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否(pǐ,1、闭塞;阻隔不通。2、坏、恶)
之匪人(行为不端正的人)
,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否》卦象征否闭: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君子必当守持正固。此时刚大者往外而柔小者来内。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彖传》说:否闭之世人道不通,天下无利,君子必当守持正固,应对刚大者往外而柔小者来内的局势,这是表明天地阴阳互不交合而万物的生养之道不得通畅,君臣上下互不交合而天下离异不成家邦。此时阴者居内阳者居外,柔顺者居内刚健者居外,小人居内君子居外:于是小人之道盛长,君子之道消亡。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象传》说:天地不相交合,象征否闭;君子因此以节约为德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拔起茅草,根系牵连,是由于同类事物聚在一起相互牵动。守持正固可获吉祥,亨通顺利。(此爻阴居阳位,质弱而欲亢动,然又处于上下否塞之时,阴阳相隔,不能通达。故做事应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轻举妄动。初六像“拔茅茹”一样牵引下卦六二、六三阴爻贞固自守才能得吉。初六爻以柔爻居阳位,应该克服其资质柔弱却轻躁易动的缺点。)
【六二】包承(顺从,迎合)
,小人吉;大人否(不同意)
,亨。
接受奉承,对小人来说是吉祥的;君主必须不予接受,方可获得亨通顺利。(此爻以阴爻居阴位,又处于下体之中,有至顺之象。而本卦有小人处下之象,故而居此位者当防小人作乱。六二爻以阴爻居于阴位,好像一位善于阿谀逢迎的小人,顺承于上位者,以求取上位者的包纳和信任。这种行为对小人来说是吉利的。而对于君子来说,处于否塞的险境时,宁可固守原则,安于否塞,也不应随波逐流,自毁原则。正因为其坚守节操,令人敬佩,所以亨通。)
【六三】包羞。
忍耻固位,无心离去,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此爻处于上下两体之间,迫近于上,又以阴质居下阳位,又偏离中位,不中不正,当处于否塞之世时,则不能守中正之道。六三爻是个地位较高却又不中不正的小人,其处于否塞之世时,不能固守正道,安持本分,反而争于向上九刚爻求应。而上九爻乃是守贞的君子,所以六三爻的所作所为只能是自取其辱。)
【九四】有命,无咎,畴(chóu,通“俦”,同类,伴侣)
离(通“丽”,附丽,附着)
祉?
保有天命,无害,与他同畴的诸阳爻,也将附丽于他而一齐受福。(此爻阳居阴位,刚中有柔,又居上卦三阳爻之中,处于上卦乾卦之始,有否塞过中、否极泰来之象,又与其他二阳爻相比邻,故能同心协力。九四处于否塞转为泰通之时,奉九五君王之命,与初六相交相应,因此没有咎错。爻辞中的“畴离祉”,是指九四与和它同类的九五及上九两刚爻相互依附,齐心协力,共成大业,所以能一同受福。)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亡,失也)
,系于苞(《说文》:“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苞”的本义是指能编织草鞋和席子的一种柔韧的草)
桑(桑”是一种木质坚韧的树)
。
结束闭塞黑暗的局面,大人才可以获得吉祥。(但仍需要时刻警惕)将要灭亡,将要灭亡,这样才能像系着重物的苞桑(泛指柔韧性极强的植物,能够承受极重的压力,易弯而不易折断)一样坚韧而不折。(此爻阳居阳位,又占上卦之中位,中正得当,故而具阳刚之气而能行中正之道,处于泰来而否休之时。九五爻有其德而居其位,但有身处治世而不忘乱亡,其要达到彻底休否的境地,所以居安而思危,时时告诫自己“将要灭亡,将要灭亡!”以免掉以轻心。也正是因为能够时常保持警惧之心,九五才能如系着重物的苞桑般坚韧不折。)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闭塞黑暗的局面已经发展到极点,必然倾覆,起先犹有不利,最终通泰欢喜。(此爻以阳爻居于阴位,兼居乾体之上,积乾阳之气至极盛,故具刚健勇猛、无坚不摧之力以待天时。否极泰来,故云“先否后喜”。)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通“避”,回避,躲避)
难,不可荣以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拔茅”,“贞吉”,志在君也。“大人否,亨”,不乱群也。“包羞”,位不当也。“有命,无咎”,志行也。“大人”之吉,位正当也。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