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痒痒与博弈

晚上我、妻子和娃三人玩挠痒痒的游戏,先分别说一下三人的情况:娃随我,怕痒;妻子不怕痒。

首先第一轮是我和娃互相挠,我问娃:“你怎么做才不会太吃亏?”娃说:“找妈妈帮忙一起挠你!”

第二轮是我和妻子互相挠,我问娃:“你怎么做才不会太吃亏?”娃说:“我站中间!”

娃的决策:二个同样具有破绽的人相争,想不吃亏就应该寻找第三方力量的帮助。一个和自已有同样破绽的人和一个暂时没有被看出破绽的人相争,就应该先站中间观察清楚以后再决定。

我的决策:第一轮我和娃选择一样。第二轮如果观察半天还是没看出之前没看出破绽的人的破绽,就应该帮助没有被看出破绽的人,因为他是不败的(没有破绽)。

如果说这个游戏非要争输赢,那有没有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呢?有!方案一:那就是我和娃不互挠,妻子不动。方案二:大家互相挠,挠成一团,但挠完以后仍然开开心心、和和气气。二种方案共通之处在一个字——和。原来无论静或动、不争或争,都可以做到和。这场家庭版的博弈游戏让我想到家里房间挂的匾上的字——家和万事兴。

遁世与入世

《化书》的根本心法,就是一个字:忘。孩童无忧,智障常乐,吵完架很快又能一起玩耍,皆因能忘。所以他们比平常人更接近于道。局内则迷乱,局外乃清宁。

如何忘?《阳燧》章说:“外视者昏,内视者明。是故载我者身,用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长存。”明确指出“内视”之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不能看透的原因,是因为你身在局中。忘记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七情六欲给你带来的利益之心,感情之心,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变化的根本了。内视让人想到佛家的内观,是如如觉察观照而不作意,则“慧”起。“用神合真”又让人想到佛家的止法,是制心一处而使万念自然俱息,则“定”生。无论观还是止,需要的都是一份明觉的专注,用道教的说法,便是“凝神”。凝神就是守一,守一是关键。

当我们考虑问题遇到瓶颈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考虑在外。在不添加任何主观思想时,我们就能看透事情的本质。然后从事情的本质出发,再把自己考虑在内,看看这件事情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再以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老子认为我们在看待天地规律时,如果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参透,那么首先就要让自己跳出这个规律之外,把自己排队在外。以一种俯瞰的角度,以一种无我的角度,来观测大道的运行情况,这样就能知晓大道的奥秘的地方。第二步是把自己考虑在内,看看大道在自己身上,会出现什么变化情况,以此来观察道的端倪和运行规律,这才是看待事物或是悟道的本源之法。

遁世之道——忘。可以让你看得更清,但不会让你变得富有。想入世,你就要“记”,而不是执着地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