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泽中孚61

中孚,(tún,小猪,亦泛指猪)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心中诚信,信及愚钝的猪和鱼,吉祥;利于涉越渡大河,有利于守持正固。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中孚卦下兑上巽,巽为木,兑为泽,木在泽水上,是乘木船的形象,故言“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泽象征民众,风象征德教,教化民众,宜减缓刑罚,故言“君子以议狱缓死”)

【初九】(古代一种祭祀名,既葬而祭叫虞,有安神之意),吉;有它,不(yàn,假借为“安”,安逸;安乐)

使心神安定,自安于下,吉祥;对六四别有它求,则不得其安。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初九说君子心中安定是吉祥的,这是因为君子诚信的心志不会改变。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浪费,奢侈)之。

鹤(九二)在树荫鸣叫,其同类(初九)来应和,(九二守中道,言行至诚,虽处幽深,其同类也能感而应之);我有好的爵禄,与你共享受。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鹤子声声应和,这是其心中乐意的啊。

【六三】得(匹,配),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居位不正,又得与上九相匹配(中孚诸爻以无应无系为好),故心动于外,系于物,丧失了自信力。应当自主自信自立的时候,他却什么都依赖匹配:人家鼓他也鼓,人家不鼓他也不鼓;人家泣他也泣,人家歌他也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六四】月几(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大)匹亡,无咎。

月亮将盈而尚未满盈,欲往前行却丢失了大马匹(指初九),没有咎害。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马匹丢了,要断绝分心之处而专心承从于上位。(六三系于上九曰得敌。六四绝系于初九,曰马匹亡。六四绝系于初九是有依据的。《易》中凡取六四与初九相应之义,都因为六四上不遇九五。如果六四上遇九五,则取从上之义,而与初九之应就不论了。)

【九五】有孚孪如,无咎。

心存诚信并以之牵系天下,没有过失。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上九】翰音(1、《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因以"翰音"为鸡的代称。2、飞向高空的声音。比喻徒有虚声)登于天,贞凶。

鸡鸣声高飞上达于天,虚声无实,当守持正固以防凶险。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翰音登于天,这种声闻很高,而实不相副的状况怎能长久呢?

风水涣59

涣,亨,王( 通“嘉”,赞美,表彰)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涣卦象征涣然冰释,亨通,君王表彰先王的功绩并给其立庙祭祀,利于涉越大河巨流,利于守持正固。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象传》说:风行水面,象征涣然冰释;先王享受福禄,对于天子将立庙祭祀。

【初六】用拯马壮,吉。

借助健壮的良马勉力拯济可获吉祥。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初六的吉祥,是由于顺承九二。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竭尽全力去把握机会的念头已涣然冰释,悔恨消失。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竭尽全力去把握机会的念头已涣然冰释,说明九二得遂阴阳聚合的愿望。

【六三】涣其躬,无悔。

自已内心的怨恨已涣然冰释,自此无悔恨。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自已内心的怨恨已涣然冰释,说明六三的心志在于向外求聚。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众人群起的念头已经涣然冰释,大吉。众人原有的聚集起来送恶人进坟墓的念头涣然冰释,真是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众人群起的念头已经涣然冰释,大吉。说明六四的品德光明正大。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国君大张旗帜准备公开推行重大新政大干一场的念头已经涣然冰释,疏散王者积储财产以凝聚天下人心,必无咎害。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君王积储财产却无咎害,是因为九五正居君主之位。

【上九】涣其血去(tì,通“剔”,治)出,无咎。

不惜流血以铲除邪恶从而形成天下大治的念头已经涣然冰释,无咎害。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不惜流血以铲除邪恶从而形成天下大治的念头已经涣然冰释,说明上九已经远离咎害。

兑为泽58

兑:亨,利贞。

亨通,守持正固有利。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朋友讲习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一处,互相讲习,彼此切磋)

【初九】和兑,吉。

和气待人,吉祥。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九二】孚兑,吉,悔亡。

诚实欣悦待人,吉祥,悔恨消失。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六三】来兑,凶。

主动曲意逢迎取悦于人,凶险。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商度思量所欣悦之事而心中未曾宁静,能绝除谄佞者的邪疾则有喜庆。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施诚信于消剥阳刚的阴柔小人(被其引诱而相悦),有危险。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上六】引兑。

引诱他人与之相悦。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火山旅56

旅:小亨,旅贞吉。

小获亨通,旅人守持正固就会吉祥。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初六】旅琐琐(1、细小的样子。2、形容人品卑劣,猥琐),斯其所取灾。

旅人行为卑劣猥琐,心中多疑,这是他招致灾祸的原因。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六二】旅(jí,今,当天)(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怀其资,得童仆,贞。

旅人今住进旅舍,怀带资财,拥有童仆,坚定地保持节操。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旅人住的旅舍失火,火灾中跑了童仆,应守持正道以防危险。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九四】旅于(处所,地方;居住),得其资(斧形的铜币),我心不快。

旅人住进了别的处所,寻回了他的钱币,但心里仍有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旅人)射野鸡,丢了一只箭,(射艺高超的旅人)终获赞誉和爵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yì,即“埸”,田界),凶。

鸟巢失火,旅人先因得高位而笑后因遭殃而哭,好像牛在田畔走失,有凶险。

风山渐53

渐:女归,吉,利贞。

女子嫁男循序渐进,吉祥,守持正固有利。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鸿雁渐于水之干,小子年幼无知目光短浅,他看见鸿渐于干,就发怨言,报怨鸿本可以一下子飞出老远,却飞于水边即止。不过“有言”也无妨,鸿渐于干是正确的,没有过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鸿雁渐于水边大石上,和乐自得地饮水吃鱼,吉祥。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素:白,空。不是白吃饭不干事)也。

【九三】鸿渐于陆。(指九三)征不复,(指六四)孕不育,凶;利御寇。

鸿雁渐于平陆,守正待时。九三失渐之正,一失到底,不知反顾;(九三与六四乃阴阳相比相亲相求,最容易苟合。)若不能守正自持而与六四苟合,便是行不知反,虽孕而不育,必致凶险。不过九三虽求婚媾不可,御寇则有利(一切非理而至的,都是寇;九三能御寇则利,不能御寇则凶)。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jué,指横平可作桷的树枝),无咎。

鸿雁渐于树上,若得到一个横平的树枝,(可以立得稳,转不好为好,)没有祸害。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九五】鸿渐于陵。(指六二)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鸿雁渐于高岗。六二与九五其间隔着六四与九三,阻碍着长时间不能相合。但九五有中正之德,迟早要冲破九三与六四的阻隔而与六二相合,不正只能敌中正于一时,终久不能得逞,战胜不了九五,吉祥。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鸿雁渐于平陆。上九犹如贤人之高致,超然于进退之外,看起来似乎对国家社会无甚用处,但他的表现,他的不为位累的高尚节操,足可为世人之表率、楷模,吉祥。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艮为山52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抑止其背部的活动,其身体不能面向所抑止的地方。犹如在庭院中行走,没看见其背后的人,没有过错。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止于当止之处)。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止之于脚趾,没有过错,利于永久守持正固。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六二】艮其(féi,胫后肌肉突出之处,俗称为腿肚子),不(援救,救助)其随,其心不快。

止之于小腿,不能救正九三的弊病而采取随和九三的态度,心里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九三不能退而听从六二的正确意见)

【九三】艮其(腰)(通“裂”,裂开)(yín,通“璌”,夹脊肉);厉熏心。

止之于腰,脊肉撕裂,危险就像烈火一样熏灼其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止之于身(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过错。

《象》曰:艮其身,止(之,于)(自身;自己)也。

【六五】艮其(面颊),言有序,悔亡。

止之于口,说话中肯而有条不紊,悔恨消失。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上九】敦艮,吉。

敦厚而知止,吉利。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上因为上九能始终保持敦厚)

风雷益42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前往有利,有利于渡大河。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古同“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补益)(种,类)。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君子当效法雷厉风行的特点,见善则即迁,知过则速改,不可犹豫。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做大益于天下之事有利,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得元吉,方可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不厚事也。

行不至善,不得元吉,则不但自己有咎,还要累及支持他的六四亦得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六二居中而体柔,有虚中之象,又有九五刚阳之应,容易得天下人来益之。有人赠给他最值钱的“十朋之龟”,其意诚挚,令人难以拒绝,永远守持正固可获吉祥。君主以此宝龟祭祀天帝,吉祥。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增益很多则施用于救凶平祸的事务,必无咎害。心存诚信,谨慎持中而行,上告公侯要手持玉珪。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受益很多则应施用于救凶平祸之事,本该应该这么做了。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本着益民顺下的前提持中慎行,上告公侯(迁移国都之事)希望听从,依从迁移国都的建议是有利的。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古代诸侯迁国,或依王室或依大国,必有所依。无所依不利,但有所依必须以益民顺下为前提。六四本着益民顺下的前提持中慎行,劝告国君听从迁都的建议。这是说六四有益民的志向。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心存至诚为人所信并且具有惠民之心,不必占问,定然大吉;有诚信,百姓就会顺从我的德行。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没人增益于他,有人攻击他,因为他用心不恒,凶险。

《象》曰:莫益之,(假借为“遍”,普遍)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没人帮他,人们普遍拒绝对他施以帮助;有人攻击他,这种攻击来自外部。

雷水解40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早)吉。

往西南有利,没有困难不必前往,回到原地可获吉祥。出现危难当迅速前往,及早行动吉祥。(西南乃坤方,坤宽大简易。在天下刚刚摆脱患难,进入解的时候,国家宜静不宜动,应实行宽大简易的政策,不要无事找事,无事求功,即所谓“无所往,其来复吉”。如果真的出了问题,那就要及早抓紧解决,不可等到无可挽救甚至出了乱子的时候才处理,即所谓“有攸往,夙吉”。简而言之,处于解的时候,无事宜静不宜动,有事宜速不宜迟。)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jiá chè,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解之时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yòu,1、宽厚仁慈的对待。2、宽恕、赦免)罪。

古代司法讲究赦宥,如《周礼》中有三宥三赦规定:对有罪行的人,一宥不识,二宥过失,三宥遗忘。属于这三种的情况均应宽大处理。三赦为:一赦幼弱,二赦老耄,三赦愚蠢,将这三种人与正常人区别对待,可赦免其应受的刑法。

【初六】无咎。

没有过失。

《象》曰:刚柔之(1、彼此之间。2、当,适逢其时。3、时候),义“无咎”也。

处理问题刚柔相济,刚柔得宜的时候,该是无害的。(初六居解卦之初,正是患难既解的时候,又以柔居刚,以阴应阳,具有柔而能刚的特点。柔而能刚,又处在患难已解的好时候,安静无事,自处得宜,所以无咎。)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田猎获得多只狐狸,并得到铜箭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九二以刚居柔,是刚而不过刚,刚中有柔,是直而不过直,是中直。君子有中直的品质,能够除掉狡猾的狐即小人,以此得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黄,中色。矢,箭,其特点是直。黄矢,中而且直,是九二亦是君子的优秀品质。君子除小人,固然要以直去邪,但是直而不中,过于直,则往往坏事。九二之所以能够获得多狐,得吉,关键在于它得中道。

【六三】负且乘,致冠至;贞吝。

本应背负东西行走的小人乘了只有君子才能乘的车,背负了东西又乘在车上,盗一见君子之器竟被小人占据了,就要下手抢夺;守持正固吉祥。

《象》曰:负且乘,亦可(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也,自我致(戎,兵也。——《说文》,又谁咎也?

【九四】解(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脚之拇趾,拇居人体之下,地位卑微,在此卦中指初六而言,象征小人),朋至斯孚。

解去你身上的小人的纠缠,君子之朋不但来了,而且能够彼此取得信任。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九四以阳居阴,不中不正,而且应于初六,比于六三,所处极为不当,容易被小人附丽。因此它必须特别注意“解而拇”,解去小人,方可“朋至斯孚”。(解是去小人之卦,九四是阳爻,在卦中代表君子,它的责任是解去小人,引进君子。小人不去,则君子不进。)

【六五】君子(拴;系)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纠附君子的险难终于解除了,吉祥。以诚信之德来感化小人。(在用人方面,要用贤勿贰,使“君子维有解”,君子所亲者必君子,所解去者必小人。让大家都知道,君子为所用,小人必为所解,没有空子可钻。不仅有孚于君子,更要“有孚于小人”。使小人相信不改邪归正是没有前途的,从而去掉侥幸之心。)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果真有解,即君子见用,小人解去,则小人也相信小人吃不开,小人没有出路,是或改恶从善,或自行退去。

【上六】(人世间居公位的人)用射隼于高(1、城墙。2、高墙)之上,获之;无不利。

王公使用在高大的城墙之上射隼的方法(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射中了它。没有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悖,较大的乱子。乱子归根结底是由小人造成的。解悖,实际上是解去小人。“公用射隼”就是解小人。小人解则悖解,悖解则国家安宁。

水山蹇39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往西南顺易之地进发有利,往东北艰险之地进发不利;见大人有利,守持正固吉祥。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初六】往蹇,来誉。

往前进发艰难,往回走将得到荣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君王的臣子们历尽艰难,不是他们谋于自身所致。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九三】往蹇,来反。

往前行走艰难,往回走还归原位置。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六四】往蹇,来连。

往前进发艰难,返回时可联合许多志同道合的人。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九五】大蹇,朋来。

碰上大难,朋友们纷纷来相助。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往前进发艰难,返回时可获硕大宽裕,吉祥;见九五大人有利。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火泽睽38

睽:小事吉。

小心处事吉祥。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睽卦六三、六五都是阴爻,爻位上升,故言)得中而应乎刚(六五是阴爻,居上卦中位,和居下卦中位的九二相应,故言),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火和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分析异同才能掌握事物,故下文说“君子以同而异”),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悔恨可以消失。马匹丢失了,不要追赶,少顷它自己会找回家来;遇到了恶人,以礼相待,自身没有错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初九处睽之始,睽违刚刚开始,还不深刻,这时恶人主动来与我合,我应以礼待之,逊而见之,以不使睽违加深而得咎。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小巷里撞见主人,无咎害。(按照《春秋》记载,礼仪齐全的会见叫会,礼仪简约的会见叫遇。巷是贴近宫墙的小路,君臣宾主相见,升堂由庭不由巷。九二要与六五相见相合的愿望十分迫切,以至于“遇主于巷”)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九二遇主于巷,虽谦逊谨密,极尽委曲,但并不是违背正道的诡遇。

【六三】见舆(yè,拉,牵引),其牛(chè,拉,拽),其人(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yì,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酷刑)。无初有终。

看见牛车被拖曳,驾车的牛被阻掣,车上的人是一个遭刺额削鼻的。起初不利,但可得善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

见舆曳,是说六三地位失当;无初有终(开始受九四、六二的阻隔,是无初;最后终于与上九合,是有终),是因为六感遇上了阳刚。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在背离、孤独之时与阳刚大丈夫遇合,两人彼此互信,虽有危险,终无过错。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九四与初九至诚交孚而得无咎,交孚无咎则睽可以合,孤可以有朋,这是由于九四与初九求合之志得行的结果。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悔恨消失。与它相应的宗亲像咬噬柔嫩皮肤一样和顺应合,哪会有什么祸害呢?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其宗亲如咬噬柔嫩的皮肤一样和顺地应合,前去将得福庆。

【上九】睽孤,见(shǐ,猪)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tuō,通“脱”,解脱,松开)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在背离、孤独之时,看见猪背满身泥巴,一辆车上载着一堆鬼怪一样奇形怪状的人,起初张弓想欲射,后来放下弓了,原来他们不是盗寇,是求婚者,往前走遇雨吉祥。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求婚遇雨是吉祥的,这时众人的猜疑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