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贞(正,是说打仗的目的要正确)
,丈人(“丈人”在古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贤明长者率兵)
吉,无咎。
《师》卦象征兵众:守持正固,贤明长者统兵可获吉祥,这样就无所咎害。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彖传》说:师,是部属众多的意思;贞,是守持正固的意思。能使众多部属坚守正道,就可以作君王了。譬如刚健居中者在下相应于尊者,履行危险之事而顺合正理,凭借这些来攻伐天下,百姓纷纷服从,势必获得吉祥,又哪有咎害呢!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象传》说:地中藏聚着水源,象征兵众;君子因此广容百姓而聚养众人。
【初六】师出以律(法令、法则)
,否(fǒu,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
臧(cáng,通“藏”)
凶。
军队出动要靠军纪,否则便会有凶险。(此爻阴居阳位,又为本卦之起始,阴柔之象明显,为初出茅庐之征,又处卦主之左右,以其柔弱之质恐难治军以律,所以爻辞告诫说军纪不佳会有风险。《象传》也说,军队出动要靠纪律约束,军纪不良就会有凶险。初六爻当严以律己,谨小慎微,以严明军纪为首要法则。)
【九二】在师中(持中不偏不倚,正)
吉,无咎;王三锡(xī,赏赐)
命。
在军营中持中不偏不倚者吉祥,无灾祸;天子多次给予嘉奖。(此爻阳爻居下卦之中位,为中庸之象;又为本卦之唯一阳爻、一卦之主,受众阴爻之拱卫;上之六五虽阴柔,然位居尊位,为卦中之君,与之相应。九二主爻居于军中,总摄用兵行师之事,因其具备刚中之德,所以吉祥没有咎错。爻辞中“王三锡命”说明六五君王对九二大人宠信之深,依赖之重,委以重任,并多次嘉奖。《象传》中所说的“怀万邦”指出,君王多次嘉奖将帅并不是要穷兵黩武,而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收服安抚百姓之心。这就强调了用兵作战的根本原则是要坚守正道、师出有名,且要适可而止。)
【六三】师或舆(舆,车舆也。——《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
尸,凶。
军队或会用车装着尸体回来,凶险。(此爻阴居阳位,不正不中,才能有限;又乘于九二之上,刚愎自用,故行事易失。这象征将领有勇无谋,才弱志刚。其轻率用兵,大意轻敌,所以吃了败仗,军队最后载尸而归,可见是多么的凶险!)
【六四】师左(古代兵家尚右,以右为前,以左为后,这里引申为退避之义)
次(驻扎)
,无咎。
军队后退驻扎,无灾祸。(“左次”为退避歇止之义,六四爻处上下两卦之交,为“多惧之地”,下又无阳爻为继,处势不利,所以暂时退后一步,按兵不动,因此而得无咎。六四爻柔居阴位,阴柔而得正,故可处险自警,不致一意孤行;一时受阻,能暂退而按兵不动,所以没有灾祸。)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无咎;长子帅(统率;率领)
师,弟子舆尸(以车运尸)
,贞凶。
封地里有禽兽,直言应该把地里的禽兽拿住,无灾祸。委任声望很高的巨子统率军队,却又派庸才小人参知军事导致车载尸体败归,纵然师出正义,也必定凶险。(六五爻以阴爻居于处上卦中央的至尊之位,显柔顺、中庸之象,不会贸然犯险,是柔顺中正而能用师的明君。“田有禽,利执言”比喻敌人来侵犯领土,应该予以打击。这是师出有名的正义之战,所以是有利的,没有灾祸。君王派出自己非常信任的,能以中道行事的“长子”九二率师出征,这是正确的。而派柔弱平庸的小子六三参与军事指挥,则是用人不当了。)
【上六】大君(天子、君王,即九二中的“王”)
有命,开国(指古代指建立诸侯国)
承家(承继家业)
;小人勿用。
君王有奖赏,有功者封为诸侯或大夫,小人不得受封。(此爻为本卦之终极,阴居阴位而得位,象征战争结束,君王论功行赏。)
注解: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能使众人都来归顺正道)
,可以王矣。刚中而应(刚健中正又能得人响应)
,行险而顺(身处危险仍能顺应正道)
,以此毒(通“督”,治理)
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出以律”,失律凶也。“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归向,使降顺)
万邦也。“师或舆尸”,大无功也。“左次,无咎”,未失常也。“长子帅师”,以中行(行止合乎中庸之道的人)
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