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10-能毋以知乎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营魄(魂魄。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人死魂【阳气】归于天,精神与魄【形体】脱离,形体骨肉【阴气】则归于地下。魂是阳神,魄是阴神)(密合)一,能毋离乎?(tuán,聚结)气至柔,能婴儿乎?(同“修”)玄蓝(玄指黑色,又有深、厚的意思;蓝指用靛青染成的颜色,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玄蓝就是青,也称玄青,即深黑色。引申为愈演愈烈的黑暗之心),能毋(疵,病也。——《说文》)乎?爱民栝(guā,箭末扣弦处,引申为“勤勉不懈”)国,能毋以(通“智”,巧诈)乎?天门(人的心)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1、通达四方。2、谓通晓事理),能毋以知乎?

生之、(养育)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胃玄德。

注解:

像记载中的魂和魄密合为一,能够做到不分离吗?聚合阴阳二气以致柔和,能够做到像初生的婴儿一样(保持纯真)吗?修身养性以将心里的妄欲邪念荡涤干净,能够做到没有一点瑕疵吗?爱护人民、勤勉治国,能够做到不凭借巧诈计谋吗?起心动念处,能够做到为雌守静吗?明白事物规律、通晓事理,能够做到不自以为有知吗?

生成万物、养育万物,听任其自然生长而不占为己有,统领万物而不主宰,是为“天德”。

道经09-功述身芮

(zhì,拿著)而盈之,不若(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还是”)(止,罢了)(zhuī,捶击)(同“锐”,尖锐)之,不可长葆之。

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马高六尺为骄),自(遗留,留下)咎也。

(成就、事业)(传述;传承;继续别人的事业或阐述他人的学说)(柔软),天之道也!

注解:

执持着保持盈满的,不如还是适可而止;锤击着保持尖锐(锋芒太露)的,(锐势是)不可能够保持长久的。

金玉满堂,谁也无法守藏住;因贵而富继而骄纵,自己遗留下了咎由的祸根。

事业要传承、自身要柔软,这是天之道啊!

道经08-上善治水,水善

(崇尚,提倡)(好,美好)(研究)水,水善。利万物而(yòu,通“又”)(1、同“净”,干净,纯净。2、安静,宁静)(居,蹲也,后作“踞”)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地,心(喜好、喜爱)(水深而清澈)(1、予,与也。2、给,给予)(爱惜)信,(通“政”,政治,政事)(通“缮”,修治)(社会安定、太平),事(善于,擅长)能,(zhōng,踵,左边的“足”为止,右边的“童”解释为愚昧、童昧,合起来的意思是“停止愚昧”)(多;常;易)时。夫唯不(1、同“靖”,图谋。2、通“諍”,纷争,争),故无(过失,罪过)

注解:

崇尚美好就要研究水,水美好。它泽被万物但是自身又能保持清澈宁静,蹲守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几乎近于道啊!

(它)蹲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内心喜好深沉清澈,与人交往或答应给予时会爱惜信用、信守承诺,能把政事修缮得太平安定,行事善于发挥自身才能,并且常能停止愚昧于适时。正因为(它)不图谋纷争,所以没有过失。

道经07-不以其无私与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聲人(柔软)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古同“顾”,反而)能成其私。

注解:

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长久久,乃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不是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存在。

所以遵道而行的人柔软其自身,反而能被人们推到前面(拥戴);把自己置身于纷争之外,反而能保全自身。不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吗?因此这样反而能成就他的私心。

读《海奥华预言》有感

海奥华预言: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不管好与坏,都要尽可能去体验人生。人类物质欲望和拜金主义,这些不好的东西,会像堵住滤网的污物一样,会阻碍灵性的进化。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都置身于一个无限循环的全息超高清虚拟现实超级游戏中呢?每一天清晨醒来,你就会被重新导入这个游戏中。整个宇宙就是被设定好的“超大型游戏”!而我们每一个人只是“系统中的一个进程而已”!

我们所能看到的所谓“世界”可能只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场景,每个人只能活在5%甚至更小的精神世界中,从生到死的过程,只是被时间标记的一段程序罢了。

乔达摩.悉达多、老子、王阳明、电影《黑客帝国》中的Neo……他们应该都是发现了这超级游戏中隐形BUG并率先觉醒的“失控玩家”。

他们连篇累牍地絮絮叨叨,讲故事、打比方,留下种种启示,留给世人开启天智的钥匙,就相当于各种版本的通关攻略,来不断提示你、敲打你:兄弟,你就是那个天赋异禀、骨骼清奇的唯一,快醒醒,要换背景换玩法了,要升级打怪了!赶紧从混沌中跳出来一起嗨吧!……

但是,是否可以想象一下:也许这群人中的某些人,他们从小就感到自己孤独、奇葩、怪异,与周围格格不入,或许是因为他们比同龄人更早、更快出发,更提前地开始向内探索那占比95%的更宏大、更本质、更原始的精神世界真相,他们能率先进入了无人区,身边没有人时,他们也将率先醒来,探索到更多未知领域,去影响和帮助更多人,他们有没有可能是“代表人类仰望星空的那些人”?

以上的胡思乱想,其实是被一本看似科幻小说又像预言故事的《海奥华预言》所触发,在书中作者米歇描述了一段被海奥华人带去第九级行星,体验了宇宙奥秘的10天神奇旅程。在旅行开始的前几个小时里,米歇目睹了高等文明、低等文明和被毁灭的文明,于是米歇问了一个最能代表人类好奇心的问题:宇宙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地球最终要走向何处?人类该走向何处?

现在的地球,越来越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远古时代的人类所要应付的只是大自然(包括动物),而我们现在要应付的不但有天灾,比如:洪涝、台风、地震、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还有医学界需要对付不断出现的新病毒,比如:新冠病毒。

海奥华人发出警告:地球人类现在正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而科学似乎在加速着这个过程。人类的终极追求,应该是找到内心的平等自由、欢乐幸福的感觉,而科学应该是为我们的灵性升华服务的。

当社会生产力达到极高的水平,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人的私心私欲就会灭绝,产生罪恶的温床就会消失吗?人的物质享受追求及欲望会有尽头吗?

人类物质欲望和拜金主义,这些不好的东西,会像堵住滤网的污物一样,正在阻碍着灵性的进化。

科学的不正确运用,正在让我们越来越远离我们应该走的道路。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太多现代科学仍然无法解答之谜,如慕大陆、百慕大三角洲,远东岛,玛雅文化的消失、地轴变迁、金字塔来源和用途、地球上的第一个人、UFO,外星人等等。

这些谜困惑了我们地球人类已经数千上万年了。作者米歇在他奇异的10天外星旅行之后,终于给我们带回来了答案。

有人说这些很难理解,根本不相信,甚至认为是胡说八道。可是我们是否可以想一下:史书上面记载的事情,就是真实存在的吗?就是真相的全部吗?就像开头提到的,我们是不是处在一个“虚拟世界之中”?

当我们不相信某件事的时候,我们问一下自己,如何才能使我们相信;当我们相信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又是根据什么相信它们的?

也许有人会说,靠我们的五官、体感、内心感觉,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仅凭这些,我们的认知也是十分有限的。比如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视觉波段以外的光线、听不到听觉频率之外的声波,闻不出特殊的气味,而它们又确实是存在的!

而人类的观点、思维、信念,所推理出来的世界,仅仅是一个从自我视角看到的世界而已,而且人类推理错误的例子还少吗?

那我们通过怎样的方式,重新认知这个世界?书中提到: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体验,不管好与坏,都要尽可能去体验人生。而对于难以理解的、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部分,作者说得很明白:“你不必相信,但你应该知道。”

就像“约哈里窗户”理论指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我们需要探索的是未知区,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黑洞,它对其它区域有潜在影响。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由此得来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认识的主体是人,是跟着心走的。认识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实践决定认识。也就是说,人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刻化的。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一个人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内心是纯洁无暇的,对待任何接触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别人告诉你,眼前静止的叫做山,你就认识了山;远处流动的叫做水,你就认识了水。你就会不假思索地以为”眼见为实“,认为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随着你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渐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根本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你开始逐渐了解到人生的深意,这时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山不再是单纯的山,水也不再是单纯的水。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你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喜欢争强好胜,爱出风头,好打抱不平,看什么都不顺眼,你的人生将陷入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大多数人都只达到了第二境界,就迎来了人生的终点。倾尽其一生的时间,忙忙碌碌一辈子,最后发现都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得抱憾终身。而有些人通过自己的苦苦修行,把人生的高度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返璞归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个时候,你就要专心致力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外界和旁人所干扰,无求无欲,与世无争,面对世间俗事,一笑置之,不予理睬。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何必苦苦纠缠,浪费大把光阴,与其这样,不如豁达和坦然面对。人活的是一种心态,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人生,无非是笑笑别人,再让别人笑笑而已。看尽人生百态,尝遍世间冷暖,方能活得潇洒自如。

为什么太清醒的人,会非常痛苦?

为什么太过清醒会很痛苦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说我们都是狗,突然有一天你的大脑开了“天窗”,醒悟了。

意识到了自己原来是一只狗,虽然与众不同,但毕竟还是一条狗。

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因为大部分狗都意识不到自己是狗,他们以为自己是人。

你很清楚你生来是狗,将来也是狗,不可能成为人。

但是,做为一只与众不同的开悟狗,就会给你带来无限痛苦。

那么怎么办呢?改变?

做为一只狗你能改变什么?改变你周围的环境吗?你每天吃狗粮遛弯,生病了还能去宠物医院,你甚至是这个周围环境的受益者。

什么都改变不了。

想要反抗你又不知道反抗谁,谁都不是坏人,你的主人对你很好,就算反抗,做为一只狗你能反抗什么?

逃离更不现实,成为流浪狗,你都生存不下去。

就算你逃离这个主人,还会有别的主人,你根本逃不掉。

改变反抗逃离都不行。

要不我就接受吧拥抱主人吧。但是还不行。

因为你是一只开悟的与众不同的狗,智商这东西,高起来就下不去,所以你就非常痛苦,而且这种痛苦只属于你。

其它的狗乐哉乐哉的很。

而你又没法和其它狗说,因为说了他们也不会明白,他们想的是什么时候吃肉,什么时候遛弯,遛弯的时候能再见到小区里的心仪的泰迪,或者遛弯的时候,叼叼主人的飞盘。

所以你的精神无法解脱,是狗不痛苦,意识到自己是狗才痛苦。

你不会随主人的情绪走,不会拍主人马屁,不会阿谀奉承,你的冷漠,让你和主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其它狗也因为你的表现,也不再搭理你。

你会想,找点精神寄托吧,这更不现实。

因为你太过清醒,看的太透彻了,那些宗教信仰情感文字鸡汤都唬不住你,于是开始整夜整夜睡不着。

再一个夜里,你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黑夜让人孤独,

孤独让人清醒,

清醒让人痛苦,

痛苦让人难眠。

正在你痛苦不堪的时候,偶然间接触到了酒,你发现这东西好,那种半醉半醒的迷蒙晕眩感,让你仿佛又回到了开悟前的状态。

于是在一次酩酊大醉之后,终于明白:

醒着是一种痛苦,醉着不醒是一种快乐。醉着醒是一种痛苦,醒着醉是一种智慧。清醒是一种痛苦,昏睡是一种无知。

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很同情很仰慕那些清醒着的人。

我认为清醒虽然痛苦,也好过昏睡的无知,就像郑智化歌里唱的:

因为有了痛苦,才能找到一个人真正活着的证据。

前几天看一本老书梭罗的《瓦尔登湖》。

讲的是一个人独自住在荒郊野外湖边的一个小木屋的故事。文字真的让我入迷,我相信海子的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正是来自于本书的灵感。

还有,这《瓦尔登湖》书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句话:

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只有在我们醒来时,才是真正的破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egT4dSvYvVc9Ntuq4x7Xg

奴隶与奴性

今天在和保洁阿姨聊天的过程中,让我对“奴隶”这个词有了深刻的思考。保洁阿姨姓胡,从荆州来武汉打工,每月只休息三天,每天工作15小时,工资4000块钱,每月住宿交水电费100元包住,不包吃。阿姨像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任人使唤,从早干到晚但是从不喊累,非常的顺从。和我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彼此互相熟悉了,才敢偶尔在我面前抱怨经常被主管责难。我在想这么温顺,吃苦耐劳的阿姨竟然还被责难,这些主管是抱着什么心态?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的《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的作品。这篇文章通过银票贬值时期折现银的小故事作为引子,讲解了人们在危难之中容易“降格以求”的保命心态,引申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历史现状,判断出中国历史中人民“做人而不得,只能做奴隶,甚至常常连做奴隶也不得”的处境;并从劳动人民地位的角度,将中国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作者通过“同化”“生活美”等实例,指明中国人民历史地位形成原因是“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礼教纲常’”。作者认为这种文化培养着中国人民的忍辱,苟安,压制的社会性格。由于这种文化在古代中国获得长期广泛认同,给人民带来畸形的满足感:“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作者比喻:“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由此,作者认为:在中国社会文明中,有人能“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表达出作者批判封建文化,希望青年摆脱这种文化束缚,抛弃这种文化的想法。这篇文章带着“进取之心”,对中国封建文明进行反思批判,反映了鲁迅“以人民地位为角度的”历史观点,对中国封建文化持否定态度的变革精神。

下面节选我看到的几篇文章里的几段经典段子分享给大家。

“奴隶看起来温顺,
但并不代表着善良。
奴性极重的人,
对同类一定是极其凶残的。
因为它们从奴隶主那里失去的自尊,需要从同类中得到补偿。”
——《灯下漫笔》鲁迅

林语堂说得对,“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对干部的一点自我认知

下面根据我的工作经历来说一点我对“干部”这一角色的个人体会。

作为干部最重要的是:既要把自己当人看,也要把部属当人看。人具有感恩心和爱人之心。首先要有感恩心,要感谢部属的辛苦付出,肯定他们的贡献;其次要有爱心,要尊重部属,善待部属,同情他们的难处;最后要有仁心,以仁爱之心去辅助部属,成就部属,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想办法协助他们完成目标。只有干部自己做到了这些,你才有资格去要求部属。

再一个是要虚心,要能接受批评,并善待提出批评的人。柏拉图曾说过:“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基本上就是谎言。”

《老子》中的“无为”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为还是不为?这是个更大的问题。对于《老子》中的“无为”,历来的理解多有分歧。

很多近代的学者在提到老子的“无为”时,都喜欢使用“消极无为”这个限制性或者说指示性的提法。这似乎更多的来源于道教派的解老语境。道教派以养生的观点解老,他们认为人生就如同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旅途,人的脚步越迅捷人抵达终点的过程就越短暂。为了延长这个过程,我们要放慢人生的脚步,具体方法就是致虚、守静、寡欲、“无为”。“无为”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自身修炼的方法。这个“消极无为”似乎是指向“不为”的。而道教派事实上从没说过不为,只是说做的要得法要有节制。如:黄帝问素女曰:“今欲长不交接,为之奈何?”素女曰:“不可。天地有开阖,阴阳有施化。人法阴阳随四时,今欲不交接,神气不宣布,阴阳闭隔,何以自补?练气数行,去故纳新,以自助也。玉茎不动,则辟死其舍,所以常行以当导引也。能动而不施者,所谓还精。还精补益,生道乃著。”。也就是说,从道教派的解老语境来看,“无为”并不是指向消极的不为,而是要为的有节制,为的得法。

在历史的解老过程中,不乏从政治学角度解老者,而他们更多的在“无为”前面冠以“清静”或“自然”。于是,“无为”在这个语境下则有了不妄为、不乱为的含义。

究竟哪一种理解更接近《老子》的本意呢?我们现就“无为”在其所出现的章节中意思进行一下分析: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在此章中,上德的“无为”显然是与后面的上仁、上义、上礼的“为之”相对比的,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我们似乎可以轻易的得出“无为”就是不为之。但如果我们就此得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这一结论,显然也是过于轻率。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必将将仁义礼的“为之”理解为无恶不作的胡作非为了。所以,我们还要先结合其他章节中出现的为和不为的具体内涵再来确定“无为”的含义。

2、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这一段中的“无为”是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的,但文中并没有对“无为”的具体内容进行更多的阐释。但是从该段文字与前面几章文字的关系来看,截止到这里,老子完成了其“德”、“德”与“道”的关系以及由之而确定的“治道”的总论。在这一段文字与上一章的后半部分,老子阐述了其“治道”的基本原则:“守弱”和“无为”。 “守弱”偏重于修身,也就是主观认识层面,“无为”则显然是为治的具体要求。老子在这里,用“无有”类比引申出“无为”,除了其字面的关联外,我以为,从内在的思想逻辑上,“无有”所指的是“天下之至柔”,而“柔弱”又恰恰是上一章中老子对侯王所提的在思想认识领域的“不凌驾于民众之上”的要求。在思想认识领域的“柔弱”原则确定了之后,则不难由之推出在具体为政实施方面的方法,也就是“无为”。 所以,如果我们深入的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由“无有”到“是以知无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蕴含着《老子》中最根本的思想体系在内的。我们从这里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无为”是在“柔弱”,也就是“不凌驾于民众之上”,这一指导思想之下的具体的为政方法。

3、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这一段明确的提示我们,“取天下”、“无不为”是最终的目的,而“无为”则是达到这一最终目的的方法。“无为”作为一种方法,如果还是有人坚持说就是什么都不做,就能够达到“无不为”和“取天下”的目标,恐怕我们都会觉得茫然。但是还有一种奇怪的论调说“无为”是假装什么都不做,“无为”就象考试作弊,桌上貌似心如止水桌下实则暗流汹涌,但这侯王作弊是作给谁看的呢?他又怎么个假装法呢?他又要迷惑谁呢?侯王难道要时刻都把群臣与百姓当成阶级敌人那么防着?在此章的后面,老子紧跟着说明“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可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百姓绝不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对象这一对立面存在的,老子的指导思想中,百姓的意愿是第一位的。而什么都不做或者假装什么都不做的“无为”,显然是无法与这一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在此段中,我们对于“无为”的具体内容虽然仍然不够十分的明朗,但多少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那就是“恒无事”,也就是不生事端,如果再能结合下面的“圣人恒无心”章的主旨来理解的话,则“恒无事”就是指不生影响民生的事端。

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昬。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发:

首先,“无为”与“好静”、“无事”、“欲不欲”等一样,都是对侯王的要求,都是对侯王的为政要求,都是对侯王的为政能够达到“取天下”这一最终目的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或者说之所以提出这些为政要求,其目的,直接目的,在于能够让民“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朴”。而民所达到的“四自”,与其说是文中提到的为政手段的目的,不如说是上述为政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印象:与“无为”、“无事”等相对应的“有为”、“有事”,其表现形式在于“天下多忌讳”与“法物滋章”等。所以,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结论:“无为”不是不为,它是针对侯王在为政过程中的造成生灵涂炭劳民伤财的诸多妄为的“不妄为”,或者说是“有所不为”。

5、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从本章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里的“无为”与其他各章中的“无为”意义并不完全相同。这章中,老子是要求“为”的,同时他对“为”提出了一个限定,那就是在“无为”的时候“为”。也就是在事情还处在“易”、“细”的阶段来“为”。所以,本章中的“无为”,是尚未“为”,或者确切点说是刚开始“为”的时候的“为”。

说到这里,我突然有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想法:为什么历来对于“无为”的理解有如此多的歧义与争论?我想其原因在于,在《老子》中,“无为”本身并非是一个根本性的概念,它在各章中出现时,它的义项是根据全章的主旨来确定的。但不知从何时始,老子的思想被贴上了“无为”的注册商标,于是“无为”成为了《老子》中必须脱离于具体语境的形而上的核心概念。这样一来,它的实在的、在各章中才能得以真实表达的具体内容反而被“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了。而这一核心概念本身的内涵还不足以丰富到同时也没有必要丰富到包括《老子》中所有的在各章中出现的“无为”的内容。于是各大家采取了一种看上去就不合理的方法:他们首先根据他们的理解,选定在某一章中的“无为”的义项作为它的原配,再根据这个原配来解释其他章节中的“无为”。也有的注意到了其中的不同,但仍然认定最终只应当有一个正解。我认为,这些都没有必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在《老子》中有各种义项的一个概念生硬的作为其核心概念来进行附会。同时我认为,在老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不是为还是不为,而是如何为。老子对此给出的答案是“辅”!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6、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此章中的几个“为之”、“无为”、“弗敢为”,内容比较容易引起混乱,必须要抽丝剥茧的慢慢捋清。

对于这一部分在讲什么,以前的译注多将之割裂为两个部分,似乎前面部分,即“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在讲哲学,在讲“从量变到质变”;而后一部分又回到了老子的“无为”。这么理解,不仅割裂了这一部分文字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割裂了整章的内容的联系。

本章的难点在于,前一部分老子说“为之于其未有”而这一部分却说“为之者败之”,这两个从表面上看显然相悖的论断是否能够统一。正是由于无法解释这一矛盾,诸多大家都认为此处有错简。而我认为,这种理解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译注者实际上未能真正把握老子思想的实质。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上一部分的的“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是从“治”或者说是从“治道”的角度,也就是从如何处理在为政中将要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的角度来进行阐述。《老子》中的“无为”并不是“不为”,对于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要“为”的,而这个“为”的原则就是“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这是对“治道”的具体要求。但是,这个“为”很显然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中是要遵循“无为”这一大原则,这一根本原则的。“为”是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无为”则是针对侯王的最终原则,“为”要在“无为”的指导下来为。或者说“无为”是指导思想,而“为”则是具体手段。“为”这一具体手段,当它是依循着“道”而为的时候,它就是“无为”。也只有依循“道”,“为”和“无为”才能够统一。

如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老子在前面说了“为”之后,再次强调“无为”这一根本原则的必要性。

“合抱之木”诸句,在此并非是单纯的为了表达老子的哲学观点,而是为了承上启下。一则,前文说到“为之于其未有”,要防微杜渐,这里的几句,正是说明“毫末”、“虆土”等小的事物,小的问题,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的处理,及时的“为”,没有“为之于其未有”,则会发展成“合抱之木”、“九层之台”的大问题。进而,当它们成为大问题之后再“为”,其必然的结果就是“为之者败之”。所以赵又春先生认为“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此处的含义是“不懂量的积累可能导致质变,因而一定要等到出了大问题才去处理的人(为之者),最后必定失败;不明白小问题可能酿成大问题而只顾就事论事地处理小问题的人(执之者),则会失去解决问题的时机。”我觉得是相当精辟的,只是在逻辑上我认为“为之”、“执之”的“之”都是指已经出现了的大问题。此处“为之者”的“为”不是“无为”的“为”也不是“为之于其未有”的“为”而是“强为”。

最后的“无为”,从表面文字上来看是与“无执”同构,都是针对前面提到的“为之”、“执之”,但实际上,我理解,是通过文字的手法,在理论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把“无为”、“无执”的形而上概念顺势再次引出。当然,在理解中只认为“无为”、“无执”仅是针对前文的“为”与“执”也未尝不可。

所以,此章中出现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指不要等到事务发展到不可收拾了再去收拾,再去为。老子提出的“为”,在这里,是及早处理,把敌人扼杀在摇篮里。而“为”的根本原则则是: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也就是从辅助民众之自然的角度去“为”。

7、世人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从本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提倡的“无为”并不是“不为”。他并没有对“为”持全面的否定态度,他只是对于“为”做了限定,要求做到“为而弗恃”。所以,此章节中的“无为”,我认为理解为“不妄为”还算贴切。如果再进一步,理解为因循着天道来“为”则是更加在理论上上升了一个层次。

8、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世传本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一段文字在帛书本中没有“无为”,而在世传本中将“弗为而已”改为了“为无为”。从中可以看出,这里的“无为”,实际是“弗为”的意思。而“弗为”在本章中,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是针对“知不敢”的“弗为”。也就是,侯王针对“无知无欲”的基本要求,“知不敢”以后,即:侯王针对在为政过程中,不以自己为知,不体现自己的私欲的基本要求,知道哪些事该做能做哪些事不该做不能做之后,要做到“弗为而已”——对这些事没有做、不去做就停下来。所以这段中的“无为”或者实际上当是“弗为”,从字面上看就是“不为”,从内涵上理解则显然是“不妄为”。

由以上对在《老子》中出现的“无为”进行分析,我认为:

1、在《老子》中,“无为”并非如现在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核心概念。“无为”在各章中出现时,它的意义和内涵根据具体的文义不同,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而并非是一个统领《老子》整个意识形态的形而上的原始概念或终极概念。

2、具体到各章节,“无为”的内涵大致分为几个层次:

一是,“不为”,或者说是“不妄为”,在文中,老子多用“無为”来表达这层意思。这里的“不为”决不是泛指的什么都不做的混吃等死,而是提出了不做什么的要求,也就是要求侯王,对于那些有损于国计民生,体现自己私欲的行为,要做到不为,不妄为,“無为”

二是,顺应着事物的最本始的自身规律来作为,在文中,老子多用“无为”,在这里我不得不再重点强调一下“无”与“有”的区别,“无”在《老子》中被定义为“名万物之始”,也就是事物的本源、本始,从这一点来看,“无”与“有”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三是,如果我们一定要为《老子》的“無为”和“无为”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性的能够指导《老子》的言说对象——侯王的为政行动的定义的话,那就是一个字“辅”,“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这才是《老子》中的“无为”所体现的真正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内涵。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14546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