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复24+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归,回来,返回)复,利有攸往。

《复》卦象征归复:亨通。出入没有疾患,朋友前来没有咎害;返转归复于大道,七日内归复,利于有所前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彖传》说:归复而亨通,说明阳刚更苏返回。阳动上行而能顺畅通行,所以阳气内生外长无所疾患,刚健友朋前来而无咎害。归复沿着一定的规律,过不了七日将是归复之时,这是天道的运行法则。利于有所前往,说明阳刚日益盛长。归复的道理,大概体现着天地生育万物的用心吧!(天道运行至复的时候为什么能够亨通而了无障蔽?其根本原因是顺乎自然,顺乎规律,阳刚消到极点的时候必来反,来反则渐长,则亨通。“天行”实际上指天地阴阳运动的规律而言。阴剥阳尽,阴极阳反,一阳生而成复,乃是天地阴阳有规律地运动的结果。“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什么是天地之心?“心之官则思”,心是主思虑,主预谋,主宰形体的。天地无思无预谋,何以言“天地之心”?孔子讲“天地之心”不过是个比喻,天地本无心,但是天地间万物生生不已,阴息阳消,阴极阳长,消息盈虚,无有间断,像似天地有一颗心主宰着自己的意向和行为。复的时候,一阳在下初生微动,处在潜伏之中却又生意油然,其生生之势纵然五阴积累压抑在上,也不能阻挡。阳看来被剥尽了,但不能剥尽;阳看来孓然一身,微弱得很,而其实却是强大无比,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使它停止向上成长。在复的时候最能看清楚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象传》说:震雷在地中微动,象征阳气归复;先王因此在微阳初动的冬至之日闭关静养,商贾旅客不得通行,君王也不省视四方。(统治者观复卦之象,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冬至这一天采取安静持养的措施,闭上关卡,使商旅停止活动,自己也不省视四方。为什么选在冬至这一天这样做呢?这是因为按照《易经》十二辟卦即十二消息卦的思想,复卦是建子之月即十一月卦。十一月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之中阳气初生之时,阳气还微弱,需要以静养动,不使初阳受到伤害。)

【初九】不远复,无(qí,大)悔,元吉。

起步不远就归复,没有大的悔恨,至为吉祥。(原来本有的东西后来失掉了,失掉之后又得到了,叫做复。复卦是讲阳被剥掉之后,现在又来复于初的问题。复有远近早晚,复的近复的早,当然比复的远复的晚要好。就一个人来说,有了过错就能认识到,认识了就能改,甚至过错还未表现出来就改掉了,不至于达到悔的程度,这就是“不远复”。)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象传》说:“起步不远就归复”,以修正身心。(“不远之复”是君子用以修身之道。修身的问题主要是知过而速改,知其不善而速从善的问题。其中既强调改,又强调早改,快改。)

【六二】(美好,美善)复,吉。

休美归复,吉祥。(六二为什么能够“休复,吉”呢?因为六二处中得正且切比于初九,有从阳之志。《集解》引王弼曰:“得位居中,比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既处中位,亲仁善邻,复之休也。”)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象传》说:“休美归复之吉祥”,在于六二能够向下亲近仁人。

【六三】(人将要渡河,见水深,皱眉而止。本义:皱眉)复,厉,无咎。

皱着眉头勉强归复,有危险,没有咎害。(皱着眉头勉强归复,毕竟强于不复,就这一点来说,则是无咎的。)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象传》说:“皱着眉头勉强归复的危险”,从归复的意义看是无咎害的。

【六四】中行,独复。

居中行正,专心归复。(六四处于上卦之下,上下各有两个阴爻,百自己居在众阴之中,所以叫做“中行”。六四以阴爻居阴位得正,且正应于初九,所以叫做“独复”。六四处在群阴之中而独能复,说明它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不过,若从客观条件来说,它毕竟是以阴居阴,所应的初九正在阳气甚微之时,不足给它以有力的援助,它实际上不能有所作为,所以爻辞不言吉,不言无咎。)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象传》说:“居中行正,专心归复”,说明六四遵从正道。(从道,从初九阳刚之善道、正道。强调六四“中行独复”是从道,表明它不是为谋利。)

【六五】(厚道)复,无悔。

厚道归复,没有悔恨。(六五的“无悔”与初九的“无衹悔”有所不同。初九“不远复”,是弃恶复善刚刚开始,故云“无衹悔”,六五“敦复”,是弃恶复善的行动已经积累很多,故云“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完成;建成)也。

《象传》说:“厚道归复,没有悔恨”,说明六五居中不偏并能自察以完成复善之道。(自考,自成的意思。“中以自考”,是说六五以阴居中,能以其中德自成。自成什么?自成复善之道。)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能也)(远行)

迷入歧途不知归复,有凶险,有灾殃祸患。用兵作战,终将有大败;治国理政,会致国乱君凶,以至于十年不能远行。(以阴柔居复之终,有迷而不复之象。迷而不复,昏迷而不知复。犹如一个人犯了错误不知悔改,在歧路上一直走到底,其凶是必然的。灾,是外来之灾;眚是自作之眚。有灾眚,外来之灾与自作之眚兼至。外来之灾也是由自作之眚招致的。问题出在昏迷而不知复。迷而不复,无论干什么都不行,动辄得咎。在这种情况下行师打仗,必以大败告终。在这种情况下治国,则君主必凶。十是数的终极。十年不克征,是说只要迷而不复的状况不改变,便永远“不克征”,永远“有灾眚”,永远“终有大败”,永远“以其国君凶”。)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象传》“迷入歧途不知归复”,是由于上六与君主之道背道而驰。(复,合于道;迷而不复,与道相反。与道相反,凶是必然的。为什么说是反君道呢?因为爻辞讲“以其国君凶”所以小象释以“反君道也”。人君在上统治百姓,治理国家,本当复天下之善,现在却迷而不复,去扬天下之恶,岂不是反君道!反君道是天下最大的迷复,小象讲“反君道”,其实包括了一切迷复。一般人的迷复,都由于反道而致凶。)

注解:什么是“复”?复就是归复。归复什么?归复于大道,弃恶复善,归复休美(美好善良的样子)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