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拥有特权

我们接着上一篇文章说。直到下午3点的时候,那辆说停一个小时就走的车还没开走。到了3点多钟的时候,我一抬头,发现又一辆车停到了大厅门口禁止停车的牌子前方。

我心中不由得有点恼怒,这么显眼的“此处禁止停车”的牌子放那里,竟然有人视若无睹,而且还非得停牌子前面,这……

我根据车上留的电话打过去,又是一个女的接的。她说她是公司的,马上就走。因为有了前次的教训,所以我不知道这个马上是多久?果然,过了一个小时车子还没走。但是因为是公司领导的车,我打算再观察一下。

我心里想,这个大厅门口停车就像一个特权区域,谁都想拥有这个特权,占些便宜。不过按照目前的规矩,只有我们公司的公车才拥有这个特权,而且在大厅门口有它专门的车位。其他人在大厅门口违停,或许都是想享受一下这个特权。

这公司的车不停那“禁止停车”的车牌旁边还好,一停那里,可麻烦了!在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不断的有更多的私家车蠢蠢欲试,想停到大厅门口。我们得不断地起身去驱赶,可把我们折腾的够呛。

我不由得想起了《周易》水山䞿卦六二爻辞:“王僕䞿䞿,非躬之故。”注解为白话文为:君王的仆人难以行走的状态,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所导致的。

想到这里,我决定再次打个电话给公司的车主询问一下。车主接了电话,并肯定地说马上走。这回是真的,违停车不到10秒钟就开走了!

我在思考:剩下的那辆临时牌照的车呢?厚着脸皮享受了一天的特权,或许还感觉意犹未尽吧?

人,无信不立

早上八点多钟,我在大厅值班。突然发现一辆临时牌照车停到公司专用的那个车位正前方,把专用车位堵了。我按照车上留的电话打过去让挪车,对方一个女的接的电话,说马上过来挪。20分钟后,还没看到人,于是又打一个电话,对方说:“不好意思,马上过来……”看对方态度还行,我没有多想,直到又过了半个小时,还是没人挪车。于是我再次打电话过去,一本正经地要求她马上挪车。不一会儿,人来大厅了,但是她却告诉我,她要急着开会,一个小时之后就开走。我对她说:“那你把车位稍微挪一下,不要把我们公司的车位堵了!”对方说:“好,我上楼去拿车钥匙。”然后又等了半个小时,一直都没人来挪车。我于是再次给她打电话,她说她在开会,一个小时之后开完会就开走。然后过了一个小时之后,还是没有人来挪车。于是我让其他同事打电话过去要求挪车,对方每次都说:“好,马上来!”直到中午12点,我到门外一看,车还在原地,我有些恼火了,于是再次电话给她,措辞严肃地要求她马上挪车。对方随后下楼,然后跟我扯皮,说她去年11月27日,从停车场出来的时候扣了两次54块钱的费用,要求我帮她退了。哦,开始跟我玩套路了。于是我跟她说:“可以,我帮你退了,但是请你马上把车挪到停车场去!”对方说:“行,那你帮我把车开下去!”然后把车钥匙一丢,准备离开。我不会开车,这明显给我出难题。我赶忙叫住她,对她说:“我在闸机口等你,你把车开下来,然后告诉我临时车牌,我帮你打电话把车引导下去。”对方马上又要求我马上把收取两次停车费的事情解决了。我明白了,他就是想把车停上面。于是我说:“你把车挪一下,别把别人车位挡着,这样不太好!”她也退了一步,说:“那我挪到旁边可以吧?下午2点钟就开走。”我说:“那不能停久了,领导说我们,那你马上就开走!”待她挪完车以后,我联系了停车场的电话,帮她把一笔交通银行的停车费支付给退款了。

上面的一段事例,大家看明白没有?碰到了不守信用的大忽悠,然后退了一笔交通银行的款。人无信不立,对于没有信用的大忽悠,不用跟他有过多的交往!事后,我卜了一卦:“没有信用的人还是不交往,天以为呢?”

还是按照金钱卦起卦方法,分别得到:正正反、正反反、正反反、正正正、正正正、正反反,得到本卦天风狗,互卦川为地;四爻五爻变,得到变卦山风箇

按照解卦手册中的一般规律:二爻变者,则参考本卦二个变爻的爻辞解卦,找出其中的联系。

本卦天风狗九四爻说:“枹,无鱼,正兇。”注解为白话文为:拙朴地包容,没有鱼,征伐会恐惧不安。这话是对九四说的,我就是爻辞中说的那个“鱼”,卦的意思是让九四包容我。

本卦天风狗九五爻说:“以忌枹苽;含章,或塤自天。”注解为白话文为:“由于忌讳而朴拙地包容孤独的王侯;心怀规章,有(对土的)增益从天而降。”这话是对九五说的,这个忌讳之前说过,这里就不提了。这里天建议九五心中要有法规、规章,这样才能受益。

看了这两个爻辞,我明白了上面那个场景的意思。我的态度很简单:“人,无信不立!”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这规矩一坏,就不好办了!跟没有信用的人妥协或交往,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3点12分,我走出来一看,那辆车仍旧停在那里……

仿效前朝or与时俱进

问DeepSeek:

古代统治者一般如何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

DeepSeek答:

古代统治者在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时,通常会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内外的动荡与挑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对方式:

1. 加强中央集权

  • 强化法律与制度: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减少地方势力的对抗。
  • 削弱地方势力:通过削藩、分封等手段,削弱地方豪强或诸侯的权力,防止他们形成对抗中央的力量。

2. 军事镇压

  • 武力平叛:对于叛乱或不服管束的地区,统治者往往会派遣军队进行镇压,以武力恢复秩序。
  • 边防巩固: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防御,防止外敌入侵或内部叛乱与外敌勾结。

3. 怀柔政策

  • 安抚民心:通过减免赋税、赈济灾民等方式,缓解民怨,争取民众支持。
  • 招安与赦免:对于叛乱者或反对派,有时会采取招安政策,给予他们一定的地位或赦免,以平息动乱。

4. 分化瓦解

  • 挑拨离间:通过挑拨敌对势力内部的关系,使其内部分裂,削弱其力量。
  • 分而治之:将敌对势力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进行控制或安抚,防止他们联合起来对抗中央。

5. 舆论控制

  • 宣传正统性:通过宣扬天命、正统等思想,强化统治的合法性,削弱反对派的影响力。
  • 控制言论:通过控制舆论、审查书籍等方式,防止不利于统治的言论传播。

6. 改革与调整

  • 政治改革:在局势不稳时,统治者可能会进行政治改革,调整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
  • 经济调整:通过调整税收、土地政策等,缓解社会矛盾,减少动荡的根源。

7. 外交手段

  • 结盟与联姻: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结盟、联姻,增强自身实力,孤立敌对势力。
  • 外交斡旋:通过外交手段,化解外部压力或争取外部支持,减少内外夹击的风险。

8. 心理战术

  • 威慑与恐吓:通过展示武力或进行威慑,使敌对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 示弱与诱敌:有时统治者会故意示弱,诱使敌对势力暴露弱点,然后一举击破。

9. 宗教与信仰

  • 利用宗教:通过宗教或信仰的力量,强化统治的合法性,或利用宗教来安抚民心。
  • 神化自己:有些统治者会将自己神化,宣称自己是天命所归,以此来巩固统治。

10. 长期战略

  • 培养忠诚势力:通过培养忠于自己的官僚、将领等,确保在动荡时期有可靠的支持力量。
  • 教育与文化控制:通过教育体系和文化控制,培养符合统治需要的意识形态,减少反抗的思想基础。

总之,古代统治者在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时,往往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手段,既有强硬的一面,也有怀柔的一面,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与长久。

问DeepSeek:

当今恶人横行,统治者应该如何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

DeepSeek答:

在当今社会,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即社会动荡、恶人横行或内外挑战频发的局面,统治者或领导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策略来应对。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对措施:

1. 法治与公正

  • 强化法治:通过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 公正执法:确保执法机构公正无私,避免选择性执法或腐败现象,增强公众对法律的信任。

2. 社会公平与正义

  • 减少贫富差距:通过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措施,减少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 保障基本权利: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 教育与文化

  • 加强教育:通过教育体系,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 文化引导:通过文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弘扬正能量,抵制不良风气。

4. 社会治理

  •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增强基层的自我管理能力。
  • 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5. 经济措施

  •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经济政策,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 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6. 国际合作

  • 外交策略:通过外交手段,争取国际支持,减少外部压力。
  •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

7. 心理与舆论

  •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缓解公众的焦虑和不满情绪。
  • 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和舆论引导,增强社会的正面氛围,减少负面情绪。

8. 改革与创新

  • 政治改革:根据社会变化,适时进行政治改革,增强体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科技创新:利用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9.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 危机管理:加强危机管理能力,减少危机对社会的影响。

10. 长期战略

  • 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 培养人才: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总之,面对“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统治者或领导者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既要治标,也要治本,通过法治、公正、教育、经济、文化等手段,综合应对社会动荡和挑战,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命是定数,运是改变

什么是命运?对命运最好的解释就是: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按照你过往的性格和逻辑,会做出的行为,这个叫做命;如果事情发生时,你做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以往的性格和习惯,有了很大的偏差,这个就叫做运。

所谓的好运,就是事情发生时,你所做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以往的性格和习惯,有美好的转变,结果导致幸福发生,这个就叫做好运。

所谓的坏运,就是事情发生时,你所做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以往的性格和习惯,有邪恶的转变,结果导致灾祸发生,这个就叫做坏运。

命是定数,运是改变。所谓的逆天改命,逆的不是天,逆的是自己的本能。

想给娃说的五句话

一、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完全听话,但你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别人;

二、你可以犯错,因为犯错会让你学到很多很好的经验,但要记得改正,而且将来不要再犯;

三、你可以拒绝,不要害怕别人因此而不喜欢你,同样你要接受别人对你说不;

四、可以放声哭泣,哭泣是释放情绪的方式,每个人都需要发泄,但哭完请记得擦干眼泪;

五、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管仲遗言

问智谱清言:

管仲临终时对齐桓公的遗言?

智谱清言答:

管仲临终时对齐桓公的遗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疏远小人
管仲特别警告齐桓公要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启方这四个人。他认为这些人都为求宠而牺牲人性,容易导致国家混乱。具体来说:

    • 易牙:烹煮自己的儿子以满足齐桓公的口味,管仲认为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爱,不可能真心对待君主。
    • 竖刁:为了侍奉齐桓公而自宫,管仲认为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不可能真心对待君主。
    • 常之巫:能算卦、卜生死、治病,管仲认为齐桓公应相信天命,不应依赖这种人的胡说八道,否则容易作乱。
    • 卫公子启方:侍奉齐桓公十五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家奔丧,管仲认为他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爱,不可能真心对待君主​​​。

    2、重视贤能
    管仲建议齐桓公要重视并任用贤能之士,特别推荐了隰朋作为自己的继任者,认为他做事谨慎、公而忘私,是合适的人选。尽管隰朋年事已高,但齐桓公应在他之后继续寻找贤能之士,而不是选择易牙、竖刁、开方等人​。

    3、坚持法治
    管仲重申了法治的重要性,建议齐桓公要坚持法治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关注民生
    管仲还强调了关注民生的重要性,建议齐桓公要继续推行减轻赋税、改善民生的政策,以赢得民心,巩固国家的根基​。

      然而,齐桓公最初听从了管仲的建议,将这四人逐出宫外,但后来因为生活不便又将他们召回,最终导致了国家的混乱,齐桓公自己也被活活饿死​。

      这些遗言体现了管仲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长远考虑,对齐桓公和齐国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