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心理

什么是补偿心理呢?它是一种关乎人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所谓“心理补偿”是指人们因为主观或客观原因引起不安而失去心理平衡时,企图采取新的发展与表现自己,借以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要求。补偿心理是作为调整心理平衡的一种内在动力。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耳朵全聋后还克服困难写出了优美的《第九交响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气的桑托斯足球队时,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紧张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场上的佼佼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专注踢球,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从此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久而久之,就会从紧张、恐惧、自卑的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是医治自卑的良药。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报复”

报复可爽了!

是时候祭出这篇2004年的Science了。

“利他惩罚的神经学基础(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在这个研究中,是这样讨论“报复”这个行为的。

两个人,A与B匿名互动,每个人拿10块钱。

A可以决定,将自己的10块钱给B,也可以留给自己。

如果他留给自己,则A与B各自得10块,Game over。

如果他把钱给了B,则B的钱会翻两翻,变成40块。

现在B可以将其中一半发回A,或者什么也不发。

如果B发给A,则他们每个人得20块。

如果不发,则B独吞40块,具体操作如下图:

之后,正片开始。

如果B选择的背叛(放心,B是会背叛的,因为整个实验中,只有A是小白鼠)

游戏结束后,研究人员会给A一个报复B的机会,让A思考1分钟,决定是否使用“惩罚点”来对B进行惩罚。

在这1分钟的时间内,研究人员会通过PET(正电子断层扫描,将其理解为一种不用切开大脑就能看到大脑哪个区域活跃的仪器就好)

使用惩罚点是有代价的,每使用一个惩罚点,A会损失1块钱,同时B则会损失2块钱。

结果是这样的:

当A报告说想要报复,则背侧纹状体(Dorsal striatum)活动增加

那些愿意付出更多“惩罚点”来报复B的A,他们的该脑部区域活跃性更强。

这个脑区与习惯的形成及成瘾有关,甚至有证据支持这个脑区也与强迫症的形成有关。

以上,这个逻辑链条可以理解为:

1、当你感受到某种违反社会规范行为产生时,你的大脑会无意识给你设置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报复(revenge)”。

2、实现这个目标的需求如此强烈,以至于你愿意付出代价让这个结果达成(这个叫利他主义惩罚),虽然理性上讲,这会对你和被报复者都带来损失。

3、只要报复的目标没有达成,这个过程就会不断自我加强。这个目标的实现并非为了公平,而只是为了让你自己爽。

4、报复目标完成后,你就爽了,不公平感越高,报复行为强度和投入越大,你感受到的爽感就越高。

下一个问题来了,当人们完成报复后,这个“爽感”又能维持多久呢? 也就是问题中扩展问的,报复后会感受到解脱吗?

事实上,并不能。

报复爽,但也爽不了多久

在2007年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换了一种游戏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将被测者分为4人一组,每人给1块钱,让他们进行投资。

规则是这样的,参与者可以选择投资或是不投资。如选择投资,在投资结束后,会将总投资额加上40%的收益平分给所有投资者。

注意!是所有投资者!也就是说,哪怕其中有人不参与投资,他一样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

这就模拟了一种典型的囚徒困境。

对团体而言,最优的策略是合作。

对个体而言,最优的策略是背叛。

你一定猜到了,这个游戏中,每一组里都有一位卧底。

这位卧底一定是一位面相上人畜无害的女性,她们会鼓励每组参与者都进行合作。

然后她们自己每次都会选择背叛,让参与者结结实实的体会到被涮的感觉。

游戏结束后,所有选择合作的参与者均被给予机会,对背叛者进行惩罚。

惩罚比例是1:3,即付出1毛钱,可以让背叛者付出3毛钱的代价。

这一次,研究者没有在游戏进程中进行观察,而是在报复结束后,让参与者报告他们的情绪状态。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所有选择了报复的参与者,均报告了更加糟糕的情绪

简而言之,就是报复一时爽,爽完火葬场。

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研究者又在范式中追加了一些变量。

他们发现,思维反刍(Rumination)中介了报复行为和情绪状态的路径。

用人话讲,就是:

你以为你报复了就爽了。

可是报复结束后,你会反复琢磨那个引起你报复的原因,同时又会沉浸在报复成功后的爽感中,反倒让你觉得更加不爽。

然而报复行为已经发生了,你似乎又没有理由再报复一次……

真的不行吗?

好像也是可以的,你可以变本加厉嘛!

那就再爽一次呗!

这下子又轮到对方不爽了。

差不多就得了,你这是要蹬鼻子上脸吗?

再然后,冤冤相报何时了……

从上面两个实验可以看出,报复,简直就是刻在人们基因中的天性。

我们的利益被别人损害,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报复心便会站出来向伤害我们的人讨要我们所失去的。报复心出现且仅出现于人们的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报复心,当一个人其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其不会组织任何行为来阻拦利益的继续损失或追回已经损失的利益,那么其利益会越来越少,直到一无所有。

报复心及报复行为的存在,确保了我们在因他人行为而产生自身利益受损失时,我们能组织相应行为来讨回损失的利益:用激烈的言辞,威胁,暴力行为等让吃了我们的人给我们吐出来,让拿了我们东西全都送回来。尽管报复心所指导下的行为往往触犯法律,可当我们愤怒至极时,法律也挡不住我们要报复仇人的愿望。

就像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下的那样:

“如果你刺穿我们,我们难道不会流血吗?
如果你挠我们痒,我们难道不会发笑吗?
如果你给我们下毒,我们难道不会死去吗?
如果你加害于我们,我们难道不该复仇吗?”

If you prick us, do we not bleed?
If you tickle us, do we not laugh?
If you poison us, do we not die?
And if you wrong us, shall we not take revenge?

在进化心理学中,当某一族群受到威胁时,最优的策略是以火灭火,一报还一报。它被解释为一种生存策略或威慑机制,解决威胁的同时也提醒潜在的敌人,在选择威胁策略时要三思而后行。

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原谅和宽恕是如此艰难——这本就是一种反生物本性的决策,也是跳出冤冤相报这个死循环的唯一途径。

转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0898510

https://baike.baidu.com/item/报复心理/1324591

反社会人格障碍

问ChatGPT:

害人成瘾,这是心理学中是什么病?

ChatGPT答:

害人成瘾并不是一个官方的心理学诊断,但可能与一些心理障碍有关。其中一个可能的诊断是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这是一种个体表现出冷漠、无视他人权益、缺乏同情心和良心的心理障碍。这些人可能有侵犯他人的倾向,并从这种行为中获得满足感。然而,只有经过专业心理评估才能准确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特定的心理障碍。如果您或他人有相关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问ChatGPT:

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病怎么治疗?

ChatGPT答: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该病。然而,以下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管理和减轻症状:

  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和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2.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培养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能力,患者可以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解决冲突。
  3. 情绪管理:学习识别和管理情绪,包括愤怒和冲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冲动行为。
  4. 支持性治疗:提供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关系,增加治疗的效果。
  5. 药物治疗:虽然没有特定的药物可以治愈反社会人格障碍,但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以用于管理相关的症状,如抑郁、焦虑或冲动控制问题。

重要的是,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综合的治疗计划。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以制定适合个人情况的治疗计划。

问ChatGPT:

请介绍一下“认知行为疗法”?

ChatGPT答: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改善情绪和解决问题。CBT的核心理念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CBT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学会更积极、合理和有益的思考方式,以及采取更健康的行为。以下是CBT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技术:

  1. 认知重构:通过识别和挑战负面、扭曲或不合理的思维模式,以改变消极情绪和行为。这包括学会替换负面思维为更积极、合理和客观的思考方式。
  2. 行为实验:通过尝试新的行为方式,观察其结果和影响,来验证和修正原有的不健康行为模式。
  3. 问题解决技巧:帮助人们学会有效地面对和解决问题,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4. 情绪调节技巧:通过学习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注意力调节,来管理和减轻负面情绪。
  5. 家庭和社交技能训练: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CBT通常是一个结构化和目标导向的疗程,需要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治疗的具体内容和持续时间将根据个人情况和治疗目标而有所不同。通过CBT,人们可以学会更健康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问ChatGPT:

请介绍一下“辩证行为疗法”?

ChatGPT答: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改变自我破坏性的行为模式,特别是情绪不稳定和自杀倾向。DBT最初是为治疗边缘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而开发的,但也被广泛用于其他情绪调节障碍和自我破坏行为的治疗。

DBT的核心理念是辩证思维,即接受和改变的结合。它强调接受个体的当前状况和同时努力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下是DBT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和技术:

  1. 四个模块:DBT包括四个核心模块,分别是:个人技能培训、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维护。这些模块旨在帮助人们学会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 行为链分析:通过分析不健康行为的链条,从触发事件、思维、情绪、行为和后果等方面,帮助人们理解和改变自我破坏性的行为模式。
  3. 技能培训:通过教授具体的技能,如情绪调节、人际沟通、冲突解决和应对危机等,帮助人们处理情绪和应对挑战。
  4. 个体治疗:提供一对一的个别治疗,帮助人们解决个人问题、制定目标和制定应对策略。
  5. 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治疗,人们可以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学习技能和获得支持。

DBT通常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与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合作。它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少自我破坏行为,并提高生活质量。

问ChatGPT:

如果一个人被从小保护得太好,并且从小耳濡目染了各种黑暗和罪恶,那是否容易得上这种“反社会人格障碍”?

ChatGPT答:

虽然一个人从小被保护得太好并且接触到黑暗和罪恶的情况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但它并不能单独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的发展。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障碍,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体特质。

虽然家庭环境和早期经历可以对个体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展通常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和个体特质。例如,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发展出反社会人格特征。家庭环境中的不稳定、暴力或虐待行为也可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个体的个性特质和心理健康状况也可能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展有关。

因此,虽然一个人从小被保护得太好并且接触到黑暗和罪恶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但它并不是直接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因素。如果您有关于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得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和支持。

问ChatGPT:

我们人类应当如何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

ChatGPT答:

要保持健康的心理,以下这些做法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照顾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2. 学会应对压力: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压力,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尝试使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进行身体活动来减轻压力。
  3. 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尝试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培养乐观和感激的心态。
  4. 寻找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有人可以倾诉和分享,可以减轻心理负担。
  5. 培养兴趣爱好:找到你感兴趣的活动和爱好,投入其中,可以帮助你放松和享受生活,提升心理幸福感。
  6.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积极、互助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7. 设定目标和追求成长:设定个人目标,并努力追求自我成长和发展。这可以帮助你保持积极的动力和意义感。
  8. 保持平衡:努力在工作、学习和个人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确保给自己留出时间休息、放松和享受生活。
  9. 寻求专业支持:如果你感到心理健康受到困扰,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如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健康专家的帮助。

记住,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是不同的,所以适合你的方法可能与他人不同。如果你有特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困扰,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支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或斯德哥尔摩效应,又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基本信息

中医病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外文名:Stockholm syndrome

别名: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情结、人质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就诊科室:精神科

多发群体:情感上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者

常见病因:起因为情绪依附、屈服暴虐的弱点

常见症状:对所处境遇恐惧、害怕,但同情、帮助加害者

起源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扬·埃里克·奥尔森与克拉克·奥洛夫森,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克里斯汀竟然还爱上劫匪奥洛夫森,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这件事激起了社会科学家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关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心理分析学的看法,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以最大化周边成人让他至少能生存(或成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综合症可能是由此发展而来。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正如这句话所说:人是可以被驯养的。

临床表现

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通常有下列几项特症:

1.人质必须有真正感到绑匪(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绑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3.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4.人质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这四个条件下,人们就会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诊断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会经历以下四大历程:

1.恐惧

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2.害怕

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3.同情

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会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4.帮助

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

治疗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治疗斯德哥尔摩首先要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发展受害者的个人潜能。帮助受害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了解加害人的软肋伺机发起自卫性反击。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恶的制度。

转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_百度百科 (baidu.com)

关于强迫症

强迫症认知模式:

(1)过高的不适当的责任感对责任的错误理解这一模式是强迫症特有的表现形式。他们具有对事件的过高的责任感,惟恐失职与过高的使命感、内疚与罪恶感。

(2)对威胁的评估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及伤害性后果估计过高及对个人应对能力的估计过低。

(3)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思维方式——控制和减少伤害的一种方式,也是强迫症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因素,此认知模式会增加对危险的过高评价。强迫症完美主义的形式包括:对事情的了解必须十分完美;什么都必须作到恰到好处;绝对对称,确定并在思想上能控制。

(4)思维的至关重要性强迫症患者因为害怕对不良后果负责,过分关注和控制自己的思维,思维与行为的界限不清,认为有某种思维将导致产生某种行为。

(5)过分要求控制强迫症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需要外部的控制,需要绝对地控制他们的环境,通过一切都做的十分完美来减少危险和避免批评的一种方法,强迫症患者还要求自己的思想以避免危险和伤害,强迫观念是过分控制不容许的思维的正常的精神系统的崩溃。

(6)万事要求确定强迫症患者不能耐受对完美和危险知觉的不确定,对自我效能的怀疑是强迫症的认知方式之一。当事人苛求确定性的时候,他会反复说“我可能就是万一出问题的那个人”,认知治疗师承认这种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不能被排除,其实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事人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就会引出其采用确定性来预测事物的需要的探讨,它表明了当事人有完全控制的需要,否则当事人就觉得灾难会降临。

注解:

认知行为疗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强化相倚

强化相倚是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强化物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某当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强化。

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都能增强在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阴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操作性消退指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效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惩罚物指的是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在以后发生的概率。惩罚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

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罚。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去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惩罚。

惩罚,从定义上看,总是减少某一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强化,从定义上看,总是增加某一反应发生的概率。

定比强化指固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变比强化指在不定反应次数后给予强化。

定时强化指在固定时段后给予强化。

变时强化指在不定时地给予强化。

连续强化程式指在每一个期待行为出现之后,都予以一个强化。

间隔强化程式指只在部分而非所有反应之后给予强化。

在条件反应被消退之前,运用间隔强化程式要比连续强化程式更能保持行为。

罗伯斯山洞实验

罗伯山洞实验(Robber’s Cave experiment),是研究群体冲突和侵犯行为的现场实验。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及其同事为了考察两个群体在竞争条件下产生冲突和侵犯行为以及消除隔阂,形成一个新的较大群体的情况,于1954年在罗伯洞穴所做。

第一阶段
在这个实验中, 21 位 11岁的小男孩被带到了奥克拉荷马州的Robbers Cave 州立公园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个实验的被试。在这个旅行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正是这两个小组构成了Sherif研究两组人之间如何产生偏见和冲突的基础。
当孩子们到达的时候,他们住进了单独的小屋里。而且在第一个星期中,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组人的存在。在游泳和徒步旅行中他们相互熟悉。两个组都给自己选了名字,并将名字印在自己的衬衫和旗子上:一组叫做老鹰队,另一组叫做响尾蛇队。

第二阶段
两个组建立起来了,实验进入了第二阶段。两组人第一次发现了对方,在不久后组与组之间的冲突迹象以语言上的侮辱这种形式出现了。
可是相互咒骂还不够。实验者希望大大加剧冲突的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让两组人在一系列的竞赛中相互竞争。这渐渐加重了两组人之间的敌意,特别是两个组的所有得分被加在一起,而响尾蛇队最后得到了总分第一的奖杯。他们没有让老鹰队忘记这次失败。
响尾蛇队在球场上插上自己的旗子,将其据为己有。随后两组人开始相互咒骂,还唱着侮辱对方的歌曲。不久后,两组人就拒绝在同一个房间里吃饭了。

第三阶段
两组人之间的冲突被成功激化之后,实验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实验者可以让两组人和好吗?首先,他们尝试组织了一些两个组一起参与的活动,例如看一场电影和放鞭炮,不过没有一样管用。
实验者然后尝试了一个新的办法。他们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并给了他们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孩子们被告知一些破坏者蓄意袭击了他们的供水系统。在两组人成功合力扫除一个龙头旁的障碍后,第一粒和平的种子被播下了。
在第二个问题中,两组人需要一起凑钱去看一场电影。他们选定了一部大家都愿意看的电影。在那天晚上,两个组的成员又一次聚在一起吃饭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又“意外地”遭遇了更多的问题。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都拥有了更高一级的目标:两个组里的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牵涉到他们共同利益的事情。最终,所有的孩子决定坐同一辆大巴回家。他们终于和解了。

实验结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
一是冲突对群体内部产生影响:
1)团结增强;
2)由以游戏为主的非正式群体转变为以工作为主的正式群体;
3)纪律更严明,分工更明确。
二是冲突对群体间关系的影响:
1)一群体视另一群体为对立方,产生更多的侵犯行为;
2)由于对立情绪,信息沟通减弱,或信息受到歪曲;
3)对另一群体产生偏见,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对本群体则相反。

大化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顾盼化揖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势不可遏,其去也力不可拔。

本我超我自我

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本我、超我和自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追求现实的自我与维护道德的超我试图调和寻求性、情绪以及身体快乐即时满足的本我。下面先分别说说本我、超我、自我:

1、本我。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它非理性地运作着,它跟随冲动并追求即时的满足感,而不考虑所渴望的行为是否现实可行、被社会所认可。构成本我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包括饥、渴、性等。本我之中的需求产生时,需要立即满足。本我被快乐原则所支配,无节制地寻找满足感能随时被实现而不考虑其后果,这种快乐特别指性、生理和情感快乐。

2、超我。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构成超我的成分是社会道德规范、个体的良心、自我理想等。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应。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包括理想自我,这是一个人想让自己努力成为的样子。

3、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由本我和超我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本我产生的各种需求,因为受到超我的限制,不能在现实中立即满足,需要在现实中学习如何满足需求。最终的现实状态就是自我。因此,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的贡献,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便是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而精神分析学说的构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来完成的。

所谓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我,是天然、自然之我,是生而有我之我。本我,是一切“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和能量基础。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上,可以理解为天性、本能、自然思维规律等等。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这种“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比如,婴儿生而会哭泣、饮食;比如,人生而喜欢享乐--从本源意义的角度考虑,这和动物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理解“本我”为“本能”。

所谓超我,指的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如果将本我概括为“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超我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尤其是道德规范、社会取向等的影响下,作用于本我的结果。超我的特征是追求完美--一种本性得到满足,现实能够允许,自我高度赞扬的心理集合。

所谓自我,指的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特有的自我探寻的开始。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是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的,但是当他开始探寻”我是谁”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开始真正的成为一名“人”。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便是周围环境在大脑中的不断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例如,婴儿饿的时候会哭泣,要求吃奶,这是本我;当我们饿了的时候就要去花钱买东西而不是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拿来就吃,这就是自我。因为自我意识具有避险性,我们意识到如果只吃东西不给钱会被揍,为了避免这个结果,自我意识要求我们给钱。

人生的道路便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未必每个阶段都是完整的,“三部曲”的衔接可能也不会泾渭分明。

在本我阶段,大概每个人的差异不会很大--生而知之的圣人也许例外,不过我向来是不相信这些观点的。我们在这个阶段的记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保留很长时间的,外部环境带来的大量信息会逐渐取代这些东西在大脑中的位置,他们转而进入潜意识层面,我更喜欢用灵魂这个词来代替他们。好了,在本我阶段我们是怎样的呢?我们贪吃、我们贪睡、我们追逐快乐,这些是我们的本能。用建构在超我层面的某些宗教观点来看,人是生而有罪、人性本恶这些观点也便成立了。不过我们不必害怕自己会夭折,没有什么宗教会因为我们的本我而将我们钉死,年幼便是救赎,我们还没有承担自我和超我责任的义务。多么快乐的时光。

自我的探寻和发现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也是最漫长的一个阶段。也许绝大多数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60%的身子还在这个层面,其余的39%是本我,只有1%属于超我。这是人生最痛苦的阶段,我们需要经历“我是谁”的困惑,我们需要解决“我能做什么”和“我想做什么”之间的矛盾。这个时候的我们,更多的是受制于历史、受制于社会、受制于周围的环境。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我和非我的不同,但是我们无法找到超脱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暴怒的方法。于是我们有罪了,我们痛苦了,在肉体上我们承受着本我和自我矛盾的折磨,在精神上我们随波逐流,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超我。

超我,是金块和银块挤压渗透的结果,正如黄金和白银在压力下互相交融一样,本我和自我的摩擦导致一种和谐。像道教的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和谐。在超我的精神状态下,你的本我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这种满足虽然是囿于客观环境条件的,可是在超我层面上仍然不会引起我的任何不满。而自我则消失了。道教说“道法自然”、儒教说“随心所欲不逾矩”,讲的都是这样一种状态。

看了看弗洛伊德的书,生出许多感慨。悲伤依然笼罩在我的心头,每个人都在追寻快乐,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遭遇了很多、结果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在得到自己想要的时候是否会失落、失去的东西是否是应当失去的?我问自己……

本我、自我、超我……三重枷锁令我窒息而又无可奈何……

心理学笔记之学习与行为分析

条件作用(conditioning):事件与行为相互联系起来的方式。每一种条件作用都代表着有机体获得和使用其环境结构信息的一种不同方式。

一、 学习研究

1、什么是学习

学习(learning)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从你操作的进步中显而易见。

学习—表现差异(learning-performance distinction)——你学到的和你在外显行为中表达出来或做出来之间的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发生。体验包括吸收信息和做出反应来影响环境。学习包含记忆影响的反应。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2、行为主义与行为分析

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还将心理学的首要目标定义为“预测和控制行为”。

斯金纳(Skinner,1904-1990):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进化为每一物种都提供了一个行为库。《超越自由和尊严》:所有超出行为库的行为都可以被理解为简单的。

斯金纳:心理活动并不能产生行为。相反,它们都是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样本。动物的行为可以完全通过环境事件得到解释——食物剥夺和运用食物进行强化。你不必理解任何有关其内部的心理状态——你只需要能让鸟儿在行为与奖赏之间形成联结的简单学习原则就可以了。

行为分析(behavior analysis):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行为分析家认为,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加以扩展而得到理解。其任务是去发现在具有可比性的情景下,所有动物物种包括人类,共同出现的学习的普遍规则。

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行为分析寻求的是确定一些顺序性原则,它们是人们对其经验所做出的行为改变之基础。关心的焦点,仍然是行为与环境事件的关系,而不是行为与心理事件的关系。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

1、巴甫洛夫的意外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的核心是反射性反应。反射(reflex)是一种无须学习的反应,它是由有机体生物学相关的特定刺激自然诱发地。任何能够自然诱发反射性行为的刺激,都叫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 UCS),由无条件刺激诱发的行为,叫无条件反应(unconditioned response , UCR)。

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的中性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 CS),因为它诱发UCR行为的力量是以它与UCS的联系为条件的。经过几次匹配之后,CS所引发出的反应,称为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 , CR)。

2、条件作用的过程

习得(acquisition),即CR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延迟条件作用,CS先出现并至少要持续到UCS的呈现。

在痕迹条件作用中,CS在UCS呈现之前即结束或被取消了。痕迹指的是有机体对UCS出现时已经不再呈现的CS的记忆。

在同时性条件作用中,CS和UCS是同时呈现的。

在倒摄条件作用情形下,CS出现在UCS之后。

通常,条件作用在CS和UCS之间间隔很短的延迟条件作用模式下最有效。不过,产生最佳条件作用的CS和UCS之间准确的时间间隔依赖于几个因素,包括CS的强度和被条件化的反应。

同时性条件作用的效果通常都很差,而倒摄条件作用则更差。

当CS(例如,声音)不再预示CS(食物)时,CR(唾液分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不再出现,消退过程(extinction)就发生了。经过一段休息或暂停后,无须再与UCS匹配,CR即可突然重现的现象,巴甫洛夫称之为自发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节省(savings)学习的一个例子:再次习得某一反应比初次习得该反应时所需的时间要少。

(1)刺激泛化

通常,一旦CR被一个特定的CS条件化了,与CS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CR。这种反应自动扩展到从未与最初的UCS匹配过的刺激上的现象,叫刺激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当对一系列在某一维度上差异逐渐增加的刺激所诱发的反应强度进行测量时,我们发现了泛化梯度。

泛化梯度的存在表明了经典条件作用在日常经验中的作用方式。刺激泛化通过最初特定经验拓展学习范围,从而建立相似的安全因素。借助这一特性,新的可比事件可以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意义或行为价值。

(2)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tion)就是生物体学会在某些维度上(例如,色调与音高)对与CS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有机体欲在环境中表现出最佳行为,就必须平衡泛化和辨别过程。经典条件作用提供了一种允许生物体对其环境结构做出有效反应的机制。

3、聚焦习得

(1)相倚:罗伯特·雷斯科拉,为使经典条件作用能够发生,除了CS与UCS相接近——出现的时间靠近以外,CS还必须可靠地预期UCS的出现。

(2)信息性

里昂·卡明,CS还必须具有信息性。

UCS的先前经验而使被试用第一个CS来降低第二个CS的信息性的能力,称做阻断(blocking)。实验组的老鼠对灯光不反应,这是因为灯光没有包含预言UOS出现的新信息;声音的效应阻断了灯光的效应。对于控制组的老鼠,灯光和声音二者同样具有信息性——老鼠对两个CS中无论哪一个都没有先前经验,因此每一个都不会降低另一个的信息性。

用信息性可以解释为什么当CS从许多呈现在环境中的其他刺激中突出出来时,条件作用形成得最快。刺激越强,与其他刺激对比越鲜明,越容易被注意到。如果你想要创造良好的条件作用,你应该或者是在不熟悉的情境中呈现一个强烈的新异刺激,或者是在一个新异的背景中呈现一个强烈的熟悉刺激。
从刺激信息的特性来看,外界输入的信息越强,越不确定,越难控制则越容易吸引人的注意。

中性刺激仅仅当它既有相倚性,又有信息性时,才能成为有效的CS。

4、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

(1) 情绪和偏好

恐惧条件作用。

(2)了解药物成瘾者的成因

巴甫洛夫(1927)和贝可夫指出,当个体预期到鸦片的药理学作用时,他对鸦片的耐药性就会提高。

西格尔:毒品的使用情境作为条件刺激物存在,个体通过阻止药物的常规效应而学会了保护自己。

机体对药物的对抗反应是无条件反应(UCR)。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补偿反应就变成了条件反应。换言之,在与使用药物通常相联系的情境(CS)中,机体会对药物的预期效应做出生理准备(CR)。由于在那种情境下,有机体必须消耗一定量的药物克服补偿反应,才会开始出现“正”效应,因而抗药力便提高了。

(3)利用经典条件作用

学习过程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

罗伯特·阿德:习得联结本身就足以导致免疫系统的抑制,使实验组老鼠更易受到多种疾病的攻击。学习效应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在后来的研究中,一些老鼠仅仅是喝了糖精溶液便死掉了。

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经典条件作用可以用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研究领域的目标之一就是发现一些技术,利用条件反射来替代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服药真实的常现仪式可以作为CS,所以当它开始预言UCS——药物时——其行动本身即可诱发降低血压的反应。这样,安慰剂——无须给予有效物质便能再现服药仪式化情形——即能诱发有益的机体反应。

三、 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1、效果律

学习是情境中的刺激和动物学会做出的反应之间建立的一种联想:刺激—反应联结。

S—R,联结学习是随着动物通过盲目的尝试错误体验到动作的结果之后,以一种机械的方式逐渐自动产生的。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桑代克将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效果律(law of effect):跟随着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大,而跟随着不满意结果的反应,以后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2、行为的实验分析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性行为(operant)指的是任何有机体自发的,而不是由特定刺激诱发的,能够按照它作用于环境可观察的结果来描述它的特点的行为。

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操纵它们对环境作用的结果来增加或减少。操作性条件作用,作为行为产生的环境结果的函数,就可以矫正不同类型的操作性行为概率。在许多操作性行为实验中,测量的兴趣是动物在一段时间里能表现出多少次特定的行为。

3、强化相依

强化相倚(reinforcement contingency)是指某一反应和它产生的环境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1)阳性和阴性强化物

强化物(reinforcer)即与行为相倚的——随时间的推移能增加行为出现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强化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出现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的解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都能增强在它们之前出现的行为反应的可能性。阳性强化通过继反应之后呈现令人喜爱的刺激而增强行为反应的频率。阴性强化则相反,它通过解除、减少或阻止反应之后出现讨厌刺激来增强行为反应的可能性。

若将强化消除,操作性消退(operant extinction)就会出现。因而,如果某一行为不再产生可预期的结果,那么它就会退回到操作性条件作用之前的水平——它就消失了。

(2)阳性和阴性惩罚

惩罚物(punisher)是在反应之后施加惩罚物,任何一种刺激——当它伴随在某一反应之后出现时——能降低该反应以后发生的概率。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讨厌刺激物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阳性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

当某一行为之后伴随着喜爱刺激的去除时,我们称这一事件为阴性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

阳性和阴性强化增加行为的概率;阳性和阴性惩罚降低行为的概率。

(3)辨别刺激与泛化

某些先于特定反应的刺激——辨别性刺激(discriminative stimuli)——通过强化或惩罚相结合便可以设定行为发生的背景。

斯金纳将辨别性刺激—行为—结果这一序列称为三项相倚(three-term contingency)。

辨别性刺激出现时操纵行为的结果,可以对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有机体也会将反应泛化到类似于辨别性刺激的其他刺激中去。

4、强化物的特性

(1)条件性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primary reinforcers)比如食物和水,其强化特性是由于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其他的中性刺激渐渐与初级强化物联合在一起,作为条件性强化物(conditioned reinforcers)而对操作性反应起作用。条件性强化物可以充当强化本身的目标。

教师发现条件性强化物比初级强化物更有效且更易于使用,这是因为:a,在课堂情境中,可供使用的初级强化物非常少,而被教师所控制的任何刺激事件几乎都可以被用作条件性强化物;b,条件性强化物可以快速发放;c,条件性强化物可以随身携带;d,条件性强化物的强化效果可以更及时地看到,因为它仅依赖于接受强化物的知觉,而不是像初级强化物那样,依赖于生物学过程。

(2)高概率活动作为阳性强化物

普雷马克原则(Premack principle)是指,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强化物可以是有机体认为有价值的任何事件或活动。

5、强化程序表(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

在现实生活或实验室里,强化物可以按照比率程序表——经过一定次数的反应,或者间隔程序表——第一次反应后经过一个指定的时间间隔,来实施。

每种情况下,既可以有不变的或固定的强化模式,也可以有不规则的或可变的(variable)强化模式,它们构成了强化程序表的四种主要类型。

部分强化效应(partial reinforcement effect):在部分强化程序表中获得的反应比那些在连续强化中获得的反应更能抵抗行为的消退。

(1)固定-比率(FR)程序表(fixed-ratio schedule)

每次反应后都伴有强化时,我们称这种程序表为FR-1程序表。

很多售货员都是由FR程序表强化的:他们必须卖出一定数量的货物,才能得到报酬。

(2)可变-比率(VR)程序表(variable-ratio schedule)

在可变—比率程序表,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可弯-比率程序表产生的反应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尤其是当VR值较大的时候。

赌博似乎就是受VR程序表控制的。

(3)固定—间隔(FI)程序表(fixed-interual schedule)

固定—间隔程序表中,强化物是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某反应时出现。

F1程序表中的反应速率表现为扇形模式。随着回报时间的临近,动物的反应越来越多。加热食物,在时限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经常查看食物的过程。按月支付薪水即是将你置于FI程序表中。

(4)可变—间隔(VI)程序表(variable-interual schedule)

在可变—间隔程序表中,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产生中等的但却很稳定的反应速率。

课上常有临时的、不规则的突然测验。

6、行为塑造

连续接近塑造法(shaping by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s),对任何连续接近并最终与预期反应相匹配的行为进行强化。

要让塑造法起作用,你必须定义向着目标行为前进的各个行为成分,并运用差别强化来推进这一过程的每一步。

四、生物学与学习

学习的生物制约性(Biological constraints on learning)指的是物种的遗传天赋所带来的学习上的任何限制。这些约束可以是动物的感觉、行为和认知能力。

1、本能漂移

凯勒·不里兰和马瑞恩·不里兰(Keller Breland and Marion Breland)

即使动物学会了进行完美的操作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漂移”。他们称这种倾向为本能漂移(instinctual drift)。

并非学习的所有方面都受实验者的强化物控制。作为动物在环境中正常的、遗传编排中的反应,行为或者更易被改变,或者更难被改变。当目标反应与生物相关因素相一致时,反射作用就会非常有效。

2、味觉—厌恶学习(taste-aversion learning)

味觉厌恶仅仅通过CS(新异味道)与其后果(潜在的UOS结果——实际引发疾病的成份)的一次匹配即可形成。与非常脆弱的许多经典条件联结不同,味觉厌恶在一次经历后会永久保持。

老鼠有一种先天的将特定刺激与特定结果相联合的先天能力。这样,一些条件反射的实例,不仅依赖刺激与行为间的关系,而且依赖由遗传预先安排的有机体对待环境刺激的方式。

五、学习的认知影响

1、动物认知

(1)认知地图

爱德华·托尔曼开创了学习认知过程的研究先河。

先前曾走过迷津的老鼠拥有对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迷津整体布局的表征做反应,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盲目地探索迷津的各个不同部分。表明:条件反射不仅涉及刺激情境之间或反应与强化物之间形成简单的联结,它包含着对全部行为背景的其他各方面的学习与表征。

空间认知地图的功能: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认知和识别环境特征;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发现环境中重要的目标物;动物运用空间记忆来设计他们在环境中的旅行路线。

(2)概念性行为

泛化的根基是由新获得的概念结构而引起的认知相似性。

鸽子能获得相同和不同的抽象概念。

2、观察学习

个体,仅仅是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做出类似行为,或者抑制该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认知通常以期待的方式进入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并非人类所特有。

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下列情况下,所观察到的榜样行为最具影响力:观察到榜样的行为得到了强化的结果;榜样被看成是正面的、令人喜爱和尊敬的;榜样和观察者的相貌及特点具有可知觉的相似性;观察者因注意榜样的行为而得到了奖赏;榜样的行为可以看到并且很突出——榜样作为清晰的形象,从与其相竞争的人物背景中显现出来;榜样的行为是在观察者所能模仿的能力范围内。

脱敏,一种在看到暴力行为时情绪唤起和悲痛水平的降低。

对观察学习的分析,一方面证实了强化原则影响行为,另一方面也证实了人类有能力运用认知过程,借助替代奖赏和替代惩罚来改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