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通达、顺利)
。匪(不,不是)
我求童蒙(蒙昧童子,年幼无知的儿童)
,童蒙求我;初筮(筮,易卦用蓍也。——《说文》)
告,再三渎(轻慢;不敬)
,渎则不告。利贞(坚定,有节操)
。
《蒙》卦象征蒙稚:亨通。并非我有求于幼童来启发蒙稚,而是幼童需要启发蒙稚有求于我。初次祈问施以教诲,接二连三地滥问是渎乱学务,渎乱就不予施教。利于守持正固。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彖传》说:蒙稚,譬如高山下有险阻,遇险止步而彷徨不前,正如蒙稚的情状。蒙稚而亨通,说明可以顺沿亨通之道施行启蒙而把握适中的时机。并非我有求于幼童来启发蒙稚,而是幼童要启蒙有求于我,这样双方的志趣就能相应。初次祈问施以教诲,说明蒙师有阳刚气质而行为适中;接二连三地滥问是渎乱学务,渎乱就不予施教,因为渎乱了蒙稚启迪的正常程序。蒙稚之年应应当培养纯正的品质,这是造就圣人的成功之路。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象传》说:高山下流出泉水,象征渐启蒙稚;君子因此果断决定自己的行动来培育美德。
【初六】发(启发;开导)
蒙(蒙昧,愚昧)
。利用刑(1、取法、效法。2、通“型”,法式,典范,榜样。3、对犯罪的处罚。合起来的意思是取法树立道德榜样做典范和惩戒责罚恶劣行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和匡正)
人,用说(tuō,同“脱”,解脱,解除)
桎梏(zhì gù,指脚镣手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这是指像镣铐般约束、妨碍或阻止自由动作的事物)
;以(因为)
往吝(吝,恨惜也。憾恨,感到为难)
。
启发蒙昧,应当树立好人典范或利用刑法来教育人,从而使人免犯错误,脱去桎梏;否则便会留下遗憾。(此爻为本卦之初始,其位置最下,且以阴爻居于阳位,不中不正,好似个蒙昧不守正道的学童,需要九二刚中师长的教导。启蒙之始,宜严以施教,必要时应给以惩罚,使之回归正途。若姑息迁就,任其自由散漫,劣性滋长,日后铸成大错,刚后悔莫及。所以初六犯下小错之后,就要予以适当惩戒,使其铭记在心。如此才能避免其日后的无穷祸患。)
【九二】包(包容)
蒙,吉;纳妇,吉。子克(克,肩也。胜任)
家。
包容蒙昧之人,吉祥;为子娶妻,吉祥。儿子能够继承父志兴家立业。(九二爻阳爻居阴位,虽不正,但又居中位,故可包容初、二、三、五诸阴爻,师尊于上,远近皆至,故而吉祥。九二爻上应六五,下应诸阴爻,又好比男子娶妻一般,意指能够包容接纳。九二爻位于下卦中位,虽然地位低下,却能像儿子继承父志一样,兴家立业,所以爻辞上说:“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躬,身也。——《说文》)
,无攸利。
不要娶那样的女子,她见到有钱的男人就失去了自身的体统,娶她没有什么好处。(此爻阴居阳位,不中不正,兼处蒙卦下体之未,乘凌位卑而中正刚明的良师九二,攀附于与之同样不中不正而位居极位的上九,故而现邪辟妄行、见利忘义之端倪,行有不顺。)
【六四】困蒙,吝。
处在困境中的蒙昧之人,行事很艰难。(此爻阴居阴位,又处于六三、六五两阴爻之间,虽得位而阴气太重,而与九二与上九两阳爻相距甚远,既非亲比,又无正应,故困于蒙昧之中。)
【六五】童蒙:吉。
童子蒙昧受启发(能够听从教导),吉祥。(此爻居尊位而柔善,又与九二相正应并得其相助。面对九二刚中之师,六五谦恭好学,欣然接受九二的教诲,其智慧日益增长,其学业日益精进,故为此卦之吉爻。)
【上九】击(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
蒙:不利为寇(盗匪)
,利御(抵御,抵挡)
寇。
以猛击开启蒙昧:像盗匪一样过于暴烈则不利,用抵御盗寇之法有利。(阳爻居阴位,不中不正,不当位,一阳而乘三阴爻,以刚乘柔,高高在上,故而刚勇无羁,柔性不足。上九个性刚猛,其教育过于严厉,任意处罚学生,结果会适得其反,其所作所为对启迪蒙昧毫无帮助。“击蒙”者,谓不能“包蒙”,面杖作教刑,怒而出之以击也。此卦四阴二阳,四阴皆蒙昧,二阳均有刚明之才德,足以击蒙也。九二有刚中之德,训导中节,宽严适宜,其于蒙能包之,所谓“董之用劝”;此爻以阳居阴,刚极失中,其于蒙也,乃击之,所谓“戒之用威”。此击字,比“包蒙”之包,“发蒙”之发,凌厉严刻,不言可知矣。然“重蒙”而不从教,初发之而不知感,继包之而不知悟,教之术亦几穷矣,上九亦出于势之不得已也。至击之太甚,未免过于凶暴,是击之者,反为寇也,故曰“不利为寇”。然因其蒙顽不灵,一味优容而不惕之以威,将恐蒙极而流为寇,是宽之适以害之。击之者,治蒙虽严,正所以御其为寇也,故曰“利御寇”也。曰“为寇”者,寇在我也;曰“御寇”者,寇在彼也。《艮》为手,有击之象;《坎》为盗,有寇之象;《艮》止于上,有御寇之象。上九虽应于三,三之行不顺,是寇也,非婚媾也,故利御之也。此爻变则为《师》,《师》又有击之象,乃寇之象。《象传》之意,此卦有刚明之德,比六五而辅翼之,应六三而训导之,且自上九至六三,其应比之间,无有一阳之障碍,是为柔顺之极,故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注解: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意向,抱负)
应(顺合,相投)
也。“初筮告”,以(因为)
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在、于)
养正(培养正道)
,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果敢的行动)
育德。“利用刑人”,以正法(取法树立道德榜样做典范和惩戒责罚恶劣行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和匡正童蒙)
也。“子克家”,刚柔接也。“勿用取女”,行不顺(顺,循也)
也。“困蒙”之“吝”,独远实(刚健笃实)
也。“童蒙”之吉,顺以巽(卑顺)
也。“利用御寇”,上下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