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誓言

问人工智能(智谱清言):

请详细说一下甘茂在和秦武王的“息壤誓言”中列举的三个典故?

人工智能(智谱清言)答:

在甘茂与秦武王的“息壤誓言”中,甘茂列举了三个典故来说明他的观点和担忧。这些典故分别如下:

1、曾参杀人的典故
甘茂讲述了曾参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弟子,以贤德著称。有一次,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她不相信,继续织布。接着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相继来报告同样的消息,曾参的母亲最终吓得扔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甘茂用这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是贤如曾参,在多人怀疑下,其母亲也会失去信任。他以此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并不如曾参贤德,秦王对他的信任也不如曾参的母亲,因此担心秦王会听信谗言,改变对他的信任​​。

2、乐羊攻中山的典故
甘茂提到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乐羊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攻下中山。回国后,魏文侯展示了一箱诽谤乐羊的书信,乐羊看后叩头感谢魏文侯的信任,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君主的力量”。甘茂用这个典故来提醒秦武王,成功不仅依靠将领的能力,更依靠君主的信任和支持。他担心自己作为外籍臣子,如果秦王听信樗里子、公孙衍等人的谗言,不仅会破坏秦魏联盟,还会让自己受到冤屈​​。

3、张仪的典故
甘茂还提到张仪为秦国西并巴蜀、北取西河、南取上庸的事迹,指出张仪虽然功绩显著,但天下人并不因此认为张仪有多厉害,而是认为先王(秦惠文王)英明。他以此来说明,将领的功绩最终还是要归功于君主的决策和信任。甘茂借此强调,自己现在的处境需要秦武王的坚定支持,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通过这些典故,甘茂成功说服秦武王坚定信任他,最终在息壤立下誓言,继续攻打宜阳,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