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王守仁曰:“知行合一。”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今天和上安弱电蒋师傅的聊天,在聊天中擦出了思维的火花。在谈到门禁卡安全的时候,蒋师傅说无法防止别人复制这个门禁卡,所以无法保证门禁系统的安全,在这点上我表示有异议。
根据8020原则,首先假定100个人里面有80%的人不知道门禁卡可以复制,然后这80个人是可控是安全的。接着假设这剩下的20个人里面又有80%人知道门卡复制,但是复制不了,然后这16个人可控是安全的。然后假定剩下的这4个里面有80%人复制了卡,但是不会犯罪,然后这3个人是安全的。最后假定这最后的一个人既可以复制卡又想犯罪,然后这也是可控的,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监控,通过打击威慑,完全可以抑制这1个人的犯罪。
同样的逻辑,根据8020原则,首先假定社会资讯高度发达,100个人里面只有20%的人不知道门禁卡可以复制,然后这20个人是可控是安全的。接着假设这剩下的80个人里面又有80%人知道门卡复制,但是复制不了,然后这64个人可控是安全的。然后假定剩下的这16个里面有80%人复制了卡,但是不会犯罪,然后这11个人是安全的。最后假定这最后的4个人既可以复制卡又想犯罪,然后这也是可控的,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监控,通过打击威慑,完全可以抑制这3个人的犯罪。
显而易见,预防犯罪的所有的重点都不应该放在最后那1-4个人那里。解决思路: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在资讯日益发达、社会日益开放的今天,愚民政策或者阻止人们接受资讯,显然困难重重(抑制)。所以重点应该在通过技术手段不让他复制卡那个阶段,即从卡上下功夫,不给他犯罪的机会——防(隔离)。其次的重点应该放在教育这方面,让人们明是非,知对错,通过知法和自省,自己阻止自己犯罪——消(冷却)。在最后一阶段的有犯罪的条件,又有犯罪的动机,这个自然也有专门的机构来处理——灭(窒息)。第一阶段的方法行不通,那就把化解问题的重点放在后三阶段。过程很重要,因为过程连接开始和结尾,从中间阻隔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这跟灭火的原理是一样的——隔离、冷却、窒息。
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很多,有时候我们要像水一样思考问题。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个方法不行就换一种方法,这个思路不行就换一种思路,不要一根筋不知变通才好。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1首长曾经把自己的战术总结为三句话,叫: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
一点两面说的是和敌人作战的方法。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一点,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战争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要完成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比敌人多得多的兵力消灭敌人,有目的的攻其一点,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一点两面就是这种战术。集结比敌人多得多的兵力,突击一点,一点既破对方就会由点及面全面垮掉。打这种战役,只攻一点,围住两面,所以叫一点两面,要敞开两面或者三面,不能四面都围住。这大约也是一种心理战,让对方下意识以为两面有生路,可以逃跑,这样一旦敌方畏战逃跑,就会整个垮掉。一点两面还是一种战斗方法,点作突击,撕开对方阵地的口子,面做掩护。
三三制是军队的组织方式。每个班分成三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三人组成,小组中必须有老兵新兵组长,新兵带老兵。进攻时,两名兵在前两点,组长在后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三角形往前冲。
四快一慢就是打有准备之战,重点就是一个慢字。进攻之前要先侦查地形,勘探敌情,布置火力,做好战前动员。这个阶段务必要慢,准备的时间长点没关系,知己知彼才能打胜仗。但是一旦进入战斗阶段,一切就要加快了。一是准备要快,二是前进要快,三是一旦开战要快速扩大战果,四是追击要快,穷寇必须要追,除恶务尽。其实这些军事原则运用到商场一样适用。商场如战场,除了没有硝烟,商场上的很多筹谋算计和战场是一样的。比如四快一慢的慢,就是提前去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发现市场的空白点,一旦确定某一个市场有商机,就要集中优质资源快速突破。
当年史玉柱东山再起,运用的就是这些军事原则。他卖脑白金时,就是先在一个县级市场搞实验,发现市场需求极其旺盛时,快速把这个市场的经验推向全国。这就是一点两面四快一慢的打法,一点出击,快速的以点带面,把点发展成面,星星之火迅速成为燎原之势。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解:
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力气比人大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就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的爪子、牙齿,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子、牙齿的作用各自是一,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凭借一对抗一百,即使凶猛也不一定能取胜。
所以,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却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说法来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大学是培养精英的土地,然而,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是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他们把为他人做事当做投资。
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可怕的是,这样的“人才”正好是我们的社会最欢迎的。
这种人的要害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他们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高智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特征。
“精致利己主义者”是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这个群体的出现,提示社会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决定方向的关键点或者十字路。
其实,造成“利己主义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孩子出生之始,经幼儿园、小学、中学不断强化,大学阶段不过使其越加“精致”而已。
原因
首先,落后自私的家庭观念或过分宠溺的的家庭环境,是造成“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家庭原因。家庭影响对孩子成长早期影响较大,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裕,农村还是城市,总有一些家庭更倾向于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父母言传身教使这些孩子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贫苦的生活或过分宠溺的家庭环境,都会使孩子产生根深蒂固的自私心理。
其次,“唯分数论”是造成“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教育原因。一般来说,能够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人,都是同层次中智商、情商较高的一类人。在中国,每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开学时间,都能看到知名度较高的学校门口人群密集、周围道路水泄不通的场景。家长们一张张焦渴急切的脸庞上冒着豆大的汗珠,这哪里是一次普通的送学,这分明是对孩子未来的期待。很多家长认为,没有好幼儿园就没有好小学、没有好小学就没有好中学、没有好中学就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不可能成功。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分数。在有的中学,对顶尖学生,学校不仅不收学杂费,还免费提供套房供家长陪读。
第三,唯利是图的社会环境是造成“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社会原因。当医患纠纷、食品安全、诚信危机、道德困惑充斥社会时,大学这个曾经的象牙塔也已经不再是宁静的学问之所。而大学,正是学生世界观形成和固化的关键阶段。老师热衷于报课题申经费,对本是主业的教学工作不甚用心甚至敷衍了事,还有的老师过分到将学生当成自己廉价的优质劳动力——对学生而言,这就是活生生的“利己主义”教材。待到走向社会,面对拼能力不如拼关系、拼自己不如拼爹的现实存在,一定要在学生心中加深对“利己主义”的认同。
解决之道
精致利己主义者出现,需要强调社会建设的工作,包括道德建设、精神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等,通过强化社会建设,清解“精致利己主义者”产生的现实土壤,进而达到改造社会及自我之目的。
查尔斯·吉德林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一半。”这是吉德林法则。
在美国有个著名的“一条线一万美元”的故事。有一天,斯坦门茨被福特公司请去维修一台电机,因为电机损坏,整条汽车生产线停止,公司派了很多工程师都无能为力。斯坦门茨不紧不慢地观察电机,上上下下摸索了许久,然后在一个位置上画了一条线说:“这里少了一圈线圈。”重新更换好线圈后,电机果然恢复运转,经理很高兴问他需要多少维修费,斯坦门茨回答:1万美元。一百多年前,福特顶尖的工程师每个月工资才5美元。见经理面露难色,他转身写下一张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画线,9999美元。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最先行动的人,而是最快发现问题的人。
昨天晚上再一次重装电脑,原因是我的电脑我作主,如果我作不了主,我就重装它。WINDOWS系统是大家常用的系统,但这个系统几乎被高手们研究透了。避实击虚,我把目光投向了开源的LINUX系统——要搞定我,请先把这些国外顶级的程序员先搞定。于是我身边的高手们急眼了,于是开始不择手段,通过微波干扰我固态硬盘的数据读取,阻止我安装LINUX系统,但每次这种操作都徒劳无功——我的电脑还是我作主。微波这种东西,能杀人于无形,看来这些人真是急了,毫无人性地不择手段地达到目的。
中国隐藏着一些势力,他们隐于阴暗之中,干着肮脏龌龊的事,毫无人性,视老百姓如草芥,做起事来不择手段。
我想说的是:我打了疫苗,我也成了他们可以随意操纵身体的机器人,但他们怎么操纵不了我呢?因为我的心我作主。人与机器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可以自主,机器不能。大家的屈服、退让、助纣为虐,只会助长他们的淫威,让整个民族陷入苦海之中。
他们可能忘记了,我有一个天赋异禀:任何人出招后,我都能在不长的时间内通过思维推演弄清他出招的思路。杀人诛心、不择手段,这是我从他们这学到的干货。风水轮流转,假如有一天我能捏住他们的命运,我会听从老子的安排。《老子》说过:“强良者不得死。”我会留着他们的命——杀人诛心;我会用实际行动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从你们那学的“不择手段”也能达到目的。
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出现道德滑坡?于是百度了一下“人道德为什么会滑坡”。网络上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先来看几条:
“有一个部落,因为人为的原因,划分到了两个部落。他们彼此争斗多年,仍无法弥合。如果他们觉得彼此已经争斗太久了,或许就能握手言和。这个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道德比起一切的方式来的更加有效。”卢梭谈到道德的作用时说了这番话。
星云大师说:“不因为你有钱就能有道德,不因为你有才能就是道德,即使贫穷、失业、一时的失败,只要不失去做人的原则,对社会、他人能有贡献,还是被认为是有道德的。有规则的是道德,好比汽车有车道、火车有轨道、飞机有航道,一旦偏离则后果不堪设想。不道德的行为,小则影响自己处世的态度,大则侵犯别人的权益,但是人往往不容易察觉。说理而不认错、无耻而不反省、愚昧而不自知。常人最大的毛病莫过于不肯认错,只管说理,譬如吩咐的事情没有做好,推说是时间不够;打破东西,不愿承认自己的冒失,却责怪东西没放好。心里头总是别人不好、东西不好,自己才是对的。道德就是一个人要有惭愧心、羞耻心,经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星云大师认为道德不分贫贱身份,重要的是能有贡献,道德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一旦偏离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他从社会发展到个人处世,谈到了道德的广泛存在性,让我们了解到道德随处可见。随后,他举了生活中丰富的例子来说明道德缺失的现象,告诉我们:道德就是有羞耻心,懂得反思自己。这番话有实例,又层层递进,把道德的含义揭示了出来。
王蒙说:“社会上发生了不少人们普遍关注的事情,‘复旦投毒案’,‘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等等,还有明星吸毒的事情接连发生,引爆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归根到底,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折射的是执政者的道德水平。当官员们贪污腐败成风,草菅人命,司法公正屡屡被突破,社会风气又怎么会好呢?正所谓,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国人的冷血,其实是政府腐败的必然结果!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前段时间,国家大力反腐,抓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这是好事,痛快人心的事情。如果不抓好上层的道德问题,只抓社会的道德滑坡,就缘木求鱼,不得其所了。”作为文化界泰斗,王蒙掷地有声地指引人们,不要只关注社会道德滑坡问题,更要把目光放到道德滑坡的根本上——执政者的道德水平。因为官员们都不能以道德正己,又怎么能要求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呢?王蒙另辟蹊径,为人们深刻认识道德滑坡的问题,提供了新颖的角度。这番话,敢为人先,体现的是王蒙为民代言和一腔热血。
莫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体终端,发出我们对社会的看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批评别人,还很少触及自我。有一次,我与太太散步遇到一位摔倒的老人,无人搭理,太太看到后要上前去扶,我一把拉住她,太太说这位老人是认识的人,是一位战士的家属。但是我还是要求等到一辆军车经过,用军车将老人送去医院。后来这位战士提着水果登门感谢。我感到很惭愧,我觉得我应该像太太学习。但是这种人还是少数,即便是遇到,还是要扶,因为到处都有摄像头,可以还自己清白,即便没有摄像头,也没有关系,还有社会公义,还有善念。善念从来不是脱离危险存在的,在巨大的危险面前,善念才会感天动地,千百万普通人的善念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道德力量,看起来是无形的,但实际上是可以触摸的,所谓的天理良心,就是千百万人的善念构成的。”谈到道德的形成过程,莫言拿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说起,因为害怕惹麻烦,就没有扶那位摔倒的老人。莫言由现象到本质,指出道德的力量是由无数人的善念共同组成的,是在面临潜在危险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善念。莫言用这番质朴的话,告诫我们,即使面临一定的风险,也应该坚守内心深处的善念,这样才能形成巨大的道德力量,形式社会的正义。
于丹说:“如果‘狼’是企业,‘羊’是消费者、百姓,那么制度便是保护羊群的‘羊圈’,狼突破羊圈进入羊群,伤害了羊群,是责怪狼还是责怪羊圈不牢?牧羊者和维修羊圈的人去哪了?我们都生活在两条线的系统之内,最低一条是以社会的法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最高一条是以个人和家庭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有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以德报怨,何如?有人对不起我,伤了我,我用美德去回报他,我做的挺好吧?孔子反问他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那别人都把你伤成这样,你还老是用美德去回报,如果没有一个原则和底线的话,等到有美好的时候,你还剩下什么回报?后来孔子说了八个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个人用正直去解决这种伤害就可以了。什么是直?你看我们过去,木匠用墨线一弹是直的,我们总说绳之以法,直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制度,规章。”于丹拿亡羊补牢的典故,比喻道德滑坡现象,把问题的实质点了出来:归根到底在于制度体系的不健全。于丹把道德和法律比作两条线,用孔子的话来做例证,告诉我们,只有最低一条的制度体系得到完善,得到重视,最高一条的道德体系才能发挥出作用来。于丹这番话形象生动,偏僻入里,巧妙分析了解决道德滑坡的方法,那就是用制度来保障。
道德来自于哪里?教化?这是传统的说法。真正的道德,来自公民自由而负责任的生活。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乏力时,自我负责的意识就会下降,道德束缚就会瓦解。同样,当一个人对他人的自由缺乏尊重时,事实上也是在将对方往道德败坏的路上推。
我们目前最迫切的不是如何保持经济的增长率,而是如何构建社会的诚信体系,只要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信任是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石,它是社会运作的效率提高的根本保证。未来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信用破产”,信用一旦破产将会一败涂地,而只要你还有信用在,一定可以贵人相助、四方支援。马云说过一句话:中国下一个红利是“信任”。一旦中国建立一个强大的信任体系,这就意味着社会有了一个公共、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人人都在遵守这个规则的前提下去创新和竞争。一旦人人遵守规则、互相信任,那么道德自然就会兴起!这才是中国复兴应该走的道路。
我也借用《论语》中开篇第一句话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