

三、道在哪里?平常事是道。

如果人人关爱亲人,对父母长辈孝顺恭敬,对兄弟姊妹爱护照顾,呵护妻子关爱子女,也就不会去做坏事,使得亲人蒙羞还受连累,那么天下自然太平。这就是教人做人要有爱心,有真情;做事要守规矩,尽职责。人人走上正道,天下才能太平。

这都是平常的事,而道就在平常事中。禅宗说得好,悟道的人怎么样?仍旧是吃饭、睡觉而已,只是那没悟道的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眠,千般计较。你看,道始终不离日常生活平常事。

道在哪里呢?就在自己身上,就是平常心做平常事。看似最简单的道理却也最难做到。其实在外工作踏踏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回到家中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就算没有好的生活享受,只要不被物质囚禁而心里和乐,就是道。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7630447500750967&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9%81%93%E5%9C%A8%E5%93%AA%E9%87%8C

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克”在汉典中的解释为:1、能够。2、战胜。3、克制。

“克己复礼”指能够自己做主,战胜并克制自己的私欲,去实践礼的规范。

可持续发展——正和游戏

我一直深信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好处在于它是一场正和游戏。——陈文博先生

零和博弈、正和博弈和负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时,在严格的竞争条件下,一方获得利益的同时必然意味着另一方遭受损失,双方受益加和为0。

负和博弈是指双方在博弈中由于不可调节的冲突和矛盾,有损双方的利益,导致两败俱伤的场面。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双赢局面。

举例:

夫妻二人要看电视,可是丈夫看体育,如果当晚丈夫能看到体育节目,得分为1,不能得分为0;妻子看肥皂剧,如果当晚妻子能看到肥皂剧,得分为1,不能得分为0。

若双方采用石头剪刀布决定电视权,则一方可以得到满足,另一方不能,则1+(-1)=0,可以看出此时是零和博弈。

若双方因抢夺遥控器发生争吵,甚至拔掉电源等情况造成双方都不能达到满足,即-1+(-1)=-2,此时为负和博弈。

若双方都很包容,双方约定轮流看电视,双方各看一个小时自己喜爱的节目,此时达到双赢局面,1+1=2,此时为正和博弈。

如何实现正和游戏,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认为重在“和合”,博弈各方通过沟通合作达到“和合”

什么是和合?和谐一致;配合得当

为什么需要通过“和合”来达到多赢的效果?

关于这个,鬼谷子在《谋篇》中做了解释: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

所以有共同的谋划且相互亲近的人,是因为彼此都得到成就;有共同的愿望却相互疏远的人,是因为有一方受到伤害;有共同憎恨的对象且相互亲近的人,是因为彼此都遭到伤害;有共同憎恨的对象却相互疏远的人,是因为有一方受到伤害。所以交往双方互相得到增益就会相互亲近,交往双方互相受到伤害则导致关系疏远。其规律贯穿在内,这是考察人们是异心还是同心的辨别依据。

技术可是用在了造福人类的正途?

从三天前新冠抗元检测为阳性开始,已经过去二天了,昨天的我又开始活蹦乱跳了。按照网友的分享来看,我以为这个新冠应该是度过去了。没想到昨天晚上鼻塞导致胸闷,呼吸都感到困难了。这个病毒可真是有灵性,或者说我就是和别人的待遇不一样,我的症状是大家的集大成者,其他人有的症状,我全部都有,而且是一轮一轮的:先是头晕头痛,头没事了,接着全身发冷;身上不发冷了,接着开始发热了,身上不发热了,关节开始痛起来了;关节不痛了,又开始连续的吃药也无法抑制的持续干咳;咳嗽好点了,接着就是鼻塞,把整个呼吸道都堵死,让你呼吸困难……这个病毒真的意思,一波比一波厉害,好像在和你较着劲,非要把你整屈服不可。说直接一点,就是这个病毒和疫苗背后的人想让你屈服。

除非别人不出手,只要一出手,我用不了多久就能拆解他的招数。我想问的是:脑科学、脑机接口、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纳米技术、芯片技术、疫苗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西医等这些技术可是用在了造福人类的正途?莫非用在了不可告人的私人目的?嗯,“全程安全可控”——这几个字眼网络上随处可见。科技不光没给我们带来幸福,反而成了管控我们的强大工具,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安全隐患,将来恐怕连我们的呼吸都不能自主了。

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之处究竟是什么?古代圣贤孟子告诉我们是——良知。想着每天在和一群病态的禽兽打交道,这对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人类的底线越来越低,甚至越来越没有底线,现在连良知也快丢光了。既然这样,那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到底有用吗?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到底还有救吗?要不来场热核战争吧,反正我也活得不耐烦了!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子桑户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而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注解:

桑雽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友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五德将皆有所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那么什么是德?如儒家所言,仁礼信义智就是五德。

仁:悲天悯人的生活态度,对待人和其他事物的方式。

义:遵循正义的生活道路。

礼:维持整个儒家社会的基本信条,是维系社会的规则形式,必须遵守,相当于程序法。

智:能够在明辨是非基础上趋利避害的判断力。

信:对承诺的遵行和高度尊重。

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何谓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

要做一只仁慈的狮子

用了电信的号码十几年,昨天花了一天,终于通过携号转网把中国电信的套餐换成中国联通的套餐。用了联通的第二天,又发现了原先用电信时那样闹心的事情——网速被限了,原本千兆的宽带,硬生生地给弄成了100兆。这才一天,又开始了家里网络主权的较量了。这些缺德的人除了能在网络上和职场上给我限速外,也是没其它的办法了。总归来说,这些人干的这些事情总归是激起了我心里的强横的杀气,今天一整天都有一种想弄死他们的冲动。

晚上,为了缓解一下心情,就随意在电影网站下载了一部电影——《神探大战》。不得不佩服香港的导演,总能拍出让人看了以后得到那种被压抑的宣泄的电影。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善恶到头终有报。电影中给我体会最深的三句话是:一、与怪物作战,小心自己变成怪物;二、当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三、凡不能杀死我的,将使我更强大。这可能是整部电影的精华,也正是我想要的。

学了《帛书老子》快一年了,虽然能把整部《帛书老子》背下来,但离知行合一还挺远。尤其是里面的不争,我觉得眼下我做不到,这应该和我嫉恶如仇的性格有关系。如今看来,我就是现实版的东方不败:我赢了这帮人,那将是双赢,皆大欢喜;他们赢了我,让我这一生不得志,他们也不会有好下场,如此我也不会输。所以我倒是想得挺开,该做什么做什么,顺其自然就行。

今天收到了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全套的智谋经典书籍,有《素书》、《菜根谭》、《六韬·三略》、《孙子兵法》、《鬼谷子》、《智囊》、《止学》、《三十六计》。这些人跟我学了这么久的《帛书老子》,就如同《易经》兑卦里说的“君子以朋友讲习” ,我也要跟你们学一学谋略手段。总之我的阳谋思路是:以道御术,大德必附于大力之上,要做一只仁慈的狮子。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反正我每天学正道的东西,德力双修。不跟着学,你们将来终有一天会被越来越强大的我平掉;跟着学,你们就会受到我的影响,被我用文化的方式平掉恶性。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顺其自然,继续好好修炼。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经·系辞下》:“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疏:“言若圣人,则能循其立辞,揆其义理,知其典常,是易道得行也若苟非通圣之人,则不晓达易之道理,则易之道不虚空得行。”

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这句话意思是说,道自己不能行,得人行道、守道,人如果不行,光有道还是不行。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传播老子之道——第一条抖音视频

我博客网站里的一些关键词,如“𤻮”(有病的人才会回应)、“𨵆”(把人关在家里)、“𨴽”(只能在家里说一说或只能在心里想不能说出来)、“𠇑”(有仁义之心的人才是我父)、“𢡺”(遵从本心而为)……这些词都在手机浏览器里显示不出来,然后我想办法把这些字做成图片弄到博客里,以方便手机用户浏览。但这几天发现这些图片都被黑客采用SQL注入的方式修改掉了,使得这些原本在手机上正常显示的字现在显示为空。想到WPS、OFFICE、网页汉字编码这些都被人为地修改了,心里不由得十分愤怒。照这样搞法,以后中国人都没得汉字可以用了,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光明,这正应了老子的一句话:“炊者不立。”

这个世界上有攻必然有守,上有政策就下有对策,于是我想到了通过视频平台进行视频推广。因为《帛子老子注解》经过了近一年的打磨,慢慢地形成了稳定版本,可以慢慢地进行逐步推广了,要去帮助更多的百省们悟道并开悟。于是用photoshop、premiere鼓捣了一翻后,就有了今天抖音平台的第一条视频。我的抖音账号是aisikao.ren(爱思考的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提示我们要先修得德,然后才能得道。第一条抖音视频推广的是《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这是很关键的一章,是学习《帛书老子》的总纲。视频背景音乐为电影《太极张三丰》的主题音乐——《随缘》,佛渡有缘人,道家也同样讲究缘份。我的梦想就是未来能像曾仕强老爷子一样,到处传播国学文化,启蒙世人。可能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不会点到这些视频,就算有缘点到了,也可能因为视频做得太简单不能吸引眼球或感觉枯燥无味而划走,只会有极少极少的人会认真去看和进行思考,推广大道真的很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后,我觉得不管今后的路有多长,我会坚持走下去,就像视频中展示一样,日出而道起,日落而道消。

作为老子的传承者,真心希望老子之道能在当今这个乱世茁壮地传播开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