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62-道者,万物之注也

道者,万物之(附着;安放)也,善人之(通“保”,保护;依靠;仗持)也,不善人之所也。

美言可以(1、交易。2、求取),尊行可以(1、贺,以礼相奉庆也——《说文》。2、赞许;附和)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慎重)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注解:

道,是天地万物的共同归宿,是善良之人的倚仗,也是不善之人自身得以保全的倚仗。

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自己想求取的;正直良好的行为可以助自己见重于人。那些不善之人,为什么把“道”抛弃呢?

在举行天子即位、三公受封的时候,虽有进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不如慎重地把这个“道”作为献礼进献给他们。

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都如此重视“道”呢?不正是因为有求于它就能得到庇护;有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所以为天下人所看重。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