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衰退期的营销策略

在产品衰退期,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利润萎缩,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营销策略延缓衰退、挖掘剩余价值或有序退出市场。以下是典型的衰退期营销策略:


1. 收缩策略(集中策略)

  • 聚焦核心市场:收缩资源到仍有盈利能力的细分市场(如特定地区或忠诚客户群),放弃低效渠道。
  • 精简产品线:淘汰表现不佳的型号或变体,保留少数高利润产品,降低运营成本。
  • 示例:柯达在传统胶卷衰退期聚焦专业摄影和医疗影像市场。

2. 收割策略(榨取剩余价值)

  • 减少投入:大幅削减营销、研发和新产能投资,依靠品牌剩余忠诚度维持销售。
  • 提价或降本:对忠诚客户小幅提价,或通过廉价原材料/简化包装降低成本。
  • 示例:某些药品专利到期后,药厂停止推广但维持生产,赚取边际利润。

3. 创新转型策略

  • 产品改进:通过功能简化、性价比提升或环保设计延长生命周期(如诺基亚推出低价功能机)。
  • 重新定位:寻找新用途或新用户(如碳酸饮料转向烘焙调料市场)。
  • 技术升级:融合新技术(如传统手表智能化)。

4. 退出策略

  • 有序退出:逐步减产,清理库存,转移售后服务,避免品牌损伤。
  • 出售业务:将产品线或技术出售给竞争对手或新兴市场企业。
  • 示例:IBM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转向高利润服务领域。

5. 低价清仓策略

  • 促销清库存:通过折扣、捆绑销售快速回笼资金,避免积压。
  • 转移市场:将库存销往对价格敏感的新兴市场(如欧美过季服装转售东南亚)。

6. 维持策略(等待竞争对手退出)

  • 保持现状:若预计竞争对手会率先退出,可维持基本运营以接管剩余需求。
  • 示例:某些化工产品在行业整合后因供给减少价格回升。

关键注意事项

  • 避免“沉没成本谬误”:及时止损,而非因前期投入强行续命。
  • 维护品牌声誉:即使退出,也需妥善处理客户售后和渠道关系。
  • 分析衰退原因:区分行业性衰退(如数码替代胶卷)还是暂时低迷(如经济周期)。

衰退期的策略选择需结合企业资源、市场剩余价值及竞争动态。灵活组合上述策略(如收缩+收割)往往比单一策略更有效。

——本文转自deep seek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