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微,隐行也)
”;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通“稀”,少有、不多)
”;捪(mín,同“㨉”。抚,摹)
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平坦,平易)
”。三者不可至計,故𡇯(hùn,混)
而爲“一”。
一者,其上不攸(长远)
,其下不忽(渺茫;辽远;恍忽)
,尋尋呵,不可名(说出;描述)
也,復歸於无物。是胃“无狀(叙述,描写)
之狀,无物(观察)
之象”,是胃“惚恍(迷离,难以捉摸。亦作“恍忽”)
”。随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
執(持守、掌握)
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是胃“道紀(事物的头绪、开端)
”。
注解:
用肉眼看却看不到的,叫做“微”;用耳朵听却听不到的,叫做“希”;用双手摸却摸不到的,叫做“夷”。上述三种情况无法探个究竟,那就混而为“一”。
这个“一”,向上探寻幽远广大而高不可见顶,向下探寻惚恍闪烁而深不可见底,(对于这个“一”)穷究绎理呵,不可描述啊,又把它归结到“无”的一类事物。是为“不能叙述的状态、不能观察的形象”,是为“惚恍(难以捉摸)”。跟随它却看不见它的尾,迎着它却看不见它的首。
掌握当今的规律,以驾驭当今的现有事物,以此来认知“道”的端始,是为“道的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