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心中以敬为居,对于民事、政事,总是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而行(简约明了),以(治理)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简:怠慢;倨傲)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说:“这个人不错,就是行事太简约了。”仲弓说:“虑事谨慎细致,行事简约明了,以这种方式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虑事粗疏,行事简约,不就太过粗陋了吗?”孔子说:“你说的对。”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将对甲的恼怒转移于乙)不贰过(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鲁哀公问:“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说:“颜回好学,从不将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从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早死了,现在没有同样的弟子了,再没有听说过这样好学的人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瘐。”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公西子华出使齐国,冉有请求周济他母亲一些小米。孔子说:“给他一釜。”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一瘐。”冉有却给了他五秉。孔子听到后说:“公西赤到齐国去,车前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裘。我听说君子应当接济穷人,不应使富人富上加富。”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赤色的马和牛,亦泛指赤色,周人以赤色为贵)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生下的小牛,通身赤色,牛角周正,即使不想用来祭祀,难道山川之神会舍弃它吗?”

(果敢决断)(通达事理)(多才多能),于从政乎何有?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孔安国说:“君子为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名矣。”君子为儒,是为了弘扬道,施行道;小人为儒是为了名利。)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做武城宰。孔子说:“你在那里遇到什么人才没有?”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走路不抄近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的住处来。”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修饰过度)文质彬彬(文和质相得益彰的样子),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俗,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造作。文和质相得益彰,才可以成为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人在世上生存要正直诚实,虚妄诈巧之人也可在世上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好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与其谈论高深的道理和学问;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则不可以与其谈论高深的道理和学问。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致力于干好那些该给百姓干的事,对鬼神则敬而远之,这就是智了。”樊迟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艰难之事则为先,享成之事则处后,这就是仁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智者喜欢水的性格,仁者喜欢山的性格;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如果齐国改革,就能达到鲁国的样子;如果鲁国改革,就能符合先王之道了。尊贤尚功,就是尊贤人、尚功臣;亲亲尚恩,就是用亲人、尚恩人。为国当“用强”还是“用信”?当然最好是用“既强且信”的人,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本国国民的教育,使本国人才辈出,传承优进,使符合天之大道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作为德行指导原则,最最高境界了吧!社会缺失它已经很长时间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建立自身做人处世的基础)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喻的意思),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能够厚泽百姓,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这算是仁了吧?”孔子说:“这何止于仁,一定是圣了!尧和舜对此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者,完善自己时要想到完善别人,追求自己通达时要想到让别人通达。从身边事情做起,以己喻人,推己及人,这就是行仁的方法了。”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