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茧房,信息时代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什么是信息茧房?
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看过短视频。很多人都知道,在观看短视频时,如果你点赞了某个类型的视频,比如舞蹈类视频,那么你马上就会被推荐更多相似的舞蹈视频,然后当你继续看了推荐的舞蹈视频后,就会再次被推荐更多的舞蹈视频,从此陷入一种无限循环之中。
不仅是短视频,在网络上的音乐、视频、新闻、游戏、甚至广告,无一例外,都遵循这种模式。
一言概之,就是一个人的偏好,会让他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然后看到的东西会再次强化他的偏好,长此以往,他就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事物,从而丧失了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就像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茧,将自己困在其中。
是什么造成了信息茧房?
一方面,是绝大部分人本身有惰性,懒于思考,随意的找自己最熟悉、最省事的信息来源,于是便自然的落入信息茧房之中。
另一方面,网络内容的提供平台,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客户,必须要高效的投客户所好,以期望留住客户。所以,平台就必须用十分功利短视的推荐算法来快速达到让客户感兴趣的目标。因此,客户就会一直看到自己“偏好”的内容,从而落入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有什么危害呢?
信息茧房,是一个凶险无比的陷阱。其凶险之处在于,落入信息茧房的人,不但思维会被禁锢,极有可能直接废掉一个人的理性思考能力,扼杀一个人的未来的可能性。更严重的是,如果受害者从来没有想过或者听说过“信息茧房”概念,那么受害者就会持续受害而完全不能察觉,更不用谈自行挣脱了。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正因信息茧房是如此隐蔽和难以察觉,以至于受害者中,甚至不乏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者学习几十年,却仍然故步自封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很有可能就是陷入了信息茧房,信息茧房的封闭性,导致他们即使研究学习几十年,却仍然原地踏步,与当今世界脱节。(当今有些大学教授就是如此,有心人可自己留意相关新闻)
我在《无效阅读,比停止阅读危害更大》一文中曾经提到过,无效阅读是毫无意义而且危害巨大的,而造成无效阅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信息茧房。正因为一个人陷入了自己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所以才会不停阅读内容高度重复却几乎毫无意义的资讯,从而荒废了自己的精力乃至人生。
那么,如何对抗信息茧房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对抗信息茧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为互联网厂商有做广告的需求,所以必须要收集和使用你的个人信息推测你的偏好,用来向你展现广告。而你的各种网络账号是在互联网厂商手上的,所以,只要你使用各种账号,你就不可能对抗信息茧房。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要达到不使用账号的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下定决心,付出一点代价,克服这种困难也并非不可能。在多年的阅读习惯下,我虽然没有找到对抗信息茧房的最佳方法,但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也总结了一套最大程度避开信息茧房的个人经验,可供读者参考。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使用账号,同时删除掉自己的历史痕迹,确保自己看到的内容是不经厂商刻意推荐的、相对随机的内容。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非常立竿见影的起效,坏处是限制很大,毕竟很多账号并不是轻易可以弃用的,而且有些历史痕迹删除需要颇高的专业技术。
不使用账号,虽然简单有效,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许多平台默认的推荐内容是根据当前“热度”而不是“价值”推荐出来的内容。所以,即使你不使用账号,却仍然会略微受到厂商的影响。
为了更大程度的避免这种情况,我个人经验是,从多家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从而避免某一家平台的误导。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有阅读习惯,所以我通常会通过RSS(信息聚合)阅读完当天所有新闻(甚至包括娱乐新闻)。
正如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你做到多渠道、全方位的获取随机性的信息时,信息茧房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自然就会不攻自破了。
总的来说,信息茧房固然凶险无比而且危害巨大,但是仍然是可破解、可避免的。其破解的核心,还是要个人积极主动的行动起来,放弃一些过去的习惯,同时做出些许的牺牲。虽然这很可能会让人脱离自己的舒适区,让人变得不太愉快,但是,比起破解信息茧房后会获得的巨大益处,这种轻微的牺牲无疑是十分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