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指个体对权威、规则、制度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和限制产生的抗拒、抵抗或反抗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能源自于对不公正、不合理、不自由或不符合个体利益的情况的不满和抵触。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1、权威压力:个体感受到来自权威人士的强制、压迫或限制,导致个体产生反抗心理。

2、不公正对待:个体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歧视或不公平的待遇,导致个体产生反抗心理。

3、自主性受限:个体感受到自主性受到限制、选择权被剥夺或自由受到限制,导致个体产生反抗心理。

4、不满和抵触:个体对规则、制度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感到不满意、抵触或不认同,导致个体产生反抗心理。

5、自我认同:个体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念或信仰感到受到威胁或挑战,导致个体产生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可能表现为言语、行为或情绪上的抵抗和反抗。在某些情况下,适度的反抗心理可以促使个体争取权益、捍卫自己的权利,但过度的反抗心理可能导致冲突、矛盾和不良后果。因此,在处理反抗心理时,需要平衡权衡各方利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避免过度的对抗和冲突。有效的沟通、妥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化解反抗心理,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常见肢体语言解析

一、说话时脚抖动

说话时脚抖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焦虑或紧张的肢体语言。这种行为可能表明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时感到不安或紧张,脚抖动可以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对于一些人来说,脚抖动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脚抖动往往暗示着内心的不安情绪。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尝试通过放松技巧或专业帮助来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二、说话时双手交叉胸前

当一个人说话时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防御性的肢体语言。这种姿势可能表明说话者感到紧张、不自信或者抵触。双手交叉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一种自我保护的姿势,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压力或不舒服的情境时感到更加安全和受保护。然而,这种姿势也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阻挡或关闭的姿势,可能会给他人一种不开放或不友好的印象。因此,如果想要传达更加开放和友好的态度,建议避免双手交叉在胸前的姿势。

三、双腿交叉,双手叠放于大腿上

双腿交叉,双手叠放于大腿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自我保护和冷漠的肢体语言。这种坐姿可能表明说话者在情感上感到封闭或保守,不愿意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或与他人建立亲近的联系。双腿交叉可能暗示一种防御性的姿势,而双手叠放于大腿上则可能表示一种被动或消极的态度。这种姿势可能会给他人一种不友好或不开放的印象,因此在与他人交流时,建议尽量避免采用这种坐姿,以免造成误解或不良影响。

四、坐在凳子边上,身体前倾

坐在凳子边上,身体前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表现出兴趣和专注的肢体语言。这种坐姿表明说话者对正在讨论的话题或对话对象非常感兴趣,展现出一种积极参与和专注的态度。身体前倾可以显示出对话者的关注和投入,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开放和友好的姿态,有助于促进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这种肢体语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可以增强对话的亲近感和有效性。

五、正襟安坐,手扶座位

正襟安坐,手扶座位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专注和自律的肢体语言。这种坐姿表明说话者在倾听或交流时非常专注和认真,展现出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态度。手扶座位可以显示出一种自信和控制的形象,同时也表明说话者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种姿势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说话者的自信和信任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资料来源于ChatGPT人工智能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及治疗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以下是可能导致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一些因素: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人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那么他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二、生物学因素: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发现,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与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关。例如,与偏执型人格障碍相关的大脑区域可能存在功能异常或结构异常。

三、环境因素:早年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压力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例如以下几点:

1、早期失爱。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缺乏母爱,经常被指责和否定。单亲家庭更易出现有偏执型人格的儿童。

2、后天受挫。成长中连续地遭受生活打击,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如经常受侮辱或冤屈。

3、自我苛求。自我要求标准极高,并与自身存在某些缺陷之间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是从不公开承认自身的某些缺陷。如个子不高、长相不出众、才能不突出等,其实,意识深层正为此自卑。

4、处境异常。某些异常的处境也使人偏执。如没有学历的人,厌恶别人谈论学历,经济状况不好的人,回避谈论经济收入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综合来看,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

偏执型人格治疗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由心理咨询师针对来访者的症状用心理学的原理进行解释,来协助患者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有所领悟与了解。治疗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

一、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家庭作业是认知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最后的咨询阶段,家庭作业应服务于预后和复发预防。

二、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

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本人必须采取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

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更应鼎力相助,患难中知真情,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客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另外,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兴趣爱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条件是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似和一致,所谓“志同道合”。这是发展合作、巩固友谊的心理基础;

三、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四、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肝火旺旺。

转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偏执型人格障碍/10090064

道德弱者的犯罪

认知学派的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过程及其对社会行为关系的理论,代表性的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与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认知论。

皮亚杰的突出贡献在于对儿童思维发展及道德判断的研究,建立了著名的发生认识论:他主张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适应是在图式、同化、顺应基础上的机体与环境之间平衡;智慧是主体建构发展的(结构论);智慧的发展分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与抽象运算四个阶段。对于个体道德判断的发展,皮亚杰通过间接故事法研究后提出,与个体的认知发展相平行,儿童的道德发展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发展中找到根据;个体道德判断的发展遵循着从他律向自律的路线:前道德阶段(5岁以前)、他律道德阶段(6—9岁的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阶段(9-11岁开始进入道德主观主义阶段)。
科尔伯格在皮亚杰认知理论(尤其是道德判断研究)的基础上,以“道德两难故事”方法研究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1969年在其著作《道德思想与行动发展的阶段》中提出了三级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汉斯偷药”。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欧洲有个妇人得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才能治好她。病妇的丈夫汉斯找到药剂师,却被索价2000元,这个价格足足高出了成本价的十倍。汉斯只能到处借钱,可最后只凑够1000元。汉斯不得已,只好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以便能快点救活妻子。但药剂师一口回绝他,说:“不成!我研制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因此走投无路,于是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月黑风高的晚上,撬开药剂师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故事讲完以后,研究者会向被试提出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科尔伯格带着问题,采用纵向法,对72名10-26岁男孩(或男人)的道德判断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测量,并将所得结果在其他国家进行验证。最终,科尔伯格于1969年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如下:

1、前习俗水平(0-9岁)

这一水平的人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人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为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所以这个阶段的人会回答不该去偷药,因为偷药会受到惩罚,是不好的。

(2)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人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所以他们在回答之前会想知道汉斯的妻子对他好不好。如果好,他们就觉得汉斯应该偷药,因为把妻子救活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好,他们就觉得汉斯不应该偷药,因为不符合他的利益。

2、习俗水平(9-16岁)

这一水平的人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1)寻求认可(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人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会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的。如果大多数人都支持汉斯偷药,那么他们就觉得应该偷药,因为偷药符合大家的意见;如果大部分人都反对汉斯偷药,那么他们也会觉得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不符合大家的意见。

(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人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所以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会回答不该偷药,因为偷药触犯了法律,是不好的。

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

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1)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人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会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会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所以他们会觉得既然汉斯偷药救人会触犯法律,那么说明现在的法律考虑得还不够多,应该进一步修改。

(2)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在这个阶段的人会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所以他们会认为汉斯无论如何也该去偷药。

科尔伯格认为,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发展阶段既不能前后倒置,也不能倒退,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样的年龄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阶段,每个人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也存在差异。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有些成人的道德认知也仍然处于前习俗水平。科尔伯格进一步研究了行为人的道德发展水平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

认知学派的犯罪心理学理论以犯罪人与非犯罪人的智力差异比较为开端开启了犯罪的认知研究,如早期的犯罪人“低能论”,进而探索以智慧发展为基础的道德水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发展对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影响。道德发展滞后理论是当代犯罪认知学派的代表性理论。

科尔伯格及其他一些研究者在皮亚杰道德判断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行为人道德认知水平与犯罪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而形成了道德发展滞后说。即道德发展与违法犯罪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发展的相对落后与低水平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犯罪行为发生的(隐蔽的)内在动力。

行为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与其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相关

1969年,科尔伯格通过让法官判断犯罪人对其犯罪行为的道德评价,发现所有犯罪人的道德发展都处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水平。1973年,他在题为“青少年犯罪人中的道德判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对比社会背景相同的犯罪和非犯罪人后,发现大部分少年犯罪人道德发展处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而大部分(75%)非少年犯罪人则处于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心理学学者阿巴里诺(J.Arbuthnot)等人在对比研究19项使用科尔伯格研究方法对犯罪人与非犯罪人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之后指出,少年犯罪人的道德发展存在延缓的现象,他们的道德成熟度低于守法的少年:在年龄、性别、智商和社会经济地位相同的情况下,少年犯罪人的道德谈话成熟度得分明显低于守法少年的得分。

道德水平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与犯罪类型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

桑顿(D.Thornton)等在研究中发现,与轻率性的犯罪(如不涉及物质利益的伤害)相比,进行深思熟虑的犯罪(抢劫、夜间偷盗)的累犯的道德推理更可能处于前习俗水平。也即深思熟虑的犯罪与较低道德认知水平有关,而轻率性犯罪则与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大。我国有学者使用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对88名服刑犯人进行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罪犯的道德认知近乎全部(98.8%)处于第一级和第二级水平;罪犯道德认知水平与犯罪类型有关:暴力犯罪、盗窃犯罪与较低的道德认知水平有关(他们处于道德发展第一阶段的比例达到43.2%)。

当然,也有研究认为,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詹宁斯(W.S.Jenning)等人指出,由于道德认知水平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以至于现有研究不能证明原因性主张的正当性,这种关系充其量提供了一种必要的但不充分的条件。少年犯罪并不是不道德行为的同义词;道德发展阶段与身份犯罪(即因为少年的特定身份而被法律规定为犯罪,如美国多数州规定18岁以下饮酒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道德推理与道德推理削弱时发生的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清楚。

——本文摘自《犯罪心理分析》

补偿心理

什么是补偿心理呢?它是一种关乎人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所谓“心理补偿”是指人们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安而失去心理平衡时,企图采取新的发展与表现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要求。补偿心理是作为调整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动力。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报复”

报复可爽了!

是时候祭出这篇2004年的Science了。

“利他惩罚的神经学基础(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在这个研究中,是这样讨论“报复”这个行为的。

两个人,A与B匿名互动,每个人拿10块钱。

A可以决定,将自己的10块钱给B,也可以留给自己。

如果他留给自己,则A与B各自得10块,Game over。

如果他把钱给了B,则B的钱会翻两翻,变成40块。

现在B可以将其中一半发回A,或者什么也不发。

如果B发给A,则他们每个人得20块。

如果不发,则B独吞40块,具体操作如下图:

之后,正片开始。

如果B选择的背叛(放心,B是会背叛的,因为整个实验中,只有A是小白鼠)

游戏结束后,研究人员会给A一个报复B的机会,让A思考1分钟,决定是否使用“惩罚点”来对B进行惩罚。

在这1分钟的时间内,研究人员会通过PET(正电子断层扫描,将其理解为一种不用切开大脑就能看到大脑哪个区域活跃的仪器就好)

使用惩罚点是有代价的,每使用一个惩罚点,A会损失1块钱,同时B则会损失2块钱。

结果是这样的:

当A报告说想要报复,则背侧纹状体(Dorsal striatum)活动增加

那些愿意付出更多“惩罚点”来报复B的A,他们的该脑部区域活跃性更强。

这个脑区与习惯的形成及成瘾有关,甚至有证据支持这个脑区也与强迫症的形成有关。

以上,这个逻辑链条可以理解为:

1、当你感受到某种违反社会规范行为产生时,你的大脑会无意识给你设置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报复(revenge)”。

2、实现这个目标的需求如此强烈,以至于你愿意付出代价让这个结果达成(这个叫利他主义惩罚),虽然理性上讲,这会对你和被报复者都带来损失。

3、只要报复的目标没有达成,这个过程就会不断自我加强。这个目标的实现并非为了公平,而只是为了让你自己爽。

4、报复目标完成后,你就爽了,不公平感越高,报复行为强度和投入越大,你感受到的爽感就越高。

下一个问题来了,当人们完成报复后,这个“爽感”又能维持多久呢? 也就是问题中扩展问的,报复后会感受到解脱吗?

事实上,并不能。

报复爽,但也爽不了多久

在2007年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换了一种游戏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将被测者分为4人一组,每人给1块钱,让他们进行投资。

规则是这样的,参与者可以选择投资或是不投资。如选择投资,在投资结束后,会将总投资额加上40%的收益平分给所有投资者。

注意!是所有投资者!也就是说,哪怕其中有人不参与投资,他一样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

这就模拟了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

对团体而言,最优的策略是合作。

对个体而言,最优的策略是背叛。

你一定猜到了,这个游戏中,每一组里都有一位卧底。

这位卧底一定是一位面相上人畜无害的女性,她们会鼓励每组参与者都进行合作。

然后她们自己每次都会选择背叛,让参与者结结实实的体会到被涮的感觉。

游戏结束后,所有选择合作的参与者均被给予机会,对背叛者进行惩罚。

惩罚比例是1:3,即付出1毛钱,可以让背叛者付出3毛钱的代价。

这一次,研究者没有在游戏进程中进行观察,而是在报复结束后,让参与者报告他们的情绪状态。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所有选择了报复的参与者,均报告了更加糟糕的情绪

简而言之,就是报复一时爽,爽完火葬场。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研究者又在范式中追加了一些变量。

他们发现,思维反刍(Rumination)中介了报复行为和情绪状态的路径。

用人话讲,就是:

你以为你报复了就爽了。

可是报复结束后,你会反复琢磨那个引起你报复的原因,同时又会沉浸在报复成功后的爽感中,反倒让你觉得更加不爽。

然而报复行为已经发生了,你似乎又没有理由再报复一次……

真的不行吗?

好像也是可以的,你可以变本加厉嘛!

那就再爽一次呗!

这下子又轮到对方不爽了。

差不多就得了,你这是要蹬鼻子上脸吗?

再然后,冤冤相报何时了……

从上面两个实验可以看出,报复,简直就是刻在人们基因中的天性。

我们的利益被别人损害,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报复心便会站出来向伤害我们的人讨要我们所失去的。报复心出现且仅出现于人们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报复心,当一个人其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其不会组织任何行为来阻拦利益的继续损失或追回已经损失的利益,那么其利益会越来越少,直到一无所有。

报复心及报复行为的存在,确保了我们在因他人行为而产生自身利益受损失时,我们能组织相应行为来讨回损失的利益:用激烈的言辞,威胁,暴力行为等让吃了我们的人给我们吐出来,让拿了我们东西全都送回来。尽管报复心所指导下的行为往往触犯法律,可当我们愤怒至极时,法律也挡不住我们要报复仇人的愿望。

就像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下的那样:

“如果你刺穿我们,我们难道不会流血吗?
如果你挠我们痒,我们难道不会发笑吗?
如果你给我们下毒,我们难道不会死去吗?
如果你加害于我们,我们难道不该复仇吗?”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And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take revenge?

在进化心理学中,当某一族群受到威胁时,最优的策略是以火灭火,一报还一报。它被解释为一种生存策略或威慑机制,解决威胁的同时也提醒潜在的敌人,在选择威胁策略时要三思而后行。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原谅和宽恕是如此艰难——这本就是一种反生物本性的决策,也是跳出冤冤相报这个死循环的唯一途径。

转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8985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报复心理/1324591

反社会人格障碍

问ChatGPT:

害人成瘾,这是心理学中是什么病?

ChatGPT答:

害人成瘾并不是一个官方的心理学诊断,但可能与一些心理障碍有关。其中一个可能的诊断是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一种个体表现出冷漠、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同情心和良心的心理障碍。这些人可能有侵犯他人的倾向,并从这种行为中获得满足感。然而,只有经过专业心理评估才能准确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特定的心理障碍。如果您或他人有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问ChatGPT:

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病怎么治疗?

ChatGPT答: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该病。然而,以下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管理和减轻症状:

  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和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2.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培养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患者可以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解决冲突。
  3. 情绪管理:学习识别和管理情绪,包括愤怒和冲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冲动行为。
  4. 支持性治疗: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增加治疗的效果。
  5. 药物治疗:虽然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反社会人格障碍,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以用于管理相关的症状,如抑郁、焦虑或冲动控制问题。

重要的是,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综合的治疗计划。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以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治疗计划。

问ChatGPT:

请介绍一下“认知行为疗法”?

ChatGPT答: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改善情绪和解决问题。CBT的核心理念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CBT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学会更积极、合理和有益的思考方式,以及采取更健康的行为。以下是CBT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技术:

  1. 认知重构:通过识别和挑战负面、扭曲或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以改变消极情绪和行为。这包括学会替换负面思维为更积极、合理和客观的思考方式。
  2. 行为实验:通过尝试新的行为方式,观察其结果和影响,来验证和修正原有的不健康行为模式。
  3. 问题解决技巧:帮助人们学会有效地面对和解决问题,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4. 情绪调节技巧:通过学习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注意力调节,来管理和减轻负面情绪。
  5. 家庭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CBT通常是一个结构化和目标导向的疗程,需要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治疗的具体内容和持续时间将根据个人情况和治疗目标而有所不同。通过CBT,人们可以学会更健康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问ChatGPT:

请介绍一下“辩证行为疗法”?

ChatGPT答: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自我破坏性的行为模式,特别是情绪不稳定和自杀倾向。DBT最初是为治疗边缘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而开发的,但也被广泛用于其他情绪调节障碍和自我破坏行为的治疗。

DBT的核心理念是辩证思维,即接受和改变的结合。它强调接受个体的当前状况和同时努力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下是DBT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和技术:

  1. 四个模块:DBT包括四个核心模块,分别是:个人技能培训、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维护。这些模块旨在帮助人们学会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 行为链分析:通过分析不健康行为的链条,从触发事件、思维、情绪、行为和后果等方面,帮助人们理解和改变自我破坏性的行为模式。
  3. 技能培训:通过教授具体的技能,如情绪调节、人际沟通、冲突解决和应对危机等,帮助人们处理情绪和应对挑战。
  4. 个体治疗:提供一对一的个别治疗,帮助人们解决个人问题、制定目标和制定应对策略。
  5. 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治疗,人们可以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学习技能和获得支持。

DBT通常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它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少自我破坏行为,并提高生活质量。

问ChatGPT:

如果一个人被从小保护得太好,并且从小耳濡目染了各种黑暗和罪恶,那是否容易得上这种“反社会人格障碍”?

ChatGPT答:

虽然一个人从小被保护得太好并且接触到黑暗和罪恶的情况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但它并不能单独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发展。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体特质。

虽然家庭环境和早期经历可以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展通常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和个体特质。例如,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发展出反社会人格特征。家庭环境中的不稳定、暴力或虐待行为也可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个体的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也可能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展有关。

因此,虽然一个人从小被保护得太好并且接触到黑暗和罪恶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它并不是直接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因素。如果您有关于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得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和支持。

问ChatGPT:

我们人类应当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

ChatGPT答:

要保持健康的心理,以下这些做法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照顾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2. 学会应对压力: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压力,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尝试使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进行身体活动来减轻压力。
  3.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尝试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乐观和感激的心态。
  4. 寻找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有人可以倾诉和分享,可以减轻心理负担。
  5.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你感兴趣的活动和爱好,投入其中,可以帮助你放松和享受生活,提升心理幸福感。
  6.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积极、互助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7. 设定目标和追求成长:设定个人目标,并努力追求自我成长和发展。这可以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动力和意义感。
  8. 保持平衡:努力在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确保给自己留出时间休息、放松和享受生活。
  9.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你感到心理健康受到困扰,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如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

记住,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是不同的,所以适合你的方法可能与他人不同。如果你有特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困扰,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支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或斯德哥尔摩效应,又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外文名:Stockholm syndrome

别名: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情结、人质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就诊科室:精神科

多发群体:情感上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者

常见病因:起因为情绪依附、屈服暴虐的弱点

常见症状:对所处境遇恐惧、害怕,但同情、帮助加害者

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扬·埃里克·奥尔森与克拉克·奥洛夫森,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克里斯汀竟然还爱上劫匪奥洛夫森,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这件事激起了社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综合症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正如这句话所说:人是可以被驯养的。

临床表现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通常有下列几项特症: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这四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诊断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

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

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

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会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

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治疗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治疗斯德哥尔摩首先要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发展受害者的个人潜能。帮助受害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了解加害人的软肋伺机发起自卫性反击。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恶的制度。

转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_百度百科 (baidu.com)

关于强迫症

强迫症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

(3)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

(5)过分要求控制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当事人就觉得灾难会降临。

注解:

认知行为疗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强化相倚

强化相倚是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强化物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某当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强化。

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都能增强在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阴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操作性消退指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效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惩罚物指的是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惩罚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

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罚。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去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惩罚。

惩罚,从定义上看,总是减少某一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强化,从定义上看,总是增加某一反应发生的概率。

定比强化指固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变比强化指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定时强化指在固定时段后给予强化。

变时强化指在不定时地给予强化。

连续强化程式指在每一个期待行为出现之后,都予以一个强化。

间隔强化程式指只在部分而非所有反应之后给予强化。

在条件反应被消退之前,运用间隔强化程式要比连续强化程式更能保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