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志法灵龟。
修养心志的办法是效法灵龟(灵龟不食不动,木然无欲。养志务在节欲,故曰养志法灵龟)。
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之所以要养志,是因为心神思虑不畅达的缘故。一个人如果有了欲望,就会老是放在心中考虑(去满足欲望)。志向,是被欲望所驱使的。欲望过多,心神就会涣散。心神涣散了,志向就会衰弱;志向衰弱了,思想就无法畅达。
故心气一,则欲不徨(犹疑不决,不知道往哪里走好)
;欲不徨,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
所以心神专一,就欲望就不会犹疑不定;欲望不犹疑不定,意志就不会衰弱;意志不衰弱,思想就会有条理畅达。思想有条理畅达则和气畅通,和气畅通心中就不会烦乱。
故内以养志,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职分明矣。
因此,对内要培养志气,对外要了解他人。培养志气可以使自己思路通畅,了解他人就可以做到知人善任。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如果要运用养志的方法考察他人,必须先了解他是如何养志气的,了解他志气的盛衰,通过培养他的志气,观察他的心意反应,从而了解他的才能大小。
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志失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仿佛则参会不一。
如果一个人不培养志气,他的心气就不会稳固;心气不稳固,思想就不会舒畅;思想不舒畅,意志就会不坚实;意志不坚实,应付外界的能力就不强;应付外界的能力不强,就容易丧失志向,心气衰弱;丧失志向,心气衰弱,就会失去神志;神志丧失必然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就会导致心、神、志三者不能协调。
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指人的精神和智慧)
常固守,乃能分之。
开始修养心志时,一定要先让自己安定;自己安定了,意志才会坚定;有了坚定的意志,威势才不会分散。这样,精神和智慧就会经常固守于体内,就可以分散别人的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