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遗弓,楚人得之

“楚人遗弓,楚人得之”,楚国人丢失的弓,仍被楚国人拾得。比喻失掉的利益并没有外流。这是一个从古时便流传至今的故事。

在汉时《说苑·至公》一书中记载,昔日春秋之时,楚共王与臣下一同去云梦泽狩猎,期间共王不慎遗失了自己的宝弓,于是臣下们纷纷想要替他寻回。然而,这一理所当然的举动,却被楚王给制止了。

楚王说:“楚人遗失了他的宝弓,捡到它的,必定也是楚人,又复何求呢?”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

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这便是“楚人遗弓,楚人得之”的典故。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得以窥见楚共王豁达的胸襟,不以自身利益为牵挂,进而对集体利益作考量。

恰是此种宽阔的心态,能使人舍弃暂时的眼前利益,进而作出更有益于长远的抉择。

就好比人们平日里做买卖,如果能舍弃掉一时宰客的暴利,进而怀抱着一种“我失利益,顾客得之”的豁达想法,那么这个人的生意,必然能做的长远、安隐,口碑与回头客与日俱增。

如此行为,从长远去看,反而是更轻松的、更双赢的。

聚焦习得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俄国伊万·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试验。说的是一条狗,在条件刺激(声音)的环境下,让它去做指定的动作,然后给它点甜头(食物),重复几次以后让狗习得这一条件反应。往后只要狗听到声音,便会不由自主地条件反射地去做主人想要的事情。还有一个惩罚的习得试验,说的还是一条狗,在条件刺激的条件下,如果狗做了某个动作,就给予电击惩罚,重复几次以后,狗也习得了这一条件反应,以后将不会再做出类似的动作。

我突然感觉怎么这么熟悉呢?原来,这个经典条件反射被用到了我们的管理中。一个指令传来,你照作,就有好处或甜头;相反,违反领导(主人)的意志,马上让你头疼、心颤或是哪里不舒服,让你即时地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和恐惧。久而久之,这个人就成了一条唯主人之令是从的狗。

我惊叹人类的聪明,遗憾人类的聪明没有被用到正道上。狗和人是不同的,所以我调用之前文章说的一句话: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我相信不把人当人看,甚至强奸他人意志的人是如论如何也不会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那如何破解这个习得?解铃还需系铃人,那就是人上人要把人当人,真正让人性的光辉得到伸张。说具体一点,咱们就用心理学的一个词语——“消退”来解决问题。那就是知错就改,立即停止不道的行为,让人性重新回归自然。

老子说过: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注: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无条件刺激US)不再伴随铃声(条件刺激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条件刺激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条件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