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56-玄同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遏止,禁止)(心烦,不舒畅),閉其門,和其光,同其𡑁(佛家、道家指人间),坐其閲,解其紛,是胃(玄,天也——《释言》)(齐一;统一)

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淺,故爲天下貴。

注解:

(知道情况的)智者不说出来,说出来不是智者。

(让我们)遏止心里的烦闷(止),把各种诱惑挡在门外(定),调和自身的光芒(静),把自己混同于尘世(安),坐在对方的位置观察问题(虑),共同解决这世间的纷争(得),是为“玄同(与天齐一)”。

所以因为不可得而亲近,也因为不可得而疏远;因为不可得而产生利益,也因为不可得而造成危害;因为不可得而受到重视,也因为不可得而导致搁浅,所以“玄同”为天下人所重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大炮与黄油。

效率与平等。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平等指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当政府要把经济蛋糕切成更为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变小了。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都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

一个人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都基于其增加一单位该物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

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行动的某种东西。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一位经济学家甚至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它的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它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太明显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贸易使每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无论它是耕种、做衣服还是盖房子。通过与其他人开展贸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服务。

国家与家庭一样,也能从相互贸易中获益。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更多种类的物品与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尽管市场中存在的是分散的决策和利己的决策者,但事实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总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

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情况自发调整时,它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对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进行协调的能力。

人类几乎随时随地地需要同胞的协助,因此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绝对不行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刺激他人的利己心,使其有利于他,并告诉其他人,给他做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那么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请把我要的东西给我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正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

社会上,除了乞丐,没有一个人愿意全然依靠别人的恩惠过活。

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和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何种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下,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但也并不会因为不是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形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经济参与者受利己心所驱动,而市场上的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这种利己心去促进总体的经济福利。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我们需要政策的原因之一是:只有当政府落实规则并维护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市场经济需要实施产权(产权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缼资源的能力)制度,以便个人可以拥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人们自己选择的资源配置的原因大体有两类: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

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市场失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外部性,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市场权力,它是指单个个人或公司(或某个小群体)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当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势力时,设计良好的公共政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当你学了经济学以后,你就能更好地判断一项政府政策什么时候是合理的(因为它提高了效率或者促进了平等),而什么时候是不合理的。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一国生产率的增长率决定了它的平均收入的增长率。

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服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取最好的技术来提高生产率。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是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是货币量的增长。

从美国的经济史中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迅速增长是相关的,而近年来经历的低通货膨胀与货币量的缓慢增长也是相关的。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一、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二、随着时间推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它也鼓励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并生产更多的物品与服务;三、雇用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经济周期是用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或雇用的人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无规律的、很大程度上无法预测的波动。

决策者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可以利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这种短期权衡取舍关系。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以及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对物品和服务的总需求。

观人的七条途径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将来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观点有什么变化,能否随机应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知识经验如何,具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事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其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二两三刀,阳奉阴违。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

知雄守雌

赵简子以襄子为后,董阏于曰:“无恤贱,今以为后,何也?”简子曰:“是为人也,能为社稷忍羞。”异日,知伯与襄子饮而批襄子之首,大夫请杀之。襄子曰:“先君之立我也,曰能为社稷忍羞,岂曰能刺人哉!”处十月,知伯围襄子于晋阳,襄子疏队而击之,大败知伯,破其首以为饮器。故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其为天下谿。”

持胜甚难

赵襄子攻翟而胜之,取尤人、终人。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劲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骤战而骤胜者亡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德经55-含德之厚者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逢(chài,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弗螫,(jué,或作攫。爪持也;抓取)鳥、猛獸弗搏。骨弱筯柔而握固,未知牝牡(pìn mǔ,牝,雌性的性器官;牡,雄性性器官)之會而(juān,男婴勃起的生殖器)怒,精之至也。终日號而不(yōu,气逆),和之至也。

和曰(规则,规律),知和曰明,(帮助、补助)生曰(祥,福也;吉利)(思想)使(放纵,任性)(意气;偏激、任性的情绪)曰强。物壯即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注解:

品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遇到毒虫、毒蛇,却不螫咬他,抓凶恶的鸟、猛兽,却不攻击他。(婴孩的)筋骨柔弱,但小拳头却握得很牢固;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小生殖器却自然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盈到了极点。他终日号哭,却不会气逆,这是因为身心和谐到了极点。

和谐叫做“常”,知道和谐并去践行叫做“明”,助益众生叫做“祥”,思想放纵意气叫做“强”。万物壮盛之时即会走向衰老,称之为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早夭。

德经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离;脱离),子孫(则,那么)祭祀不絶。

脩之身,其德乃真;脩之家,其德有餘;脩之鄉,其德乃長;脩之邦,其德乃豐;脩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如此,这样,那样)哉?以此。

注解:

善于建树者不易被拔除,善于抱持者不易被脱离,(如此)子孙则会世代传承、香火祭祀不会断绝。

把这个道理贯彻到自身,这个人就会变得真诚;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家庭,这个家庭就会变得富足;把这个道理贯彻到乡邻,这个乡邻的关系就会变得和睦长久;把这个道理贯彻到邦国,这个国家就会变得繁荣昌盛;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天下,天下就会变得博爱。

以贯彻此道理之自身来观照不贯彻此道理之自身,以贯彻此道理之家来观照不贯彻此道理之家,以贯彻此道理之乡来观照不贯彻此道理之乡,以贯彻此道理之国来观照不贯彻此道理之国,以贯彻此道理之天下来观照不贯彻此道理之天下。我怎么知道天下是如此(规律)呢?就是用这种观照的办法。

德经53-盗夸非道

使我𢴲(xié,束也,缚也)有知,行於大道,唯他是畏。

大道甚(平坦;平易),民甚好(融化)

朝甚(免掉旧官职,任命新官职),田甚芜,倉甚虚;服文采,帶利劍,(yàn,同“饜”,饱,满足)飲食,財貨有餘,是胃盗夸(犹盗魁,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夸”,读音通“魁”,既有夸的本意夸夸其谈,又有魁的魁首之意,即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非道也哉!

注解:

(他)把我抓着让我增长智慧、提高认知,让我行走在大道上,所以我只敬畏吾师(我的师傅姓施)。

大道很平易,民众的怨恨很好化解(只要统治者能知“道”并行“道”就可以)。

朝政混乱至极,农田荒芜至极,仓库空虚至极;而统治者们仍旧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的大腹便便,搜刮着富余的财货,是为“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这是多么的无道啊!

这是2022年开头几天写得最好的文章

01.我的智商不够用(一)

我一直搞不明白,进餐馆要戴口罩,但是吃饭的时候又可以摘下来……难道说,在我吃饭的时候,病毒也去吃饭休息了?

02.我的智商不够用(二)

还有一个问题我搞不明白,你说那些什么门把手啊,冰鲜果蔬啊,桌椅板凳啊,轮胎快递啊这些东西既没有咽喉也没有鼻子,更没有肛门,怎么检测它的核酸呢?如果它们可以检测,那为什么人就必须捅咽喉捅鼻子捅屁股呢?还有,封家封村怕传染,那成千上万人一起做核酸又不会传染了?

03.疫苗研发时间平均都超过10年
只须小学毕业,只须认得字,只须具有小小常识的人,一分钟就能明白的事:
疫苗的研发时间平均都超过十年!!!
破伤风疫苗:用了40年
B肝疫苗:用了38年
流感疫苗:用了14年
天花疫苗:用了26年
脑膜炎疫苗:用了68年
小儿麻痹症疫苗:用了20年
轮状病毒疫苗:用了26年
乙肝疫苗:用了17年
世纪绝症艾滋病至今都没有疫苗,而某病毒出现两年,全世界就出现了四五种疫苗。

04.奇葩逻辑
国产奶粉的广告都有个奇葩逻辑,比如获得欧盟认证啦,新西兰奶源,澳洲牧场,美国质检……然后说更适合中国宝宝,what?

05.新闻
以前不看新闻,会和社会脱节;
现在看了新闻,会和事实脱节。

06.马克·吐温
现实远比小说荒诞,因为小说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07.人有三次新生
第一次是受孕之时肉体诞生;
第二次是思想自由精神独立;
第三次是灵魂摆渡彼岸花开。

08.皮囊和灵魂
人的外表,只是皮囊而已,
在时间里,皮囊终会老去,
所有光鲜都会被皱褶吞噬,
但灵魂不会。
这灵魂里,
包括你走过的路,
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
还有你一生的思考…

09.谈论
不要和不明白的人谈论已经知道的事情;
而是要和明白的人谈论还不知道的事情。

10.稀缺的东西
与和你同频的人相处是轻松快乐的事。
他们做不到的事,从不要求你;
会照顾你的情绪,懂你的黑色幽默;
知晓你的难言之隐……
有时通过眉目间就能分享心情。
人与人之间,理解是最稀缺的东西。

11.张鸣
如果你的价值观就是“成王败寇,弱肉强食”的话,那么,如果有一天你和你的孩子被人欺负了,就不要抱怨,认栽就是。
因为你不可能永远是强者,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永远是强者,要不然,中国400多个皇帝的子孙都哪去了?

12.泳宙
与伟大的人同处一个时代,
既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悲哀。
荣幸的是,可以亲眼见证历史,
悲哀的是,我们只是历史的尘埃。

13.蕙质兰心
一个有教养的男人,就要像宋江那样,当别人侮辱他,挑衅他,得罪他的时候,永远也不气恼,永远保持风度,总是表现得很豁达很宽容……过后再让李逵剁了对方全家,最后怪李逵粗鲁,罚他晚上不许吃酒。

14.经济危机正解
很多人把“经济危机”理解为“大家都穷得吃不上饭”,其实那不叫“经济危机”,那叫“人道主义危机”。经济危机并不是活不下去,而是活得很苦,其特征为:GDP出现负增长;资源错配导致产能过剩;金融系统偿债无能造成违约或展期……我们以为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是身在苦中不觉苦。

15.懂得真多
一个富婆同学,在深圳有5套房,存款好几千万,身家过亿。有次她来北京办事,顺便来看我,让我给她讲讲投资什么好。我从“贸易战到疫情,从新能源到大消费,从元宇宙到VR,从预制菜到数字经济……”把各个赛道都讲了一遍。富婆同学说:“虽然你们穷人没什么钱吧,但是懂的真特么多。”

16.小鱼和大鱼
小鱼才浮出水面找吃的,大鱼王八们都是躲在水底下,什么也不干,默默等着小鱼吃饱长大后然后吃小鱼。普通人创造价值,权贵阶层掠夺价值。(有感于“全国14亿人,至少有12亿人没喝过茅抬,而正是这12亿人为自己的俎国有茅抬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17.奥尔森·威尔斯
我们只身降落人间,
孤单活着,独自死去。
只有借着爱情和友谊,
我们才制造了一时的幻觉,
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18.两个故事
每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有两个故事:
一个是他生活的故事;
一个是他希望生活的故事。

19.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对命运会越发敬畏,更加懂得“人定胜天”不过是浅薄之徒的妄言。在现实面前选择苟且沉沦,就是大多数人的姿态。世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可以将很多人抵抗的念头碾压得粉身碎骨,片甲不留。

20.历史上的今天
不要以为你所经历的每一天,
都是新的一天。
也有可能是:历史上的今天。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gCuW_P12LCQedn1M0iF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