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要避开的误区

在工作过程中,负责具体工作的最佳人选并不是管理者本人,而是管理者将合适的工作授权给合适的人去做,这可以让日常管理变得井井有条。如果管理者总是大权独揽,不仅自己会每天忙个不停,员工的潜能也无法发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不和谐。

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他的《母传》里记载了一种名叫蝜蝂的小虫。这种小虫有个特殊的喜好:背东西,见东西就背,而且东西越重就越喜欢。即使有人将东西拿下来,它也要再背上去,直至把自己累死才肯罢休。

对管理者来说,管理权就像蝜蝂身上的重物一样,管理者若死死抓住权力,那样只会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聪明的管理者不会事必躬亲,而是正确地利用员工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这样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还能减轻管理者自身的负担。

《圣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摩西带领犹太人走出埃及的时候,部众达几十万人,为了保证族人的安全以及传达指令的一致性,不管是规划队伍的行进路线还是每天安排宿营地这种小事,都由摩西亲自处理。但繁重的事物和旅途的艰辛,最终导致摩西病倒了。他的岳父叶忒罗来看他的时候,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将部落里的一些小事和号令传达的工作交给精明能干的族人去做,你自己只要对事关本族的大事过问就可以了。摩西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将部众按照人口和姓氏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任用了百夫长、千夫长来分层进行管理,自己则专注于行军路线以及与外族作战计划的制订等大事上来。从此以后,整个迁徙队伍指挥变得更加灵活,号令传达更为迅捷,族人之间也更加团结,最终整支队伍冲破敌人的围堵,到达了水草丰美的以色列。

这就是合理授权所带来的结果。一个管理者,即使他有再多的精力和才干,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他需要把部分职权交给下属,让大家来共同承担责任。

当然,授权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者很好地把握分寸,来保证正确授权和合理监督,否则,很容易陷入授权的误区。有些管理者常常会不负责任地授权。这种不负责任地下放职权,不仅不会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他们的不满。对团队的管理者来说,要想适当地授权并真正地发挥授权的激励作用,就要竭力避免出现如下的授权误区。

1.随意授权

由于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管理者在授权时要进行慎重的考核,切忌以个人好恶取人,或者以与自己的亲疏程度选人,或者从平衡组织内派系出发挑选被授权人。这很容易造成实际的偏差。

2.含糊授权

有些授权人在向员工授权时总是不明不白的,对于给员工什么权力、给多大的权力等需要非常明确的问题从不讲清楚,这使得员工未能了解授权人的真正意图就去开展工作;有的管理者在授权时总放心不下,总对员工有疑心,经常干涉被授权者,结果搞得员工很被动;还有的管理者授予员工的权力与员工所负的责任极不相称,使员工面临“责大于权”的状况。

3.授权失当

一些管理者盲目地把权力授给无法胜任工作的人,这是失败的管理工作。真正的授权当然是要找一个具有能力而又能行事负责的人。发现不了问题是素质的问题,解决不了问题是水平的问题。

4.推卸责任

管理者完成工作指派与授权后,仍然要对员工所履行的工作职责负全部责任。这就是说,当员工无法做好被指派的工作时,管理者将要承担其后果。可是,有些管理者往往会将责任推卸到员工身上,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保持这样的心态:“权力可授予,但责任却无可推脱。

5.越级授权

管理者不可把中间层的权力直接授给员工,否则会造成中间领导层工作很被动,不但扼杀他们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而且有架空中间领导层的可能,久而久之,会出现中层管理不力的情况。因此,授权只能逐级下授,切不可越级授权。

6.授权不充分

许多管理者虽然把权力转交给员工,但往往会增加许多限制,这就失去了授权的真正意义。当管理者把权力分授出去的时候,要充分地信任员工,相信他们能负起责任,并能有效地使用权力。只有充分地授权,才能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7.授权没有自信

有些管理者由于缺乏自信,而不愿真正地授权。他们担心员工的表现会比自己更好,会危及自己的现有职位。这种类型的管理者必须要积极地确立自信心,否则,总有一天他将失去自己的职位。

由此可见,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正确和合理地授权与控制是管理者必修的一门功课。

管理心经:对管理者而言,最大的管理挑战之一就是授权。授权不等于撒手不管,依旧应该关注下属的工作进展,以发现问题时及时干预,纠正错误。

本文转自《管理心理学》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