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善为道者,微眇(1、细小,微小。2、同“渺”,远,高)
玄(神妙难捉摸;深奥)
达,深不可志(叙述)
。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
曰:与(yǔ,交往;朋党;盟国;同类)
呵其若冬涉水,犹(迟疑不决)
呵其若畏四邻,严(郑重,庄重)
呵其若客,涣(涣者,散释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业。散难释险,故谓之涣)
呵其若淩(同“凌,líng,冰)
泽(shì,古同“释”,解散)
,璞(喻人的天真状态,质朴,淳朴)
呵其若楃(wò,木帐)
,湷(hún,古通“浑”,混浊,糊涂)
呵其若浊(昏暗不明)
,𣼥(旷,开朗,心境阔大)
呵其若浴。
浊而情(1、酌情。2、通“静”,使安定)
之余(1、通“徐”。2、剩下,遗留下)
清,女(1、通“安”。2、古同“汝”,你)
以重之余生。
葆(1、通“宝”,珍贵。2、通“保”,保持;保护;守卫)
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弃)
而不成。
注解:
古代善于体“道”并力行其“道”者,为人幽微玄远而又通达,深邃隐密以致使人难以叙述。正因为人们难以识其真容,这儿只能勉强描摹一下他们的人格与肖像。
即:他与人交往时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是在冬天涉水渡河;他决断时踌躇疑惧的样子,好像在害怕四周的邻国;他接待他人时庄重的样子,好像是赴宴的宾客(举手投足都不敢随便放肆);他散难释险时顺应时势的样子,好像应时融化的冰河;他敦厚淳朴的样子,好像未被雕琢的简陋的原始木帐;他包容并蓄的样子,好像昏暗不明的浊水;他胸怀宽广的样子,好像敞豁、空旷的河谷。
对于混乱的现状,我们要酌情将其安定下来,使其徐徐变得清平(就如同浑浊的水只要静置下来就可以慢慢变得清和平允的道理一样);万物在安定的情况下,才会徐徐重新使之焕发生机,你要注重保护好现有幸存的生命。
珍重并保守此“道”的人不追求盈满,正因为他不追求盈满,所以能放弃盈满而不刻意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