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法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

“法”字古金文为“灋”,“灋”念“fǎ”。《字源》(约斋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公平如水,省廌写作法”。

《说文解字》释为“灋,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先生看来,“灋”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

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义;二是“灋 ”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

后来,出于便于书写和记忆的需要,“廌”字从“灋”中被隐去,简化为“法”,然而它所象征的中国法律传统文化并没有随之消失。灋在我国古代法制监督史上仍有着非凡的涵义。由于灋是“法”的化身这一特性,从先秦到明清,“灋”形象被当成监察、审计和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在各种场合被经常使用并作为监察御史和司法官员等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楚王仿照灋的形象制成衣冠。秦朝时正式赐给御史作为饰志,后遂称“灋冠”。据古文献记载:“侍御史冠灋冠”(《秦会要订补》卷十四)。“法冠,一名灋冠,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灋角形。法官服之。”(《隋书·礼仪志·七》)。汉朝时,廷尉、御吏等都带灋冠。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诗中就有“苍鹰下狱吏,灋饰刑官”的句子。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送韦侍御先归京》诗中有“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的描述。

所以从古到今,违法(违反宪法)的事不要做,做了一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2dcbcedbb6e7

八正道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佛教名词,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一、正见。

正见是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智所证知,直窥实相。

二、正思维。

正思维是指在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意业: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静。)

三、正语。

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1、 不妄语欺骗;2、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3、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4、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讲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四、正业。

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五、正命。

正命是指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出家人),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六、正勤(正精进)。

正精进是指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1、未生善令生;2、已生善令住;3、未生恶令不生;4、已生恶令灭。

七、正念。

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八、正定。

正定指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1、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2、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转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八正道/196662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三业/299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