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主要收录毛泽东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1925年到1937年期间所写的18篇文章。

1、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3、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今天的暂时的妥协,即酝酿着明天的更大的战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5、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井冈山的斗争》

6、利用正确的战术,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必有俘获,如此可以逐渐扩大红军。——《井冈山的斗争》

7、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8、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9、“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0、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这不太野蛮了吗?一点也不野蛮。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反对本本主义》

12、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反对本本主义》

13、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反对本本主义》

14、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每一个同志喜欢的应该是群众化的方式,即是每一个工人、农民所喜欢接受的方式。——《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15、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拥护我们。——《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6、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位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7、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8、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19、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0、人中间有三岁小孩子,三岁小孩子有许多道理都是对的,但是不能使他们管天下国家的大事,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天下国家的道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21、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2、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3、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人类社会的发展终久要把它消灭的,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会要把它消灭的。但是消灭它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用战争反对战争。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4、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5、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才能办得到。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6、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7、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8、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9、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0、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1、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战争历史上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和“许多败仗”,都是局部性的,对于全局不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里说的“一个败仗”和“一个胜仗”,就都是决定的东西了。所有这些,都在说明关照全局的重要性。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2、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3、一般地说来,与其失之过迟,不如失之过早。因为后者的损失较之前者为小,而其利益,则是有备无患,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4、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5、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6、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7、大方向虽在一个时期中是不变更的,然而大方向内的小方向则是随时变更的,一个方向受了限制,就得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一个时期之内大方向也受了限制,就连这种大方向也得变更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8、战略退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军力,准备反攻。退却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处在强敌的进攻面前,若不退让一步,则必危及军力的保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9、准备反攻,须选择和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若干条件,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然后进入反攻阶段。——《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0、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我们在敌人第五次“围剿”时期的蚀本正因为这一点。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结果丧失了全部土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1、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确是成功之母。但是虚心接受别人的经验也属必需,如果样样要待自己经验,否则固执己见拒不接受,这就是十足的“狭隘经验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2、总之,退却阶段时必须计算到反攻阶段,反攻阶段时必须计算到进攻阶段,进攻阶段时又须计算到退却阶段。没有这种计算,束缚于眼前的利害,就是失败之道。——《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3、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4、我们主张的集中兵力,是建立在保证对于战场作战的绝对或相对优势的原则上。对于强敌,或关系紧要的战场作战,应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临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5、“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6、速决战不是心里想要如此做就做得成功的,还须加上许多具体的条件。主要的条件是准备充足,不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战术,良好阵地,打运动中之敌,或打驻止而阵地尚不巩固之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7、只有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给敌以杀伤,是作为给敌以歼灭的手段而采取的,否则便没有意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8、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9、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50、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51、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论》

52、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实践论》

53、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实践论》

54、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论》

55、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 ——《实践论》

56、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否认了这个感觉,否认了直接经验,否认亲自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他就不是唯物论者。“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实践论》

57、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实践论》

58、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论》

59、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实践论》

60、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践论》

61、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论》

62、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论》

63、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子,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矛盾论》

64、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矛盾论》

65、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矛盾论》

66、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论》

67、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论》

68、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完全否认了并且颠倒了这个人类认识真理的正常秩序。——《矛盾论》

69、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矛盾论》

70、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

71、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答复问题、解决纠纷、处理工作、指挥战争)。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矛盾论》

72、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论》

73、我们常常说“新陈代谢”这句话。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挡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由此可见,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其变化。——《矛盾论》

74、因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矛盾论》

75、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拿列宁的话来说,叫做“在相对的东西里面有着绝对的东西”。——《矛盾论》

76、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矛盾论》

使用apt-mark命令排除Debian系统上的软件包更新

家里的打印机是奔图M6202NW型号的,在UOS上安装好打印机后,如果升级系统,那么原来可用的打印机驱动也会被自动升级,导致无法使用打印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升级系统时,不升级此打印机驱动。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决定用apt-mark命令解决这个问题。

apt-mark 可以对软件包进行设置(手动/自动 )安装标记。

hold 标记指定软件包为保留,阻止软件自动更新;

unhold 取消指定软件包的保留(held back)标记,解除阻止自动更新;

showhold 列出设为保留的软件包。

运行以下命令以使用 apt-mark 命令保留指定的软件包:

sudo apt-mark hold pantum

保留软件包后,可运行以下 apt-mark 命令查看被hold的软件包:

zhong@zhong:~$ sudo apt-mark showhold
pantum

当安装更新时,就会提示pantum软件包未被升级:

zhong@zhong:~$ sudo apt upgrade
正在读取软件包列表... 完成
正在分析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树       
正在读取状态信息... 完成       
正在计算更新... 完成
下列软件包是自动安装的并且现在不需要了:
  byzanz dde-qt5integration5.5 fbterm fcitx-defaultim gir1.2-gsf-1 gnome-desktop3-data grilo-plugins-0.3
  gstreamer1.0-clutter-3.0 imageworsener libbz2-dev libchewing3 libchewing3-data libclutter-1.0-0
  libwscodecs2 libwsutil9 libx86-1 lua-bitop lua-expat lua-json lua-lpeg lua-socket nmap nmap-common
  qtermwidget5-data squashfs-tools totem totem-common x11-apps x11-session-utils xbitmaps xinit
使用'sudo apt autoremove'来卸载它(它们)。
下列软件包的版本将保持不变:
  pantum
升级了 0 个软件包,新安装了 0 个软件包,要卸载 0 个软件包,有 1 个软件包未被升级。

运行以下命令,使用 apt-mark 命令取消保留 pantum包:

sudo apt-mark unhold pantum

CF-924AC V2无线网卡安装LINUX驱动

在ubuntu输入命令“lsusb”后,系统自动识别这个USB网卡为:RTL88x2bu [AC1200 Techkey]。

taiji@debian:~$ lsusb
Bus 004 Device 001: ID 1d6b:0003 Linux Foundation 3.0 root hub
Bus 003 Device 002: ID 0bda:b812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RTL88x2bu [AC1200 Techkey]
Bus 003 Device 001: ID 1d6b:0002 Linux Foundation 2.0 root hub
Bus 002 Device 001: ID 1d6b:0003 Linux Foundation 3.0 root hub
Bus 001 Device 003: ID 4e53:5406  USB OPTICAL MOUSE 
Bus 001 Device 002: ID 258a:002a SINO WEALTH Gaming KB 
Bus 001 Device 001: ID 1d6b:0002 Linux Foundation 2.0 root hub

我尝试直接编译安装RTL88x2bu相关驱动模块,发现可以识别这个网卡。以下是相关安装步骤:

先到github下载RTL88x2bu驱动,https://github.com/cilynx/rtl88x2bu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ilynx/rtl88x2bu

然后rtl88x2bu文件夹会被下载到/home目录下,打开它:

cd rtl88x2bu

下面进行编译安装,输入make,提示“找不到此命令”,于是先安装make:

sudo apt install make

安装完毕make后执行make:

taiji@debian:~/rtl88x2bu$ make
/bin/sh: 1: cc: not found
(standard_in) 1: syntax error
make ARCH=x86_64 CROSS_COMPILE= -C /lib/modules/5.10.0-16-amd64/build M=/home/taiji/rtl88x2bu  modules
make[1]: *** /lib/modules/5.10.0-16-amd64/build: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停止。
make: *** [Makefile:2391:modules] 错误 2

安装时提示:/lib/modules/5.10.0-16-amd64/build 目录不存在,我们在Linux开发板中编译代码的时候,会用到/lib/modules/xx/build这个目录,但是有时候这个目录不存在,解决办法就是要安装Linux-headers,方法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install build-essential(optional)
sudo apt-get update                  //install linux-headers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headers-$(uname -r)

然后再次进行编译安装:

make
sudo make install
sudo modprobe 88x2bu

执行以上命令,未遇到相关错误,到这一步,USB网卡已经可以加载上去了,可以通过命令行查看:

ifconfig

UOS修改右键新建菜单项

今天在UOS系统中安装永中OFFICE后,发现右键新建菜单中多了几个乱码的菜单项。于是强迫症犯了,欲删除而后快,最后终于找到办法:

zhong@zhong:~$ cd ~/.Templates/
zhong@zhong:~/.Templates$ ls
'????.docx'  '??Office??.eio'  '????.pptx'  '????.xlsx'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xlsx'
zhong@zhong:~/.Templates$ ls
'????.docx'  '??Office??.eio'  '????.pptx'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pptx'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Office??.eio'
zhong@zhong:~/.Templates$ rm -r '????.docx'
zhong@zhong:~/.Templates$ ls
zhong@zhong:~/.Templates$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有所收敛吗

本文是莫言在东亚文学论坛上的演讲

演讲题目是:《哪些人是有罪的》

有人说,仅凭这篇演讲,莫言就应该获得诺奖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感谢而且佩服日本朋友们,为论坛选择了这么一个丰满的议题。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

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人们厌恶贫困?因为贫困者不能尽情地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无论是虚荣心还是爱美之心,无论是去医院看病不排队,还是坐飞机头等舱,都必须用金钱来满足,用金钱来实现。

当然,如果出生在皇室,或者担任了高官,要满足上述欲望,大概也不需要金钱。

富是因为有钱,贵是因为出身、门第和权力。当然,有了钱,也就不愁贵,而有了权力以后似乎也不愁没钱。因为富与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合并为一个范畴。

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

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

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

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而掷之,已属不易。

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他对两个使臣说:楚国有神龟,死后被楚王取其甲,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下。但对神龟来说,是被供在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

使臣说,那当然还是活着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

庄子的这则寓言,饱含着退让避祸的机心。

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们追名逐利、如蚊嗜血、如蝇逐臭,从古至今,酿成了无数悲剧,当然也演出了无数喜剧。

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然会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描写的最重要的素材。

文学家大多也是爱财富逐名利的,但文学却是批判富人、歌颂穷人的。

当然,文学中批判的富人是为富不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富人,文学中歌颂的穷人,也是虽然穷但不失人格尊严的穷人。

我们只要稍加回忆,便能想出许许多多的文学中的典型人物,作家在塑造他们的性格时,除了给予生死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考验之外,经常使用的手段,那就是把富贵当成试金石,对人物进行考验,经过了富贵诱惑的自然是真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的便堕落成小人、奴才、叛徒或是帮凶。

当然,也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让他的主人公,借着金钱的力量,复了仇,雪了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有的文学作品,让自己的善良的主人公,有了一个富且贵的大团圆结局,这就又从正面肯定了富贵的价值。

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穷人有穷人的欲望,富人有富人的欲望。

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

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

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有,有的人有的时候没有。

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中国的哲学里,其实一直不缺少这样的理性和智慧,但人们总是“身后多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贪婪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性的阴暗面。依靠道德劝诫和文学的说教能使人清醒一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佛教就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于是,就有了《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要控制人类的贪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法律,法律如同笼子,欲望如同猛兽。

人类社会千百年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法律、宗教、道德、文学与人的贪欲的搏斗。

尽管不时有猛兽冲出牢笼伤人的事件,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平衡。

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需要克制欲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只有克制欲望才能实现。一个人的欲望失控,可能酿成凶杀;一个国家的欲望失控,那就会酿成战争。

由此可见,国家控制自己的欲望,比每个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还要重要。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在人类社会中,除了金钱、名利、权势对人的诱惑之外,另有一最大的也是致命的诱惑,就是美色的诱惑。这问题似乎与女性无关,但其实也有关。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因为争夺一个美女而发生的战争,也曾经因为美女,而让某些统治者丢掉了江山社稷。

绝对地否定色欲当然不对,因为没了这欲望,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

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人的性欲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但他们多半是口是心非,尽管深宫中妻妾成群,但民间却要存天理灭人欲,男女之情,被视为洪水猛兽。这样的观念,体现在封建王朝的法律和道德中。

对于人类贪婪的财富欲望和权势欲望,文学与法律、道德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但对于性欲,尤其是升华为爱情的性欲,文学作品却经常地另唱别调,有时甚至扮演吹鼓手的角色。

中国有《牡丹亭》、《西厢记》、《红楼梦》,外国有《卡特莱夫人的情人》。

这也是一个文学的永恒的主题,没有男女之间的欲望,没有情与爱,似乎也就没有了文学。

毫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者欢乐的根源。

但时至今日,我感到人类面临着的最大危险,是日益先进的科技与日益膨胀的人类贪欲的结合。

在人类贪婪欲望的刺激下,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了为人的健康需求服务的正常轨道,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疯狂发展以满足人类的——其实是少数富贵者的病态需求。

人类正在疯狂地向地球索取。我们把地球钻得千疮百孔,我们污染了河流,海洋和空气,我们拥挤在一起,用钢筋和水泥筑起稀奇古怪的建筑,将这样的场所美其名曰城市,我们在这样的城市里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

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与老百姓比起来,官员是有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越大罪越大,因为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耗费的资源就越多。

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发达国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胡折腾,而且还到别的国家里,到公海上,到北极和南极,到月球上,到太空里去瞎折腾。

弄得地球四处冒烟,浑身颤抖,大海咆哮,沙尘飞扬,旱涝不均等等。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

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他毒药。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

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维持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当人们在沙漠中时,就会明白水和食物比黄金和钻石更珍贵,当地震和海啸发生时,人们才会明白,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和公馆,在大自然的巨掌里都是一团泥巴;当人类把地球折腾得不适合居住时,那时什么国家、民族、股票,都变得毫无意义,当然,文学也毫无意义。

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

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

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

转自:https://new.qq.com/omn/20220422/20220422A0136900.html

对儒、佛、道的一点个人理解

儒重“修”以为人:

儒指读书人,即通过读书来达到悟道和修身的目的,儒强调通过学和思的方法来修成仁人。儒分三部分:亻、雨、而。人,仁也,仁生物也;雨比喻教导之言,教泽;而同“尔”,你或你的。合起来就是如何为人,可通过圣贤来教导你。所以儒家学的是圣贤之言。比较典型的就是下面几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佛重“觉”以成人:

弗,矫也。——《说文》;另外“弗”有去灾求福的含义。加上左边亻字旁:人,仁也,仁生物也。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想成人,就要进行自我矫正,以去灾求福。那如何对人进行矫正呢?通过“觉”。觉有三重含义:觉者、知者、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知、行;渡己、渡人、修;自己醒悟、启人觉悟、修得圆满。

道重“顺”以应人:

人生,就是一场归途,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道”指路、指方向、指规律、指方法、指正义、指引导……合起来就是遵循正义的方向,顺应规律,引导你找到归途。但是什么是正义呢?这又需要靠儒家的“读书学习”和佛家的“觉”,只有悟到什么是正义,并将其普世,并通过普世唤醒沉睡中的众人,你才算找到了回家的道。

标本兼治,治病救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如何预防邪恶的政治,孔子的答案是选择做一个“正”的领导,起表率作用。

对于那些已经变邪恶的官员,怎么处理?是约法三章还是怎么办?老子提出: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在目前这种投鼠忌器,一损俱损的胶着状态下,约法三章可能不是好办法。今天注解了《老子》的道经37篇,老子他老人家给出了建议: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并给出了终极办法:阗之以无名之楃。

老子的方法不杀一人,标本兼治,既治病又救人,真可谓是有智慧。

道经37-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萬(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將自𢡺(感化;转变人心,使人回心曰化)

𢡺而(欲,贪欲也。——《说文》)作,吾將(tián,充满;填塞)之以无名之(木帐)。闐之以无名之楃,(“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將不(玷污,辜负)。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

注解:

道常常是默默无名的,侯王若能恪守“道”,万物将会自然地得到感化。

(人们)受到感化但贪欲起,我将在他身边填塞以无名的木帐。在他身边填塞以无名的木帐,他才会不辜负 。(只要他)不辜负(民众的)殷切期望之情,天地将自然回归到正态。

道经36-邦利器不可以視人

將欲(拾,掇也。——《说文》)之,必(《说文》:“古,故也。故,使为之也。按故者,凡事之所以然。而所以然皆备于古。”)(放纵,无拘束)之;將欲弱之,必古强之;將欲(除掉;减掉)之,必古(亲近;交往,交好)之;將欲奪之,必古予之,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魚不可脱於(xiāo,水深而清澈),邦利器(锋利的武器)不可以(教导)人。

注解:

想要拾掇它,必须故意放纵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故意增强它;将要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将要剥夺它,必须故意施予它,是为“隐行之聪明”。

柔弱胜过刚强,鱼儿不可离开清深之水(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如同鱼水),国家的锋利武器不可以用来教导人们。

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生活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暴秦。

楚怀王的军队中有两个后来影响历史的人。一个名叫刘邦,另一个名叫项羽。一天,楚怀王对他们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向西路和北路出发。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

公元前207年,刘邦领兵抢先由中原进入秦川到达秦王朝国都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国玺投降,秦朝正式灭亡。

刘邦入城后,秋毫无犯将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父老、豪杰们对此都表示拥护。接下来,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

三秦之地的老百姓们十分高兴,纷纷送牛羊酒食慰问刘邦的军队将士,刘邦一再推辞不肯收下,说:“仓库里粮食很多,士兵们并没有挨饿,我不想再给父老乡亲们添麻烦,让大家破费财物了!”当地的老百姓们听到刘邦这番体贴人心的话,更加欢喜地宣传:“如果刘沛公(刘邦)能留在关东,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唯恐刘邦不在三秦大地为王。而所有的秦廷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也都很高兴。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