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符言

安徐正静,(柔和;温和)(礼节,有礼貌的行为)(首要,根本)(规定),善与而不(通“諍”,纷争,争),虚心平意以待倾损。右主位。

身居君位的人要做到安定从容、公正沉静,且把温和有礼作为首要的规定,应善于给予他人利益而不是去争夺利益,心意虚静平和地处理危机。以上讲的是如何保持君位。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心灵贵在有智慧。君主若能利用全天下人的眼睛去观察,就没有看不到的事物;若能利用全天下人的耳朵去探听,就没有听不到的事情;若能利用全天下人的心智去思考,就没有什么不能知晓。君主做到了这些,就能像辐条集中于车毂(归集全天下人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共同进退,那么君主的英明就没有什么能够遮蔽、堵塞的了。以上说的是如何保持英明。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德。

听取采纳意见的方法是:不要拒绝任何愿意给我们提意见的人,允许别人提意见就会增强我方力量,拒绝别人提意见会闭塞自己的视听。高山再高,抬起头也可以看到它的顶点;深渊再深,也可以测量出它的深度。君主像神明一般公正宁静地听取并采纳众人的意见,没有人能够探测出他的高深了!以上讲的是君主如何听取和采纳意见。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暗化矣。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见奸伪也。右主赏。

使用奖赏贵在恪守信诺,使用惩罚贵在公正合理。赏赐贵在守信,一定要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为依据,这样一来,那些自己没有亲见亲闻的人,也会暗中受到感化。君主如果能够把这种诚信畅达于天地,就可以通达到神而明之的状态,就可以使那些奸伪之徒显露出原形。以上讲的是赏罚必信。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右主问。

君主的询问范围,一是天时、二是地利、三是人和。东南西北、上方下方、左右前后都了解清楚,哪里还会存在什么被蒙蔽和迷惑的地方呢?以上讲的是君主要善于多方询问。

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所用;用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法律;司法官),故能久长。右主因。

心是九窍的管理者,君主是文武百官的首长。对于那些做了善事的官员,君主就要奖赏他们;对于那些做了坏事的官员,君主就要惩罚他们。君主根据政事的需要来要求官吏,再根据法律的规定施予奖赏,这样就不会劳神费力。圣人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奖赏,就能够赏得其所。因为这个遵循了法律,所以能够长久。以上讲的是君主要遵循法律来管理官吏。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起源;根本;根由)也。右主周。

君主考虑事情不能不周密。如果考虑不周密,大臣就会制造动乱。朝廷寂静无声,那就不正常!君主和外界闭塞不通,怎么开出治理国家的方略呢?君主不善于用捭阖之道,就不能看清事情的缘起。以上是说君主要行事周密。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右主(检验)

君主起用臣下还要采取三种措施:一是安插耳目,二是建立特殊通讯渠道,三是建立举报制度。能够了解千里之外的情况,能够了解隐秘微小的事情,这就叫做洞悉(清楚地知道)。这样一来,天下的奸邪就都会暗自变更意图不轨的想法。以上讲的是君主如何参验天下。

(循;遵循)名而(监察、考核、审视)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治理;管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右主名。

循着名分去考核实际(循名责实),再按照实际来最终确定名分。名分和实际相互化生、相反相成是常情。所以说:名分的适当性取决于实际效果,实际效果取决于治理,治理取决于君王追求名实相符的美德,追求名实相符的美德取决于使名分与实际之间的相互符合,名分与实际之间的相互符合取决于名分恰当。以上讲的是如何把握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