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不清,那就让我们纠缠到死!

我曾在多年前买了一支股票,叫“华仪电气”,这个股票从购买时候的9元多,一路跌到了现在的0.37元;我之前有几次长期持股的经历,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只要我碰哪个股,哪个股就会被一路打成ST;你卖了,它又很快涨起来了。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综合分析自己这二十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我逐渐摸清了这些垃圾的套路。

这些垃圾贯用商鞅的驭民五术,你不能有比较高的认知或能力,一旦你有了比较高的认知或能力,那你就是重点管控对象。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把你调教成忠犬或奴才,然后把你收为已用;再不行就不断打击你,直至你堕落或者屈服;或者直接给你安排意外死亡或让你自然死亡(稍加思考和分析网络上的新闻报道就能知道)。

在2002年至2012年这个时间段,这些垃圾对我使用的是“调教”法,不断地利用我身边的人和事设局来“教育”我,但那时候我没有开悟,虽然有些坎坷,但也许是天意,通过他们的“调教”,我也变成了一个“垃圾”,最终被他们放弃收用。

从2013年到目前,我处于第二个阶段,这些垃圾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压制我,以试图磨灭我的意志和自信,想让我在重重挫折和失败中堕落和屈服;但在这个阶段,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家庭和公司二点一线,并且每天坚持学习传统国学以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智慧,基本上他们的阴谋和手段都被我破解了。

2024到2034,我将进入第三阶段,我很有兴趣去亲身领教一下这些垃圾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给我安排意外和自然死亡的,抑或是亲眼见证这些垃圾是如何走向自我毁灭的。

《易传》中有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既是对自己的警示,也是对这些垃圾的警告。我不惹事,但我也不怕事。你们这些垃圾既然能用《易经》算出了我的命,那你们一定会后悔自己投胎技术不好,倒霉地撞上了我这个石头;纠缠不清,那就让我们纠缠到死!

来,请放马过来吧!

我对垃圾的定义是:损人不利已的人。垃圾们见从正面拿我没办法,就不断地试图在我后院家庭制造矛盾和麻烦,先是在逼迫我在高价位买了套房子(从经济上控制上你),然后被逼着我安排父母在外租房子(离间你的亲情,逼你做“不孝子”,拆散你的“家庭和睦”),接着安排我弟弟搬家远离我(拆散你的“兄弟情”),最近这些垃圾最近又安排房东上涨租金(让你不得安宁,要不就屈服于垃圾的“淫威”之下)……

看起来,似乎我活在这些垃圾的谋略摆布之中。是吗?我若是不顺着这些垃圾的思路来,又怎么能看清这些垃圾的阴险毒辣?这也让我彻底对这些垃圾抛弃了幻想,对于这些损人不利已的垃圾,我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以坚强的意志,回应以“智”和“力”。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垃圾姓甚名谁,但一众领导洞若观火,通过我和他们的斗争经历,让围观的一众领导都清楚地看清了他们的卑劣和险恶,进而最终让他们自绝于众人。

这些垃圾活着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充当我的磨“道”石,逼着我完善和强大自身,进而把《孙子兵法》、《鬼谷子》注解得更加完善和强大。孙子说:“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在这些垃圾的磨练之下,我也慢慢地脱去了这五个危险的弱点。说心里话,如果你们这些垃圾有“道”不走,非想要较量一番,我也愿意借此机会来锻炼和提高一下自己的“智”和“力”。

我知道你们这些垃圾与人打交道言必谈“利用价值”,用你们的话来讲,你说你们对我来说有什么“利用价值”?可不就只剩下这点“利用价值”了吗?且行且珍惜!来,请放马过来吧!

商战何时再起?

昨天写了营销危机公关的这样一篇文章,随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只是一个基层,这些个道理,中层和高层就不懂吗?待我细细思考之后,得到的结论让我不禁心头一震。原来,中层和高层都躺平了。

我大学是学市场营销的,曾经年少轻狂,经常对市场上的一些商战案例乐此不彼,这也为我后来研究《孙子兵法》打下了基础。但曾几何时,市场中的商战案例却慢慢地鲜有耳闻了,市场经济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就拿这几天的一件事情来说,前几天我在拼多多一个销量达十万件且有“店铺保障”的名叫“南极人**专卖店”的店铺买了二套保暖内衣(因为之前买过南极人品牌的,觉得还可以),但收到的是连标识都不对的假货。从我在拼多多的购物经历来看,发现很多人都在肆无忌惮地公开售卖假货。这种情况往前倒推七八年,商家是不敢的,商家会被维权的人举报而被平台下架,现在平台也不管了,放任商家售卖假货。

以小见大,从身边的案例来看,市场正在逐渐失去自我调节的功能,很多企业都在躺平,企业正失去活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源在人,因为人躺平了,人正逐渐在失去主观能动性。我在想:一个人人躺平、退化了的市场,万一狼来了,怎么办……

看到大家都躺平了,我也感觉我也快要躺平了,为什么?那么多事,你一个人都做了?

人就是人,即使神话小说里的神仙,那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你能牛逼到一个人把天下的事都做了?!

以损为益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商场的一个叫七田真的商铺突然停止,导致预先购买课程的学生家生经常聚集在商场维权。昨天正是人流量大的时间段,然后学生家长又聚集在商场试图制造不好的影响以给商场方施加压力……从中正立场上讲,商场方和家长方都是受害者,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才是当前要做的。

《尚书》中说:“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乃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我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老子说的“不战而善胜。”,即不争斗,不对立,要能主动承担责任并保持克制。

今天早上我又问了身边两个人,我分别把他们比作“卿士”和“庶人”。其中的“卿士”说:“要和家长坐下来谈一谈,商量着解决问题。我们应该站在高层的立场,家长该走法律流程就走法律流程,我们也是受害者,家长不应该找我们。”其中的“庶人”说:“要和家长谈一谈,商量解决的办法。家长来商场消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我们的品牌信誉,现在商铺跑了,作为商铺的管理方,商场应当负责任。”

听了“卿士”和“庶人”的意见,我又产生了新思路:积极地与家长谈判,以谋求达成统一战线,最后由商场方牵头主导,家长们配合举证和声援,大家一起去维权。这样做比两个受害者在那徒然地互掐要好得多。

这个时候,对于这个问题,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但这个主意可行吗?最后我决定“谋及卜筮”——卜卦问天。还是摇铜钱法,分别得到正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正正反、正正反、正反反,得到本卦泽地萃、互卦风山渐、变卦泽雷随。然后这个卦怎么解?

鬼谷子在《却乱》中说:“却乱者,再造表里,取信为势。”所谓却乱,就是重新构造事物的内因和外因,采取诚信的方式去营造有利的形势。就是理顺矛盾各方的关系,弄清楚共同利益和主要矛盾,最后用诚信的方式去营造有利的形势。这指的是:积极地与家长谈判,以谋求达成统一战线,最后由商场方牵头主导,家长们配合举证和声援,大家一起去维权。

鬼谷子在《转丸》中说:“以损为益者,皆因能任今而顾后;见德若失者,乾坤孰有未定?否而为泰,废弃至宝,转丸之道矣。”把减损看作是增益的人,都是因为能够担当眼前且能顾及未来。视有得如同有失的人,乾坤哪有没能安定的?否之后就是泰,废弃至爱的珍宝,这是转丸的运用规律。商人以“财利”为珍宝,如果能做到舍利取义,那么就可以顺势扭转局势,转损为益。这里指的是:召集媒体,进行公关,在媒体和社会的见证下,先行垫付顾客的损失,然后大张旗鼓地对七田真进行追讨,相信此举会赢得全社会的支持,并且能塑造商场负责任、顾客放心购物的良好声誉,这是转损为益的转丸之道。这样做所收到广告效应和良好声誉,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下策:家长、商场各自维护自己的利益。中策:家长、商场达成统一战线,共同维权。上策:商场以损为益,先行垫付家长损失,然后进行公关营销,提升商场知名度和社会声誉。

想到这里,这个卦就好解了。本卦泽地萃代表现在的状况,指现在人群会聚,矛盾慢慢地在集聚;互卦风山渐指事件演化的过程,指矛盾逐渐找到化解的办法;变卦泽雷随指事情的结果,指商场的应对策略得到受害家长、顾客、社会、政府的认可,都纷纷随从并支持。

孔子在《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认可你的智慧却不发怒或怨恨,是否也是君子的所为呢?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认真阅读一下;如果觉得我写的都是废话,请忽略……

不要随便干涉他人的因果

早上上班的路上,在出站的地铁口,我又碰到了那两位乞讨的夫妻。

在一开始,我还是挺同情这对夫妻的,这么大年纪,在这么冷的天,而且现在都用手机支付了都不带现金他们怎么讨得到钱,当时心里倒是挺担心他们的……后来仔细一想有些不对,地铁站内是不允许乞讨的,而他们却可以在这里乞讨,显然不一般,再后来还听人说他们是被小轿车接送过来的……这显然又是领导在设局考验大家。

今天早上我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我相信万物都有因果,并且认为不应该随便去干涉他人的因果。这对老年夫妻会沦落到乞讨的境地,一定有它的前因,才有了今天这种后果。
这个世界上可怜的人很多,你可以去帮助他人,但是不要被他人利用了你的善良和同情心,否则就是愚蠢。

善良和同情心是优点,但是在特殊的情境中它们可能是你致命的缺点。在自身能得到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善良和同情心是优点;但是在自身安全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善良和同情心就是缺点。在当前的状况下,我视善良和同情心为缺点。我们可以善良,但是不能愚蠢!

老子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这句话我十分认同!但是我目前还不是圣人,思想只能停留在“智”的认知,远还没有达到“道”的认知。

我自认为自己目前还只是一个闻道“若存若亡”的中士,还需要努力向那些闻道“堇能行之”的上士靠齐,所以后面自己还是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

破解三仙献鼎局

有一个顶级阳谋叫做三仙献鼎局。阳谋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所有的东西都明面上,你知道这是个局但就是破不了!但这个三仙献鼎局真的破不了吗?未必。前段时间我就被领导设在了这个局中,但后来在不知不觉中被我破解了。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吧,西游记里的仙界有三样东西是硬通货,分别是潘桃、仙丹和人参果。而管这三样东西的又分别是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和镇元大仙,三仙献鼎中所说的三仙就是这三位。那鼎又是什么呢?在古代鼎是人们吃饭做饭的家伙,跟现在的锅差不多,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三仙献鼎局就是玉帝为了让这三位神仙下属把手里的核心资源上缴公司而下的一盘很大的棋。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玉帝想让手下上缴资源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为什么要搞得那么绕呢?你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公司老板手下有三个销售,分别捏着公司里最大的三个客户,每个月他们都能靠这三个客户拿到巨额提成。你要他们把客户上缴公司统一管理,不就是赤裸裸砸人饭碗吗。怕不怕他们带着客户跑到其他公司去那?玉帝也会怕这些人靠着手里的资源笼络人心发动政变。于是石头里平白无故蹦出来一只猴子,一言不合,大闹天空打砸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推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西行路上还顺便把镇元大仙的人生果树连根拔起。然后玉帝请来的如来佛祖用五行山压住了猴子,喊来了观音菩萨用圣水复活的人参果树。这个时候再来谈统一上交的事,是不是就是容易的多了?

想明白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秦王车列商鞅之后,依旧在推行商鞅变法。当时秦国朝堂内外布满了各种外戚势力和贵族,有这些人的制约,秦国很难发展更不用说后面统一六国了。藩王和外戚一直是那个时候最容易瓦解皇权的两股力量,这个时候有个叫商鞅的年轻人主动提出来要变法。秦皇心中窃喜呀,一来可以借变法之机削弱外戚实力,二来可以把这些外戚贵族的怨气统统转移到商鞅身上。等到哪天矛盾真的大了,把商鞅一杀再摆出一副你还要我怎样的架势。其实自己的目的早就达到了,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汉武帝的推恩令,曹老板的小壶分粮其实都是三仙献鼎的杰作 。

三仙献鼎局的核心逻辑其实就是转嫁矛盾。把主体和主体之间的矛盾转化成主体和傀儡之间的矛盾,最后在大张旗鼓的把傀儡给剪掉。

那么我是如何破解领导给我布下的这个三仙献鼎局而使自身得以保全呢?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首先我站出来冒犯领导,不是为了我自己,完全是出于义愤,为了坚守我们心中的那个“正义”。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我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众人的暗中支持和保护,这是我能破局并得以自保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二、通过对《孙子兵法》《鬼谷子》《黄石公》《论语》《易经》这些国学智慧的学习,让这些圣贤的思想和智慧内化到自己的观念中。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这些圣贤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在无意识中影响并帮助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三、因为是信息单向透明(我在明,领导使用脑机接口在暗),所以在遇到疑难的时候,我经常借助于卜卦(天知、地知,听一下天的参考意见),判明当前的状况,并从卦象中得到启示。在几次重要的关口,我都根据所占之卦的卦象中得到启示,从而及时对自己的行动方向做出了调整。

四、自身要有强大的意志,并且要有敢于和领导扳手腕的勇气。拳怕少壮,我只是不喜欢争斗而已,一旦下决心斗一斗,那就要露出久藏心底的那股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锐气。

五、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且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破这个局一定要做到适可而止,不要学孙悟空当愣头青。老子说:“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我的主要目的只是想让这些领导摈弃落后愚昧或是有所省悟,不要再造孽作恶;往往每次达到目的后,我就不再口诛笔伐。

六祖慧能大师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我时常觉得现在呆的这个地方挺好的,在这里可以学到、悟到不少东西 。同时每天有这么多的领导和同事陪着自己一起成长,还真是挺热闹的。怪不得我为这个地方卜卦卜了个水风井卦,这里的确就是智慧源泉。

以“道”御“智”

领导把我们几个安排在消防队,想让我们替他们火中取栗,这是个不怎么好破的阳谋。这个火灭不是,不灭也不是。不灭火,公司可能被火烧没了,这样良心上受谴责;灭火,将使得大家陷入危险的境地。

于是我向天卜问:“如何破解领导给我布下的阳谋?”还是摇铜钱,分别得到:正反反、正正反、正反反、正正反、正正反、正反反,这次得到一个静卦——泽水困

这个阳谋也不是破不了,一个很简单的破解方式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双方意向相合,就同心协力;意向不合,就分道扬镳,各安己命。结局可能是公司一把火烧了,我们也失业了。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自身利益来说,这可能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工作可以再找,命只有一次。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防火可以,灭火我不干,这个是我先前的想法。

但刚才卜出的这个泽水困,意思是如果我选择使用智谋来应对这个事情,将会让自已陷入困境。那怎么办呢?用“道”,顺其自然。如果我们到达火场后发现是小火,出于职责和保护公司财产的本能,那就灭一灭;如果是大火,同样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本能,那就要临时随机应变。总之,顺着人性来决定,毕竟谁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通过今天的这次卜卦,我更坚定地认为“道”所发挥的作用远胜于“智”,我们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使用智谋,才能发挥出“智谋”的威力。

20231218卜卦

先说说我们一家人的情况:起先我和老婆在武汉没买房子的时候,爸妈帮助我们了一笔钱,弟弟也借了我们一笔,合全家人之力在武汉买了一套70多平方的房子,这个时候一家人是团结且和睦的;接着弟弟因没房子找不到女朋友,我们把我们这个70多平方的房子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过户给了弟弟,让他成了个家,然后我们又在旁边买了个110平方的房子和爸妈一起住,这个时候一家人也是团结且和睦的。不知何时,我们一家人又被这些垃圾盯上了,利用我们老百姓的思维透明化(打了疫苗后就会思维透明化,可随时被脑控),对我们进行各种挑拨离间,慢慢地一家人开始出现了裂痕。先是在迫不得已之下,我们被逼着在高价位买了二套房,原计划打算给爸妈住的,但因经济原因的考虑,他们没能住进去,最后在外面给他们租了套房分开住;然后弟弟和弟媳因嫌弃住的房子小,且上班距离太远,就把现在的70平方的房子卖了,到武冒南湖买了套房……

一家人终于被这帮“垃圾”拆散了,真是好计谋!你们也好意思跟我说你们也信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垃圾”来称呼你们,算是名符其实。自已修不了身,齐不了家,治不了国,平不了天下,也千方百计不让别人做到!真是十足的垃圾!你们千万不要说你们要“教化”百姓,睁开眼看看现在大家的状况,你们把这个世道“教化”成什么样子了!我们之前可是被隔壁邻居称赞为“和谐家庭”的,可现在……一想到我们一家人的现况,我就忍不住骂这些“垃圾”!

现在我们也因为还房贷的压力太大了,打算采取收缩的方式,把两套房子卖一套(车也打算卖),先把买二套房时借亲戚的钱还了。爸妈现在也只能暂时在外面租房子住,一想到这个就心酸,哪个父母不想住自己儿子的房子?!可现在……真是身不由已啊!

关于这个烦恼如何解决,我打算卜卦问一下天。还是采取摇铜钱的方式,分别得到正正反、正反反、反反反、正反反、正正反、正正反,然后阴极生阳,得到本卦风火家人,互卦火水未济,变卦风雷益

本卦代表现在的状况,风火家人的意思是一家人,运用到这个情境中,表示我们一家人出现了问题。

互卦代表后面发展的过程,火水未济的意思是事未成,指我们一家人重现在团结和睦的愿望还未达成。未济卦六三爻说:“未济,征凶,利涉大川。”事未成,往前进发有凶险,利于涉越大河巨流。对我的启示是:往前进发虽有凶险,但还是会往前进发,有这样的勇气才能克服前方的重重困难,以涉越大河巨流。

变卦代表未来的结果,风雷益的意思是补益。是经历家庭的这些事后,虽历经磨难,但最终会让我受益。

卦推算到这里,我终于释怀了。那些“垃圾”,也一定有他们的天命,那就是来磨我。我突然想到了老子说的一句话:“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该来的就让它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坦然应对即可!

召穆公之“共和行政”

召穆公(生卒年不详),姬姓召氏,名虎,召邑(今陕西省岐山县)人,召幽伯之子,母为召姜。召公奭次子的后代。

当时周厉王暴虐,召虎多次劝谏周厉王不要施加重税,不要忽视民怨,不要堵塞民众的言路,周厉王都不从。最终,引发国人暴动。召穆公藏匿太子,并用其子作为太子的替身,太子于是脱险。

周厉王死后,太子周宣王即位,召穆公与周定公辅佐周宣王,史称“周召共和”。在方叔伐楚之后,召穆公率军征伐淮夷,开辟疆土。

召虎与方叔,皆是宣王中兴的中流砥柱,二人常常被后世作为重臣名将的代表,合称为“方召”。

人物生平

反对苛税

周厉王暴虐,奢侈荒淫。为了维持花天酒地的生活,周厉王决定增加赋税。于是下令,对很多物产征收“专利”税。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们采药、采矿、冶炼、砍柴、放牧、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井水、过城门,也要纳税。

召虎反对周厉王的苛税政策。于是,召虎写了《大雅·民劳》:“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行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行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政变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但周厉王不听,依旧施行。

殷鉴不远

在施行专利税之后,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民怨沸腾,在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形势日益危机。

召虎看到形势危急,就劝告周厉王说:“王上,百姓们实在受不了了,‘专利’法再不废除,难得不发生动乱!” 于是,召虎写了《大雅·荡》,假托周文王慨叹殷纣王无道之词,劝谏周厉王。作品写道:“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 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的借鉴并不遥远,应该知夏桀的下场。”周厉王听了召虎的劝谏,勃然大怒。

周厉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5年),周厉王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国人都不敢随便说话了,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反对止谤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召虎,说:“我能制止毁谤了,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召虎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啊。可是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流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此,治水者只能疏通河道而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他们畅所欲言。所以天子处理政事时,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谏之力,君王的同宗都能弥补、监察国王的过失,乐师和史官以乐歌、史籍加以谆谆教诲,年高望重的师傅再进一步劝诫他,然后,由天子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常理。人民有口,就像土地上有山水,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百姓发表言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都能表露出来。人们认为好的就尽力实行,认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才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老百姓把内心考虑的事说出来,这是内心想法的自然流露,怎么能加以堵塞呢? 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

周厉王不听召虎的劝谏,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

藏匿太子

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2年),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今陕西西安)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武器围攻王宫,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逃离镐京,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霍州)。

国人攻进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转而寻找太子静。召虎将太子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虎家,要求召虎交出太子。召虎说:”先前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 在太子被人杀了,君王会认为我是因为愤怒而杀死太子吧? 身为人臣,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待奉天子呢?” 召虎召唤了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静出外应对众人,太子静得以脱离危难。

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在国人暴动平息后,召穆公与周定公共同执掌国政,号曰“共和”。 后世史书常称之为“共和行政”或“周召共和”。

周定公、召穆公下令,对历史纪事进行纪年。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按《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共和元年,岁次庚申,即公元前841年。

拥立宣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国,太子静已经在召穆公的家中长大成人。召穆公、周定公于是共同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

召穆公鼓励史官献书来警示君王,南宋时期的史学考证书籍《困学纪闻》曾经提及道:“眚大史之任也,愚谓人君所讳言者,灾异之变;所恶闻者,危亡之事。大史奉书以告君,召穆公所谓史献书也。”

征伐淮夷

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4年),方叔伐楚,最终,方叔大破楚国,迫使楚国臣服。

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3年)的农历乙亥月(不早于11月8日,不晚于12月8日),召穆公率师伐淮夷。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的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征伐。前路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奔赴疆场。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周宣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四方,扩我大周疆土!” 召虎率军征伐,不扰民、不过急,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淮夷被平定,许多国家向西周臣服,领地直至南海之滨。

周宣王命召虎:进行巡视疆土,进行宣扬政教! 文臣、武将皆受其命。召虎成为保卫国家的重臣。

召虎回朝复命,叩谢并颂扬天子之意。遂作成纪念“召穆公簋”,铭记其征伐淮夷之功勋。召虎敬颂天子万寿无疆!

主要成就

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是在周厉王丧失权力但依旧在世期间,周朝由周定公、召穆公二人率领百官共同议政。

共和行政,不但承受住了周朝当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对周朝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后来的宣王中兴、国力壮大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开创了中国历史准确纪年。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 天,没有间断记载。正是这件事能够上溯几千年而不迷惘。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只能是传说和半信史,时间脉络十分模糊,只能够通过文物考古追溯,准确性是不够的。所以说,共和行政对于中国的历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作用。

平定淮夷

召虎在方叔伐楚获胜的基础之上,领兵从江汉地区出发,兵锋东向,麾指江淮,斩杀诸多敌人,大破淮夷军众。分军搜讨,西起息、蔡之地,东到大海之滨,北起徐国之地,南至长江岸边,遂廓定江淮地区。所过之地,淮夷尽皆被征服,其降者不可胜数。而且,按照《诗经》的记载、《广东通志》的记载、《岭海舆图》的记载,南海诸国得知淮夷被召穆公平定,也向西周表示臣服。为后世的秦攻百越之战奠定了师出有名的基础。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召穆公/2384065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出处

先秦·左丘明《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阻止)民之口,(超过)于防川”。意思是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比喻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成语故事

周厉王是西周时候的一个暴君,他独断专横、残忍凶狠,谁稍不如他的意,不是遭受酷刑,落得终身残疾,就是被流放到穷乡僻壤,弄得妻离子散。老百姓对他恨透了,大家遇到一起就讲他的暴行,不满的情绪四处蔓延。

召穆公见人民对周厉王越来越不满,很忧虑,担心这样下去终将酿成大乱,就劝周厉王说:“大王,你这样做实在太过分了,老百姓快受不了了,到处都在议论你。”周厉王一听,拍着桌子吼道:“谁敢议论我,立即处死。”为了防止老百姓说自己的坏话,周厉王从卫国找来了一个巫师,让他整天在街上转悠,听到谁说自己的坏话就立即来报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说了对周厉王不满的话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一来,老百姓都不敢议论国君了,甚至连在一起讲话也不敢了,怕被误认为在议论朝政而做了冤死鬼。两个熟人在街上偶尔遇见,只能互相递个眼色,擦肩而过,谁也不敢张口。从此,再也没有怨恨之声传到周厉王耳朵里。他高兴极了,觉得自己的办法真灵,得意洋洋地对召穆公说:“你看,我能禁止百姓发议论,现在没人敢说我坏话了吧?

召穆公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水。河水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所以,治理河水要采取疏导的办法,治理民众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然后采纳其中好的建议。这样,天子处理国政就少差错了。古代圣贤的君主为政,总要让公卿大臣甚至士大夫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要广开言路,让天下百姓都有议论政治得失的机会。老百姓嘴里讲的都是心里所想的话,怎么可以不让他们说出来呢?

可是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召穆公的劝导,而且变本加厉镇压百姓,三年后,激起民愤发生了叛乱,最终被流放到了国外。

成语寓意

古语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召穆公屡次规劝横征暴敛的周厉王,周厉王非但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地“防民之口”,这种做法本身即是一种“失民心”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会降低他的失误,也不会消除民众的愤怒。周厉王终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可悲,可怜,却又在情理之中。如果当初他勤政爱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需,那么也就不会沦落到流放的下场。

成语告诉人们:无论何时,处于何种境遇,君与民,都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离不开一国之君,更离不开一国之民。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35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