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控武器的制胜之道

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概念为战争发展提供无限技术可能,同时也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战争形态的转变。只有掌握科技进步趋势, 并对战争内在机理与外在形态进行前瞻判断,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

脑科学技术潜藏着巨大的军事价值,被用于现代战场智能化脑控武器的研制与运用,推动“三无(无人、无形、无声)战争”的发展,探脑、脑控和控脑是其尽显神通的3个侧面。其中,探脑是实现脑控与控脑的基础,通过脑控技术与控脑技术,探索战争制胜之道的新途径。

探脑:追求以“控”代“毁”作战效果

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启动“人类脑计划”以来,人类对大脑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将其引入各个学科领域。在军事领域,脑科学技术对传统作战思想、作战样式乃至战争形态产生强烈冲击。为在这场“无形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美国、俄罗斯等军事强国高度重视脑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一系列脑控武器与智能化装备陆续从项目研究走向实战运用。

近些年来,新一轮科技变革带来多种可能性,人类文明发展也对战争提出更高的诉求,“非致命作战”概念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国外学者提出“脑皮层战”概念:旨在不破坏敌方组织的情况下,通过影响、调整敌方指挥官的意识、意志和理解力,从而控制敌方军事行动。在这一作战概念下,以探脑技术作为手段,脑控武器的目的不是消灭敌人肉体,而是征服敌人的意志,这意味着战争的制胜之道从“毁伤”走向“操控”,从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作战视角:将“控制”优于“毁伤”考虑武器性能。探脑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未来战争形态发生改变:即除靠毁伤肉体、逼迫敌人就范之外,在主要目的不在于致敌死亡的目标下,通过更好地控制敌人去赢得战斗。

脑控: 追求“人剑合一”境界

伴随“人机接口”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自主性提高,近年来有观点认为,人与武器日趋疏离。然而,脑控技术的发展使得人脑直接控制武器正成为现实。例如脑控武器能让士兵通过意念远程控制机器,将武器操作流程精简为“大脑-武器”,缩短反应时间,更有利于捕捉战机。从这一点上说,人对武器的操控效果大大提升。

当前,脑控武器在脑控技术方面日益先进成熟。例如,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展的“阿凡达”计划,旨在通过“脑机接口”使士兵与半自主机器人有效配合,形成搭档关系。该局还在实施另外一项计划:通过将芯片植入人脑,实现人机互联。另外,据外媒报道,该局还在对一种人脑植入装置进行测试,尝试将人类脑电波转化为控制信号,对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控制。这项技术一旦成熟,美军将拥有真正的脑控无人机。可以预见,未来脑控技术的发展,将朝向人与武器高度结合的方向发展。

控脑:谋求“攻心为上”

借助脑控技术,人类已经具备为人脑“编程”的能力:向目标大脑植入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改变其记忆、思维乃至信仰,进而控制其行为。而控脑武器则可理解为建立在对人脑信息进行获取、解读、传播和控制基础上的“制脑术”,目的在于直接影响和控制对方的思维。控脑武器的致幻效应已不乏战例印证,与昔日战场上漫天撒传单不同,控脑武器的作战效能更加简单高效,可让战场上的敌人在“自杀”“逃跑”“投降”等信号诱导下主动放弃抵抗。

新的控脑技术无需在人脑中植入芯片,电磁波、光线、声波、气味等都可以成为媒介。作为控脑领域的拓荒人,美国的脑控技术远超出我们所知。据透露,目前的研究已取得关键进展。例如,美军方此前研制出新型非致命武器“主动回避系统”,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令被攻击者仿佛“置身于烤箱之中”。美国防部还曾研制出一款“读心头盔”,用来“阅读”对方的脑部活动。美空军研究实验室还具备向大脑中直接输入语句的能力。另外,美军的新型心理幻觉武器能在战场任何地面和大气层中映射出虚假影像,压垮对方的反抗意志。据媒体报道,在伊拉克战场上,美国曾屡次将“上帝的声音”输送到伊拉克反政府武装组织人员的大脑中,引导其放弃抵抗甚至主动缴械投降。不仅是美国,俄罗斯在控脑武器研究方面也可谓历史悠久,上世纪50年代就着手研究远程控制人类思想。近期,俄正加紧研制“僵尸枪”,通过扰乱目标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完全受控于人。

慎控脑与反脑控

脑控武器的快速发展引发人们对战争伦理的思考。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脑控武器以“控”代“毁”的作战方式,减少战争的物理伤亡;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作茧自缚,成为脑控武器的受害者。

作为战争的最终决策者,人类应该解决好脑控武器的研发方向与理性应用等问题。一方面,脑控与控脑是脑控武器的两条发展路径,其中脑控技术不断成熟,将极大提高人与武器的融合程度,可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另一方面,针对控脑技术的发展应用,则应秉持谨慎负责态度,尤其是对控脑技术应用情境、目标范围、作用方式的把控。例如,在特殊的任务如解救人质等行动下,为避免或减少误伤,对特定的目标对象,选用适宜的控脑技术,可以更精准高效地完成作战任务。

此外,战争从来就是敌对双方的生死较量。因此,在研发脑控武器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反脑控技术手段的创新,从而在未来的脑控与反脑控战争中赢得主动。(史飞)

转自中国国防部网: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19-01/15/content_225285.ht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2032895151647914

马斯克脑机接口人体试验申请被美 FDA 拒绝

北京时间 3 月 2 日消息,自 2019 年以来,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至少在四个场合上预测,他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很快将启动革命性的大脑植入物人体试验,以治疗瘫痪和失明等疑难病症。然而,Neuralink 的人体试验申请已经因为安全问题被拒绝了。

据 7 名现任和前任 Neuralink 员工透露,这家成立于 2016 年的公司直到 2022 年初才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寻求人体试验许可,但被拒绝。Neuralink 申请被拒绝一事此前没有被报道过。

这些员工表示,FDA 在向 Neuralink 解释这一拒绝决定时概述了该公司在进行人体试验之前必须解决的数十个问题。人体试验是最终产品获得批准道路上的一个关键里程碑。FDA 的主要安全担忧涉及该设备的锂电池;植入物的微小导线有可能转移到大脑的其他区域;能否以及如何在不损伤脑组织的情况下移除该设备。

在被 FDA 拒绝一年后,Neuralink 仍在努力解决该机构的担忧。三名员工表示,他们怀疑 Neuralink 能否迅速解决这些问题,尽管马斯克在去年 11 月 30 日的演示活动中预测,该公司将在今年春天获得 FDA 的人体试验批准。

Neuralink 尚未披露其人体试验申请的细节、FDA 的拒绝或该机构担忧的程度。作为一家私营公司,它不需要向投资者披露此类监管互动。在去年 11 月长达数小时的演示中,马斯克表示,该公司已经向 FDA 提交了“大部分文件”,但没有具体说明任何正式申请。Neuralink 管理人员承认,FDA 在他们所谓的持续对话中提出了安全问题。

来自 Neuralink 的知情人士拒绝提供 FDA 的书面拒绝文件,这是一份受法律保护的机密文件。Neuralink 匿名员工在采访中描述了安全问题,其中包括四名阅读过 FDA 文件的人以及其他了解该机构担忧的人。

FDA 的拒绝并不意味着 Neuralink 最终无法获得该机构的人体试验批准。但据 FDA 设备审批程序的十几位专家说,该机构的拒绝表明了担忧的严重性。专家们说,被拒绝还增加了该公司随后申请试验批准的风险和难度。FDA 表示,在过去三年里,它已经批准了大约三分之二的设备首次人体试验申请。在第二次审查后,这一比例上升到 85%。但一些专家说,企业往往在三次尝试解决 FDA 担忧后就放弃了,而不是在昂贵的研究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获得人体试验批准的公司通常在申请 FDA 批准商用设备之前至少进行两轮试验。

马斯克和其他 Neuralink 管理人员尚未就该公司的设备或向 FDA 申请人体试验一事置评。FDA 以保护私密商业信息的法律为由,拒绝就 Neuralink 置评。

转自:

https://www.ithome.com/0/677/021.htm

美创企在七名患者身上测试脑机接口技术

2 月 19 日消息,美国脑机接口初创企业 Synchron 始终在研究旨在帮助改善瘫痪病人日常生活的技术,目前该公司正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七名患者身上测试脑机接口技术,让他们可以利用大脑思维操控电脑光标和智能家居等设备

Synchron 首席执行官汤姆・奥克斯利(Tom Ox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见过几次这样的时刻,当患者获得更强的自理能力时,他们及其家人们都觉得难以置信,并为此高兴万分。这项技术帮助他们以更加自然的方式参与到交流之中。”

Synchron 成立于 2012 年,致力于开发新兴的脑机接口 (BCI) 技术,这是一种破译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外部技术指令的系统。也许这个领域最知名的公司是 Neuralink,这要归功于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高调,他也是特斯拉、SpaceX 和推特的首席执行官。

马斯克希望将脑机接口技术从激进的科学实验最终发展为庞大医疗业务,但他并不是唯一押注的科技界亿万富翁。去年 12 月,Synchron 宣布获得了 7500 万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旗下投资公司

Synchron 的技术“更具可扩展性”

2020 年 8 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予 Synchron 的产品以“突破性设备”称号。这意味着,其产品有可能成为为生命垂危患者提供更好治疗的医疗设备。次年,Synchron 成为首家从 FDA 获得研究设备豁免的公司,可以在人类患者身上进行永久植入试验。

Synchron 正在招募患者进行早期可行性试验,旨在表明该技术可安全用于人体中。在研究期间,六名美国患者体内将被植入 Synchron 的脑机接口设备。该公司首席商务官科特・哈格斯特罗姆(Kurt Haggstrom)表示,目前已经在三名患者体内完成植入。

Synchron 目前还没有任何收入,其发言人称,该公司不会就这项手术的最终成本置评。Synchron 表示,虽然许多竞争对手必须通过开脑手术植入脑机接口设备,但 Synchron 依赖于一种侵入性较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十年现有血管内技术的基础上。

Synchron 的脑机接口设备通过血管植入,其首席执行官奥克斯利称血管为进入大脑的“天然高速公路”。Synchron 的支架被称为 Stentrode,它安装有微型传感器,并被输送到位于运动皮质旁边的大静脉。Stentrode 与位于患者胸部皮肤下的天线相连,收集原始的大脑数据,并将数据从身体内部发送给外部设备。

Synchron 神经科学专家、公司高管 Peter Yoo 表示,由于该设备并非被直接插入脑组织,因此解析大脑信号的质量并不完美。但他说,大脑不喜欢被异物碰触,而且这种手术侵入性较小,因此更容易进行。Peter Yoo 还称:“大约有 2000 名干预学家可以进行这类手术,与只有神经外科医生才能进行的脑部开颅手术或钻孔手术相比,这种方法的可扩展性更强。”

恢复发送短信能力至关重要

对于严重瘫痪或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等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来说,通过打字、发短信以及访问社交媒体等方式,Synchron 的技术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与朋友、家人和外部世界沟通的能力。患者可以使用 Synchron 的脑机接口设备在网上购物,管理他们的健康和财务,但奥克斯利说,最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收发短信。

奥克斯利补充道:“失去发送短信的能力会让人陷入极端孤立之中,而恢复这种能力代表着重大意义。”

2021 年 12 月,奥克斯利将他的推特账户交给了一位名叫菲利普・奥基夫(Philip O’Keefe)的患者,后者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双手难以移动。大约 20 个月前,奥基夫被植入了 Synchron 的脑机接口设备。奥基夫在奥克斯利的页面上写道:“你好,世界!短推文,巨大的进步!”

Synchron 的技术已经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据报道,马斯克去年曾与该公司接洽,讨论潜在的投资交易。Synchron 拒绝对此置评,Neuralink 也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Neuralink 正在开发一种可以直接植入脑组织的脑机接口设备,虽然该公司还没有在人体上进行测试,但马斯克已经表示,他希望今年能开始人体测试。

Synchron 首席商务官哈格斯特罗姆表示,该公司获得的融资将有助于加快产品开发,并推动其进行关键的临床试验,使其产品尽快实现商业化。

Khosla Ventures 的合伙人亚历克斯・摩根(Alex Morgan)表示,虽然 Synchron 的设备看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东西,但它植根于“真正的科学”,已经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补充说:“到目前为止,Synchron 实际上已经在帮助人们。对我来说,这真的是非同寻常。”

今年 1 月,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JAMA Neuroology) 刊文,发表了 Synchron 在四名澳大利亚患者身上进行脑机接口试验的同行评议长期安全性结果。研究发现,这项技术非常安全,在 12 个月的时间里信号质量或性能没有太大变化。哈格斯特罗姆说:“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认可。”

哈格斯特罗姆还称,在脑机接口行业,商业化才是所有参与者关注的重点。他说:“我总是喜欢竞争,所以对我来说,首先进入市场至关重要。我们会碰到患者,讨论他们的需求和其他事情,所以当你看到这些,你会和这些家庭及其照顾者交谈,你想以最快的速度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转自:https://www.ithome.com/0/674/381.htm

从脑机接口到数字永生

是人,就会死。

这个事实听起来或许很悲哀,但电影《流浪地球 2》在一开始,就给出了另一种可能性 —— 疯狂科学家进行数字生命实验,通过连接大脑的电极片,将思维意识上传到计算机,从而让人永生。

电影开头的这位印度裔科学家,看起来精神不太稳定的样子,但他这个想法,以数字化的形式把人留在世界上,还真挺务实的。

一来,数字化破除了肉身的天然限制 —— 细胞会衰老,脏器要衰竭。数字永生无疑是更靠谱的永生方式。

二来,思维上传,也被称为全脑仿真(WBE,Whole Brain Emulation),将一个人的思想、个性、情绪、记忆都映射到其他载体上,比如计算机、机器人甚至克隆体上,是科幻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而且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概念。

数字永生,听起来很玄幻,是连电信诈骗老头老太太都不屑于使用的招数,但技术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对于数字永生,原著作者刘慈欣在近期的一场访谈中提到:数字永生需要信息技术和脑科学的共同进步,其中信息技术进展很快而脑科学进展较慢,如果脑子里的信息取不出来,就不可能实现永生。

这样看来,数字永生是否能成真,关键证据是脑科学的进展。

进一步拆分这个问题,数字永生有两种形式:单向和双向,进程也各不相同。

双向永生,指的是数字化身还可以和人进行互动和回应,就像《流浪地球 2》中,图丫丫的思维片段被转移到数字生命卡上,在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加持下,可以与外界正在发生的人和事进行互动。

单向永生,指的是思维上传到非生物媒介上,比如芯片、计算机,以被动的“只读”形式存在。

不难看出,双向永生需要完成思维复制、思维上传、思维保存、思维转移等一整个大脑模拟过程,任一环节掉链子,都可能打断数字化身的读档条,导致永生失败。所以,图丫丫那样的双向交互式数字生命,距离现实确实有些遥远。

而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到单向永生,会发现脑机接口这一技术的最新趋势,正在让思维上传走进现实世界,成为揭开永生奥秘的阶梯。

攀登永生天梯的第一步:给大脑放一个“信号塔”

爱好科幻或关注科技新闻的读者,可能早就听过“脑机接口”这个名字。埃隆・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可能是这个领域最火的公司。就在刚刚过去的 2022 年底,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猴子用脑机接口控制光标打字的场景。

而神经科学研究也已经证明,电极和纳米传感器可以记录神经元,并创建大脑的完整地图。

总而言之,通过 BCI 芯片获取大脑信号,正是思维上传的第一步,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BCI 脑机接口芯片,就相当于在大脑里放入一个“信号塔”,如同手机基站一样,只不过接收的信号是大脑神经元发送的电信号。

也可以通过非侵入式进行,比如将传感器和电极片直接放置在头部,可以轻松地放置和移除。但就像手机信号一样,基站离手机越近,信号就越强,非侵入式 BCI 会被头骨阻挡,获得的电信号是模糊且不精确的。大脑发出的信号,光标、机械手臂等捕捉不到,自然无法控制自如。

当然,马斯克 Neuralink 的理念“在人脑和人工智能之间实现共生(symbiosis)”,还太过超前。脑机接口的下一步,可能是让一部分人先“脑控”起来。

攀登永生天梯的第二步:让一部分人先学会“脑控”

其实脑机接口最早的研究角度是军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在 1970 年就开始研究 BCI,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随后拿到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合同。靠脑控来遥控直升机、解析密码之类的操作,属于大气层的高端局,离普通人的生活很遥远,这些“科技军事鬼故事”,咱们就不过多展开了。

目前来看,普通人能够从脑机接口中很快受益的,主要是两类:

第一类人 —— 患者。

我们知道,一些疾病会导致某些神经遭到破坏彻底失能,从而阻碍了很多正常生活功能,比如神经受损导致的瘫痪,患者手臂或腿不能活动;阿兹海默症、癫痫等疾病,手部神经末梢无法控制,剧烈抖动而生活无法自理。这些情况,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折磨,脑机接口作为一种先进的神经通信形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比如脑控轮椅、 脑控机械手臂、脑控键盘等。

近年来,脑机接口的医疗应用,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从低效到高效。

以往我们认为,患者使用 BCI 来控制复杂机械是非常消耗体力的,而且效率很慢,不过技术的准确度、精度、计算速度都在提升,脑控已经不再是一件猎奇新闻了。

2017 年,彼得・斯科特确诊渐冻症,不得不进行全喉头切除手术,再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在手术前,他特地录制了 15 个小时的音频语料,并用 AI 进行训练学习,手术之后,通过脑机接口来采集脑电波,AI 学习他的表述习惯,通过上下文感知来预测下一个词会输入什么,然后用合成语音讲出来,大大提高输出效率,减轻了患者的体力负担。

从侵入式到非侵入式。脑控在专业医疗的应用,长期以来都是通过侵入式 BCI 来实现的。不过,近年来,非侵入式 BCI 也开始在医疗场景下表现出一定的效果,这对于更多患者生活的改善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侵入式手术风险和费用都更高。

2022 年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几名四肢瘫痪的患者成功操作一种脑控轮椅,通过了一个充满障碍的房间。这是首次通过非侵入式 BCI 实现脑控轮椅的案例。

另一类人 —— 极客。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采集信号是比较粗糙的,无法进行精确的操作。作为可穿戴设备,进行简单的交互和娱乐,倒是可以胜任的。脑控游戏、脑控元宇宙这些新鲜事物,未来主义者或极客们扮演着率先吃螃蟹的角色。

韩国的 Looxid Labs,就在 VR 眼镜中潜入了脑电波传感器,用来收集用户的情绪数据,以确定用户在观看广告时的情绪状态,从而支持更好的广告投放策略。

Neurable 公司则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脑控 VR 游戏,玩家坐在电脑前戴着脑电图耳机,就能遥控驾驶汽车。2021 年,这家公司又推出了 Enten 耳机,用智能技术检测注意力,帮助用户培养专注的习惯。听起来似乎很适合用在学生教育场景上。

NextMind 公司则在 CES 2020 上推出了一款可以记录大脑电活动的可穿戴设备 NextMind Dev Kit,是非侵入性眼动追踪软件的升级版,这家公司也在 2022 年被 Snap 收购。

中国也有达摩院、天桥研究院、科大讯飞、汉王科技等一批先行者,围绕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就开展研究。

正如霍金生前所说,通信的未来是脑机接口,它可以利用新技术革命的各种工具,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脑机接口的潜力,或许不是遥远的永生,而是充当人脑与智能手机、耳机、VR 等外部设备之间的桥梁,让一部分人重新听到风的声音、发一条微博、给自己倒一杯水。

这或许是一个隐喻,唯有重视人们在此时此刻的幸福与舒适,才可能最终推开永生之门。就像刘慈欣曾说的: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攀登永生天梯的第三步:让脑机接口更好用一点

那么,科技行业能够做些什么,让脑机接口在当下更好地服务于人呢?

目前来看,有三个方向是值得期待的:

1.材料进化。

以前,侵入式脑机接口采用刚性器件,比如金属探针,BCI 芯片体积较大,这些都可能给精密的脑组织带来损伤,大部分人敬而远之。

2015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在用电极测量大脑多巴胺水平时,该电极只维持了一天的工作,并且由于体积太大,大脑产生了瘢痕组织。

不过,现在侵入式 BCI 开始使用柔性材料、薄膜器件等新技术,制造方法不断进步,生物相容性极大提高,体积缩小,耐用性和可拉伸性也有了显著进展。让侵入式 BCI 降低创伤,在体内更加稳定,甚至实现非侵入性神经调控。

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制造出了一粒沙子大小的植入式传感器,称为“神经尘埃”,这项技术也被马斯克的 Neuralink 吸收。

麻省理工学院新开发出的 10 微米的探针传感器,在每只实验动物的大脑中进行了 393 天的可靠性测试,期间一直没有中断工作,也没有发现大脑瘢痕组织的产生。

这些突破,意味着侵入式 BCI 正在变得越来越安全。

2.AI 增强。

很长一段时间来,BCI 研究处于“progress today, backlash tomorrow.”(今天进步,明天反弹)的波折之中。2016 年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 AI 走红,在脑机接口领域不断渗透,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可以帮助 BCI 系统提高性能,基于 AI 增强的下一代脑机接口越来越受到关注。

比如,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从大脑信号中提取特征并解码大脑状态,从而精确评估人的心理和认知。人的意识活动信号是高维、复杂的,通过神经网络来构建基于脑电图(EEG)的情绪识别转移模型,对心理活动进行洞察。

另外,人的心理活动会反映在多种维度的数据上,比如皮肤反应、面部表情、眼球运动、体温变化等,这些不同维度的庞大数据要进行分类、处理、综合分析,是一件非常庞大的工作,有了 AI 的加入,处理多模态数据将变得更高效,这也是目前 BCI 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AI 驱动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也将给脑机接口这项高精尖技术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3.商业产品加速创新。

以前,普遍认为侵入式 BCI 投资回报比不高,受试者承担了脑部植入手术的风险,但科学家对大脑百亿个神经元的复杂运作机制了解十分有限,脑机接口并不能极大地改善受试者的生活质量,大多存在于实验室或临床试验中。

但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脑机接口展现出了极强的技术实用性,人们对于“脑机接口”这个概念的认知也更加成熟和理性,比如人工耳蜗就是一种帮失聪者找回听觉的脑机接口,目前已经深入人心,应用很广泛了。

麦肯锡《 The BioRevolution Report 》预计,未来 10 到 20 年,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将产生 700 亿至 2000 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计,无论是医疗应用还是日常可穿戴设备,会有更多机构加入到 BCI 领域中来,加速产品创新优化迭代,脑机接口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用、普惠。

或许不远的将来,未来患者用大脑信号控制机械手臂,自己吃饭穿衣,与外界自如交流,也会像人工耳蜗一样普及,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奇点大学创始人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曾经在《梦幻之旅:活得足够长才能永远活下去》中,给出了大多数人能做的通向数字永生的办法 —— 你要生活得好,尽可能限制衰老和疾病的影响。

只要活得够久,或许我们真能等到数字永生成为现实的那一天。

永生天梯之上的未知领域

说了这么多现实中的事情,脑机接口的前景好像十分光明、一片坦途。

不过,科技行业从来都不只是技术本身。关于脑机接口的伦理道德挑战,支撑普遍商用的产业链体系,成熟的商业模式等,还需要漫长的反复、探索、博弈。

不得不说,数字永生这一设想,提出了很多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植入某些设备之后,人能多大程度地保有自己?

技术延缓了衰老甚至死亡,会不会加剧社会、经济和阶级差异?

一个社会既有活生生的人类,又有永生的数字生命,它将如何运作?

刘慈欣曾在《时间移民》中畅想了这样的场景,1000 年之后,人类社会进入“无形时代”,有身体的真人生活在有形世界,但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数字永生,连机器的身体也不要了,就生活在量子芯片里,活成了一些量子脉冲。

在数字世界里,人们可以真正随心所欲,创造想要的一切,比神更有力量。《流浪地球 2》中,图丫丫与图恒宇获得了永恒的生命,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结局也安慰到了很多观众。

总之,和充满烦恼的现实世界相比,无形世界如同毒品一样有诱惑力。这究竟是全人类的天堂还是末日?这就是哲学家的领域了。

当然,如果我们永远无法解决脑机接口乃至数字永生的一系列技术挑战,所有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在技术领域,永生的大幕已经掀开了一角。

转自:https://www.ithome.com/0/673/344.htm

科技革新——纳米医疗机器人

爱因斯坦说过:“未来科学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在让世界震惊的科学技术中,纳米机器人领域一定是真正史诗级别的科技革新——人类正在建造一种分子大小的微型机器,它们使用分子甚至单个原子作为零件,在非常细小的空间构建物质,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对原子和细胞结构做出任何改变!

在1959 年,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率先提出纳米技术的设想,他在一次题目为《在物质底层有大量的空间》的演讲中提出:“人类会将纳米级微型机器人用于医疗。”

随着技术的发展,理查德-费曼的想法正在逐渐被实现:把数以百万的微观机械合而为一,将程序和操作流程录入纳米机器人,它们便可以在人体内自由移动。就像科幻片中幻想的:利用纳米机器人,癌症将被治愈,人类的寿命可持续数百年,所有变性疾病将不复存在。伤口将在数秒内愈合,一些药物将不再有副作用,宿醉的不适感觉也将不存在——纳米机器人能够“治愈整个世界”。

当今机器人已成为科学界的热门话题,随着20世纪90年代纳米技术的兴起,人们对微型机器人的研究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开花,特别是对纳米机器人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研究。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纳米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而形成的纳米生物学将是21世纪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纳米机器人将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诱惑力的成就。

纳米机器人原理

事实上,纳米机器人这项尖端技术还在实验研发阶段,而大小为头发十万分之一的机器人如何在血液中游走?目前的技术是纳米机器人依靠微小的电容器给尾巴(或四肢)提供能量,其体内装有有效载荷,头部为微型摄像机,用于发现目标。

还有一种纳米机器人利用纳米发动机来行走,在活的人体细胞内放置合成的纳米发动机(nano motors),并通过超声波控制它们。纳米发动机在低超声功率下对细胞的影响不大,但在提高功率后,它们会在细胞内移动,撞击细胞结构,调和细胞的内容物,甚至刺破细胞壁。纳米发动机也可通过从内部机械操纵细胞来治疗癌症、执行细胞内手术或直接将药物递送到活组织。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任何一项运用,都将引起一次医疗革命,甚至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命。自从1981年,G.Binnig和H.Rohrer在IBM苏黎世的实验室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后,人类对纳米机器人的研究发明就从未间断过。纳米机器人的研制属于分子仿生学范畴,它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原理设计制造,并在纳米空间控制、操作。

纳米机器人的可能医疗应用包括:治疗动脉硬化、疏通血管栓塞、清除动脉内的脂肪沉积、精确杀死癌细胞、帮助治疗身体肿块、去除寄生虫、治疗痛风、肾脏排石和清理伤口。当你感冒时,医生不用给你打针吃药,而是给你在血液里植入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在体内探测感冒病毒的源头,并到达病毒所在处,直接释放药物杀灭病毒。

目前技术已初见端倪的纳米机器人

1. 释放凝块的纳米机器人(Clottocyte nanorobot

人体的止血过程较为复杂,整个过程需要2分钟到10分钟,第一阶段是自然止血栓的形成,通常包含三个步骤:血小板粘连、血小板集聚形成塞状和血小板释放;第二阶段是纤维沉积,迅速在伤口处形成随机纤维网络,抓捕血小板和其他血细胞,形成凝血块。防凝块纳米机器人可以发挥类似于血小板的功能,粘在一起,以形成血凝块止血。这种纳米机器人可以存储纤维,当它们遇到伤口后,会迅速释放纤维以创建一个凝块,所需时间相比血小板凝集的时间少很多,仅需约1秒钟。

2. 专食细菌的纳米机器人(Microbivore

健康的人体血液通常认为是一个无菌环境。尽管血液中充满了细菌所需的营养,但是血液中流动的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的能力,形成具有微生物抵抗能力的免疫防线。当然,血液中仍然可能存在少量细菌,如咀嚼或刷牙时,从牙龈缝隙处进入血液的口腔共生细菌,或是当皮肤受伤后,从伤口进入血液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引起诸如脓毒病、败血症、革兰氏阳性菌血症、寄生虫血病等疾病。专食细菌的纳米机器人像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一样,采用“消化和释放”机制,更快、更有效的杀灭细菌或类似侵入物,细菌或病毒感染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就被清除,而人体内具有的“噬菌”机制的防御体系,即使在有抗生素参与的情况下,也仍旧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来彻底清除血液中的细菌或病毒。此外,纳米机器人也没有其他潜在的副作用。

3. 辅助呼吸的纳米机器人(Respirocyte

辅助呼吸纳米机器人的目标是代替血液中红细胞的所有重要功能,比如将氧气从肺部输送至全身各个器官,控制血液的酸碱度。科学家Robert Freitas设计了Respirocyte纳米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携带90亿个氧分子与二样氧化碳,这相当于人类自然红细胞的236倍。通过机载内部的碳酸酸性等化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实现对人体内环境的检测,并可以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

这款机器人不仅可以应用于贫血症的局部治疗、人工呼吸、肺功能丧失等医疗领域,还能使得人类在跑步时,得以全力冲刺整整15分钟而身体并不感觉到疲惫。这一程度的供氧量也可以实现人类能够在水中自如憋气长达数小时之久。

4. 可操作DNA的折纸机器人(Origami nanorobot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发明了最新的DNA纳米装置,它包括一个可运动的机械手、一本能开合的书和一个可切换的齿轮。这意味着利用DNA编程制造纳米结构和机械的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TUM的教授Hendrik Dietz表明:“传统的DNA折纸术是通过将一条长的噬菌体单链DNA与一系列经过设计的短DNA片段进行碱基互补,可控地构造出高度复杂的纳米图案或结构。而折纸纳米机器人就像儿童的乐高积木玩具一样,可科学家只需要设计互补的单元,不需要再摆弄碱基对进行连接,机器人自己可以被碱基对激活并捕获这些单元,从而达到修复DNA、植入新基因的目的。

图为三维 DNA 折纸纳米机器人进行DNA杂交(意大利乌迪内大学)

5. 治疗癌症的纳米机器人

2015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有脱氧核苷酸分子构成的机器人,它能够跟随DNA 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研究成果表明:一旦被编程,纳米蜘蛛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任务,而不需要人为介入。因此,纳米蜘蛛机器人被认为是帮助人类识别并杀死癌细胞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清理动脉血管垃圾等领域的最理想工具。

关键技术问题

1. 导航定位问题

纳米机器人在血液中使用,需要引导至合适的区域,并能实时汇报位置。目前主流的方案有两种:外部导航定位系统和板载导航定位系统。外部导航系统采用的定位技术包括超声定位、核磁共振定位机器人磁场、荧光染色定位、X光定位、微波定位和热辐射定位。板载导航系统可采用微型摄像头设备,通过视觉定位技术进行导航。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化学传感器来追踪化学物质,精准跟随化学物质通路,到达患处。

2. 供能问题

机器人在体内的工作离不开基本的运行能源。目前的解决方案分为外部供能和板载供能。 板载供能如将供能电极放入血液中,通过血液中的生化反应提供运行能源,或利用导体温差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供能。外部供能是机器人携带光纤,在板上实现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为机器人供能。同理,还可以使用微波、磁场等方式,由外部能源转化为电能来为机器人供能。

3. 生物相容性问题

由于纳米医疗机器人将进入患者血液,因此需要保证机器人表面对血浆和血液中的蛋白没有黏附性。此外,表面材料需要为惰性材料,不在血液中发生生物化学反应。避免引起人体内多种系统性反应如免疫反应、促凝反应、超敏反应、发热反应等。此外,纳米机器人尺寸较小,长宽高均不超过1微米,可能会引起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因此机器人需要设计躲避吞噬和逃离的技术。

展望

纳米机器人于2013年被美国《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列入全球10大最备受争议的顶尖科技之一。但依然可以肯定的是,纳米机器人将会带给我们新一轮的精准医疗革命,这个顶尖领域将是一个潜力巨大,势不可挡的市场。谷歌X实验室生命科学小组负责人安德鲁·康拉德于WSJD在线全球技术大会上大胆想象了更为不可思议的应用:将纳米机器人当作媒介,连接人脑神经系统和外界网络系统,为开发人脑智力和潜力带来无法想象的革命,彻底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是人类本身。

然而,纳米机器人在研发阶段已遇到警示性“黄灯”。美国赖斯大学生物和环境纳米技术中心主任维基·考尔文引用了两条需要重视纳米机器人的理由:一是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无法取出,二是担心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无法控制。据2004年《自然》杂志介绍,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鼠身上完成的实验显示,直径为35纳米的碳纳米粒子被老鼠呼吸进入身体后,能够迅速出现在大脑中处理嗅觉的区域即嗅球内,并不断堆积起来,最后导致小鼠立即死亡。但是依然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对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还刚起步,还不需要考虑安全问题,纳米机器人是人类史诗级别的创新,人类要继续勇敢的向这个伟大的领域进军。

适应性:3分。

关注人群: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

网站及其他在线资源:美国医院协会(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

相关公司和初创企业:NXT健康公司(NXT Health)。

延伸阅读书籍:《精益化主导医院设计:建立未来高效的医院》(Lean-Led Hospital Design:Creating the Efficient of the Future),作者:古尔登(Grunden)。

本名片来源:《颠覆性医疗革命》,作者 赫塔拉·麦斯可

参考材料:

[1]http://electronics.howstuffworks.com/nanorobot.htm/printable

[2]《纳米机器人发展综述》,梁顺可

[3]http://www.imm.org/publications/reports/rep018/

[4]http://www.rfreitas.com/Nano/Microbivores.htm

[5]http://www.molecularassembler.com/Nanofactory/

[6]http://www.thenanoage.com/respirocytes.htm

[7]Freitas RA Jr . Exploratory design in medical nanotechnology:a mechanical artificial red cell[J].Artif Cells Blood SubstitImmobilBiotechnol,1998,26(4):411-430.

[8]http://www.nanowerk.com/spotlight/spotid=35045.php

[9]张其清,梁屹.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24(2):197-202.

转自: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160914/content-1006036.html

深度反思脑机增强的人文风险

脑机接口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交互与响应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人脑与外界设备的信息通路来实现跨越硅碳边界的“心物连接”活动,从而实现人类增强。在人类增强技术体系中,此类增强也被称为脑机增强。脑机增强引发的各种人文风险俨然成为实现“人—技”和谐蓝图的阻力,要推动其沿着人文轨道发展,需要严肃审究。总体而言,脑机增强背景下的人文风险,包括个体层面的尊严贬损风险、集体层面的价值受抑风险和社会整体层面的身份认同风险。

从个体层面而言,脑机增强下的主体在借助技术手段实现机能逾越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严重的个体尊严贬损风险。而这种尊严贬损,主要体现在“难以自为”与“难以自维”两个方面。一方面,“难以自为”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脑机增强背景下的主体意向紊乱。比如,有实验表明,利用电极仿真患者大脑,对情绪的稳定可以起到明显的增强效用,但存在着扭曲主体心理常态,左右患者自由意志的危害。换言之,脑机增强下的主体容易在技术裹挟下变成一具“身不由己”的“提线木偶”。另一方面,这种“难以自为”还体现为一种人文矮化现象。比如,脑机增强背景下的主体为达到操纵的精准无误,追求机能上升所带来的绝对效力,被迫放逐原本那一套生动活泼的表述方式,代替以简单冷漠的运算符号和操作指令。这种“唯结果导向”的增强,实则为主体对于机体“野性”的让渡结果。“难以自维”则主要表现在“脑信息泄露”现象中。对此,希尔特(Elisabeth Hildt)重点谈论了脑机接口所诱发的隐私风险问题,并提出“人脑中的芯片是否会成为某种不受控的‘间谍’工具”,“外界是否会在未经携带者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对人脑信息进行调查”等问题。换言之,在脑机增强背景下,主体维系自身信息安全的壁垒已出现裂痕。以上种种,都是增强主体尊严贬损的具体表现。

从集体层面而言,脑机增强群体中广泛存在价值受抑的风险。其一,这种价值受抑表现为群体的去多元化趋势,即“同质化”现象。克莱因(Eran Klein)在案例研究中指出,主体在完成脑机接口芯片植入后,产生了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甚至叙事身份上的“麻木感”,而这种麻木感将进一步引导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在脑机增强的作用下,个体会理所当然地选择“最优”规划方案、“最理性”行为模式和“最高效”学习路径,进而塑造出高度同质的脑机增强群体,原本多元有机的文化孕育或翻入单一而空洞的“二进制”篇章。其二,价值受抑还表现为脑机增强群体的本体“退化”,即“增强下的削弱”。这首先是主体意志品质的削弱。随着增强主体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后天所形成的正向价值观念与精神品格也将在纯粹的效能洪流中淡化乃至扭曲。在技术异化语境下,“有志者,事竟成”或将被“有智能者,事竟成”所取代。再有就是“原始机能”的萎缩。在脑机接口“代办一切”的时代,同样意味着增强群体的“低智”时代。人们在享受脑机接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用进废退”的机制,或在人类群体智能的极化中得以呈现。

从社会整体层面而言,脑机接口面向社会的增强应用将带来严峻的“身份认同”风险。围绕身份认同,可以衍生出两个更为具体的追问,即“脑机增强群体如何自定义”和“社会其他群体是否再定义”。第一个问题实则指向了增强主体的自我认知风险。碳基与硅基在物理上的组装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契合。在现实情况下,人机交互中难以规避的“错位感”和“疏离感”往往会导致增强主体的自我认知障碍,使其无法正常地完成一个连贯的自我叙事。更为严谨地说,在脑机增强背景下,行为主体的自我认知还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比如,在脑机设备的执行过程与主体指令高度契合的情况下,主体的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当二者出现滞后性乃至差异性时,主体便很难去认知这个“似是而非”的自我。关于第二个问题,实则指向了社会整体的认知风险。一方面,面对脑机增强群体,社会其他群体有可能出现“过敏”症状,出于恐惧和不信任,脑机增强群体则有可能在社会“排异”中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社会其他群体亦有可能表现出麻痹甚至崇拜的态度,那么原先所构建的社会稳态秩序就会变得岌岌可危,关于“人”的形而上学问题也许会高高悬置于“后人类”上空。

从人类增强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类与人本身息息相关的技术可以梳理出一条“具身—离身—再具身”形式的清晰脉络。最初的增强形式,是主体内向维度的身体技能开采;随着技术的发展,进而外化为工具的加持、机械的自运转;而随着“汇聚技术”浪潮的到来,脑机接口又一次将技术拉回到身体框架之内,而这种技术“再具身”的增强模式,也必然在提供技能逾越的同时加剧本体的依附性和从属性。从生命进化路径来看,泰格马克(Max Tegmark)在《生命3.0》中构建出了一种“技术进化”取代“本体进化”的全新阶段。其中,生命3.0版本即“生命体可以重塑自身的软件与硬件,不再等待进化带来的恩赐”。然而,这种纯粹依赖于技术加持的生命进化模式也暴露出“高速而不高质”的困点。综合上述两类视角,脑机增强极有可能在“高度具身”的作用模式和“高速迭代”的演进逻辑中形成“技术有作为,本体不作为”的增强惯性,从而不断被削减固有价值,侵蚀主体地位。到那时,脑机增强下的群体或将在这种隐蔽而充满诱惑的增强惯性下,彻底放弃自我增值,而成为技术的附庸体。可以说,在脑机增强惯性的驱使下,“增强之我”与“本真之我”间不断增大的“势能差”是“本我”跌落“神坛”的风险之源。

随着脑机接口在人类增强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其暴露出的人文风险也在一个动态的时空语境中继续异变,这也对其风险抵御和应对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应对脑机增强所产生的人文风险冲击,不能单纯乐观地还原至技术层面,而是要在这场“人—技”博弈中持续增添人文“筹码”,实现脑机接口在增强向度下的“亲主体”实践。一方面,对于脑机增强的审视与研究工作,不能停滞在一个简单的“正负价值对冲”阶段,而是要将这种审视融入到动态、多元的技术时空中加以锻造,从而搭建起真正具有效力性、稳定性、灵活性、发展性的风险审查与人文规约体系。另一方面,夯实普适的人文文化体系,是应对脑机增强在人文领域异化的“根本之法”。犹如《爱、死亡与机器人》中人造机器人齐马在艺术作品中所追求的那一抹“奇马蓝”一样,技术增强下的人类个体依旧需要坚定秉持那个原初的“本我”。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暗流上扶稳船舵,把准方向。否则,剥离“人性”的脑机增强或将走向福柯在《词与物》的尾声中所描述的末世图景:“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298233076199297

死于乌托邦:来自于25号宇宙的警示录

让我们假设一个世界:一个没有贫穷,没有疾病,不存在饥荒,不存在资源不足的世界,一切都是充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就是乌托邦最基础的定义。乌托邦,人类最终的梦想,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是也许,乌托邦,也是一个让灵魂死亡的地方。

1947年,John B. Calhoun,大学教授,负责以人口密度为课题进行实验。他在大学的实验室里制造了一个小小的老鼠居住地。在为期28个月的观察期内,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本应繁衍到50000只老鼠的居住场,老鼠的总量却未能突破过200只。由于没有充分的贯彻和研究,这个现象一直在他头脑中围绕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老鼠数量的增长,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

1968年,Calhoun教授决定披上上帝的袈裟,制造一个乌托邦。他租了一个农场仓库的二楼。在那里他搭建了一个长宽2.57米,高1.37米的老鼠居住地。

这是一个完美的居住所,有着所有老鼠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以盒子中央为点均匀划分出的16个居住区域里,每个都有独自的饮水器,食物仓,以及休息窝巢。按照设计的计算,只有当老鼠数量超过3840只时,窝巢才会出现短缺。6144只老鼠时,水资源才会不足。9500只老鼠时,粮食才会成问题。除此之外,最早引入居住地的八只老鼠都经过了疾病的筛选,以确保居住地的实验不会因为外来疾病而出现差错。居住地本身的温度也通过风扇和供暖保持在20C到31C之间,以确保温度不是导致宇宙25出现问题的原因。除此之外,25号宇宙也没有任何老鼠的天敌。

这是个没有天敌,没有疾病,没有饥饿,没有居住问题的世界。一切可能导致人口衰减的原因都被排除在外。那么,这个宇宙能够持续多久呢?

1780天。

1973年5月23日,伴随着最后一只雄鼠的死亡,老鼠们彻底失去了任何繁衍的可能。25号宇宙宣告了他的终焉。

发生了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1968年7月9日,回到25号宇宙开始的第一天……

美丽新世界

1968年7月9日,25号宇宙实验第1天。四只公鼠,四只雌鼠被放入了居住地中。这8只只有48天大的小老鼠们有幸成为了25号宇宙的亚当与夏娃们。从而宣告了这些小老鼠们在美丽新世界中闯荡了3个月后,总算安定了下来,开始划分自己的领地,择偶,交配。在25号宇宙实验第104天的时候,第一窝小鼠出生了。

随后,小鼠人口开始迅速的增长。在第100~第300天的时期内,平均每55天小鼠的人口就会加倍。20只,40只,160只,320只,640只。直到620只的时候诞生速度才从55天加倍减缓到145天加倍。

但是25号宇宙中的小鼠们已经出现了很多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实验开始后第86天到第338天是小鼠诞生最频繁的时期,在这时期科学家们统计了每个领地中诞生的小鼠数量。有意思的是,尽管所有领地都按射线状从中央平均划分开,每个领地中诞生的小鼠数量却不相等。

东北角的领地在252天之间只诞生了13只小鼠,和其相对的西南角却生下了111只,8.5倍之多。

是的,就算是在一个全新的宇宙中,弱肉强食依旧存在。强鼠得妹子生孩子,弱鼠只能在角落里不受妹子青睐。

止步

伴随着人口爆炸阶段的结束,25号宇宙进入了缓慢期。从第315天开始,小鼠数量的成长从55天增加一倍减缓到了145天一倍。

正是在这一阶段的时候,小鼠的人口达到了整个实验的最高峰2200只。而正是在这时,社会中的问题显现了出来。尽管25号宇宙理论上将需要达到3840只老鼠才会出现窝巢短缺,6144只老鼠时才会出现水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在人口尚未突破2000只的时候,这个乌托邦,却满了。

尽管25号宇宙中依旧有着充足的居住空间和食物,但是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却被占满了:社会责任。在充满危险的自然中,成年小鼠能够终老的机会并不多。那些成年的小鼠们便会接过长辈的担子,成为保护领地,保护雌性,繁衍后代的角色。若一个领地上所居住的成年小鼠已经超出领地所需要的数量时,这些小鼠便会向外转移,去开发新的天地。然而这两点在25号宇宙里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成年却找不到自己在社会中未知的成年小鼠们开始迷茫了。这些不属于任何领地的雄鼠们开始在25号宇宙的中央聚集。

这些小鼠们逐渐开始对生活失去兴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相互之间也不闻不顾。逐渐的,另一个特点开始在这些无所事事的小鼠之间显现:暴力。通常只是因为进食回来而打扰了其他人的小鼠会突然变成被攻击的目标。被攻击者也不会逃避或反击,但是当其他小鼠打扰了她的宁静时,被攻击者也会变得异常暴力起来。

这些小鼠们最明显的区分方式就是全身的伤痕,被攻击过多次的尾巴。

同样在社会中找不到位置的雌性小鼠则会选择在较高,那些在生育幼鼠的雌鼠不会选择的巢穴中隐居。她们中看不见暴力的痕迹,也看不见社交的迹象,就如同与世隔绝的隐士们。

随着无处可去的小鼠们的数量越来越多,担任起保护领地工作的雄鼠们对于自己领地的意识也越来越薄弱。但是对于雌鼠来说,对领地保护的降低就意识到了自己哺育用的巢穴被侵犯的机率越来越高。随着领地概念的逐渐淡化,负责哺育的雌鼠们的攻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甚至直接代替了本应负责保护领地的雄鼠们。这种攻击性不仅仅是对于外人,雌鼠们的攻击性也渐渐的转移到了自己的后代上。许多尚未断奶的幼鼠们也成为了雌鼠们的攻击对象,甚至被逐出巢外。在此阶段的后期,小鼠们的生理期被打乱了,受孕率下降了,就连每胎的出生数量也下降了。在雌鼠们频繁转移巢穴的过程中,有许多幼鼠被遗忘,被抛弃。很多幼鼠“消失”在了每次统计之间。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这个阶段生育率的下降,以至于完全停止。

死亡,无法阻止的死亡

最后一只小鼠诞生的那一天,便是死亡阶段开始的第一天。实际上死亡阶段开始的比他早得多。从第560天的时候,小鼠的人口其实就勉强保持在生死平衡的状态,但是从600天的时候开始,幼鼠的诞生数量开始大幅度下降。第920天是最后一只小鼠诞生的日子,而从这之后,25号宇宙就进入了缓慢,但是持续稳定的死亡。

在1973年5月23日的时候,最后一只雄鼠死亡,25号宇宙的终焉来临了。临近灭绝的时候,事情也不想一些乐观人士所设想那样,会有一组小鼠会重新复兴25号宇宙。一切都太晚了,大家……都老了。在第1588天,最后一只小鼠诞生668天之后所做的调查中显示,还活着的小鼠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776天,超过了绝经期200天。就算有小鼠出现了本应有的能力,小鼠们也已经过了繁殖的年龄了。那种在种族频临灭绝的时候,有一小支集团重新振兴整个物种的故事,果然也只是个美好的幻想。

这个宇宙没有经历过灾难浩劫,也没有经历过疾病的洗礼,不用担心饥饿,也不用担心住所。小鼠们都非常健康的活到了终老的年龄。若外界没有任何原因的话,那么就必须进入到社会当中去寻找问题。

问题实际上在第三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了。少数幸运的没有在出生时就被母亲抛弃的幼鼠们也早早的被赶出了巢穴。他们中绝大部分在还没有建立起任何亲情和感情就被迫加入了社会之中。而接受他们的社会也早已人满为患,在社会中不仅没有能他们的一席之地。任何和其他小鼠进行社交的企图也不断的被匆匆路过的小鼠们机械性地打断。在没有基础社交的情况下,更复杂的社交关系也就无从谈起。对于这些小鼠来讲,无论是爱情关系,母子关系,还是竞争关系,都是遥远而陌生的。在另外一个持续了300天的小型实验中,解刨表明148只雌性小鼠中仅有20%只小鼠有受孕痕迹(子宫中有胎盘疤痕)。而在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雌性小鼠们应该已经孕育了超过五只小鼠。远超于实验的数值。

和深居高处的隐士雌鼠们相对应的,则是被我们称为“美丽鼠”的雄鼠们。他们拒绝打斗,也从来没有带着性意图接近过雌鼠。这些小鼠没有任何伤痕,也没有任何凌乱的地方,就好象完美的样品一样。他们的行为中仅有吃,睡,和打理自己,对除了自己身边以外的事情均显得漠不关心。在这个拥挤的社会中,这些小鼠们彻底丧失了一个年轻鼠该有的性格,而变成了对一切都冷漠,对一切不问不顾,只对自身喜好感兴趣的独居者们。在研究者看来,这些只剩下最基础生存需求的小鼠们,就如同灵魂死亡后所遗留的躯壳一样。

25号宇宙中后半段出生的小鼠几乎都纳入于这些”美丽鼠”。当他们的前辈小鼠们逐渐衰老的时候,25号宇宙也就逐渐的画上了终止符。在人口增长衰减期时,上一代的小鼠们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但新一代的小鼠们却根本就没有培育出生育的能力。

所以,没有争斗,没有战乱,没有疾病,没有灾难。25号宇宙就在一片平静和安详中,迎来了死亡。

1972年,在实验临近末期的时候,Calhoun教授的同事,Halsey Marsden博士从25号宇宙中借出了几只小鼠做了几个自己的实验。他将选中的,从25号宇宙中生长的“美丽鼠”们作为新的亚当和夏娃,放入了只属于他们的新“宇宙”中。然而就算进入了一个低人口的环境中,所有的”亚当“和”夏娃“们也丧失了任何重组社会,或者重新繁衍人口的能力。Marsden博士甚至将“美丽鼠”和在正常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雌鼠们搭配起来,但也没有任何效果。这些表面上十分高贵优雅的小鼠们,在心中却已丧失了任何的沟通的能力和欲望。他们的”灵魂”,死了。

留给人类的警示

三年时间,2000只老鼠的命运和他们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预言。但是其中的警示性不容忽视。无论是人口密度过大导致的社交能力崩溃,还是因为责任职位的饱和导致社会构建的倒塌,都能从现实中看见端倪。而25号宇宙兴衰过程中的历史痕迹(雄鼠能力的衰退,雌鼠开始担当起雄鼠的地位,对后代的关心和培养的下降,新小鼠们社交能力的退化,“隐居士”和“美丽鼠”)都能在现实中看到他们的影子(男女平等,女权的崛起,丁克一族,朋友圈化,草食系男子)。而随着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世界人口越来越倾向于集中在生活便利但身口密度高的城市中居住,间接的促进了人口密度的上升。

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远低于25号宇宙所能承受的小鼠数量上限时。就算在小鼠数量最密集的时期,作为上限中最低的巢穴,也总有20%的巢穴无小鼠居住。人们可以通过设计和统计来得出一个地区可以承受人口数量的硬上限,但是什么时候人口算做过于密集,单纯的数字和统计是无法得出来的。

当然,对于小鼠们来讲,恋人关系,母子关系和领地关系已经是他们社会中最复杂的社交关系。对于有着更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来说,没有人知道人类在人口过剩的社会中,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人们会想出一个对路,成功的生活下去,也许人们会踏上25号宇宙的道路,最终死于安乐之中。乌托邦,人类最终的梦想,一个完美的世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乌托邦,是一个让灵魂死亡的地方。

“起名为25号宇宙的原因是?因为之前还有24个宇宙吗?”

“对。”

“那他们的结局呢?”

“灭亡。”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8837526

马斯克:已将自己的大脑上传云端

IT之家 7 月 19 日消息,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已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且和虚拟版的自己交谈过。

Dogecoin DOGE / USD 创始人比利-马库斯发推特称,“如果你能够将大脑上传到云端再和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你们会成为朋友吗?”对此马斯克回复道,“我已经做过了”,但马斯克并没有给出详细介绍。

IT之家了解到,马斯克可能指的是他的神经技术公司 Neuralink,该公司正致力于开发一种脑机接口。该设备将允许计算机将一个人的想法转化为行动,让他们仅通过思考就能完成打字等动作。

今年早些时候,《财富》杂志报道,根据马斯克的说法,这些设备将允许信息从计算机传回大脑。Neuralink 尚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但马斯克此前曾表示,该公司计划在 2022 年之前开始在人脑中植入计算机芯片。马斯克还表示,该设备对于人类弄清如何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共存非常重要。

转自:https://www.ithome.com/0/630/310.htm

脑控技术

基本原理

用脑电波来操纵机器设备,这一直是人类数百年来的梦想。试想一下,只需要你脑子里头念头一动,机械或设备就已经按照你的想法去运转,那是一件多棒的事情!然而,想要实现这种方式,也存在显而易见的困难 ,毕竟,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大脑的了解还是太少了,而人类的思维活动又是如此的复杂,转瞬即逝。

通常,这类设备的原理是:使用者头戴一个类似于做脑电图时戴的帽子,其实质是里头有很多电极,能对使用者的脑电波进行测量;同时有一台计算机,对于电极传送回来的使用者的脑电波的变化加以分析,判断出使用者究竟发出了什么指令,再按照预设的程序,操纵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活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甚至行为

基本介绍

脑控,是“脑电波控制”的不规范简称。一些自称“脑控受害者”的人认为人类大脑发出微弱脑电波,经过高效雷达辨别接收,经过电脑进行模数转换,使人脑电波信号数字化,与电脑内信息比对后,通过相关软件处理(类似的软件比如说mp3播放器、心电图扫描仪软件), 形成文字、声音、心跳等信息。干扰控制时是个反方向的过程。电脑将干扰信息数字化后,进行数模转换,通过发射装置比如卫星、主动式雷达天线等,模拟人类脑电波,对人类大脑进行干扰,人会产生不正常的语言、心跳、痛觉、失眠、幻听等症状。

然而, 这种“脑控”的说法均由“脑控受害者”基于个人体验自我表述,这些说法常常会与比较重大的阴谋相关,但是既没有实际的证据也没有科学研究的支持。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常常将这种自称“被脑控”的现象称为影响妄想,是妄想症的一种。影响妄想患者也常常伴有被害妄想。妄想严重者可能会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并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

相关评论

脑控武器”的危害和潜在威胁,也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严重关注,因为这类武器一旦被滥用,那么就能在根本上控制人民。无论是在私人住宅、公众场合、工业场所,还是在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被秘密选定的受测试者,都会受到这种“神秘武器”发出的含有化学和生物刺激的放射性影响。时间长了,会让受测者社交孤立、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美国中情局当年进行“脑控武器”的实验室,就先后在加拿大和本土吃过一系列的官司,给一些受害者巨额赔偿,并使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政府名誉受损。

尝到甜头的莫利斯似乎并不介意,她经常说,据一些解密资料来看,俄罗斯在脑控武器研究方面“历史悠久”。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人才纷纷被“挖角”、相当一部分军工科研项目也被取消的情况下,有关脑控研究的一些顶级科学家及相关项目,却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言下之意,如果她不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俄罗斯迟早会超过美国。在俄美关系越发紧张的情况下,莫利斯的这番说辞非常有效。

二战后期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脑电波接收仪,那时脑电波接收仪用电子管制造,体积庞大,接收距离只有100米,只能将思维信号转换成声音,即窃听别人的思维,听别人在想什么,二战结束后脑电波接收仪的技术被美国和苏联获得,但美苏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已掌握该技术,因此两国都向其他国家派出间谍,同时用脑电波接收仪探测在本国的外国人,找出混入本国的间谍。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出了仿脑电波无线电攻击功能,即发射让人身体产生痛、痒的信号,还能发射让人心肌梗塞的信号。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出现,脑控武器有了质的飞跃,脑电波接收仪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93年出现了能接收人的视觉信号的脑电波扫描仪,每个人成为了单一频道的电视发射台,眼睛就成了人体摄像机,你看到什么脑电波扫描仪的屏幕上就能显示什么,由于开发出的脑电波扫描仪的功能越来越多,特别是能够无声无息地把人干掉,对人类生存已产生巨大威胁,其威胁绝不亚于核武器,因此在1995年25个拥有脑电波扫描仪的国家秘密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签署了互不对他国领导人使用脑电波扫描仪的协议。

进入21世纪后,脑电波扫描仪的体积已减小到手机大小,可随身携带,能接收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或动物的脑电波,只是在接收之前必须先采集该人的脑电波指纹并储存(类似搜索电视频道),有了脑电波扫描仪,再向他国派出间谍是非常愚蠢的,因为现在用脑电波扫描仪能轻而易举地知道谁是间谍,同时获取情报是如此简单,所以21世纪间谍这个危险的职业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危险的特工。最后说明一下脑电波也是一种电磁波,人脑本身就像一个电视台不断向外发射无线电讯号,脑电波能被接收机调谐接收,不需要向大脑内植入芯片,接收脑电波就象接收电视信号一样,能从脑电波中分离出思维信号、视觉神径信号、听觉神径信号,并把它转换成声音,文字和图象(类似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脑电波扫描仪同时还能将声音和图像信号传送给被害人的脑神径,让人获得声音和图像,比耳朵听和看高清电视还要清楚,还能恶意的控制人的各种生理状态。

相关资料

脑控技术又称电子脑控技术,一种能发射电子信号到受害者大脑,并接收受害者大脑信号,借以灌输思维、感官,知晓受害者记忆、思维的隐蔽技术,人类终极迫害科技,施行国家、施行机构不明,属于全世界范围的秘密迫害。受害人,受害的范围越来越广,受害程度越来越深。其范围已波及到几乎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的主要城市,甚至达到大街小巷,居家旅行无孔不入的程度。

脑控就是对人的精神控制和神经控制!

脑控就是有目地地控制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大家说起脑控时,已拓展了其涵义,包括控制和伤害身体等。

目前存在的脑控现象,无法用传统脑科学解释。

脑控的技术,目前局外人是无法知道的。没被脑控的人,可能无法理解。

正如北方的“知了”不了解“冬雪”。

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利用电脑大小的脑控武器远距离地打击敌人。具体用的是声波还是微波等。不得而知。

脑控主要危害表现在几个方面:

1.控制你日常的喜怒哀乐情绪。

2.强行控制你的思维功能,虽然它们不能决定你思考的具体内容,但能通过控制大脑神经限制阻断你的思考。它们不仅要控制你的情绪,还要尽力让你的思想符合施害者的意图。当你在思考问题时,它们会经常斩断你的思路,堵塞你的大脑,等你的思想进入它们需要的内容后就通畅了,这是它们常用控制手段。

3.影响你的思想并间接导控你的行为,恶化你的人际关系。使你变得自闭。控导你盲目地往外地跑。

4.他们控制你不协调,在吃饭时噎一下,喝水时呛一点,说话时突然卡住停了下来。四肢的动作不协调,走路摔倒。手工操作时,做出自我伤害的动作等。

5.制造正常状态下身体的疼痛,腹泻,呕吐等。强化你身体的不适感。

脑控试验和定向能武器攻击

控试验和定向能武器攻击的方式非常隐蔽,可能采用X射线、微波信号、穿墙高能微波(through-wall high energy microwave)。可能会产生致命的效果。该攻击方式,如果攻击能量不强,受到攻击者并不能意识到这是外来攻击。例如,催眠,剥夺睡眠,诱导腹泻,诱导分神,产生头痛及其他部位的疼痛,诱导情绪,产生短期记忆中断,发烧,语言能力下降,等。而电击感则很容易被受害者感觉到并且很容易认定它为外来攻击。千万不要受到了攻击而自己却不知道。各国特工之间往往互相合作。有人在中国成为受害者,在加拿大继续受到攻击,那就是中加特工在合作脑控。华人移民和留学生很多被选为脑控的几内亚猪,实施秘密试验, 刚开始受害者往往并不知道。

注)(语言,图象,思维干扰,的通讯传播一般是建立在电磁波的基础上的。没有电磁波我不知道还能通讯吗?电磁波的主要功能是身体会聚集大量静电同时再在电磁波的作用下进行骚扰人体,没有静电是无法进行语言 图象 思维骚扰的)平民一般以这个为主)

(一)脑控  涉及定向能武器,例如:X射线、微波、穿墙高能微波。脑控试验不仅从身体上直接打击受害者,而且使用技术手段来破坏一个人的精神心理。这比身体的直接袭击后果更加严重。

读取和破解脑波:(Read and crack brainwave patterns)通过高科技脑控激励芯片(或特定的帽子)来读取受害者的脑波,通过无线传输到附近的接收设备。再过滤出特定的波形来破解受害者的思维和记忆。这项技术已经非常先进。

话语传输:(Subvocal Transmission)通过电磁波传输来影响受害者的说话器官和抑制思维器官,使受害者说特定的话。这种话不经过大脑的思考说出,特别细心的受害者能够发现。这种传输可以通过脑控激励芯片(又叫脑控钉)或不用脑控激励芯片进行。受害者的主要特点是说话不经过思考。

意念传输:(Thoughts Transmission)通过脑控波曲线传输特定的想法到受害者的大脑,一般需要脑控钉在受害者的大脑。

受害者们总结的常见的身体症状和经验,

· 头皮发麻。

· 无理由的极度疲劳,腿肌及关节的酸痛。

· 头晕, 头痛。

· 梦境制造和操纵,剥夺睡眠。

· 肌肉的振动和抽动。

· 不能集中注意力。

· 不通过思考的说话 ,语言能力受到影响,经常结结巴巴。

·记忆力减退,记忆消失 。

· 毫无理由的出现心跳过速和过缓。

· 眼睛发花。

· 烧灼皮肤,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烧灼感或出现不明切口。

· 脸色变暗,头发变稀。 (与信号发射有关)

· 声音直达大脑(Voice to skull, 美国军方代号V2K。)

· 物体振动,如门、窗户、床和椅子(由声波脉冲所引起。)。

· 电子产品的被控制现象,包括电视机、计算机、汽车和家用电器。(例如电视机自动打开或关闭,由电磁脉冲波所引起。)

· 常伴有严重的耳鸣现象,被正式迫害初期除了出现心跳过速外还常致使被害人身体高热,以及各种行为失常无法自控。

事实上,大多数的受害者并不记得他们被秘密麻醉然后审问以及手术的过程,只有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发生濒死体验的人才可能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如大多数人所臆测的远程干涉,那些定向的杀伤可能是出于实验目的或迫害,受害者体内的芯片才是关键。

发展

二战后期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脑电波接收仪,那时脑电波接收仪用电子管制造,体积庞大,接收距离只有100米,只能将思维信号转换成声音,即窃听别人的思维,听别人在想什么,二战结束后脑电波接收仪的技术被美国和苏联获得,但美苏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已掌握该技术,因此两国都向其他国家派出间谍,同时用脑电波接收仪探测在本国的外国人,找出混入本国的间谍。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出了仿脑电波无线电攻击功能,即发射让人身体产生痛、痒的信号,还能发射让人心肌梗塞的信号。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出现,脑控武器有了质的飞跃,脑电波接收仪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强大,93年出现了能接收人的视觉信号的脑电波扫描仪,每个人成为了单一频道的电视发射台,眼睛就成了人体摄像机,你看到什么脑电波扫描仪的屏幕上就能显示什么,由于开发出的脑电波扫描仪的功能越来越多,特别是能够无声无息地把人干掉,对人类生存已产生巨大威胁,其威胁绝不亚于核武器,因此在1995年25个拥有脑电波扫描仪的国家秘密召开了一个国际会议,签署了互不对他国领导人使用脑电波扫描仪的协议。

进入21世纪后,脑电波扫描仪的体积已减小到手机大小,可随身携带,能接收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或动物的脑电波,只是在接收之前必须先采集该人的脑电波指纹并储存(类似搜索电视频道),有了脑电波扫描仪,再向他国派出间谍是非常愚蠢的,因为现在用脑电波扫描仪能轻而易举地知道谁是间谍,同时获取情报是如此简单,所以21世纪间谍这个危险的职业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危险的特工。

最后说明一下脑电波也是一种电磁波,人脑本身就像一个电视台不断向外发射无线电讯号,脑电波能被接收机调谐接收,不需要向大脑内植入芯片,接收脑电波就象接收电视信号一样,能从脑电波中分离出思维信号、视觉神径信号、听觉神径信号,并把它转换成声音,文字和图象(类似天线接收的电视信号),脑电波扫描仪同时还能将声音和图像信号传送给被害人的脑神径,让人获得声音和图像,比耳朵听和看高清电视还要清楚,还能恶意的控制人的各种生理状态。

本文转自:

https://baike.so.com/doc/6282512-6495971.html

https://mil.news.sina.com.cn/2019-01-15/doc-ihqfskcn7249692.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4%91%E6%8E%A7%E6%AD%A6%E5%99%A8/2081088

脑控武器

脑控,又称精神控制,指人意念通过脑控仪器的翻译,干扰正常人脑电波的过程,实现远程对人体的掌控。

脑控武器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对人脑造成影响,控制人脑思维活动,脑控武器是建立在对人脑信息进行获取、解读、传播和控制基础上的“制脑术”,通过“攻心为上”,直接影响和控制人类思维。

脑控武器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脑的各种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脑电波,殊不知脑电波也是人类的身份识别特征——每个人的脑电波“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利用脑电波特征的唯一性,首先采集人脑电波的特征码并存入电脑,之后通过专门的“翻译”软件解读其中的视觉、听觉、语言、情感等各种神经活动信号,事实上就已完成了“读心术”。当需要向“大脑磁盘”写入信息时,只需对脑电波进行特定编码,就能将信息直接植入大脑。

脑控武器在研制时,还牵扯到数据库中成千上万个脑电波样本的大数据分析,得到心理特征与脑电波形状的对应关系,就好比找到了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之后,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电磁波向人体发射特定的信号,脑控武器就可以悄无声息地改变人类的情绪状态,最终达到特定的军事目的。 

目前,脑控武器主要分为电磁波武器、声波武器和光波武器。电磁波武器又可具体划分为电场、磁场、微波等不同类型。美国军方此前研制的新型非致命武器“主动回避系统”,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使目标感到燥热难耐,令被攻击者仿佛“置身于烤箱之中”,其有效射程可达一公里。事实上,电磁波和声波等都能对人脑细胞的正常活动产生影响,甚至能把建议和命令直接“发射”到人脑之中,因而包括次声波、超声波、紫外线、激光等手段都成了脑控武器的研究方向。

脑控武器的目的不是消灭敌人肉体,而是征服敌人的意志,这意味着战争的制胜之道从“毁伤”走向“操控”,从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作战视角:将“控制”优于“毁伤”考虑武器性能。探脑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未来战争形态发生改变:即除靠毁伤肉体、逼迫敌人就范之外,在主要目的不在于致敌死亡的目标下,通过更好地控制敌人去赢得战斗。

脑控武器的快速发展引发人们对战争伦理的思考。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脑控武器以“控”代“毁”的作战方式,减少战争的物理伤亡;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作茧自缚,成为脑控武器的受害者。

作为战争的最终决策者,人类应该解决好脑控武器的研发方向与理性应用等问题。一方面,脑控与控脑是脑控武器的两条发展路径,其中脑控技术不断成熟,将极大提高人与武器的融合程度,可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另一方面,针对控脑技术的发展应用,则应秉持谨慎负责态度,尤其是对控脑技术应用情境、目标范围、作用方式的把控。例如,在特殊的任务如解救人质等行动下,为避免或减少误伤,对特定的目标对象,选用适宜的控脑技术,可以更精准高效地完成作战任务。

此外,战争从来就是敌对双方的生死较量。因此,在研发脑控武器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反脑控技术手段的创新,从而在未来的脑控与反脑控战争中赢得主动。 

脑控纳米武器,可以通过粮食和血液,医药疫苗进入人类体内通过人体或血管到达脑部进行脑控并破坏脑组织,对日常生活里面的电子电表,智能电视,太阳能电板等产生相互转化的强烈信号。

本文转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4%91%E6%8E%A7%E6%AD%A6%E5%99%A8/2081088

https://mil.news.sina.com.cn/2019-01-15/doc-ihqfskcn7249692.shtml

https://baike.so.com/doc/6282512-649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