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捭阖吉凶

阴含阳内,弗如相对。阴有正邪,阳分善恶。阴者隐匿秘谋,阳者显明画算。阴谋善正为德,阳谋恶邪为罪。再战蚩犹魔兽遗祸而得其志者,可知阴谋合化之妙,此谓《阴符》。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先修“德”,再得“道”

翻译帛书版《老子》已经大半年了,《老子》俗称《道德经》,而我是反着练的,称为《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有德者得到(道)。今天,我决定翻译完上半部分《德经》后就停止更新翻译这部书,原因有多个方面:

一、顺应自己的读书习惯。我这人一向读书都是半途而废,看了一半就停,然后去看其他的,某天心情好了,说不定又回来看。

二、断了某些不德之人想得道的念头。《德道经》,有德之人得到(道),否则就是危害武林、大逆不道。我不逆天!

三、读了上半部分的德经,发现老子的东西,自己并不能全然做到,更不用说去践行。不是我反对老子的观点,而是老子的观点自己很难做到,归根结底应该是自己的德未修到位。德不配位,必有栽秧;知止不殆,才可以长久。

四、《德道经》是老子写给高层看的,老子提倡的“不争”,看你身居什么位置,处高位了当然不争,你还有什么可争的?老百姓就不一样,在当今社会,不争就没法生存下去,或者说举步维艰。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自己身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平时应该多看看《论语》、《素书》、《孙子兵法》、《鬼谷子》、《智囊》、《反经》之类的书,先在社会上生存下来再说。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先修“德”,再得“道”。这句话送给自己,也送给你们。

德经70-不诤之德

善为(将领)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胃不(zhèng,纷争,争)之德,是胃用人,是胃天,古之极也。

注解:

善于做将领的人,不会逞用武力;善于作战的人,不会被敌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给敌人战胜自己的机会;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谦下。

这就叫不争的美德,是为用人(之道),是为天(之道),这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准则。

德经69-我恒有三葆之

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通“小”,细小);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

我恒有三(1、通“宝”,道为“宝”。2、通“保”。保持;保护;守卫。“艹”就是一横把二竖连串起来,即连贯起来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保宝)之:一曰(1、通“慈”,深笃的爱。2、通“滋”,润泽,施恩),二曰(1、通“俭”,节俭,节省。2、通“敛”,收敛,约束),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兹,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wèi,帮助;佑助)成事长。

今舍其兹,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

夫兹,以(通“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通“健”,强壮)之,(古同“汝”,你)以兹(yuán,筑墙围绕;土代表信,亘是连绵不断、贯串的意思,合起来垣就是坚信并围绕之施行)之。

注解:

天下人都说我所说的“道”非常广大,广大而一点都不细小;这正因为“道”广大,所以不细小;如果细小的话,那“道”就早就细碎不堪了。

我常有三件法宝来守护它:第一件叫做“兹”(慈爱万物,施恩万物);第二件叫做“检”(勤俭节约,收敛欲望);第三件是“不敢为天下先”(为政者在名誉、地位、荣耀、财富、斗狠等问题上应具有的一种基本立场和态度;谦让、退后,反而会获得人们的爱戴和尊崇)。

这有了“兹”,所以能勇猛;有了“检”,所以能功业宽广;不敢将自身的利益置于天下人之前,所以能帮助我们成就事业并维持事业长久。

如今丢弃了“兹”,还去追求勇猛;丢弃了“检”,还去追求功业宽广;舍弃了谦让、退后,还去追求争先,那结果必然是走向死路!

这“兹”,用于征战则无不能胜,用于防守则无不能固。上天会强健坚守“兹”的人,你要坚信并围绕“兹”来行事。

德经68-利而不害,为而弗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智慧)者不(渊博,知道得多),博者不知。善者不(过分,不必要的),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尽、全部)以为人,己俞有;既以予人矣,己俞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注解:

真实可信的言辞并不华丽,华丽的言辞并不真实可信;有智慧的人不渊博,渊博的人不智慧;善良的人不过分,过分的人不善良。

有道德的统治者没有什么积财,把全部心思都用来为人民服务,自己在精神上就会越富有;把自己的一切全都奉献给了人民,自己在道德上的累积就会越多。

故天之道,施利于万物而不侵害它们;人之道,只无私奉献而不与人争名夺利。

德经67-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什伯,数量词,指超过十倍、百倍)人之(用具的总称)毋用,使民重死而(避开)(古代称流放的刑罚)。有车(通“舟”)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用绳子编结捕兽的网与捕鱼的罟,从事渔猎生产)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解:

(即便是)邦国很小,人民很少。(如果统治者)使得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用具不被使用,就可使人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避免因犯罪被罚流放远方。有舟车,却不轻易动用民力出乘;有盔甲兵器,却不轻易陈兵(发动战争),使人民的精力用到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当中。

(于是人民有了)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欢乐的习俗,安适的居所;国与国之间相互守望,(人民友好往来,)交往密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人民从生到死都不发生战争与摩擦。

《阴符经》阉割版注释——刘一明

阴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见,莫能知,而己独见独知之谓;符者,契也,两而相合,彼此如一之谓;经者,径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经久不易之谓。阴符经即神明暗运,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则人与天合,一动一静,皆是天机,人亦一天矣。上中下三篇,无非申明阴符经三字,会得阴符经三字,则三篇大意可推而知矣。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性命之道,一天道也。天之道,阴阳之道耳。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奥妙,而神明默运,窃阴阳之气,夺造化之权,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无生无死,然其最要处,则在能观能执耳。何谓观?格物致知之为观,极深研几之为观,心知神会之为观,回光返照之为观,不隐不瞒之为观;何谓执?专心致志之为执,身体力行之为执,愈久愈力之为执,无过不及之为执,始终如一之为执。观天道,无为之功,顿悟也,所以了性;执天行,有为之学,渐修也,所以了命。能观能执,用阴阳之道以脱阴阳,依世间法而出世间,性命俱了,心法两忘,超出天地,永劫长存,只此二句,即是成仙成佛之天梯,为圣为贤之大道,外此者,皆是旁门曲径,邪说淫辞,故曰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金木水火土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人即受此气以生以长,但自阳极生阴,先天入于后天,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贼害,各一其性,木以金为贼,金以火为贼,火以水为贼,水以土为贼,土以木为贼,是谓天之五贼也。惟此五贼,百姓日用而不知,顺行其气,以故生而死,死而生,生死不已。若有见之者,逆施造化,颠倒五行,金本克木,木反因之而成器;木本克土,土反因之而生荣;土本克水,水反因之而不泛;水本克火,火反因之而不燥;火本克金,金反因之而生明;克中有生,五贼转而为五宝,一气混然,还元返本,岂不昌乎!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人秉五行之气而生身,身中即具五行之气。然心者身之主,身者心之室,五贼在身,实在心也。但心有人心道心之分;人心用事,则五贼发而为喜怒哀乐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则五贼变而为仁义礼智信之五德。若能观天而明五行之消息,以道心为运用,一步一趋,尽出于天而不由人,宇宙虽大,如在手掌之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之内;攒五行而合四象,以了性命,可不难矣。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者,天赋之性,即真如之性,所谓真心,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而人得以为人者是也;人心者,气质之性,即知识之性,所谓机心,见景生情,随风扬波,而人因之有生有死者是也。天性者,天机,即是天道;人心者,人机,即是人道。守天机者存,顺人机者亡。惟大圣人观天道,执天行,中立不倚,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修真性而化气性,守天道而定人心,不使有一毫客气杂于方寸之内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杀机者,阴肃之气,所以伤物也;然无阴不能生阳,非杀无以卫生,故天之杀机一发,则周而复始,而星宿移转,斗柄回寅;地之杀机一发,则剥极而复,龙蛇起陆,静极又动;惟人也亦俱一天地也,亦有此阴阳也,若能效天法地,运动杀机,则五行颠倒而地天交泰,何则?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天时人事合而一之,则万物变化之根基即于此而定矣。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者,即此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人秉阴阳之气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有清浊。秉气清者为巧,秉气浊者为拙。性巧者多机谋,性拙者多贪痴。巧性拙性皆系气质之性,人心主事,非本来之天性。修真之道,采先天,化后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矣。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九窍者,人身上七窍,下二窍也;三要者,耳目口也。人身九窍皆受邪之处,而九窍之中,惟耳目口三者为招邪之要口,耳听声则精摇,目视色则神驰,口多言则气散,精气神一伤,则全身衰败,性命未有不丧者。人能收视,返听,希言,闭其要口,委志虚无,内念不出,外念不入,精气神三品大药凝结不散,九窍可以动,可以静,动之静之,尽是天机,并无人机,更何有邪气之不消灭哉!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火喻邪心,木喻性,奸譬阴恶,国譬身。木本生火,火发而祸及木,则木克;邪生于心,邪发而祸及心,则性乱;国中有奸,奸动而溃其国,则国亡;阴藏于身,阴盛而败其身,则命倾;身心受累,性命随之,于此而知潜修密炼,观天道,执天行,降伏身心,保全性命,不为后天五行所拘者,非圣人其谁与归?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道阴阳而已,阳主生,阴主杀,未有阳而不阴,生而不杀之理。故春生夏长秋敛冬藏,四时成序,周而复始,回圈不已,亘古如是也。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然既生之,则又杀之,是天地即万物之盗耳;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是万物即人之盗耳;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大修行人,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于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然此盗之秘密,有一时之功,须要不先不后,不将不迎,不可太过,不可不及,坎来则离受之,彼到而我待之,阳复以阴接之,大要不失其时,不错其机,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食其时者,趁时而吞服先天之气也;动其机者,随机而扭转生杀之柄也。食时则后天之气化,百骸皆理,可以全形;动机则先天之气复,万化俱安,可以延年。时也机也,难言也。要知此时即天时,此机即天机,苟非深明造化,洞达阴阳者,乌能知之?噫!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才起处,便宜进火莫延迟。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神而所以神。

古今学人,皆认昭昭灵灵之识神,以为本来之元神,故著空执相,千奇百怪,到老无成,有死而已,殊不知此神为后天之神,而非先天之神,乃神而实不神者。先天之神,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乃不神之神,而实至神者。奈何世人只知后天之神而神,甘入于轮回,不知先天不神之神,能保乎性命,无怪乎万物盗我之气而罔觉也。

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窥,大为阳,小为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阴阳回圈,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于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于一时辰内,采鸿濛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于此而生,神明于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于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泄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于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适以自造罪过,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瞽者善于听,非善听也,以目无所见,而神藏于耳,故其听也聪;聋者善于视,非善视也,以耳无所闻,而气运于目,故其视也明。即此二者以观,闭目而耳聪,塞耳而目明,况伏先天之气,舍假修真,存诚去妄者,何患不能长生乎?清静经曰: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妄想贪求,乃利之源也,人能绝此利之一源,则万有皆空,诸虑俱息,胜于用师导引之功十倍,又能再三自返,存诚去妄,朝乾夕惕,昼夜殷勤,十二时中,无有间断,渐归于至善无恶之地,胜于用师导引之功万倍。盖师之功,能革其面,而不能革其心;能与人规矩,而不能使人巧;绝利自返,正心地下功,戒慎恐惧于不睹不闻之处,师力焉得而及之?至圣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正此节妙谛。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心如主人,目如门户。本来真心,空空洞洞,无我无人无物,与太虚同体,焉有生死,其有生死者,后天肉团之心耳。心不可见,因物而见,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是主人或生或死,物生之,物死之,其所以使物生死心者,皆由目之开门揖盗耳。盖目有所见,心即受之,是心生死之机,实在目也。人能返观内照,外物无由而受,生死从何而来?古人云:灭眦可以却老,此至言也。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

天至高而万物至卑,天与物相远,似乎无恩于物矣。殊不知无恩之中而实有大恩生焉。天之气鼓而成雷,嘘而成风,迅雷震之而万物发生,烈风吹之而万物荣旺。发生荣旺,万物皆蠢然无知,出于自然,此无恩而生大恩,天何心哉?故至乐者,万物难屈,无拘无束,性常有馀;至静者,万物难移,无贪无爱,性常廉洁。乐者无心于余而自馀,静者无心于廉而自廉,亦如天之无恩而有大恩。无心之用,神矣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

天之道行于无象,运于无形,为物不贰,其至私与。然其四时行而万物生,其用又至公焉。推其奥妙,其一气流行,禽制万物乎?禽者,擒也,统摄之谓;制者,造作之谓;言统摄万物,制造万物,在乎一气也。一气上升,万物皆随之生长,一气下降,万物皆随之敛藏,生长敛藏,总是一气擒制之,一本散而为万殊,万殊归而为一本。私而公,公而私,非私非公,即私即公,一气流行,回圈无端,活活泼泼的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道生物,即是一气。上下运用一气,上为阳,下为阴。阳者,生也,恩也;阴者,死也,害也。然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是生以死为根,死以生为根也;有恩必有害,有害必有恩,是恩在害生,害在恩生也。若人死里求生,则长生而不死,人能害里寻恩,则有恩而无害,出此入彼,可不慎乎!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愚人不知生死恩害,是天地造化回圈之秘密,直以天地文理为圣矣。我则谓天文有象,地理有形,著之于外者,可见可知,未足为天地之圣。若夫时物之文理,无象无形,乃神运之道,藏之于内者,不可见,不可知,正天地之所以为哲也。盖物有时而生,有时而死。当生之时,时生之,不得不生;当死之时,时死之,不得不死。生者,恩也,死者,害也,生而死,死而生,恩而害,害而恩,生死恩害,皆时运之,亦无非天地神道运之。天地神道不可见,因物以见之,观于物之生死有时,而天地神道之明哲可知矣。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其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性命之道,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故古来修真上圣,当有作之时,黜聪毁智,韬明养晦,斡天关,回斗柄,采药物于恍惚杳冥之乡,行火候于无识无知之地,委志虚无,神明默运,虽天地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于人乎?乃人不知其中奥妙,或以愚度圣人,彼岂知良贾深藏,若虚而实有,不愚之运用乎?当无为之时,和光同尘,积功修德,极往知来,一叩百应,神通广大,智慧无边,而人或以奇期圣人,彼岂知真常应物,而实非奇异之行藏也。圣人不愚,亦如时物文理之哲,圣人不奇,亦如天地文理不圣。圣人也,所参天地之化育,而德配天地者也。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人之悭贪恩爱,如水渊也;酒色财气,如火坑也。一切常人,不穷天地造化之道,不究圣功性命之学,自暴自弃,以假为真,以苦为乐,沉于水渊而不知,入于火坑而不晓,自取灭亡,将谁咎乎?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于此而生焉。一生天地,而天地即得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天地之道浸。浸者,浸润渐入之谓,亦自然之义。惟其浸润自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阴阳胜。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四时成序,万物生成,或变或化,无不顺之,造物者岂有心于其间哉?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惟与天地合德,故不违天地自然之道,因而裁制变通,与天地同功用。何则?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无兼该,虚实并应者也。故以言其无,则虚空一气,无声无臭,其为道也至静,静至于至,虽律历之气数,有所不能契。夫律历能契有形,不能契无形,至静则无形矣,律历焉得而契之?陵师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者是也。以言其有,则造化不测,包罗一切,其为器也最奇,器至于奇,是谓神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万象森罗,八卦相荡,甲子回圈,神之伸机,鬼之屈藏,无不尽在包容之中。陵师所谓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也。静道者,无名天地之始;神器者,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谓无欲以观其妙者,即观其始也;有欲以观其窍者,即观其母也。非有不能成无,非观窍难以观妙。观妙之道,万有皆空,无作无为;观窍之道,阴阳变化,有修有证。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在杀机中盗生机,颠倒五行,逆施造化,以阴养阳,以阳化阴,阳健阴顺,阴阳混合,由观窍而至观妙,由神器而入至静,由勉强而抵自然,有无一致,功力悉化,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色象之外矣。要知此术非寻常之术,乃窃阴阳、夺造化之术,乃转璇玑、脱生死之术。昔黄帝修之,而乘龙上天;张葛许修之,而超凡入圣;以至拔宅者八百,飞升者三千,无非由此道而成之。吁!阴符经三百馀字,句句甘露,字字珠玉,示性命不死之方,开万世修真之路,天机大露,后世丹经子书,虽譬喻千般,无非申明阴阳相胜之术,有志者若见此经,诚心敬阅,求师一诀,倘能直下承当,大悟大彻,勤而行之,以应八百之谶,有何不可?

《黄帝阴符经》——原版

寰宇(包藏;包含)(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宗教或神话传说中指害人性命、迷惑人的恶鬼,喻邪恶的势力),天地分正邪,道亦化阴阳,善恶溯根源。

盘古辟洪荒(混沌蒙昧的状态,指远古时代),神山创世。伏羲划乾坤,薪火传承。女娲定四极(四方极远之地)、五色、中枢。俱如神农正道,善志济世,法出璇玑(古代“璇玑”一词指璇玑星,即北辰——北极星,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几乎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尚书·舜典》记载:“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神鼎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宇宙开泰(意为:亨通安泰;开始平安顺利;重见光明;通畅)五洲(指世界各地)八荒(又称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道居中央,厚德黄宫(道教称头顶为“黄宫”)

象画六爻,忠善慈极。阴阳各半,奸佞为恶,福祸始源。

宝鼎(原为古代的炊器,后作为政权的象征,故称为“宝鼎”)神策:《河图》、《洛书》、《问天》、《真经》,世间善恶,何抑何扬?

人者神(子孙)蚩尤(相传为黄帝时的诸侯,因叛乱与黄帝战于涿鹿,为帝所戮)魔附。洪荒退疏浚,寒纪消开化。昆北幽陵,蚩兽残忍,喜食妇幼,窃铁霸盐,工技阴诡。昆西流沙,狡猾奸诈,精画鬼符,愚善众民,皆多屠役。昆南交险,炎烈私恶,汪洋掠贝,西陵劫丝,欺物骗财。昆东蟠木,狄犹贪婪,人兽混交,漠视杀戮,愚顽不灵。无通神之明德。

昆仑有鹏,幼而俘驯,背车乘风,巨翅九州。南炎有龙,幼而俘驯,缰车指南,展翼■山。北冥有鲲,燃灯驯之,缰舟计里,汪洋可游。帝者天成,仁德五方,得以治世理界。

诸世万般,何为首道?传承优进,天之大道。天帝四面,五方合德,太师(古时三公之首,为辅弼国君之官)大监(黄帝时有左右大监。相传黄帝所置,主监察,通称大监)舟车九州(舟车会聚,九州通衢),雷霆巡天,义传善世。

伏羲女娲仁德,神农药师天道,人世主正气,万古圣王。

顺天有五善:(精通干戈军旅之事)、治(高超的管理能力)、神(神奇;神异)、慧(聪明,有智慧,有才智)、理(掌握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悟之者睿。五善在行,大同于天。善不习武,后嗣无富;慧不理治,神族福损化奴。

传世有五(帮助,辅佐):志(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勇(有胆量,敢做)、美(心地善良,心质美好)、德(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道德)、仁(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修之者圣。五赞合心,造福于人。赞不养勇,人文堕渊;德不强志,魔族恶资(愚蠢的余孽)灭世。

山海有五贼,(兽名。猴属,这里指人面兽心的人中败类)、兽、鬼、魔、妖,猎之者昌。五贼巨罪,遗祸千世。贼不除犹,九宫尽失;鬼魔不灭,四极重绝灾陷。

宇宙在乎手,善恶塑乎心,万化生乎身,神魔战乎志。

神性天也,天性人也,人心(主发谓之機。——《说文》)也。立天(圣,通也。——《说文》)道,以定人也。神(主发谓之機)阴阳,世道煌煌(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神魔力博,生必战存,灵媒润世。

魔性鬼也,鬼蛮犹狄,犹心豺质,狡猾邪道,嗜杀人也。魔(計,会算也。——《说文》阴阴,寰宇凄凄。蚩尤部族,欺世好战,永触杀伐。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万事万物各种变化)定基。神正魔邪,先杀者祥。

塑神午未(代表时间和生肖),通天贯地,主干合(五合是专指天干而言的,地支为六合。命局中干支五行力量的对比与变化,会充分表现在天干的五行上,因此天干五合情况的出现,也会进一步影响或改变命局中的五行力量强弱关系)者,为阳为正,为公为义。为万物灵修(灵性的修炼)枢玑(《晋书天文志》说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也。人性之通达,皆圣王贤臣神机也。

五元(五气朝元)置治,山海疆域开化启蒙,井田、都师、九州安靖,昆仑(道教语,指头脑)须弥(据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教的宇宙观。须弥的意思是“妙高”、“妙光”、“善积”等)祖庭(道教祖庭,是指道教宗派祖师常住、弘法或归葬的所在,这里指弘道)四面,中央尊土厚生,亿民繁衍,天道好生。

人兽相战,蚩犹蛮狄狡猾顽冥,魔性残暴滥杀民孺。山海八荒生灵涂炭,盗贼北冥猖獗。华夏沦落,遗祸千年。蚩犹身死,其族未灭。魑魅魍魉,八十兽类。其心必异,其志必恶。巫酋沐浴,《连山》、《归藏》占卜弗吉,夕惕若厉(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祈神祷灵,感预宙事,古今未来。千数年间,杀戮屠城,惨绝人寰。遥知灾祸,百世警惕,华夏戒之,应有裨益。

东洲涿鹿,井田荒芜;西洲愚善,都师尽丧;中洲阪泉,俱如魔杀;北冥冀州,兽毁桑梓(在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所以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久而久之,“桑梓”成了故乡、家乡的代名词)。鬼据九洲,千年浩劫,亡邦灭种,万国妖畜。圣人难现,瞽民漠视,死无觉醒。

蚩犹狡猾,魔族古生,残害掠劫,暴戾奴杀,极尽恶罪。暂灭蚩犹,其部甚众,不忍灭绝,酋族配役,刑发北冥。

东遣青帝,布化木德,合婚方雷,徙海东荒,教化双洲;西遣白帝,布化金德,合婚嫘祖,徙山西荒,教化双洲;南遣炎帝,布化火德,合婚彤鱼,徙海南荒,教化合三洲;北遣玄帝,布化水德,合婚嫫母,徙山北荒,教化双洲。十妃安乾坤,百官治八荒,千古神胜战魔,万世征争享太平。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人秉阴阳之气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有清浊。秉气清者为巧,秉气浊者为拙。性巧者多机谋,性拙者多贪痴。巧性拙性皆系气质之性,人心主事,非本来之天性。修真之道,采先天,化后天,而一切巧拙之性,皆伏藏而不用矣)。九窍之邪,在乎三要(三要之妙,在于运耳、目、心三者之灵,俾应于事物也)。善神武伐,三要之首在于(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之根基在(勇敢、英勇),屠魔伐鬼,可以动静(出自《易·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火喻邪心,木喻性,奸譬阴恶,国譬身。木本生火,火发而祸及木,则木克;邪生于心,邪发而祸及心,则性乱;国中有奸,奸动而溃其国,则国亡;阴藏于身,阴盛而败其身,则命倾)。《连山》首戒在除奸,《归藏》宗旨在指佞。知之修炼,谓之圣人。草有指佞,鼓有鸣奸。蚩犹遗族,阴谋隐患,五洲鬼妖,贻害万年。

阴含阳内,弗如相对。阴有正邪,阳分善恶。阴者隐匿秘谋,阳者显明画算。阴谋善正为德,阳谋恶邪为罪。再战蚩犹魔兽遗祸而得其志者,可知阴谋合化之妙,此谓《阴符》。

百二天官,甲子神职,阴阳半数。幽冥魔兽,世代侵袭,卷土杀伐。大监没落,神阴消殆。奸阴丛生,蚩犹重现。

神族屠魔,自保救世。知武不用,狡猾祸害。犹兽侵噬亿民,积血累罪。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天地,万物偷偷取用;万物,人偷偷取用;人,万物偷偷取用,这就是天地、万物、人之间的取用规律)。盗贼戎财(“戎"假借为“从”,盗贼都从财利)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只要对天地、万物、人这三者的互盗利益关系引导得适宜,就可使得盗贼不作恶,使其因财利所引导而不知不觉地对社会做出贡献,最终天地、万物、人三者按照自身的本能安全、和谐地共处)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事物发生的枢纽),万化安;猎其富,盗贼弱(饮食应该按一定时间进行,才能调理身体健康;行动要合其自然规律并且抓要害,就能保证各种不确定因素得到平定;把盗贼的财富掌控住,盗贼就会偃旗息鼓),此圣化之道。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有智慧的人,懂得并运用这个神奇规律之后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结果;而没有智慧的人,因为不了解它之所以神奇的原因,所以就感觉很是神奇)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屠魔(通“逮”,抓捕)之。其盗机也(盗贼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天下莫能见,莫能(无,没有;不;无知的)知。君子罔之固穷,小人罔之轻命(君子没有看到机会就会久陷穷困,小人没有看到机会就会轻视生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瞎子以耳代目,所以他的听觉特别灵敏,聋子以目代耳,所以他眼光特别锐利)。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排除利益的诱惑,身心专注一事,就可以一倍的兵力达到十倍的战斗力。如果一个军队的统帅也能够做到身心不乱,主事专注,白天黑夜都会认真思考,反复掂量,那样十倍的兵力可以达到万倍的战斗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蚩役九黎,犹奴三苗,善勿忍于恶。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人内心的欲望,是由于物欲的刺激而产生的,人一旦沉溺于物欲,就会被物欲所葬送。睁大眼睛看清楚现实和我们目前的处境)纲为武,善莫愚(关键在于要敢于对恶势力使用武力,我良善之辈切莫愚蠢)。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天没有主观心施恩于万物,万物却感受到了这种莫大的恩惠;春天,一阵迅雷烈风万物蠢然萌动,生气盎然)

神仙善阴阳,至乐性余,至静性廉(一个快乐到极点的人的性情肯定是放荡有余,缺乏紧迫感,一个守静至极的人的性情一定是清静寡欲、廉明正直的)。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家脉鼎传(上天最大的私心,就是想要我们把权利都用到造福公众上,让帝位在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

禽之制在气,兽之制在血(制服禽在于一鼓作气,制服兽在于敢流血死拼)。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生与死是互为根本,生是死的根本,有生必有死,死是生的根本,有死必有生)。恩生犹害,魔害消恩(如果对禽兽心生怜悯,就会被这些人面兽心的犹所残害;邪恶势力最会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愚蠢无知的人把天文地理的自然现象变异弄到社会现象中来,认为自己知道这些吉凶祸福的征兆就自封为“圣人”,我以为能够依据这些天文地理的自然现象变异用于分析社会现象中的事物变化,国家盛衰兴亡,检验生死得失的人,才是智慧卓越的哲人)。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们以愚蠢来猜度看待圣人,我就不以愚蠢来猜度看待圣人)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人们期待圣人圣明,我认为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圣人圣明,要靠自己来改变命运)故日:沉水入火,自取灭亡(陷老百姓于不利,等老百姓醒悟了,那就是自取灭亡)。魔兽不除,云门失音(这些妖魔禽兽不早日除掉的话,中央政令将不出中南海)

幼学早磨砺,十五可得志。三十统天下,十五重奢慵。二八始盛世,轩辕导舟车。丝玉烹铜铁,肇字新文明。

自然之道阴静,故天地万物生(大自然的规律是安宁静谧,所以天地万物可以生长);天地之道隐浸,故阴隐胜阳显(天地的规律是润物细无声,所以隐匿秘谋胜过显明画算)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阴阳相互配合,则能顺利应对各种变化)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因此按照自然规律来行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达到静的自然之道,你不能不符合历史规律)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中央神族辱命失期,蚩犹魔族复苏有时。《连山》《归藏》失传,人间无德乱世。今传阴符经典,圣天识藏神道,有志者得之。奇志思神族复兴,末世可济世救民,乾坤进化之大道永焉。

社会上有哪些潜规则让你细思恐极

1、动上层的利益如同夺他们的生命。改底层的观念如同掘他们的祖坟。而底层观念正是上层利益的来源。试图说透这一切的人,是双方共同的敌人。

2、所有人都喜欢你,直到你成了他们的竞争者。

3、越是和你亲近的人,越是受不了你突然的变好。

4、狼与狼之间再怎么撕咬,对羊的态度是一致的。

5、酒桌上不用和主角敬酒的人,一般都是主角的亲信。

6、能量不比神佛大的人,不要轻易让卖惨的人接近自己。

7、没有人能抵挡利益的诱惑。如果有,那就是因为利益不够大。

8、听精神病院的医生说,男病人都想干大事,女病人都想被人爱。

9、钱包和镜子,能回答生活中大部分的“为什么”和“凭什么”。

10、一束光照进房间,房间里的肮脏龌龊被显现,这束光便有了罪。

11、江湖的规矩就是人走茶凉,默契散场。不要问,问就是不懂规矩。

12、建立稳固合作的基础是有稳定的利益基础。人品保证不了稳定合作。

13、在很多时候,客气不是用来表达礼貌和修养的,而是用来制造距离的。

14、关系越近,越觉得对方没什么了不起,距离才能产生神秘感和崇拜感。

15、当你的见识与见解超过大多数人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人。

16、所有的人脉都是假象,想要和老板做朋友,必须拥有同等的财富和同频的智慧。

17、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别人心甘情愿听你的话,那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

18、没感觉就是嫌你丑,不合适就是嫌你穷,没什么道理可讲,做事情之前先看看自己手上的筹码。

19、好为人师是一种炫耀,潜意识告诉别人你比他强,这种姿态只要一出来,别人的反感就会生出来。

20、在人际关系方面,全世界都是帮亲不帮理的,过分追求理想、客观、公平,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21、很少有男人把外貌当成资本,如果说女人的世界里,年龄和容貌是最残酷的事,那么在男人的世界里就是金钱。

22、重蹈覆辙的下场就是自取其辱,失而复得的东西根本回不到当初,重读一本书可能会有新的感悟,但不会有新的结局。

23、抱着交易的本质去接触人和事,结局都不会差。而用陪伴、唠嗑堆积出来的感情,一旦跟利益挂钩,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原形毕露。

24、社会默认规则就是嚣张跋扈的大多不长久。所以优秀的人大多低调而谨慎,平和而理性,越活越保守。因为是既得利益者,不小心的话早就被人盯上了。

25、学校不会教你搞钱的学问。搞钱的学问,要么有贵人带,要么自己开悟。这两个的大前提都是要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跟别人交流,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26、不要在蠢人面前自嘲,他会当真。

27、有时候你只能看着身边的人误入歧途,无可奈何。试图伸出援手不但费力不讨好,反而容易招致仇恨。最终你会发现,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能做的,只有过好自己的生活。

28、精明的人,会在亲朋好友面前低调,而不是炫耀。明明工作很好、收入很高,却把自己的工作说得一无是处:白加黑、无双休、不是人干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被嫉妒和算计。

29、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欲望,成年人只能筛选不能教育。伴侣、朋友、合伙人,皆是如此。收起自己改造他人的执着,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够。因为人是叫不醒的,人只有痛醒。

30、一个人不容易动怒,说明他手里的王牌比较多。相反,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说明他手里已经没有什么王牌了,也就只剩下发脾气这一点能耐了。人之所以会情绪激动发脾气,那都是因为没办法后的无奈之举。

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某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我们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我们就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根据经验,我们可以总结出来某些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经验法则: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范围。

1、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较富有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物品转向其他物品较为容易。

2、必需品的需求往往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一个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物质,而取决于购买者的偏好。

3、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取决于我们如何划定市场的边界。狭窄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宽泛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因为狭窄定义的市场中的物品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4、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当弹性大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当弹性小于1,即需求量变动的比例小于价格变动的比例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弹性正好等于1,即需求量与价格同比例变动时,我们说需求具有单位弹性。

通过给定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给定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总收益: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

总收益如何沿着需求曲线变动呢?答案取决于需求价格弹性。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上升将引起总收益增加。换言之,从以更高价格出售中获得的额外收益抵消了由于出售数量减少而引起的收益减少而有余。如果需求富有弹性,我们得出相反的结论: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减少。由于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减少得如此之多,以至于需求量的减少足以抵消价格的上升而有余。

如果需求缺乏弹性(价格弹性小于1)时:如果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弹性大于1)时:如果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的(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时: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保持不变。

一条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变的,但它的弹性并不是不变的。在价格低而数量多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少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线性需求曲线的例子说明,在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不一定是相同的。固定的弹性是可能的,但并不总是这样。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大多数物品是正常物品: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由于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正常物品的收入弹性为正数。少数物品是低档物品:收入提高,需求量减少。由于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动,所以低档物品的收入弹性为负数。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外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的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的价格变动百分比。

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还是负数取决于这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替代品是指通常可以互相替代使用的物品,其交叉价格弹性是正数。互补品是指通常要一起使用的物品,其交叉价格弹性是负的。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就说这种物品的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就说这种物品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供给价格弹性取决于卖者改变他们所生产的物品量的灵活性。

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供给的弹性在长期中通常都大于短期。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在一些市场上,供给弹性并不是不变的,而是沿着供给曲线变动。比如在某制造行业,企业拥有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在供给量水平很低时,供给弹性很高,表明企业会对价格变动做出相当大的反应。在这一范围内,企业存在未被利用的生产能力,例如全天或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的厂房和设备。价格的小幅上升使得企业利用这种闲置的生产能力是有利可图的。随着供给量的增加,企业逐渐接近其最大生产能力。一旦其生产能力得到完全利用,要想再增加产量就需要建立新工厂。要使企业能承受这种额外支出,价格就必须大幅度上升,因此供给变得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