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freedom”我都会心头一紧。经典台词:
①Your heart is fre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it.你的心灵是自由的,用尽勇气去追随吧。
②Every man dies,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王守仁曰:“知行合一。”
每次看到“freedom”我都会心头一紧。经典台词:
①Your heart is free.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it.你的心灵是自由的,用尽勇气去追随吧。
②Every man dies,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新员工入职以后没人教,业务基本靠自己摸索;组织内部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主要靠少数几个老员工挑大梁;组织内部成员成长缓慢,天花板很低;内部管理混乱,漏洞层出不穷;以领导为中心取代了以客户为中心……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
良好的国家制度设计应该基于庸君庸臣的基础之上,同样,一个良好的企业制度也应该基于庸君庸臣的基础之上。那么,如何设计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制度呢?我认为有两点途径:
首先,构建树型组织架构。我很喜欢观赏树木,你看那些参天大树,它的根深深抓牢土壤,结实的树干和树枝,茂密的树叶,头顶着蓝天。领导是树根,干部是树干和树枝,员工是树叶,客户是蓝天。树根扎根大地吸取养分,表明领导要不断学习,为整个组织输送智慧的思想源泉;树干和树枝上传水分和营养给树叶,表明各级干部要将领导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智慧转化为工作计划并传达给员工;树干和树枝下达树叶光合作用的能量到树身和树根,使整颗树更粗壮;树叶将树根和树身输送的养分与天空中的阳光、空气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能量,表明员工要贯彻工作计划、面向客户,在为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构建学习型组织。在一个庸君庸臣的企业里,工作成果是百人一步的事情,只有每个人都有工作成果,企业才会有大的工作成果。这就需要每个人能胜任,并出色地干好自己的职责。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同事和上级的传、帮、带加上自身的努力学习,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固者必腐,腐者必亡,打造能上能下的内部流动性。如果没有流动性,那些庸君庸臣就会只想着保位子,堵塞了组织的上升通道,进而使组织内部的内斗和内卷增多,组织职能就会弱化,危矣!江山代有才人出,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就算是在一个庸君庸臣的组织里,也需要在矮子里面拔高子,让昏且庸的人给贤能腾位子,让他们有机会得到发挥,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组织的活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怎么能因为有福祉就追求,有祸患就避开呢?”
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首诗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偏义复词,只是陪衬。
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鲁迅赠日本友人的诗《题三义塔》中“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恩仇”一词中,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仇”,否则,连“恩”也要“泯(泯灭,忘记)”,那还能依然是兄弟吗?跟上述的“生死”一样,如果两个相反的意思都有,就解释不通了。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
这两天在《汉典》中搜索了一下一些字词的解释,和大家分享一下,值得我们好好来体悟。
贞:1、假借为“正”、“定”,端方正直。2、正轨,正道。3、坚定不移。 合起来就是正固,即:我行走在正道上,坚定不移。
正:1、正当;合适。2、合于道理的。3、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4、纠正;改正,匡正。
正义:公道的,有利于人民的。
正道:指所有事物的正确运行规律;正确的道路,与所谓“歪门邪道”正相反。
义: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善,美。
美:好,善。
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气节操守,是做人的标准,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具有高尚节操者,诚信无欺,见义勇为,甚至舍生取义。
气节:指人的志气和节操。
操守:平素的品行。
贞操:坚贞的节操。
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好的行为、品质,友好,慈善。
好: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身体康健,友爱,和睦,彼此亲爱。
爱: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吝惜,爱惜,珍惜,重视而加以保护,怜悯,同情。
仁:亲也,恩惠,同情,怜悯,宽惠善良的德行。
道理:事物的规律,道之理也,是非曲直也。
坏:不好的,恶劣的,破坏,毁坏,变质,变得不好或有害,杀害。
恶:凶狠,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不好,讨厌,憎恨,丑陋,污秽,肮脏,令人难堪,恶毒,庸俗 ,贫瘠,嫉妒,诽谤,中伤。
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今天接到上级通知,让我从工单数据库导一个表出来,整理一下火警原因分类数量报上去做ppt。虽然以前没搞过这个,但是还是摸索者去操作。
操作过程中我不禁有几个疑问:1、工单数据库的数据不是第一手数据,是我们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重复操作一遍上报工单的,很多工单数据库里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不一致,报一个假数据上去有用吗?2、这个ppt数据最终是要报给谁?值班员报给领班,领班报给主任,主任报给经理,经理继续上报……我不禁好奇,高层领导也需要知道得这么细致吗?3、我是第一次操作就发现了有问题,其他人就没发现吗?领导知不知道自己被蒙蔽了?
接到任务先执行,等做完了一个表,我还是本着职业操守,善意的提醒了我的上级,让他不要被这些假数据误导。不过从领导的反应来看,他们也没办法,于是我做完了三个表。
事后,我思考了一下,发现了几个关键点:
1、我们的工作没有进展,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做的80%都是无用功。每天文山文海,花样越来越多,做了一大堆的表上报,领导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但真正去思考解决问题的人却没几个人。
2、从我调来搞消防开始,天天报故障维修,但是故障却越来越多。我曾经好奇的问维修师傅:“你们一天解决一个故障能做到吗?或者两天解决一个故障?”维修师傅的意思是说他们是可以,但是他们老板会郁闷死。天天维修故障,但故障却越来越多。换了维保单位还是这样,这中间存在着利益原因,或许大家为了体现自己的利用价值都在养寇自重吧!这中间的利益关系亟需梳理。
3、公司有诚信的价值观,但是实际上我们都在认真地造假。明知前面有坑,但是却没人去填,甚至都不提醒一下其他人。这样的搞法,迟早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掉到坑里去。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4、写到这里,我找到了收这个PPT的领导,他一定是一个很有能力人,并且具有威权领导风格——说一不二,事无巨细,以部属听话照做为忠诚。听话照做的所谓忠诚的人很少去思考,领导怎么说怎么做,很少去思考的人就不会有很强的能力;经常去思考问题的能人就肯定不可避免地会与领导的思路有冲突,一旦有冲突就不会被认为是忠诚的部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哪里去找那么多既有能力又忠诚的同志呢?还是曾仕强说的好:“老板太厉害,干部统统变猪八戒。”
想到这里,我也知道了我以后的应该怎么做。作为员工,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一边做一边思考,不要盲从。如果逼不得已,非要按照领导错误的方法做,一定要提醒领导这样做的弊端,一定不要欺骗领导。 如果以后重新走上了管理岗位,做事过程中一定要秉着“要事第一”的原则,抓大放小,多给下属发挥的空间;另外要注重宽厚待人,君仁则臣直,要乐于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
古人造字,把自己美好的理想、道德规范和对未来的憧憬都注入其中,这才形成了数千年汉字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
如今繁体字都简化为简体字,虽然书写快捷了,但是大量繁体汉字的魅力也随之流失。比如下面我们所列举的这108个繁体字被简化后,确实令人叹息!
1、體→体——没有骨气了。
2、愛→爱——爱已无心。(删除了心字)
3、親→亲——见不到了。(去掉了见字)
4、進→进——走向井里。(变佳字为井字)
5、傘→伞——少骨断筋了。(抽去许多伞骨)
6、雲→云——缺了滋润。(去了雨字)
7、昇→升——没了阳光。(去了日字)
8、鄉→乡——成寡妇了。(没了郎君)
9、買賣→买卖——无宝贝好货了。(贝字不见)
10、聽→听——耳不聪了。(去耳无心)
11、協→协——不合力了。(排挤其他二力)
12、車→车——无车轮了。(車字中间为车轮)
13、區→区——没品位了。
14、産→产——生不出了。(生字删了)
15、倫→伦——人伦匕首见了。
16、夥→伙——搞单干了。
17、來→来——不见人来,了无生机。
18、質→质——短斤缺两了。(去斤改贝)
19、關→关 ——关不住。(没门)
20、畝→亩——不长久了。(去久字)
21、裏→里——宽衣脱帽了。
22、準→准——水准缺失了。
23、塚→冢——坟墓没有土了。
24、兇→凶——弃儿丢女了。
25、撃→击——打击不用手了。
26、隊→队——一人代表集体了。
27、陽→阳——阳盛不易了。
28、陰→阴——月亮赶走今日的云。
29、隱→隐——急不可耐,不遮羞了。
30、邨→村——只剩一寸木了。
31、鄭→郑——轻言了。(郑:言重,郑重)
32、郵→邮——走捷径了。(去垂改由)
33、辦→办——办事图省力了。(去掉两个辛苦的辛字)
34、動→动——避重就轻了。(变重为云)
35、勸→劝——劝解没有好话了。
36、參→参——参与越来越少了。
37、壘→垒——堡垒不坚固了。
38、戲→戏——无乐趣了。
39、觀→观——看不到好东西了。
40、歡→欢——不喜欢好东西了。
41、鞏→巩——不扎实了。(鞏:用皮革束缚)
42、聲→声——充耳不闻了。(耳没了)
43、報→报——辛字不报了。
44、藝→艺——才疏学浅了。
45、藥→药——偷工减料了。
46、獲→获——得不到好的狗来凑。
47、夢→梦——林中夕阳没好梦。
48、舊→旧——一天就不行了。
49、蘇→苏——鱼米都被办掉了。
50、開→开——无门可开了。
51、頭→头——脑袋长歪了。
52、奪→夺——好东西被抢了。
53、奮→奋——精神不佳了。
54、態→态——状态太无能。
55、揚→扬——太阳被扬弃了。
56、護→护——没好话说了。
57、擬→拟——没有疑问了。
58、擁→拥——啥都拿来用了。
59、孫→孙——小的都无关系了。
60、竄→窜——非鼠也窜了。
61、壽→寿——命不长了,只有一寸了。
62、號→号——兽中之王排不上号了。
63、嚇→吓——见红色就害怕。
64、喫→吃——想吃就只靠乞讨了。
65、嚴→严——不敢开口了。
66、團→团——求才不专了。(去专改才)
67、幤→币——不敢露富了。(去敞)
68、嵗→岁——太阳落山了。
69、術→术——不行了。(拿掉行字)
70、獨→独——只留虫子了。
71、廣→广——青黄不接了。
72、廟→庙——不朝拜了。
73、應→应——没好心了。
74、壊→怀——胸前不穿衣了。
75、虜→虏——男人被俘了。
76、濁→浊——不嫌虫子脏了。
77、寧→宁——心不静了。
78、實→实——贯彻不了了。
79、靈→灵——灵魂火化了。
80、屍→尸——不死也成尸了。
81、姙→妊——怀的不是人了。(去掉了中间的人)
82、婬→淫——淫荡成水灾了。(女改水)
83、爾→尔——你变小了。
84、馬→马——无鬃无蹄了。
85、銭→钱——货币贬值了。
86、聖→圣——不听不说圣者话了。(去掉耳、口、王,以土代之)
87、瓌→瑰——美好珍贵的东西鬼占了。
88、責→责——责任打折扣了。
89、殀→夭——歹人害怕短命。(去掉歹字)
90、蠶→蚕——冒充天下大虫了。
91、標→标——标准的没方向了。(缺西)
92、樣→样——长久不了了。(去掉了永字)
93、電→电——晴天霹雳。
94、曬→晒——日落西山,还晒啥?
95、闇→暗——立在两日旁,照样暗无光。
96、賢→贤——德行,才能倒退了。
97、禮→礼——礼仪一笔勾销了。
98、勞→劳——劳动不火生杂草。(两火改为草)
99、戀→恋——假心假意无缠绵。
100、義→义——我字不在其中了。
搞好安全生产“十关键”
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字眼,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永恒话题,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石。安全警钟长鸣,安全要年年讲、月月讲、时时讲,但是光挂在嘴边是不行的,必须记在心中,落实在工作、生活中。
一、关键在于领导;
二、关键在于安全员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关键在于安全经费的投入;
四、关键在于重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五、关键在于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六、关键在于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七、关键在于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八、关键在于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九、关键在于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十、关键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四不伤害”
一、不伤害自己。
(一)保证正确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保护自己的责任主要靠自己。
(二)掌握所操作设备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必要的保护用品,不违章作业。
(三)任何活动或设备都可能存在危险性,请确认无伤害危险后再实施,三思而后行。
(四)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五)杜绝侥幸、自大、逞能想当然等心理,莫以患小而为之。
(六)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二、不伤害他人。
(一)你的活动随时会影响他人的安全,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制造安全隐患。
(二)对于不熟悉的活动、设备、环境要多听、多看、多问,必要的沟通协商后再做。
(三)操作设备尤其是启动、维修、清洁、保养时,在确保他人在免受影响的区域。
(四)你所知道的、造成的危险及时告知受影响的人员,加以消除或予以标识。
(五)对所接受到的安全规定、标识、指令,认真理解后执行。
(六)管理者对危害行为的默许纵容是对他人最为严重的威胁,安全表率是其职责。
三、不被他人伤害。
(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报告危险。
(二)你的安全知识及经验与同事共享,帮助他人提高事故的预防技能。
(三)不忽视已经标识的、潜在危险并远离之,除非得到充足防护及安全许可。
(四)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不伤害生命比不伤害情面更重要。
(五)冷静处理所遭遇的突发事件,正确应用所学的安全技能。
(六)拒绝他人的违章指挥,即使是你的主管所发出的,不被伤害是你的权利。
四、 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事故隐患,都要主动告知或提示他人。
(二)提示他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提出安全建议,互相交流,向他人传递有用的信息。
(四)视安全为集体的荣誉,为团队贡献安全知识,与他人分享经验。
(五)关注他人身体、精神状况等异常变化。
(六)一旦发生事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要主动帮助身边的人摆脱困境。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一、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二、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三、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四、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安全生产“八安八险”
一、以遵章守纪为安,以违章蛮干为险。
二、以谦虚谨慎为安,以逞强好胜为险。
三、以精力集中为安,以心神不定为险。
四、以劳保齐全为安,以麻痹大意为险。
五、以防微杜渐为安,以心存侥幸为险。
六、以现场整洁为安,以器具杂乱为险。
七、以事前预防为安,以事后抢救为险。
八、以严格要求为安,以松松垮垮为险。
安全生产“十二忌”
一忌盲目操作,不懂装懂;
二忌马虎操作,粗心大意;
三忌急躁操作,忙中出错;
四忌只顾操作,不顾相关;
五忌忙乱操作,顾此失彼;
六忌心慈手软,扩大事端;
七忌程序不清,次序颠倒;
八忌单一操作,监护不力;
九忌不章不循,胡干蛮干;
十忌不分主次,轻重缓急;
十一忌情绪波动,带入工作;
十二忌麻痹大意,轻视隐患。
马克思有两大发现,一是剩余价值,二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有阶级倾向,不被西方认可,但唯物史观的发现就很有水平了。他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匹配,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如果生产关系落后,就要产生经济危机,如果生产关系先进,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具体指物质财富,生产关系具体指分配方式。马克思牛就牛在把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上升到历史层面,从而发现了决定历史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唯物史观的发现有其必然性,很容易从微观模型中推导出来。
假定一个公司有1个老板,5个员工,年利润100万,老板分掉50万,其余每个员工分掉10万,那么老板与员工贫富差距是5:1,后来公司扩大规模,员工增加了一倍,年利润也增加了一倍,这时老板分掉100万,其余每个员工分掉10万,那么此时老板与员工贫富差距是10:1,贫富差距增加了一倍。如果公司继续扩大,那么贫富差距会更大。放眼整个社会,如果社会财富不断扩大,但是分配机制不变,那么贫富差距必然扩大。这时老百姓绝对收入会有所提高,但是钱多了物价水平也会提高,相应的生活成本会提高,老百姓的相对生活水平有可能会下降,这就会引发矛盾,为了缓和矛盾就需要改革,或者更为剧烈的革命,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改变分配方式。
那么一开始我们假定老板少拿一点,员工多拿一点,结果会不会好点,答案是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断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只要资本家还在拿走劳动成果,那么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矛盾将始终不可调和,贫富差距必然加大,改革可以缓和矛盾,但不能解决矛盾。
最好的方法是废除私有制,搞公有制,社会化大生产的成果全员分配,没有老板拿走利润,只有无产阶级为人民服务,那么问题就解决了。没有贫富差距,老百姓越来越富有,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吗?马克思这套学说在理论上完全说的通,但操作起来很难,因为他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人与人之间差异是客观事实,差异的存在导致收入上的差别,收入上的差别导致贫富差距,社会混乱程度增加是一定的,这便是熵增原理。如果强行用制度来消除这个差异,搞平均主义达到整齐划一,那么必然会降低人的劳动积极性,结果就是降低生产力,我们吃大锅饭越搞越穷也验证了这个道理。
搞社会主义一刀切不行,搞资本主义又必然带来危机,那么如何是好?如何在不影响劳动积极性的前提下,还不出现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正在靠拢,资本主义社会化,社会主义资本化,一个在调节贫富差距,一个在激发劳动积极性,二者殊途同归。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他们损人不利己,干着卑鄙阴险遭人恨的勾当,我们称这些人为毒士(恶毒之士)。
周文王在为比卦做六三爻爻辞的时候说:比之匪人。匪人的释意有:1、不是亲近的人;2、引申指孤独无亲的人;3、行为不端正的人;4、盗寇。经过师傅的点拨,今天我终于领悟到了周文王的用意。这些行为不端、不被人亲近的毒士和盗寇也是孤独无亲之士,要与之结交。一阴一阳之谓道,什么事情都有二面性:与他们结交,是有风险的;但同时风险与收益并存,与这些人结交也会给自己带来收益。
先说说风险。这些毒士与盗寇,做起来来毫无底线和道德可言,你能控制或压制住他们还好,如果有一天他们反咬一口,可能会致自己于死地。总之,有危险!
再说说收益。这些毒士与盗寇,多少有些智谋或能力,能干好人不能干或好人做不成的事情。用好了,他们可以成为自己的刀把子。所以,收了他们对自己有益。
如果有一天我碰到这些毒士与盗寇,我该怎么样与他们打交道呢?
首先,执大象,天下往。我要修己安人,让自己得道,以道德服人。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
其次,我要与他们多交往,以便了解他们的手段,知彼知己,让自己对他们有比较好的免疫力,百毒不侵。
再次,我要让自身强大,在智谋和才干方面压住他们。他们敢咬我,狠狠地揍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不可承受之痛。
最后,我会给他们物色一个对手——同样的毒士和盗寇,利用利益为诱饵,让他们两方力量互相制衡。
老子说过:“是以聲人恒善㤹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胃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齎也。不贵其师,不爱其齎,唯知乎大眯,是胃眇要。”对这些毒士和盗寇,要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并且合理地使用他们,让他们不敢作恶,无法作恶。
我想,当有一天,这些恶人弃恶从善或者不想作恶、不敢作恶、无法作恶的时候,那该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天下太平了。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取西川之地,庞统给刘备出上中下三策。上策为趁刘璋尚未反目,速令黄忠、魏延率二万精兵星夜攻取成都;中策是让刘备佯作班师荆州,诱雒城守将来送,至时擒下他们,定雒城立足,再图成都;下策是连夜退往白帝城,再返回荆州。刘备认为上策太急,下策太缓,中策又显得不仁不义。他为自己的仁义名声所累,认为师出无名,如果攻下西川,有违仁义,会丧失人心,因而内心矛盾纠结,犹豫不决。士为知己者死,庞统用自己的生命为刘备换来了师出有名,在退军的路上命殒落凤坡。事情的最后,刘备立刻借庞统之死为名,返军攻取西川。
从这件事上来看出刘备的几点不足之处:
一、假仁假义。返军路上会有埋伏,他自己也隐隐约约预判到了,但还是让宠统骑上自已的马,穿上自己的衣帽,当了自己的替身,最后代替自己而死。把危险留给他人,把安全留给自己,这足以说明他的仁义是假的,完全是假仁假义。
二、自私、迂腐。在乱世大谈仁义道德,实是迂腐的行为。乱世应以生存为第一要务,不取西川,自己将无立足之地,生存都成问题,还谈什么仁义道德?自己手下那么多兄弟的安危前途,却只考虑自己的仁义名声,让手下忠心追随的几万兄弟跟着自己颠沛流离,这才是最大的不仁不义!
三、听不进人才进谏的忠言。庞统为其出上中下三策,很明显上策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可以以最少的代价攻取西川,但刘备却听不进人才的忠言。孙子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刘备听不进庞统的上策,但因为刘备对庞统有知遇之恩,又不能离他而去,故而导致庞统这样的人才自损性命去之。
四、不能真正地用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么重要的二个人才,凤雏还没来得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就陨落了;卧龙也是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人才永远是决策事业成功的关键!爱惜人才,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地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才干,这才是真正的尊重人才!
然后再说说刘备的可取之处:
一、“仁义”的名声在外。所以能引得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才来投靠。
二、能“曲金”,谦卑待人。对待他人能放低姿态,所以能赚得人心。
三、有理想抱负。企业的愿景宏大,扯了“中兴汉室”的大旗,确实能吸引一些人才。
在三国,曹操能用人,跟着曹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刘备扯了“中兴汉室”的大旗,跟着刘备能显得自己是正统,显得正义;孙权安人之术了得,跟着孙权能君臣相处得愉快。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果你生在三国,你会怎么选呢?
我认为,选择合适自己的。我上班这么多年,总结来总结去,工作不外乎就图这三条:干得开不开心?能不能赚不赚钱?能不能学不学得到东西?如果这三条都能满足,不外乎这是一个好工作,这是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