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S修改右键新建菜单项

今天在UOS系统中安装永中OFFICE后,发现右键新建菜单中多了几个乱码的菜单项。于是强迫症犯了,欲删除而后快,最后终于找到办法:

zhong@zhong:~$ cd ~/.Templates/
zhong@zhong:~/.Templates$ ls
'????.docx'  '??Office??.eio'  '????.pptx'  '????.xlsx'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xlsx'
zhong@zhong:~/.Templates$ ls
'????.docx'  '??Office??.eio'  '????.pptx'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pptx'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Office??.eio'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docx'
zhong@zhong:~/.Templates$ ls
zhong@zhong:~/.Templates$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有所收敛吗

本文是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演讲题目是:《哪些人是有罪的》

有人说,仅凭这篇演讲,莫言就应该获得诺奖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感谢而且佩服日本朋友们,为论坛选择了这么一个丰满的议题。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

当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担任了高官,要满足上述欲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钱。

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力以后似乎也不愁没钱。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

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

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

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而掷之,已属不易。

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他对两个使臣说:楚国有神龟,死后被楚王取其甲,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下。但对神龟来说,是被供在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

使臣说,那当然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

庄子的这则寓言,饱含着退让避祸的机心。

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们追名逐利、如蚊嗜血、如蝇逐臭,从古至今,酿成了无数悲剧,当然也演出了无数喜剧。

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然会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描写的最重要的素材。

文学家大多也是爱财富逐名利的,但文学却是批判富人、歌颂穷人的。

当然,文学中批判的富人是为富不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富人,文学中歌颂的穷人,也是虽然穷但不失人格尊严的穷人。

我们只要稍加回忆,便能想出许许多多的文学中的典型人物,作家在塑造他们的性格时,除了给予生死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考验之外,经常使用的手段,那就是把富贵当成试金石,对人物进行考验,经过了富贵诱惑的自然是真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的便堕落成小人、奴才、叛徒或是帮凶。

当然,也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让他的主人公,借着金钱的力量,复了仇,雪了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有的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善良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富且贵的大团圆结局,这就又从正面肯定了富贵的价值。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

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

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

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中国的哲学里,其实一直不缺少这样的理性和智慧,但人们总是“身后多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贪婪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的阴暗面。依靠道德劝诫和文学的说教能使人清醒一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佛教就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于是,就有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

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

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

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

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在人类社会中,除了金钱、名利、权势对人的诱惑之外,另有一最大的也是致命的诱惑,就是美色的诱惑。这问题似乎与女性无关,但其实也有关。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因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发生的战争,也曾经因为美女,而让某些统治者丢掉了江山社稷。

绝对地否定色欲当然不对,因为没了这欲望,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

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人的性欲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他们多半是口是心非,尽管深宫中妻妾成群,但民间却要存天理灭人欲,男女之情,被视为洪水猛兽。这样的观念,体现在封建王朝的法律和道德中。

对于人类贪婪的财富欲望和权势欲望,文学与法律、道德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但对于性欲,尤其是升华为爱情的性欲,文学作品却经常地另唱别调,有时甚至扮演吹鼓手的角色。

中国有《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外国有《卡特莱夫人的情人》。

这也是一个文学的永恒的主题,没有男女之间的欲望,没有情与爱,似乎也就没有了文学。

毫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者欢乐的根源。

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

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其实是少数富贵者的病态需求。

人类正在疯狂地向地球索取。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气,我们拥挤在一起,用钢筋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将这样的场所美其名曰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城市里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

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与老百姓比起来,官员是有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越大罪越大,因为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耗费的资源就越多。

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发达国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胡折腾,而且还到别的国家里,到公海上,到北极和南极,到月球上,到太空里去瞎折腾。

弄得地球四处冒烟,浑身颤抖,大海咆哮,沙尘飞扬,旱涝不均等等。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他毒药。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

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

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转自:https://new.qq.com/omn/20220422/20220422A0136900.html

对儒、佛、道的一点个人理解

儒重“修”以为人:

儒指读书人,即通过读书来达到悟道和修身的目的,儒强调通过学和思的方法来修成仁人。儒分三部分:亻、雨、而。人,仁也,仁生物也;雨比喻教导之言,教泽;而同“尔”,你或你的。合起来就是如何为人,可通过圣贤来教导你。所以儒家学的是圣贤之言。比较典型的就是下面几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佛重“觉”以成人:

弗,矫也。——《说文》;另外“弗”有去灾求福的含义。加上左边亻字旁:人,仁也,仁生物也。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想成人,就要进行自我矫正,以去灾求福。那如何对人进行矫正呢?通过“觉”。觉有三重含义:觉者、知者、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知、行;渡己、渡人、修;自己醒悟、启人觉悟、修得圆满。

道重“顺”以应人:

人生,就是一场归途,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道”指路、指方向、指规律、指方法、指正义、指引导……合起来就是遵循正义的方向,顺应规律,引导你找到归途。但是什么是正义呢?这又需要靠儒家的“读书学习”和佛家的“觉”,只有悟到什么是正义,并将其普世,并通过普世唤醒沉睡中的众人,你才算找到了回家的道。

标本兼治,治病救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如何预防邪恶的政治,孔子的答案是选择做一个“正”的领导,起表率作用。

对于那些已经变邪恶的官员,怎么处理?是约法三章还是怎么办?老子提出: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在目前这种投鼠忌器,一损俱损的胶着状态下,约法三章可能不是好办法。今天注解了《老子》的道经37篇,老子他老人家给出了建议: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并给出了终极办法:阗之以无名之楃。

老子的方法不杀一人,标本兼治,既治病又救人,真可谓是有智慧。

道经37-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将自𢡺(1、感化;转变人心,使人回心曰化。2、教化)

𢡺而(欲,贪欲也。——《说文》)作,吾将(tián,这个字的意思是闭门认真反省)之以无名之(木:朴拙,朴实坦率,不曲意奉迎别人。屋:家)。阗之以无名之楃,(“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将不辱。不(玷污,辜负)以情,天地将自正。

注解:

道常常是默默无名的,侯王若能恪守“道”,万物都将会按自己的本心发展并自然地得到教化。

(人们)在按自己本心发展的过程中如若有贪欲产生,我将把他放在不知名的简朴之地(下乡)让他认真地闭门反省。把他放在不知名的简朴之地(下乡)让他认真地闭门反省,他才会不辱没自己。(只要他)不辱没(人民的)一片殷切期望之情,(积极改过自新,)那么天地也将自然回归到正态。

道经36-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将欲(拾,掇也。——《说文》)之,必(《说文》:“古,故也。故,使为之也。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备于古。”)(放纵,无拘束)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亲近;交往,交好)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水深而清),邦利器不可以(治理,处理)人。

注解:

想要拾掇它,必须故意放纵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故意增强它;将要离开它,必须故意亲近它;将要剥夺它,必须故意施给它,(最终完满地实现自己的主观愿望,)是为“隐而不现之睿智”。

柔弱胜过刚强(和风细雨胜过雷霆万钧),鱼儿不可离开清深之水(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如同鱼水),国家的强力工具不可以用来治理人民。

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生活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暴秦。

楚怀王的军队中有两个后来影响历史的人。一个名叫刘邦,另一个名叫项羽。一天,楚怀王对他们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向西路和北路出发。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

公元前207年,刘邦领兵抢先由中原进入秦川到达秦王朝国都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国玺投降,秦朝正式灭亡。

刘邦入城后,秋毫无犯将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父老、豪杰们对此都表示拥护。接下来,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

三秦之地的老百姓们十分高兴,纷纷送牛羊酒食慰问刘邦的军队将士,刘邦一再推辞不肯收下,说:“仓库里粮食很多,士兵们并没有挨饿,我不想再给父老乡亲们添麻烦,让大家破费财物了!”当地的老百姓们听到刘邦这番体贴人心的话,更加欢喜地宣传:“如果刘沛公(刘邦)能留在关东,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唯恐刘邦不在三秦大地为王。而所有的秦廷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也都很高兴。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道经35-执大象,天下往

(持守)大象(指世界一切事物的本原,即无形无象的道),天下(1、归向。2、交际、交朋友);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餌,过(感通)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完毕;完了)也。

注解:

持守“大道”,天下都将前来归向、交往;归向、交往而不互相伤害,则天下安享太平。

音乐与美食的诱惑,能感通过往的路人为之停留。所以“道”从口里讲出来,叫做:谈起来是平淡无味的,看着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听着也没有令人感到振聋发聩的,使用起来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俄国—普希金

从前有个老头儿和他的老太婆住在蓝色的大海边;

他们住在一所破旧的泥棚里,

整整有三十三年。

老头儿撒网打鱼。

老太婆纺纱结线。

有一次老头儿向大海撒下鱼网,

拖上来的只是些水藻。

接着他又撒了一网,

拖上来的是一些海草。

第三次他撒下鱼网,

却网到一条鱼儿,

不是一条平常的鱼——是条金鱼。

金鱼竟苦苦哀求起来!

她跟人一样开口讲:

“放了我吧,老爷爷,把我放回海里去吧,

我给你贵重的报酬:

为了赎身,你要什么我都依。”

老头儿吃了一惊,心里有点害怕:

他打鱼打了三十三年,

从来没有听说过鱼会讲话。

他把金鱼放回大海,

还对她说了几句亲切的话:

“金鱼,上帝保佑!

我不要你的报偿,

你游到蓝蓝的大海去吧,

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吧。”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跟前,

告诉她这桩天大的奇事。

“今天我网到一条鱼,

不是平常的鱼,是条金鱼;

这条金鱼会跟我们人一样讲话。

她求我把她放回蓝蓝的大海,

愿用最值钱的东西来赎她自己:

为了赎得自由,我要什么她都依。

我不敢要她的报酬,就这样把她放回蓝蓝的海里。”

老太婆指着老头儿就骂:

“你这傻瓜,真是个老糊涂!

不敢拿金鱼的报酬!

哪怕要只木盆也好,

我们那只已经破得不成样啦。”

于是老头儿走向蓝色的 大海,

看到大海微微起着波澜。

老头儿就对金鱼叫唤,

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

“你要什么呀,老爷爷?”

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

“行行好吧,鱼娘娘,

我的老太婆把我大骂一顿,

不让我这老头儿安宁。

她要一只新的木盆,

我们那只已经破得不能再用。”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你们马上会有一只新木盆。”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

老大婆果然有了一只新木盆。

老太婆却骂得更厉害:

“你这傻爪,真是个老糊涂!

真是个老笨蛋,你只要了只木盆。

木盆能值几个?滚回去,老笨蛋,再到金鱼那儿去,

对她行个礼,向她要座木房子。”

于是老头儿又走向蓝色的大海(蔚蓝的大海翻动起来)。

老头儿就对金鱼叫唤,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

“你要什么呀,老爷爷?”

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

“行行好吧,鱼娘娘!

老太婆把我骂得更厉害,她不让我老头儿安宁,

唠叨不休的老婆娘要座木房。”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就这样吧:你们就会有一座木房。”

老头儿走向自己的泥棚,

泥棚已变得无影无踪;

他前面是座有敞亮房间的木房,

有砖砌的白色烟囱,

还有橡木板的大门,

老太婆坐在窗口下,

指着丈夫破口大骂:

“你这傻瓜,十十足足的老糊涂!

老混蛋,你只要了座木房!

快滚,去向金鱼行个礼说:

我不愿再做低贱的庄稼婆,

我要做世袭的贵妇人。”

老头儿走向蓝色的大海

(蔚蓝的大海骚动起来)。

老头儿又对金鱼叫唤,

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你要什么呀,老爷爷?”

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行行好吧,鱼娘娘!

老太婆的脾气发得更大,她不让我老头儿安宁。

她已经不愿意做庄稼婆,她要做个世袭的贵妇人。”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儿。

他看到什么呀?一座高大的楼房。

他的老太婆站在台阶上,

穿着名贵的黑貂皮坎肩,

头上戴着锦绣的头饰,

脖子上围满珍珠,

两手戴着嵌宝石的金戒指,

脚上穿了双红皮靴子。

勤劳的奴仆们在她面前站着,

她鞭打他们,揪他们的额发。

老头儿对他的老太婆说:“您好,高贵的夫人!

想来,这回您的心总该满足了吧。”

老太婆对他大声呵叱,派他到马棚里去干活。

过了一星期,又过一星期,

老太婆胡闹得更厉害,

她又打发老头到金鱼那儿去。

“给我滚,去对金鱼行个礼,说我不愿再做贵妇人,

我要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老头儿吓了一跳,恳求说:

“怎么啦,婆娘,你吃了疯药?

你连走路、说话也不像样!

你会惹得全国人笑话。”

老太婆愈加冒火,她刮了丈夫一记耳光。

“乡巴佬,你敢跟我顶嘴,跟我这世袭贵妇人争吵?——

快滚到海边去,老实对你说,

你不去,也得押你去。”

老头儿走向海边(蔚蓝的大海变得阴沉昏暗)。

他又对金鱼叫唤,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

“你要什么呀,老爷爷?”

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

“行行好吧,鱼娘娘,

我的老太婆又在大吵大嚷:

她不愿再做贵妇人,她要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金鱼回答说:“别难受,去吧,上帝保佑你。

好吧,老太婆就会做上女皇!”

老头儿回到老太婆那里。

怎么,他面前竟是皇家的宫殿,

他的老太婆当了女皇,

正坐在桌边用膳,

大臣贵族侍候她。

给她斟上外国运来的美酒。

她吃着花式的糕点,

周围站着威风凛凛的卫士,

肩上都扛着锋利的斧头。

老头儿一看——吓了一跳!

连忙对老太婆行礼叩头,

说道:“您好,威严的女皇!

好啦,这回您的心总该满足了吧。”

老太婆瞧都不瞧他一眼,

吩咐把他赶跑。

大臣贵族一齐奔过来,

抓住老头的脖子往外推。

到了门口,卫士们赶来,

差点用利斧把老头砍倒。

人们都嘲笑他:

“老糊涂,真是活该!

这是给你点儿教训:

往后你得安守本分!”

过了一星期,又过一星期,

老太婆胡闹得更加不成话。

她派了朝臣去找她的丈夫,

他们找到了老头把他押来。

老太婆对老头儿说:

“滚回去,去对金鱼行个礼。

我不愿再做自由自在的女皇,

我要做海上的女霸王,

让我生活在海洋上,

叫金鱼来侍候我,叫我随便使唤。”

老头儿不敢顶嘴,也不敢开口违拗。

于是他跑到蔚蓝色的海边,

看到海上起了昏暗的风暴:

怒涛汹涌澎湃,不住的奔腾,喧嚷,怒吼。

老头儿对金鱼叫唤,金鱼向他游过来问道:

“你要什么呀,老爷爷?”老头儿向她行个礼回答:

“行行好吧,鱼娘娘!

我把这该死的老太婆怎么办?

她已经不愿再做女皇了,

她要做海上的女霸王;

这样,她好生活在汪洋大海,

叫你亲自去侍候她,听她随便使唤。”

金鱼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尾巴在水里一划,

游到深深的大海里去了。

老头儿在海边久久地等待回答,

可是没有等到,

他只得回去见老太婆——

一看:他前面依旧是那间破泥棚,

她的老太婆坐在门槛上,她前面还是那只破木盆。

道经34-万物归焉而弗为主

(fēng,水润泽,风无孔不入)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

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

是以聲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注解:

道润泽万物,影响无处不在呵,其可以左右万物啊!功成事遂后却不留名,万物归附却不追求主宰。

(有“道”的人)则常常没有贪欲,可以称为“低微”了;万物归附却不追求主宰,可以称为“伟大”了。

因此遵道而行的人之所以能成就其伟大,是因为其不追求伟大,所以才能够成就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