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比较常见的集体决策方法,便于发表创造性意见,因此主要用于收集新设想。通常是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头脑风暴的参与者需要有较强的联想思维,有好的思维还要展现出来,那怎么做才能成功实施头脑风暴呢?本文仅就传统的奥斯本头脑风暴法,从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参考。
一、头脑风暴法的四个原则
(一)自由畅想原则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要求与会者集中注意力,以会议主题为中心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创意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的意见,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不着边际、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许都是好创意的原型。
(二)延迟评判原则
禁止与会者在会上评论他人的想法和建议。奥斯本创立头脑风暴法的初衷是,认为在会议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想法都是有价值的,不应在过程中评判影响他人思绪,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对各种设想、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最后阶段。在头脑风暴之后,可以对创意进行合并、组合、排序等,然后再评判其可行性。
(三)以量求质原则
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想法,以大量的想法来保证质量较高的想法的存在,多多益善,不必顾虑想法内容的好坏。以数量保障质量,将众多想法中拆分重组,生成创意。想法越多,产生好创意的可能性越大。
(四)综合改善原则
鼓励参与者对他人的想法或创意进行补充、改进或整合,借题发挥,可以在别人想法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想法,即利用一个灵感引发另外一个灵感,强调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
遵循以上几个原则,再加以时间的控制,气氛保持活跃,参与者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快速运转大脑,不假思索毫无顾虑地说出设想,设想不断涌出,便是一个成功的头脑风暴。
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成员
在使用头脑风暴法时,一般都需要主持人进行引导,头脑风暴法的团队成员由四个角色组成:组长、专家、秘书、组员。
组长——负责主持和引导,激励与驱动团队思考;
专家——回答问题,提供信息,筛选创意;
秘书——记录,分类、整理;
组员——发表意见。
三、头脑风暴法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直接头脑风暴法时,除了不要违反四个原则外,还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运用头脑风暴法,首先应有主题,主题应在参与者关注范围内;
2)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主题混在一起,主题应单一;
3)问题太大时,要细分成几个小问题;
4)创造力强,分析力亦要强,要有幽默感;
5)头脑风暴要在45到60分钟内完成;
6)记录人要把构思写在白板上,字体清晰,以启发其它人的联想;
7)在头脑风暴后,对创意进行评价(会后评判);
8)评价创意时,作分类处理;
由于头脑风暴法产生出来的创意,大部分都只是提示,很少是可以用来直接解决问题的。因此整理和完善创意就显得相当重要。在整理补充创意时,为了使创意更具体化,也可继续使用头脑风暴法。
四、头脑风暴会的提议方式
在进行头脑风暴会议时,一般有以下三种提议方式。
1)循环提议法:即与会者依次提出自己的想法,由秘书记录在白板上。
2)自由旋转法:不分次序,所有与会者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由秘书记录在白板上。
3)卡片法:每个与会者将提议写在卡片上,再收集汇总。
三种方式中,卡片法效率较高;自由旋转法容易营造热烈的气氛,有利于激发与会人员的灵感;循环提议法较有秩序。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脑力激荡。
五、奥斯本核检表法
在1941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部创新学专著《创造性想象》中,奥斯本提出了检核表法。奥斯本核检表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在进行发明创造时尤其有用,可以拓展思维,生成新的设想。
六、头脑风暴的基本流程
头脑风暴会流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头脑风暴阶段和会后评判阶段。
(一)准备阶段:确定议题、确定人选、明确分工、会场和会议材料准备等;
(二)头脑风暴阶段:宣布主题和纪律、进行头脑风暴、整理和分类创意等,具体见下图;
(三)会后评判阶段:从效果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评价创意,选择最合适的创意。
以上这些步骤完成后,结束头脑风暴会议,可以用其他分析工具来评价这些创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