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善良;好心)
治(治理;管理;统治)
水。
水善利萬物而有(yòu,通“又”)
静(安静,宁静)
,居(居,蹲也,后作“踞”)
衆之所惡,故幾於道矣!居善(熟悉;经常看到或经历,易于辨认)
地,心善(喜好、喜爱)
潚(水深而清澈)
,予(予,与也)
善(爱惜)
信,正(通“政”,政治,政事)
善(通“缮”,修治)
治(安定)
,事善(善于、擅長)
能,動(动,作也)
善(善于、擅長)
時(时机;机会)
。
夫唯(形声。从口,隹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不争,故无尤(过失,罪过)
。
注解:
上等的善心如同治理水。(以“水”为法,治理天下:1、堵不如疏。鲧用“堵”的方法治水,失败;大禹用“疏”的方法,成功。治理天下也是如此,强行颁布法令、压抑人性[堵],必然导致反抗和混乱;顺应人的本性、社会发展的规律,加以引导和疏通[疏],才能天下大治。2、顺应自然之势。水有自己的流向和规律[就下],治水要顺应这个“势”,而不是逆势而为。治理百姓也要顺应民心、人性之自然,这就是“无为而治”的精髓——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3、以柔克刚:水至柔,却能穿石、蚀金、毁城。这教导统治者,最高明的治理不是依靠强权和暴力,而是运用柔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水善于泽被万物而且自身又能保持宁静,踞守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那几乎近于道啊!踞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内心喜欢深沉清澈,与人交往时爱惜信用,把政事修治得安定,处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这答应不争,那就没有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