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某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我们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我们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根据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某些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经验法则: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范围。
1、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较富有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2、必需品的需求往往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一个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物质,而取决于购买者的偏好。
3、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取决于我们如何划定市场的边界。狭窄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宽泛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因为狭窄定义的市场中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4、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当弹性大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弹性小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弹性正好等于1,即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时,我们说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通过给定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给定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总收益: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总收益如何沿着需求曲线变动呢?答案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将引起总收益增加。换言之,从以更高价格出售中获得的额外收益抵消了由于出售数量减少而引起的收益减少而有余。如果需求富有弹性,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减少。由于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减少得如此之多,以至于需求量的减少足以抵消价格的上升而有余。
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时:如果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时:如果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的(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时: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保持不变。
一条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变的,但它的弹性并不是不变的。在价格低而数量多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少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线性需求曲线的例子说明,在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不一定是相同的。固定的弹性是可能的,但并不总是这样。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大多数物品是正常物品: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由于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正常物品的收入弹性为正数。少数物品是低档物品:收入提高,需求量减少。由于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动,所以低档物品的收入弹性为负数。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外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还是负数取决于这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替代品是指通常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物品,其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互补品是指通常要一起使用的物品,其交叉价格弹性是负的。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就说这种物品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供给价格弹性取决于卖者改变他们所生产的物品量的灵活性。
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供给的弹性在长期中通常都大于短期。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在一些市场上,供给弹性并不是不变的,而是沿着供给曲线变动。比如在某制造行业,企业拥有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在供给量水平很低时,供给弹性很高,表明企业会对价格变动做出相当大的反应。在这一范围内,企业存在未被利用的生产能力,例如全天或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的厂房和设备。价格的小幅上升使得企业利用这种闲置的生产能力是有利可图的。随着供给量的增加,企业逐渐接近其最大生产能力。一旦其生产能力得到完全利用,要想再增加产量就需要建立新工厂。要使企业能承受这种额外支出,价格就必须大幅度上升,因此供给变得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