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kali)-[~/桌面]
└─$ vmware-installer -u vmware-workstation
root access is required for the operations you have chosen.
┌──(zhong㉿kali)-[~/桌面]
└─$ sudo -s
[sudo] zhong 的密码:
┌──(root㉿kali)-[/home/zhong/桌面]
└─# vmware-installer -u vmware-workstation
All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s about to be removed. Do you wish to
keep your configuration files? You can also input 'quit' or 'q' to
cancel uninstallation. [yes]: yes
Uninstalling VMware Installer 3.0.0
Deconfiguring...
[######################################################################] 100%
Uninstallation was successful.
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有道云笔记4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闻所未闻,日慎一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王者用人非难,尽其才为之难。观太宗之责任也,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洞然不疑。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似纸应有不屈之心。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众生皆苦试问谁曾屈服!
小人都是来渡你的,在逆境中成为你的贵人。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一路遇到了无数的妖魔鬼怪,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西天,修成正果。伤害你的人其实都是来渡你的,小人总是欺骗、诬陷、背信弃义、无中生有……这些行为会有损福报,他们用折损自己福报的代价,来成就你的人生。你不领情,还要怪对方吗?
木桶定律中的短木板就像一个人的缺点,不改善缺点,别人就会进攻你的弱点。
人最大的缺点莫过于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反而对别人吹毛求疵。
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很微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祸患常积于忽微。
一个人如果总是怨天尤人,只想坐享其成,而不能知难而上,只想机遇垂青,而不思拼搏进取,是不会取得进步的。相信马蝇效应,给自己找一个竞争对手,这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要想使你的下属始终处于一种工作的最佳状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对他们进行表扬和赞美。
管理者应当想办法增加奖励的透明度。
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实践表明,无论目标客观上是否可以达到,只要员工主观认为目标不可达到,他们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目标设定应当像树上的苹果那样,站在地上摘不到,但只要跳起来就能摘到,这样的目标激励效果最好。
无论管理人员多么的才华,工作多么出色,如果他没有预先培养自己的接班人,那么其在公司里的升迁将不被考虑。
四只猴子共同搬运一块正方形的石板,其中,a猴兢兢业业,出力出汗,一心想要完成搬运任务;d猴一开始就没有出力,但是装作很卖力的样子,嘴里还高喊着口号; b猴和C猴则是随大流者,他们出力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
在人的一生中,该模仿或借鉴的时候,就应该模仿或借鉴,什么都靠自己去研究领悟发现,往往会落伍并因此变得呆板。
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马的危害,并且在工作中加以抑制,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绩效。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免被吃掉或被淘汰。有自己的创意,不走寻常路,是一个人脱颖而出的捷径。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不要盲目的跟随别人,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更不要人云亦云。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不值得定律告诉我们人的生命短暂,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值得做的?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较重要的事情却总是很敏感。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
如果一个人始终只依照一个标准做事,那这个人会显得愚蠢;如果一个人总是同时依照很多标准,就是那这个人一定会非常痛苦;如果一个人可以从众多标准中选择自己想要的,那这个人一定是个伟人了。
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能够帮助单位做什么?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墨菲定律的实质告诉我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诚信经营是商业中的最上策,也是推销员想建立长期稳定职业生涯的最佳策略,欺诈和非分妄想虽然一时能够获利,但终究会归于破灭,唯有诚实和正直才能获得永恒的成功。
处处以自己的权益为中心的人,过分地强调别人是自己利益的侵犯者,却看不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恰恰在别人的赐予之中。没有爱心,漠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这个规则的人必然吃亏。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领导者往往都会选择第3条路。
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启示:一个不称职的领导,一旦走到领导岗位,臃肿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管理系统就必然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用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兴衰与否,用人是关键。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要独具慧眼,学会相马,学会赛马,而且还要有用人之胆、容人之量,要敢于起用比自己强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用人上的良性循环,走出帕金森定律的怪圈。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把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领导用人只有出以公心,是非分明,量才录用,才能实现正确的领导,才算把握了领导工作的基本要领。
“靠得住”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他是否胜任,是否有能力承担这项任务,是否有能力代为管理者处理这样的事;二是这个人品德是否有保障,是否对领导者忠诚,是否愿意为领导者出力,为领导者排忧解难。
实践证明:助手参与决策程度越高,其责任心越强,执行越自觉,行为越规范,效率越高。任何只将助手当做自己的“传话筒”,或要求助手只能顺从己见不得有异议的领导,势必要失败的。
开源节流用在管理上面有两个启示:一是要开源,就是要致力于组织内人的效能的提高;二是要节流,要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避免内耗过多。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我们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他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就由复杂变得简单了。
以企业管理为例,能够做到化繁化简的方法是:改善技能,突出重点,授权,外包和舍弃——他们会以高速度和低成本实现你的目标。
将问题简单化,学会运用奥卡姆剃刀定律,砍削与本质无关的工作,抓住问题的根本,是我们解决问题最应该用到的方法。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管理中的应用——奥卡姆剃刀三法:一、精兵简政,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二、关注组织的核心价值,始终将组织资源集中于自己的专长;三、组织流程简化。
破窗理论告诉我们:要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及时修补被打碎的“窗户”,才能遏制问题的蔓延。(防微杜渐)
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不利于人们全面正确的认识他人,这就提醒我们:在真正了解一个人前却不可太轻信事前得到的信息,更不可凭一时的感觉。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积极的期望促进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是人向坏的方向发展。有人将皮革马利翁效应形象的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皮革马利翁效应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心理暗示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往往会对自己做出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也会做出更好的成绩。
心理暗示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人类就是这样神奇,如果一个暗示被心理接受,它就会产生无边的威力,左右着人的信念和意识。一个人如果接受了错误的暗示,必定会走向败落;如果接受了正确的暗示,成功的路就必定越走越宽。
皮革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霍布森选择效应:没有选择的余地就等于扼杀前途,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环境,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想要改变就必须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如果管理者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别人,必将扼杀多样性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别人的创造力。
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所谓思维的封闭性,就是看不到客观世界环境系统的开放性,这种封闭性又必然带来趋同性,它是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朝着单向选择性进行,不去寻找新的视角,开辟其他可能存在的认识途径,结果就使自己在整个创造过程中,失去了属于个体自身的自由活力和创造精神,在社会普遍的静态的有序性下,遗弃了富有个性化迷人魅力的主动冲击力,呈现出一种负面性的表现:激化了单向选择性层面,进一步取消了人在本质上所固有的多样化、多层次选择性层面的存在的可能。于是,霍普森选择效应也就翩然而至了。
霍布森选择效应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不可以用已经限定好的标准去约束别人,这样会限制他人的创造力,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一定需要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对于个人来说,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道理很简单,任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合理。如果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一般来讲,在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觉会降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下属“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下属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随之减低。
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登门槛效应的利用是改变人们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者认为人们难以拒绝难以做到的和违反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是人们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我概念和相关的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就会促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自己的态度转变成为持久的支持力。
登门槛效应告诉我们,办事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只有稳步推进,事业的成功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能避免倾覆之危险。做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没有打好基础,就要盖摩天大楼,如果简单的事情和困难的事情是有联系的,那么简单的事情也就不简单了,它也许会成为解决困难事情的关键,我们要做的是认真的面对每一件要做的事情,不能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
登门槛效应应用在教育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差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素质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转化差生就要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教育专家认为,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的求知求成的欲望,满足了这种成功的需求,他们会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更高的成功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指导,孩子就会迈出脚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与自己的消极行为做斗争,顽强的向成功进军。
凡勃伦把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炫耀性商品,一类是炫耀性商品,非炫耀性商品仅仅发挥了其物质效应,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炫耀性商品不仅具有物质效应,而且能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使消费者通过拥有该商品而获得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满足感。鉴于此,消费者都会不遗余力,毫不犹豫的购买那些能够引起别人尊敬和羡慕的昂贵的商品。
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到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请别让我幸免于遭遇危险,我祈求能面对危险却无所畏惧。
战术上的成功无法挽回战略上的失败;而战略上的成功却可以忽略战术上的失败。
阴阳捭阖吉凶
阴含阳内,弗如相对。阴有正邪,阳分善恶。阴者隐匿秘谋,阳者显明画算。阴谋善正为德,阳谋恶邪为罪。再战蚩犹魔兽遗祸而得其志者,可知阴谋合化之妙,此谓《阴符》。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先修“德”,再得“道”
翻译帛书版《老子》已经大半年了,《老子》俗称《道德经》,而我是反着练的,称为《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有德者得到(道)。今天,我决定翻译完上半部分《德经》后就停止更新翻译这部书,原因有多个方面:
一、顺应自己的读书习惯。我这人一向读书都是半途而废,看了一半就停,然后去看其他的,某天心情好了,说不定又回来看。
二、断了某些不德之人想得道的念头。《德道经》,有德之人得到(道),否则就是危害武林、大逆不道。我不逆天!
三、读了上半部分的德经,发现老子的东西,自己并不能全然做到,更不用说去践行。不是我反对老子的观点,而是老子的观点自己很难做到,归根结底应该是自己的德未修到位。德不配位,必有栽秧;知止不殆,才可以长久。
四、《德道经》是老子写给高层看的,老子提倡的“不争”,看你身居什么位置,处高位了当然不争,你还有什么可争的?老百姓就不一样,在当今社会,不争就没法生存下去,或者说举步维艰。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自己身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平时应该多看看《论语》、《素书》、《孙子兵法》、《鬼谷子》、《智囊》、《反经》之类的书,先在社会上生存下来再说。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先修“德”,再得“道”。这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你们。
德经70-不諍之德
善爲士(将领)
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爲之下。
是胃不争之德,是胃用人,是胃天,古之極也。
注解:
善于做将领的人,不会逞用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被敌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战胜自己的机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
这就叫不争的品德,是为用人(之道),是为天(之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德经69-我恒有三葆之
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通“小”,细小)
;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細久矣。
我恒有三葆(艹,表示把两点意思串起来。保:1、通“保”,卫护;使不受损害。2、通“宝”,道为“宝”。合起来就是保宝)
之:一曰兹(通“慈”,深笃的爱)
,二曰檢(通“敛”,收敛,约束言行)
,三曰不敢爲(表示时间或处所,相当于“于”“在”)
天下先(时间或次序在前)
。
夫兹,故能勇;檢,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爲(wèi,帮助;佑助)
成事長。
今舍其兹,且勇;舍其檢,且廣;舍其後,且先,則必死矣!
夫兹,以(仰赖、凭借)
戰(战,斗也)
則勝(战胜;胜利)
,以守(节操、品性)
則固(安定,稳固)
。天將建(通“健”,强壮)
之,女(古同“汝”,你)
以兹垣(yuán,筑墙围绕;土代表信,亘是连绵不断、贯串的意思,合起来垣就是坚信并围绕之施行)
之。
注解:
天下都说我所说的(道)非常广大,广大而一点都不细小;这正因为广大,所以不细小;如果细小的话,那就早就细碎不堪了。
我常有三件法宝来卫护它:第一件叫做“兹”(慈爱万物);第二件叫做“检”(约束言行);第三件是“不敢在天下人前头”。
这有了“兹”,所以能勇猛;有了“检”,所以能功业宽广;不敢在天下人前头,所以能帮助我们成就事业并维持事业长久。
如今丢弃了“兹”,并且追求勇猛;丢弃了“检”,并且追求功业宽广;舍弃了谦让、退后,并且追求在前头,那结果必然是走向死路!
这“兹”,凭借战斗就能胜利,凭借操守就能稳固。上天会强健坚守“兹”的人,你要坚信并围绕“兹”来行事。
德经68-利而不害,爲而弗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智慧)
者不博(渊博,知道得多)
,博者不知。善者不多(过分,不必要的)
,多者不善。
聖人无積,既(尽、全部)
以爲人,己俞(古同“愈”,更加)
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弗争。
注解:
可信的言辞并不华丽,华丽的言辞并不可信;智慧的人不渊博,渊博的人不智慧;善良的人不过分,过分的人不善良。
有道德的统治者没有什么积财,把全部心思都用来为人们服务,自己(在精神上)就越富有;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奉献给了人们,自己(在道德上)的累积就越多。
故天之道,利益万物而不损害万物;人之道,有所作为而不与人争夺。
德经67-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什伯,数量词,指超过十倍、百倍)
人之器(用具的总称)
毋用,使民重死而遠(避开)
徙(古代称流放的刑罚)
。有車周(通“舟”)
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陣之,使民復結繩(用绳子编结捕兽的网与捕鱼的罟,从事渔猎生产)
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朢,鷄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注解:
(即便是)邦国很小、人民很少,(如果统治者)使得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用具不被使用,就可使人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避免因犯罪被罚流放远方。有舟车,却不轻易动用民力出乘;有盔甲兵器,却不轻易陈兵(发动战争),使人民的精力用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当中。
(于是人民有了)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欢乐的习俗,安适的居所;国与国之间相互守望,(人民友好往来,)交往密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人民从生到死都不发生战争与摩擦。
《阴符经》阉割版注释——刘一明
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而己独见独知之谓;符者,契也,两而相合,彼此如一之谓;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一天矣。上中下三篇,无非申明阴符经三字,会得阴符经三字,则三篇大意可推而知矣。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性命之道,一天道也。天之道,阴阳之道耳。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奥妙,而神明默运,窃阴阳之气,夺造化之权,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无生无死,然其最要处,则在能观能执耳。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观天道,无为之功,顿悟也,所以了性;执天行,有为之学,渐修也,所以了命。能观能执,用阴阳之道以脱阴阳,依世间法而出世间,性命俱了,心法两忘,超出天地,永劫长存,只此二句,即是成仙成佛之天梯,为圣为贤之大道,外此者,皆是旁门曲径,邪说淫辞,故曰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金木水火土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人即受此气以生以长,但自阳极生阴,先天入于后天,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贼害,各一其性,木以金为贼,金以火为贼,火以水为贼,水以土为贼,土以木为贼,是谓天之五贼也。惟此五贼,百姓日用而不知,顺行其气,以故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不已。若有见之者,逆施造化,颠倒五行,金本克木,木反因之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生荣;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燥;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明;克中有生,五贼转而为五宝,一气混然,还元返本,岂不昌乎!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人秉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具五行之气。然心者身之主,身者心之室,五贼在身,实在心也。但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用事,则五贼发而为喜怒哀乐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则五贼变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若能观天而明五行之消息,以道心为运用,一步一趋,尽出于天而不由人,宇宙虽大,如在手掌之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之内;攒五行而合四象,以了性命,可不难矣。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人心者,气质之性,即知识之性,所谓机心,见景生情,随风扬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机,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机,即是人道。守天机者存,顺人机者亡。惟大圣人观天道,执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气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气杂于方寸之内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杀机者,阴肃之气,所以伤物也;然无阴不能生阳,非杀无以卫生,故天之杀机一发,则周而复始,而星宿移转,斗柄回寅;地之杀机一发,则剥极而复,龙蛇起陆,静极又动;惟人也亦俱一天地也,亦有此阴阳也,若能效天法地,运动杀机,则五行颠倒而地天交泰,何则?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天时人事合而一之,则万物变化之根基即于此而定矣。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者,即此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人秉阴阳之气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有清浊。秉气清者为巧,秉气浊者为拙。性巧者多机谋,性拙者多贪痴。巧性拙性皆系气质之性,人心主事,非本来之天性。修真之道,采先天,化后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矣。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九窍者,人身上七窍,下二窍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窍皆受邪之处,而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听声则精摇,目视色则神驰,口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一伤,则全身衰败,性命未有不丧者。人能收视,返听,希言,闭其要口,委志虚无,内念不出,外念不入,精气神三品大药凝结不散,九窍可以动,可以静,动之静之,尽是天机,并无人机,更何有邪气之不消灭哉!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火喻邪心,木喻性,奸譬阴恶,国譬身。木本生火,火发而祸及木,则木克;邪生于心,邪发而祸及心,则性乱;国中有奸,奸动而溃其国,则国亡;阴藏于身,阴盛而败其身,则命倾;身心受累,性命随之,于此而知潜修密炼,观天道,执天行,降伏身心,保全性命,不为后天五行所拘者,非圣人其谁与归?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道阴阳而已,阳主生,阴主杀,未有阳而不阴,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复始,回圈不已,亘古如是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于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坎来则离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阳复以阴接之,大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食其时者,趁时而吞服先天之气也;动其机者,随机而扭转生杀之柄也。食时则后天之气化,百骸皆理,可以全形;动机则先天之气复,万化俱安,可以延年。时也机也,难言也。要知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苟非深明造化,洞达阴阳者,乌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起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神而所以神。
古今学人,皆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本来之元神,故著空执相,千奇百怪,到老无成,有死而已,殊不知此神为后天之神,而非先天之神,乃神而实不神者。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奈何世人只知后天之神而神,甘入于轮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能保乎性命,无怪乎万物盗我之气而罔觉也。
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窥,大为阳,小为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阴阳回圈,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于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于一时辰内,采鸿濛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于此而生,神明于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于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泄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于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适以自造罪过,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瞽者善于听,非善听也,以目无所见,而神藏于耳,故其听也聪;聋者善于视,非善视也,以耳无所闻,而气运于目,故其视也明。即此二者以观,闭目而耳聪,塞耳而目明,况伏先天之气,舍假修真,存诚去妄者,何患不能长生乎?清静经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妄想贪求,乃利之源也,人能绝此利之一源,则万有皆空,诸虑俱息,胜于用师导引之功十倍,又能再三自返,存诚去妄,朝乾夕惕,昼夜殷勤,十二时中,无有间断,渐归于至善无恶之地,胜于用师导引之功万倍。盖师之功,能革其面,而不能革其心;能与人规矩,而不能使人巧;绝利自返,正心地下功,戒慎恐惧于不睹不闻之处,师力焉得而及之?至圣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此节妙谛。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心如主人,目如门户。本来真心,空空洞洞,无我无人无物,与太虚同体,焉有生死,其有生死者,后天肉团之心耳。心不可见,因物而见,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是主人或生或死,物生之,物死之,其所以使物生死心者,皆由目之开门揖盗耳。盖目有所见,心即受之,是心生死之机,实在目也。人能返观内照,外物无由而受,生死从何而来?古人云:灭眦可以却老,此至言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
天至高而万物至卑,天与物相远,似乎无恩于物矣。殊不知无恩之中而实有大恩生焉。天之气鼓而成雷,嘘而成风,迅雷震之而万物发生,烈风吹之而万物荣旺。发生荣旺,万物皆蠢然无知,出于自然,此无恩而生大恩,天何心哉?故至乐者,万物难屈,无拘无束,性常有馀;至静者,万物难移,无贪无爱,性常廉洁。乐者无心于余而自馀,静者无心于廉而自廉,亦如天之无恩而有大恩。无心之用,神矣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天之道行于无象,运于无形,为物不贰,其至私与。然其四时行而万物生,其用又至公焉。推其奥妙,其一气流行,禽制万物乎?禽者,擒也,统摄之谓;制者,造作之谓;言统摄万物,制造万物,在乎一气也。一气上升,万物皆随之生长,一气下降,万物皆随之敛藏,生长敛藏,总是一气擒制之,一本散而为万殊,万殊归而为一本。私而公,公而私,非私非公,即私即公,一气流行,回圈无端,活活泼泼的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道生物,即是一气。上下运用一气,上为阳,下为阴。阳者,生也,恩也;阴者,死也,害也。然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是生以死为根,死以生为根也;有恩必有害,有害必有恩,是恩在害生,害在恩生也。若人死里求生,则长生而不死,人能害里寻恩,则有恩而无害,出此入彼,可不慎乎!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不知生死恩害,是天地造化回圈之秘密,直以天地文理为圣矣。我则谓天文有象,地理有形,著之于外者,可见可知,未足为天地之圣。若夫时物之文理,无象无形,乃神运之道,藏之于内者,不可见,不可知,正天地之所以为哲也。盖物有时而生,有时而死。当生之时,时生之,不得不生;当死之时,时死之,不得不死。生者,恩也,死者,害也,生而死,死而生,恩而害,害而恩,生死恩害,皆时运之,亦无非天地神道运之。天地神道不可见,因物以见之,观于物之生死有时,而天地神道之明哲可知矣。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其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性命之道,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故古来修真上圣,当有作之时,黜聪毁智,韬明养晦,斡天关,回斗柄,采药物于恍惚杳冥之乡,行火候于无识无知之地,委志虚无,神明默运,虽天地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于人乎?乃人不知其中奥妙,或以愚度圣人,彼岂知良贾深藏,若虚而实有,不愚之运用乎?当无为之时,和光同尘,积功修德,极往知来,一叩百应,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而人或以奇期圣人,彼岂知真常应物,而实非奇异之行藏也。圣人不愚,亦如时物文理之哲,圣人不奇,亦如天地文理不圣。圣人也,所参天地之化育,而德配天地者也。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人之悭贪恩爱,如水渊也;酒色财气,如火坑也。一切常人,不穷天地造化之道,不究圣功性命之学,自暴自弃,以假为真,以苦为乐,沉于水渊而不知,入于火坑而不晓,自取灭亡,将谁咎乎?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于此而生焉。一生天地,而天地即得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天地之道浸。浸者,浸润渐入之谓,亦自然之义。惟其浸润自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阴阳胜。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四时成序,万物生成,或变或化,无不顺之,造物者岂有心于其间哉?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惟与天地合德,故不违天地自然之道,因而裁制变通,与天地同功用。何则?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无兼该,虚实并应者也。故以言其无,则虚空一气,无声无臭,其为道也至静,静至于至,虽律历之气数,有所不能契。夫律历能契有形,不能契无形,至静则无形矣,律历焉得而契之?陵师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者是也。以言其有,则造化不测,包罗一切,其为器也最奇,器至于奇,是谓神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万象森罗,八卦相荡,甲子回圈,神之伸机,鬼之屈藏,无不尽在包容之中。陵师所谓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也。静道者,无名天地之始;神器者,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谓无欲以观其妙者,即观其始也;有欲以观其窍者,即观其母也。非有不能成无,非观窍难以观妙。观妙之道,万有皆空,无作无为;观窍之道,阴阳变化,有修有证。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在杀机中盗生机,颠倒五行,逆施造化,以阴养阳,以阳化阴,阳健阴顺,阴阳混合,由观窍而至观妙,由神器而入至静,由勉强而抵自然,有无一致,功力悉化,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色象之外矣。要知此术非寻常之术,乃窃阴阳、夺造化之术,乃转璇玑、脱生死之术。昔黄帝修之,而乘龙上天;张葛许修之,而超凡入圣;以至拔宅者八百,飞升者三千,无非由此道而成之。吁!阴符经三百馀字,句句甘露,字字珠玉,示性命不死之方,开万世修真之路,天机大露,后世丹经子书,虽譬喻千般,无非申明阴阳相胜之术,有志者若见此经,诚心敬阅,求师一诀,倘能直下承当,大悟大彻,勤而行之,以应八百之谶,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