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灭别人的灯,
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
砸了别人的锅,
自己也不一定能吃饱。
阻挡别人的路,
也不会让自己行的更远;
给别人设置障碍的时候,
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出难题。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王守仁曰:“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孙子之“道”。孙子被称为“兵圣”,是兵家智慧的代表,所以我们就以孙子的角度来做探讨什么是“道”。
关于孙子之“道”,其在《孙子兵法》第一篇就有论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民弗诡也。”这句话注解为白话文为:道,让民众和君主有相同意愿,可与君主共死、可与君主同生,民众不违抗和背离。
孙子之“道”,至少包含三个重点:
一、让民众与君主有相同意愿。就是说民众和君主的所思所想是一致的,大家想法不谋而合。
二、民众可以与君主共死同生。就是说民众愿意与君主一起携手努力去达成目标,与其共进退、同生共死。
三、民众不予欺诈。就是说民众拥护君主,完全是出于自愿,不会违抗和背离君主。
以上三点做到了,就是得“道”,就能够做到兵家所说的“战无不胜”!
我认为第一点和第二点做起来并不难,得“道”的难点在第三点——“民弗诡也”!就是说要让民众心甘情愿地和君主一条心,而不违抗和背离。
如何做到“民弗诡也”呢?大家想法一致,也愿意携手共进退,但是后来会不会因为各种诱惑、阻挠和困难而矛盾重重甚至分道扬镳呢?毕竟人心难测!
智圣鬼谷子先生在《转丸》篇中说:“趋利避害,人之本,始于安然。”这句话注解为白话文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这始于(内心)安然的需要。
智圣鬼谷子先生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空谈理想和愿景并不一定能让大家一起走到最后;为了使彼此一起能走到最后,就得彼此共享收益。大家想法一致,愿意携手共进退,还能共享胜利果实!这样就不会引起民众的违抗和背离。
总结:让民众与君主想法一致,可以携手努力、同生共死,并且共享胜利果实使民众不违抗和背离,这就是孙子之“道”!
《帛书老子德道经》中,老子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自古以来,这句话被广泛理解为老子的愚民思想,即统治者通过耳目监控民众,让民众思想和行为透明化,并且想办法让民众变得愚昧、无知。实际上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被后来别有用心的人给曲解了,这让老子的棺材板都有些盖不住了!
先来说这个“愚”字。很多人都认为“愚”解释为:蒙蔽;欺骗。但是《说文》中另有解释:“愚,戆也。”而“戆”解释为:愚蠢,但侧重于迂直、不知变通;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憨厚而刚直”!这个在百度汉语里面的有对“戆”的详细解释,有疑问的可自行脑补。
老子说的“明民”是指通过耳目监控民众,让民众思想和行为透明化。在古代,统治者“明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以方便镇压民众和考察人才。
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假设:假如你是统治者,你要维护统治,你要通过“明民”的手段来镇压民众。但如果你“明”所有的民众,那等于视所有的民众为敌人,这种做法无疑是愚蠢的!所以只能“明”重点对象,即把耳目派出去监控那些意图造反的民众,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透明化。但是很显然那些愚昧无知的民众肯定不是“明”的对象,因为他们愚昧无知,根本就构不成实际威胁!而且统治者自己的耳目数量也有限,不可能“明”所有的民众。所以只能“明”那些有能力、有智慧的民众,因为只有那些有能力、有智慧的民众造反,才会给自己的统治造成实质威胁。这个逻辑没错吧?
所以说,“明”愚昧无知的民众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一个有点脑瓜的统治者都懂得这一点!我们将这个观点代入到老子的这句话中是相矛盾的,所以“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这句话中的“愚”,肯定不是想办法让百姓变的愚昧无知,愚昧无知的民众不会对统治者造成实质威胁,“明”的意义何在?!
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假如你是统治者,你要维持统治,你想要通过“明民”的方式来考察其中有能力、有智慧的民众,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才”。但既然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才,那肯定自身更加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认知。那么如果你意图通过“蒙蔽”、“欺骗”等愚弄民众的手段来拿捏和控制他们,那么不仅不会达到目的,还会把这些人才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所以老子后文中又说:“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意思是说:民众之所以难以治理,在于他们有思想和认知。
通过“蒙蔽”、“欺骗”等愚弄民众的方式不能达到收服人才目的,还会把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那该怎么办呢?然后我们把“戆”的含义代入其中,即想办法让有能力、有智慧的民众“憨厚而刚直”,即让他们说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后就能通达上下文了!
那么如何让有能力、有智慧的民众说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黄石公在《三略》中有过一段论述:“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这种获得人才并且让其为己所用的方式,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目的!
老子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纪。”用现今掌握的规律,来驾驭现今的事物,以此来认知“道”的端始,是为“道的头绪”。
然后再让我们的思绪回到现代。现代有一个重要的科技——脑机接口。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使用者可以洞悉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就是老子说的“明民”,即让民众(思想和行为)透明化。脑机接口作为一种泛滥化并且公开的双刃剑科技,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普通人的方方面面。如果你作为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民众,不幸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了;他们“明”你,争着想把你收为己用。你无处隐藏,因为你的思想和行为透明了。他们借助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时时给你添堵,让你处处不顺利,意图逼你就范。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把你驯服!他们的思想是:“最好是把这些有能力、有智慧的人都驯化成“全程安全可控”的工具人,使他们构不成对自己的威胁,并且还能方便日后安全地利用他们!”
但是他们能达到这种邪恶的目的吗?黄石公在《素书》中说:“疆用人者不畜。”意思是说:强行用人者,人不会效力。这个脑机接口的确可以强行用人,因为你思想透明了,他们可以随时借助这种科技从你大脑中获得对他们有用的思想。但是他们这样做不会让我们真心为他们效力!因为只有敌人,才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既然视我们为敌,那我们不光不会效力,还要坚决的把他们引导到坑里面去!
所以,如果“非以明民”,那么必定要采用“愚”民、“戆”民的方式,即想办法让民众“憨厚而刚直”,让他们说真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综上所述,我把“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这句话解释为:用“道”来治理(邦国)的统治者,不在于使民众透明(指通过耳目或高科技手段让民众思想和行为透明化),必定采用使之戆直(憨厚而刚直)的办法。
千年警示:善举背后的制度陷阱
《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唐德宗与老百姓的故事,藏着穿越千年的管理警示!
事件背景:唐德宗微服私访,偶遇百姓哭诉赋税繁重,于是唐德宗免除了他家赋税。但是,唐德宗这一善意的举动却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骂:赦一户之税可,安得天下户户皆赦?(赦免一户人家的赋税是可以的,可怎么能做到让天下每户人家都得到赦免呢?)这场“善举”的本质,是用个体问题的解决掩盖系统性漏洞。中唐税制崩溃的根源,是均田制瓦解后“两税法”的执行异化,是地方官借“羡余”之名层层加码的制度性腐败。
德宗的“一户之赦”,如同管理者为单个客户的投诉特例退款,却回避产品质量缺陷;如同为某名员工的离职加薪挽留,却无视薪酬体系的公平失衡。
历史反复证明:对个案的过度关注,往往是对制度缺陷的主动回避。
历史回响
西汉宣帝赏赐流民粳米却不抑土地兼并,万历皇帝小同平民间抄却不除矿税之弊。这些“头痛医头”的治理逻辑,与企业中“出问题就罚责任人、客户吵就赔钱了事”的短视行为如出一辙。
正如司马光所言:“治天下者,当于制度上求根本,非在一事一人之得失。”对组织而言,制度的漏洞从不因个案的解决而自动修复,只会在一次次“特例处理”中积重难返。
现代困境:企业为何陷入“救火式管理”泥潭?
唐德宗的“个案救溺”思维,在现代企业中演变为更隐蔽的“救火式管理”。如:
电商平台:因物流延迟遭投诉,CEO立即要求客服“给客户十倍赔偿”,却不愿投入仓储升级。
科技公司:核心员工离职,高管紧急开出翻倍薪资挽留,却回避绩效考评体系的僵化。
连锁品牌:门店频现客诉,总部只会处罚店长,却无视标准化服务流程的缺失。
现代管理的三重陷阱
即时反馈的诱惑:解决单个问题能快速平息怨愤,比推动制度改革更容易获得“高效”评价,却不知“按下葫芦浮起瓢”。
责任转移的惯性:将问题归因于“执行者失误”,而非“体系设计缺陷”,用惩罚个体替代组织反思,本质是管理者的失职。
路径依赖的舒适:重复“补救-平息-再补救”的循环,比打破利益格局、重构制度轻松,却让组织在惯性中失去进化能力。
警示案例:手机厂商的教训
某厂商因品控问题频发,每次以“换新机+补偿券”应急,拒绝生产线改造。最终大规模质量问题爆发引发退货潮,市场份额损失大半。
这印证了一个管理真理:没有制度支撑的应急措施,都是饮鸩止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速度”,而是“少出问题的能力”。
破局之道:从“个案补救”到“体系筑墙”
优秀企业的进化史,都是对“制度优先”理念的践行。
华为的体系变革:早年因部门推诿导致项目延期,任正非凡不是“问责项目经理”,而是推动“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变革,用跨部门流程重构替代“人盯人”管理。
海底捞的双轨体系:海底捞曾因服务质量波动遭差评,但CEO张勇没有处罚员工,而是建立“师徒制传承+标准化服务手册”体系,让优质服务从“个人能力”变为“组织能力”。
真正的管理智慧,在于把解决个案的经验,转化为预防同类问题的制度!
餐饮品牌的启示:浙江谋初期因食材新鲜度投诉频发,管理层从“给投诉客户免单”转向建立“中央厨房溯源系统+门店每日晨检机制+客户评价实时预警”全链条体系,最终将客诉率降低90%!
这恰是对“治本优于治标”的生动诠释:个案是制度的镜子,解决个案的终点应是制度的起点。
管理进阶指南
当员工频繁出错时,先别急着罚款,而是先检查流程是否存在“必错点”。
当客户反复投诉时,先别急着赔偿,而是先反思产品是否匹配真实需求。
当部门冲突不断时,先别急着调解,而是先明确权责边界是否清晰。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好的管理是让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而支撑这一切的,从来不是管理者的“灵光一现”,而是体系的“滴水不漏”。
对企业而言,真正的管理升级始于三个认知转变:
1、从“关注谁出了问题”到“关注为何会出问题”;
2、从“如何平息当前纷争”到“如何避免未来再犯”;
3、从“靠能人救火”到“靠制度防火”。
结语:别让“善举”成为制度惰性的遮羞布
唐德宗的“一户之赦”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它用个体的“获得感”掩盖了群体的“被剥夺感”。企业中那些“头痛医头”的管理行为同样危险:用特例补偿掩盖产品缺陷,用临时加薪掩盖薪酬不公,用罚款问责掩盖流程混乱。
回望历史,司马光的诘问至今发人深省,对企业管理者而言,答案只有一个:用完善的制度,替代个案的补救;用体系的力量,支撑组织的长远。毕竟,能让企业行稳致远的,从来不是“救急的智慧”,而是“筑基的耐心”。
昨天卜了一卦,这个卦建议我接受敌人。
先说一下我现在的状态,我的身体及健康、家人及朋友、工作和生活、社会关系连同家里的一众电器及电子设备基本上被他们“全程安全可控”了。我唯一自由的只有思想,就连这稍微自由的思想,也时常受到脑机接口的干扰。
他们意欲何为?就是为了征服你!驯化你!让你成为能被他们安全利用的“全程安全可控”的思想家!
既然我被“全程安全可控”了,那么我该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
首先有一点我看得清楚,我死不了!因为我对他们有用。我死了,那他们几十年的心机和布局就枉费了。
然后,我要破局!我有一个人生信条:对于敌人,要么他们被我打死,要么我让他们和我一起死!根据这个信条,如果我处于不利地位,那么首先我得设法先把他们拉入地狱,然后双方再来谈如何脱离地狱。
本着这个思路,我昨天在41楼的一个安静的房间里,思索着破局之道。老子在《帛书道德经》中说:“故恒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然后我分别看到了几个事物:泡沫板、扇风以及被遮蔽的太阳,这是“道”所传递的提示。
泡沫板——跑莫班。意思是让我不参与他们的班子。
扇风——善疯。意思是让我要善于发疯,既然他们用脑机接口连着我的思想,那我可以时不时的发个疯,把他们往悬崖边上引,引他们走上绝路。
遮蔽的太阳——蔽阳。阳是指聪明人,意思是让我障蔽他们中间的聪明人(阳),那我就做九十九件能取得聪明人(阳)信任的事情,然后再做一件足以将他们一招毙命的事情。
接受敌人的前提是我们能保证随时可以毁灭他们,我想敌人同样也是抱着这个想法。在这一点上来讲,他们是可以接受我们的,因为他们可以随时让我们心梗、脑梗或者以更悲惨的癌症方式死亡。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保证也能随时毁灭他们,我们就不应该接受他们!
在自身被“全程安全可控”,在没有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和手段时接受敌人,那不叫接受敌人,那叫投降和屈服,最终自己也会沦为一个有思想却任人盘剥的奴隶。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有想法的、一切看奴隶主的眼色行事的奴隶,这将注定了我们一生的悲剧。
现在世道已经很乱了,与其说治乱的主动权掌握在敌人那里,还不如说掌握在我们这里。敌人能接受我们,但是我们不一定要接受敌人!先让他们享受一下这地狱的滋味再谈!因为就是他们这些垃圾打破了平静、美好的生活,把我们逼入地狱的。换一句话来讲,只有经历过地狱的人才能在未来珍视美好!
我就喜欢看他们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要么彼此一起享受地狱慢慢等待死亡,要么赋予我同样具有能随时弄死他们的能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问人工智能(Deep Seek):
人工智能(Deep Seek)答:
在电器着火时,使用消火栓的水枪头直接灭火存在触电风险,原因如下:
1、优先切断电源
2、使用不导电灭火器材
3、若必须用水
安全第一,务必选择正确的灭火方式!
常言道:“人教人,很难教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因为人是无法被别人叫醒的,只能自己痛醒。正如有句话所讲:“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村里的老人活到九十多岁,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多管闲事。
烂泥烂的好好的,你非要给他扶上墙;咸鱼躺的好好的,你非要给他翻个身;一块朽木,你非要把它雕成才……
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不要随意介入别人的因果。 社会的游戏规则,一层一层的难度系数和代价,都锁死着不同的人,层层递进。
因此才会有这么一句话:成年人,最终是被筛选出来的。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今天看到今日头条的新闻,说美中达成90天双方关税下调115%的协议后,现在很多生产廉价日用品的工厂突然接到来自大量来自美国的订单,工厂日夜开工都生产不过来了。按照正常的思维,如果预期后面会有高关税,影响进口,才需要抢生产订单。这说明美国商界对后面的关税持悲观态度。
于是我决定卜卦预测一下未来的趋势。卜问:“高关税暂停90天以后,美国会继续施行高关税吗?”
按照金钱卦起卦方法,分别得到:正反反、正反正、正正反、正反反、正反反、正正反,得到一个静卦——奪为泽。
按照解卦手册中的规律:六爻皆不变者(无动爻,则为静卦),只有本卦而无之卦,则参考本卦卦辞解卦。在这里,我们直接取卦义。
静卦代表确定的事情。奪,意思是争夺。意思是关于关税,中美双方会有争夺。
那么该如何争夺呢?我想到了去年2024年12月份卜的一次卦——请预测一下2025年的中国国运走势?
那次卜出的卦中给了两条建议:
奪卦九二爻:“,吉,悔亡。”翻译为白话文为:在昏暗不明的局势下坚守信用,吉祥,悔恨消失。
奪卦上六爻:“景奪。”翻译为白话文为:光明地争夺。
我想这两条建议是非常中肯的思路,需要重视!
在上面这段话中,鬼谷子提到“抵而塞之”和“抵而得之”,那么圣智之人如何“抵而塞之”和“抵而得之”呢?
说到这个就不能不提到鬼谷子智慧的原理,那就是阴阳原理。抵就是“抵消”的意思,抵巇就是通过阴阳相抵消的方式来抵消缝隙。
《鬼谷子》中的圣人之“抵”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用善人抵消恶人,以堵塞和消除隐患,即“抵而塞之”;第二种、用恶人抵消善人,以推翻和夺取重塑,即“抵而得之”。
第一种方式,用善人抵消恶人。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孔子说的“举直错诸枉”,让善人盯住并感化恶人,使其不能作恶甚至放弃作恶。历史上的治世无一例外都是“抵而塞之”,这个可以自己去考察历史!
第二种方式,用恶人抵消善人。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孔子说的“举枉错诸直”,让恶人盯住并残害善人,使其不能施展抱负甚至一怒之下报复作恶。就跟历史上的灭国一样,想要灭掉一个国家,首先要想办法摧毁其良臣。文种的《灭吴七术》中就有两条:“六曰贵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彊其谏臣,使之自杀。”意思就是贿赂敌国的那些谄媚的佞臣,以此来打乱敌国的战略部署;限制敌国正直的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让敌国的国君自己把良臣杀掉,以此来削弱敌国的辅助力量。伍子胥就是这么被搞死的,后来的陈平也是这样害死了范增。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吴王夫差和霸王项羽都自杀身死,勾践和刘邦最终得了天下!这就是典型的抵而得之!
这就是《鬼谷子》中的抵巇之术,运用起来威力巨大!不可不警惕啊!
抵巇之术对我的启示:顺势而为!不然领导安排几个垃圾或者一群垃圾把你盯住,行拂乱你所为,那么你基本上是很难成事的。
今天我一共卜了三次卦。
第一个卦问的是:“今天安排戈军回学校,让我站大厅外,经常有车来添堵,这帮垃圾是不是又遇到麻烦要我们想办法了?”然后卜出了本卦天山掾、互卦天风狗、变卦泽天夬。这卦的意思是这帮垃圾又遇到麻烦了,我需要警戒,最后得做出决断。
第二个卦问的是:“法制是底线,这个观念正确吗?”然后得到一个静卦——山水蒙,意思是幼稚。但是这个卜出的卦十分奇怪,法制是社会底线,这个是世人皆知的,难道天不知道吗?回想起刚才卜卦的时候,大脑隐隐觉得发蒙,什么都想不起来。这个卜卦有问题……我觉得应该又是意识被干扰了。
随后我马上就卜了第三个卦:“刚才问的‘法制是底线’时,意识是被干扰了吗?”然后又得到一个静卦——山风箇,意思是痼疾,根深蒂固、难以治疗矫正的疾病。
对比山水蒙和山风箇这两个卦,发现第三爻有改动。由此推断在卜第二次卦时,意识确实是被脑机接口篡改了。简单地说,就是你抛铜钱后看到是正反反,但写卦的时候因为意识被修改,你会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写成正正反。这让我认识到脑机接口科技滥用的可怕!这些垃圾是想毁了人类吗?
我们再来看卜出的山水蒙和山风箇,这两个卦都是静卦,连续卜出静卦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我也是极少碰到,那么这两个卦之间应该有关联。再仔细一思考,发现我第三次卜出的卦其实是对第二次卜卦的矫正和说明,意思是现在法制问题属于痼疾。
从第二次卜问“法制是底线”的问题时被干扰的情况来看,说明这些垃圾是非常害怕法制的!今后的任何领导人想要扭转当前的混乱局面,就必须回归到法制,这是必经之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任何试图为非作歹的人,都不要抱侥幸心理!
最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意识经常被脑机接口篡改,我们该如何应对?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智慧需要升级;我对《易经》的研究必将进入下一阶段——善易者不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