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16-沕身不怠

至虚(至:极,尽。至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用极为虚心的态度,认真、专注、客观地体察天道)(最高的,最终的)也;守(情,性也。《礼记》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外部,外面,外貌)也。

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也。(自然界)(比喻盛多)雲,各復歸於其(事物的本源)

歸根曰“静”,静是胃“復命(执行命令后回报)”,復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胡乱,荒诞不合理),妄作(惊扰、恐惧不安)

知常容,容乃(公平,公正),公乃王(统治;称王),王乃天,天乃(引导,疏导),道乃久。

(mì,隐没)身不(懒惰,松懈)

注解:

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是最高的境界;守住性情,会表现为外部表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万物在一旁兴起,我通过这个观察出万物回归(的规律)。自然界的芸芸万物,(最终)各自回归于其本源。

回归于本源叫做“静”,静是为“复命”,复命是常识!认知常识是聪明!不知道这个常识才会荒诞,荒诞胡为令人恐惧不安。

认识(复命的)常识才能够包容,包容才能够公正,公正才能够称王,称王才能够应天,应天才能够行道,行道才能够长久。

隐没自身但不要懈怠。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