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至诚合天。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先反省自己的恶并进行改过,然后再行善。)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像瓦片一样碎裂。比喻分裂或崩溃破败)?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和,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隐私,即隐蔽的地方),而天地鬼神,实鉴临(意为像到现场亲眼看到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此也。闲居之地,指视(即“十手所指,十目所视”,指大家所能看到的地方)昭然(就是“明明白白”);吾虽掩之甚密,(掩饰)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指原因或理由,怎么)得不懔懔(lǐn,危惧,戒慎的样子)?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猛烈,严厉刚烈),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死亡,消失)一息不属(一口气上不来),欲改无由矣。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挑选)(拔除);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具是三心,则有过(乃,就)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功效,预期的效果)亦异。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过在杀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恋命,杀彼养己,岂能自安?且彼之杀也,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己之养也,珍膏罗列,食过即空,疏食菜羹,尽可充腹,何必戕彼之生,损己之福哉?又思血气之属,皆含灵知;既有灵知,皆我一体,纵不能躬修至德,使之尊我亲我,岂可日戕物命,使之仇我憾我于无穷也?一思及此,将有对食伤心,不能下咽者矣。如前日好怒,必思曰:人有不及,情所宜(同情、哀怜);悖理相(干扰;侵犯),于我何与?本无可怒者。又思天下无自是(自以为是)之豪杰,亦无尤人(怨恨、抱怨他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自我反省),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敬辞,促成、成全之意)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而不怒,虽谗焰熏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意指自己困住自己)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其余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行以最上乘的方法)而兼行下功(指最下等的功力成就),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

顾了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校验。或觉心神恬旷(淡泊旷达),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繁杂)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由生气转为喜欢),或梦吐黑物(指过去作恶形成的脏东西),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太空,宇宙),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指画地自限,画地为牢。意思是把自己上进的路断了)而不进。

昔蘧伯玉当二十岁时,已觉前日之非而尽改之矣。至二十一岁,乃知前之所改未尽也;及二十二岁,回视二十一岁,犹在梦中。岁复一岁,递递(连续)改之。行年五十,而犹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过之学如此。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难为情的样子,羞愧的样子)(阻止;毁坏);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比,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死亡后的去向

人死亡后的去向,目前有三种看法:

一、进入异世界,就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目前宇宙中可观测的恒星总数至少为1000亿,如果你问这宇宙中有没有外星人,我可以肯定地说:“有!而且还有很多。”相信这个答案会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得到证实。)

二、直接消失。人未生,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就是说人生是因为气聚,人死是因为气散。气散以后就会直接消失。

三、循环,也就是轮回。有一部分思想家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由气构成,其中有一问部分气构成了人,人灭如气散,但气散以后又会重新凝聚,重新再构成另一个人。如此循环,永无始终。

我个人的看法是:把这三种看法综合起来看,应该比较接近答案。宇宙中的一切都由气构成,其中一部分气构成了人。人死后,肉体消失,复归元气,然后进入到另一个世界(投胎转世),如此不断循环(轮回)。

未来我思考的方向主要是:如何打破或破解这个循环,使人们免受“轮回”之苦。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返躬内省,而徒向外弛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改过自新是最好的修行,也就是最大的善。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此意。

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包容一切),务要(就是平和,不过激,不易怒,能够与外物他人和谐相处)(就是仁爱,有慈悲心,有恻隐之心,能够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务要惜精神。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启齿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感动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人清净、诚恳的心,可以与天相通)。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心该如何修呢?念咒就是让人保持心地清静的一种有效方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就算处境恶劣,志向不能施展,也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洁身自好,修炼好个人品格;若通达得志,就应当胸怀天下,造福百姓。)

至“修身以(等待,等候)之”,及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心中之念的起与灭),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达到)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真正的、实在的学问)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留候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

(尚书)曰:“天难谌,命靡常。(天道是难以确信的,而命运也非常数,并非一成不变。)”又云:“惟命不于常(人的命运不是固定的)。”皆非诳语。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就算你命中注定荣华显耀,那也不应沾沾自喜,也还是要谦虚知礼、谨慎恭敬,常想想若落寞不得志了,该当如何自处。这是了凡教育儿子,无论命运如何,都要断恶修善、修身积德。)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就算你现在事事顺利、如意,也不该掉以轻心,粗心大意,还是应当谨慎小心,想想若是身处逆境、遇到困难了,该如何面对、处理。)即眼前足食,常作贫(jù,本义指贫穷得无法备礼物;亦泛指贫穷)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远思扬德(传扬祖先的遗德),近思盖父母之(过失);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防范)己之邪。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自以为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学业、事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指贪图安逸,得过且过)二字,耽搁一生。

中和与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发而皆中节,谓之(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表现出来,符合常理,适中有节度,恰到好处,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之,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之,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之,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之,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切实、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决不罢休。聪明人学一下就学会,你就学一百下,聪明人十次能学会的,你就学一千次。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强壮有力。

曾仕强经典名言4

有几分把握,做几分坚持,才算是合理的坚持,否则过与不及,都将引起不良的后果。

一方面合理坚持;另一方面却应该依据大家的意见,做合理的修订。大家参与的程度越深,将来执行起来就越加顺利。

经营者信任部属,大家才肯用心计划并且随时调整。彼此有互信的基础,部属在商量的过程中,才有发挥实力的可能。

计划的提出是否用心,已经反映出大家对经营者的信心和忠诚。

中和指决策者的情绪相当稳定。《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决策者当然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却不应该在计划时表现得过或不及,以免不良的情绪,影响到正确的预测。

凡事以诚心诚意来考虑股东安不安,员工安不安,顾客安不安,社会大众安不安,那就是至诚,就可以预测未来的变化。

管理者若能持续不断,从不犹豫地以安股东、安员工、安顾客、安社会大众为念,日积月累,自然充满了这些方面的经验,就凭直觉,也能够正确判断可能产生的后果,即为前知。

妥善的计划,必须治标和治本兼顾并重。要做出这样的计划,唯有平日多研究相关的道理,使自己对相关事理十分透彻,诚心诚意地坚持自己所确认的信念,以公正、专一的心思,来从事计划的拟定,才能够以理想为本,视实际情况为标,双方面并重,而无所偏差。

决策之前,广泛收集意见,好像自己毫无所知。决策既定之后,果断坚决,勇往直前。

决策者自认无知,才能够转化为有知。总经理有意见,却能够隐藏起来,暂时不说,把它转换成问题,多方征询各位经理的意见。集合众人的看法,再综合在一起。

唯有有知而自认为无知,才能求贤、寻贤、用贤而臻于大智大慧,也就是大智若愚的最佳表现。

听不到不同的声音,所做的决策,大多偏于一隅而难以周全。

道是大智,应该把所有事物合在一起看,合在一起想。

要使计划顺利推行,最好的办法用是用心做到下述三点:第一,在拟定计划的时候,多和相关的同人沟通,让他们有参与感,实施时才会自动协助,而不故意阻碍。第二,利用机会与相关同人做好事前的沙盘演练。第三,执行计划时,必须把功劳推给同人,而将过失归于自己,才能够一路顺利而和谐地实施下去。

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如果坚持不能做任何变更,很可能被迫停止,也等于胎死腹中。因此在不改变目标、不改变计划本质的同时,可以采取边做边改的方式。

决策的过程为:止、定、静、安、虑、得。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如果放火放得有理,当然要加以拥护,若是灯点的不合理,也应该加以禁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假设政策良善,对策促使良善的政策及时落实,有什么不对?万一政策错误,也显得下有对策,才能够减少错误决策所产生的恶果,更值得欣慰。

西方人主张“先授权,部属才能够负起责任”,中国人则认为“部属先负起责任来,上司才敢授权”,这种先后的区别,称为西方管理与中国式管理的很大差异。

想安上级的心,至少要做到三件事情:第一,确实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第二,要适时向上司汇报工作进度和预期的结果。第三,处处照顾上司的立场和面子,不令其为难。

对上管理能不能持续进行,效果能不能不断增强,主要看部属能不能做到下面三件事情:第一,把功劳让给上司,不抢功劳。第二,主动向上司提出有关未来的预测和筹谋。第三,不让其他同人、朋友知道自己具有多少影响力,向上管理的成效才能够持久加强。

所谓上侵下职,意思是上司把部属的事情抢着办了,反过来指责部属偷懒、不负责。管理上原本有一条法则,称为例外法则。凡是部属能够办理的事情,上司不可以处理,应该放手让部属去做。因为上司的职责,在处理部属所不能做的事。甚至部属不会做,上司也要以教导、辅助的心情,帮助部属学会、做好。部属会做而不敢做、不肯做、不多做,上司更应该找出原因,加以矫治、改善,使部属会做而且敢做、肯做、多做,以期发挥总动员的效果。

企业的规模再大,也不过是少数人的结合。行政组织再庞大,真正可以左右大局的,只有那极少数的首脑人物。要求合理应变,其实只有一个十分简单的要诀,可以说放诸世界而皆准,突破时空的限制,那就是我们常说的:亲贤臣而远小人。也就是自古流传迄今,代代都被一再重复强调的:亲贤远佞。

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魏徴:“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进,小人尽退。”

什么是正道?就是一切依天理,凭良心所走出来的途径,所做出来的决策以及所坚持贯彻出来的成果。

千人诺诺不如一人谔谔,人多未必意见就好。

依理应变,必须掌握下述三个要点:第一,依理应变,绝对不是求新求变(变的结果,有80%是不好的,只有20%堪称变得良好)。第二,依理应变,要以“不变”为根本的思考点。第三,理本身就是变动的,所以应变之时,必须先找出先前的理,而不是依照前例来处理。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特色: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应变。以人为主,还必须因道结合,才便于依理应变。

只有理念相同,英雄所见略同,彼此具有共识,然后在大同小异的意见中建立大家的“时中”,才能够顺利的依理应变,做到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地步。

民主最大的缺失,即在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中国式管理的总体目标,在求“时中”,就是“时时都合理”的意思。

大同绝对不是一同,世界统一并非一致的接受某一种文化的洗礼,全体人类都过着同样的生活。大同必须包容小异,也就是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允许各色各样的生活方式,共存共荣,彼此都能够互相欣赏。

对上要有礼貌,但不可以谄媚,讨好;对下不宜太严,也不能过分宽松、纵容;平行同事,不必太拘束,也不必过分熟不拘礼。这中间的轻重分寸,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适当拿捏,这样,才称得上公正。

管理由观念开始,有什么样的管理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同样有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管理的历程,着重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也就是“有矛盾时加以调和,没有矛盾时制造若干矛盾”,使相同的产生某些差异,而让差异的趋于相同。

人何以能群?曰:分。(安人的基础,在人人自觉,各有其分,而且各守其分。只有“人人各守其分”,才能够“大家和合为一”。)分何以能行?曰:义。(义便是合理,怎样分工才能收到合作的效果呢?只有“合理”一途。)

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律与自主。

一个人要管人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管好。

寓人治于法治,把人治与法治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

中国式管理主张人治大于法治,寓人治于法治中,人人自然地、自发地也是自动地守法重纪。

做好人本身的价值不高,能够把好事做出来,才有真正的贡献。

有道云笔记3

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

天下的人多各执一察以自耀。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具有是非之心,却未必具备辨别是非的知识。

格物致知的功夫做得好,对于是非、善恶有更为明确的判断力,知道其合理性所在,才能够择善固执,而且很有信心,称为诚意。诚意的意思,是自心所发的意念真诚不妄,一切顺乎自然,不致自欺欺人。

有所愤怒,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的时候,心就不得其正。

这社会本就不公平,你有多有用,就有多特殊。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书犹良药,可以医愚;书如巨尺,可以丈量世界。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互相使绊,双方都走不远;彼此成就,才有可能一起走向巅峰。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决心,就能打败所有人。

有好运气当然好。可我宁愿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当好运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不是去想你缺少什么的时候,想想拿你现有的东西能够做什么吧。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态度威严猛厉,不肯稍微宽容,下面的人,就会害怕而不敢亲近,因而深自隐蔽,不肯竭尽其情。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灯不拔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爱人若爱其身。——《墨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人生的旅途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谎言说过耳朵听,却让眼睛动了情。

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如得一欧冶。

人人都有脑子,未必人人会动脑子。

赏罚有信,不以远己而不赏,不以近己而不罚。

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公而忘私,一言而万民齐。

毁掉自己名誉最不露痕迹的方法就是对自己的承诺不负责任。

爱人为仁。

勇则能决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严于律己,用法严明。

当恶的模式所积的恶让其主人在控制不住时,大家就会一起加速它的崩溃。

民心就是政治,民意就是政治,民欲就是政治。凡是有关民心、民意、民欲的重大活动,必须慎重对待,让人民满意。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杯水,喝了就没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粒种子,会生根发芽,这就是人性。

当自己以势欺人,胡作非为时,认为理所当然。而当别人做出同样的恶行时,人性中良知得以发现,于是去谴责别人。但在谴责别人的同时,又有谁能反省自身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相信,不管自己多么牛逼,但我们永远无法看到所有事情的真相,所以遇到大事的时候,一定要有“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谨慎。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它说的就是朋友之间的误会导致了一方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对策:1、维持情感关系最重要的永远是沟通;2、理性的感情关系永远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

再读《肖申克的救赎》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曾说:

“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可能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陪着无数人走过了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

让悲观者继续前进,无助者得到力量,傲慢者心生敬畏,绝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开始思考。

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汲取不同的能量。

多年前,看这本书,看到的是激动人心的越狱桥段,如今重温此书,才悟出了书的深意。

01

“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间的每一种事物之中。”

谁也料想不到,那个风华正茂,前途无量的银行家,竟然会被指控为杀掉妻子的冷血杀手。

尽管证据不足,安迪仍蒙冤入狱,肖申克监狱的故事,由此拉开帷幕。

入狱的第一晚,是最难熬的。

出乎意料的是,在新入狱的狱友整晚哭喊冤枉时,安迪不发一声。

事实上,这个喜欢地质学的银行家,当晚就找到了可以令自己暂时忘记痛苦的事情。

从瑞德那里买来鹤嘴锄后,每个难熬的夜晚,他都用雕刻打发时光。

这个爱好,不仅让他不至于沉沦黑暗无所事事,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开始。

一天,他百无聊赖在墙上刻字,却意外发现墙上的混凝土有脱落的迹象。

毕业于缅因大学商学院的安迪,不仅有着出色的金融学知识,还因为兴趣辅修了地质学和建筑学。

肖申克监狱建于三十年代,那时候混凝土技术还不过关,几十年的风雨早已腐蚀了墙体。

略一思考,他意识到也许可以挖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隧道。

于是,靠着那个鹤嘴锄,他每天晚上悄无声息地挖着通道,第二天再把挖出来的泥土藏在裤腿里,带到操场上。

在监狱工作的时候,他一边劳动,一边观察着监狱的构造。

其他囚犯只能看到囚牢、操场,狱警和狱卒;安迪看到的则是地下的通风管道、下水道和紧急通道。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就是他认知世界的蓝图。

安迪之所以能绝处逢生,找到通往自由大门的道路,离不开他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超乎常人的认知力。

生活的一切难题,书中自有答案。

对于每个人来说,所学的每一个知识,都是在为未来埋下一颗彩蛋,它会在人生的某一刻成为惊喜的馈赠,帮我们横渡万丈迷津。

02

书中,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有两处。

一次,在修葺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哈德利抱怨,说自己获得了哥哥的遗赠,但需要缴纳一大笔税款。

冒着被射杀的风险,他壮着胆子告诉哈德利:

“每个人一生中可以馈赠配偶一次礼物,金额最高可达六万元,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知晓安迪银行家身份的哈德利,放松了警惕,欣然接受了安迪的帮助。

安迪第一次用专业技能,为狱友们赢得了每人三瓶啤酒的福利。

那一刻,他们在屋顶沐浴着阳光,获得了片刻的自由。

第二次,典狱长诺顿突然查房。

望着海报后面的隧道,安迪拿起藏着鹤嘴锄的《圣经》装模作样读了起来。

典狱长接过安迪手中的圣经问道:“你最喜欢哪一章?”

安迪略加思考之后,用书中一句经文回答:“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一家之主。”

一句话,夸得典狱长心花怒放。

监狱长旋即说出这段经文的出处,并表示自己更喜欢“我是世上光芒之源,跟随我就不会步入黑暗,而能得到生命光辉”这句话。

安迪说:“约瑟福音第8章第12节。”

监狱长向安迪投来欣赏的眼光,然后把圣经还给了安迪。

因为喜欢阅读,熟读《圣经》,安迪救了自己。

经过两次试炼,安迪的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典狱长把他从洗衣房调到图书馆工作,让他帮忙洗黑钱;

狱警们开始找安迪报税理财,监狱的图书馆也成了所有狱警的“避税天堂”。

他的才能对监狱掌权者有用,狱警帮他解决了一直侵犯他的变态“三姐妹”。

他不再需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监狱里也活得像个体面的自由人。

同样置身监狱,有人苟延残喘,有人被狱警活活打死,而安迪凭借读过书,获得了监狱里最难得的东西——尊重。

肖申克监狱,未尝不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安迪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朴素且扎心的“潜规则”:

这社会本就不公平,你有多有用,就有多特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参差,取决彼此的能力水平。

不读书的人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被生活逼到最逼仄的角落。

读书的人,更有机会打破阶层的禁锢,拾阶而上,成为让人尊敬的人上人。

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03

在肖申克监狱,有人向往高墙外的星辰大海,有人安于墙内的平淡与秩序。

图书管理员布鲁斯显然属于后者。

服刑50年后,接到假释通知的他,却故意制造了一次犯罪,企图继续留在监狱。

但伎俩被识破的他,还是被迫离开了。

然而多年来的与世隔绝,让他对外面的世界无所适从。

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让他惊慌失措;高耸入云的建筑,让他倍感窒息。

出狱后的他被分配在超市工作,然而他衰老迟缓的行动,总是被顾客投诉指责,生活在高压状态之下,他甚至连觉都睡不安稳。

在监狱里,他是个有教养的体面人;在社会中,他是个落魄的“多余人”。

每天活在恐惧之中的布鲁斯,一年后选择了自杀。

书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这种“体制化”如一把刀,斩断人与社会的联系;又如一副麻药,麻木着每个人的心智。

在监狱里被体制化的人比比皆是。

而安迪却时刻警醒自己,即便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他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他连续六年,每周坚持给州政府写信,请求拨款为肖申克监狱图书馆添置图书。

在安迪的不懈努力下,州里最终决定给肖申克监狱每年800美元的补助,安迪用它来买了各种种类的旧书和唱片等。

原本狭窄破旧的图书馆,成了新英格兰州最大的监狱图书馆。

几乎任何领域的书籍资料,安迪都能想方设法弄到。

27年与世隔绝的日子里,美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迪靠着图书馆里的海量资源,始终和时代保持同频。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

尽管身体被囚禁,安迪的灵魂始终是自由的。

因为通过阅读,他能不断学习新的事物,尽可能触摸时代的脉搏,而不至于被体制化慢慢杀死。

书犹良药,可以医愚;书如巨尺,可以丈量世界。

也许我们身囚于三尺之地,但仍能通过读书,去感受外部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

04

影片的结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通过凿了19年的地道,成功逃出生天,在太平洋的小岛上安度余生。

肖申克监狱,一个坚不可摧的牢笼,安迪却以知识为钥匙,叩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

他精通金融知识,能帮所有狱警避税理财,所以他在监狱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

他能把《圣经》倒背如流,所以典狱长第一次查房时,没有发现他藏在《圣经》的那把鹤嘴锄;

他在监狱图书馆研究地质和气象学,所以他能挖通墙壁,爬出500码的地下管道;

他懂得户籍政策,所以能利用帮典狱长洗钱的机会,重新塑造了一个新的身份,为越狱后的生活做准备。

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又自然。

每一个不起眼的知识和技能,都在冥冥之中帮助他叩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

佛典里有一句话:“功不唐捐”,用在安迪身上恰好合适。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更没有白读的书。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得到回报。在你想不到的时候,在你看不见的方向,你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终有一天,它们会长出一片森林。

转自:https://m.toutiaocdn.com/i703522950287171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