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损,减也。“损”是排除干扰的过程,如去除偏见、情绪或过度算计,避免心神不宁导致判断失误)
兑(兑,更换。“兑”强调随机应变,要求像“泽之决水”般顺势而为,一旦发现时机,立即调整策略)
者,机危之决也。事有适然(偶然)
,物(选择)
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
排除干扰并随机应变,是危机之时的决策。事情有偶然,抉择有成败,危机的动向,不可不观察。
故圣人以无为待(等侯)
有德,言(句首语气词。无义)
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兑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言辞;文辞;言语)
。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
所以圣智之人用无为的方式等侯从对方处获得信息,观察对方的言辞是否符合事实。随机应变是因为了解对方,排除干扰是为了方便行事;或排除干扰应对,或随机应变应对。抉择时发现有不可行的,圣智之人不为之言语。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光顾着自己说话而忽略别人言辞中的隐含信息,因而能够做到言辞不繁乱并且思想不空虚,志向不紊乱并且意愿不偏斜。
当(判决罪人,断狱)
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顺;顺应)
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阻止,不让进行)
,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说讲)
。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
判断事情的难易然后为之谋划,顺应自然的规律来作实际努力。如果能够使对方的圆通不能施行,使对方的方正不通阻止,是为“大功”。(对要说的话)或进行增益,或进行减损,都是为了言辞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述出来。用“分发威力”、“散除势力”的权变,以显现出随机应变的威力,这危机才能为之解决。
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谿。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所以善于排除干扰和随机应变的人,处理事情就好像挖开千丈高的堤水,又好像从万丈的谿谷上向下滚动圆石一样。而能够做到这个的,是其所造就的形势使人不得不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