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用人者不畜

问人工智能(Deep seek):

《素书》中的“疆用人者不畜”,怎么解释?

人工智能(Deep seek)答:

《素书》中的“疆用人者不畜”一句,虽然简短,但蕴含着深刻的管理和用人智慧。要准确理解其含义,我们需要从字词解析和思想背景两个方面入手。

一、字词解析

  1. 疆:这里通常解释为 “勉强、强行” 。不是指“边疆”或“强大”,而是指用强硬、违背他人意愿的方式去驱使。
  2. 用人:驱使、使用他人。
  3. 者:……的人。
  4. 不畜:“畜”在这里读作 xù,意思是 “容纳、留住、培养” 。“不畜”就是指无法长久地留住人才,无法建立起稳定的人才队伍。

所以,从字面上直译,这句话是:用强硬手段驱使他人的,无法留住人才。

二、深层含义与思想背景

《素书》是一部关于谋略和处世之道的经典,其核心思想根植于黄老道家。因此,这句话的深意需要放在这个思想背景下理解。

  1. 违背人性与自然规律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在用人上,就是要尊重人的天性、意愿和能力。强行驱使人(“疆用人”),就是违背了这种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节奏和意愿,强行压迫他们去做不情愿或不擅长的事,必然会引起内心的抵触和反抗,最终导致人才离去。
  2. 统治与管理智慧的体现
    这句话是给领导者(君主、将帅、管理者)的告诫。它指出了一种低效且不可持续的领导方式:
    · 短期行为:靠权势和命令或许能在短期内让人服从,完成某项任务。
    · 长期危害:但从长远看,这种方式会失去人心。有才能、有骨气的人不会久留,团队会失去凝聚力和创造力,最终分崩离析。正如《庄子》所言:“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勉强做的事情,无法触及根本,无法持久。
  3. 与《素书》其他观点的呼应
    · 与“赏罚分明”对比:“疆用人”不同于依法依规的赏罚。赏罚是建立在明确的规则和共识之上的,而“疆用”则带有随意性、强迫性和不尊重。
    · 与“得人心者得天下”相通:《素书》非常重视“德”与“义”。它强调“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一个靠德行和义理凝聚团队的领导,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追随。而“疆用人”恰恰是“德”和“义”的反面,是失人心的做法。

三、现代引申与应用

在现代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中,这句话依然极具价值:

· 对于企业管理者:不能仅仅依靠KPI高压、996加班等“强逼”的方式来管理员工。要懂得尊重员工的个性,关怀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如通过愿景、文化、合理的激励和授权),才能留住核心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畜”(培养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 对于团队领导:在分配任务时,要考虑成员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有效沟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强行分配不合适的任务,只会导致消极怠工或人员流失。
· 对于个人修养:在人际交往中,也不要试图强行改变或控制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边界,关系才能长久。

总结

“疆用人者不畜” 的核心思想是:

依靠强迫和压制的手段去使用人才,是无法真正赢得人心、也无法长久地留住和培养人才的。高明的领导者必须顺应人性,以德服人,以义聚人,让人心甘情愿地追随,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简单来说,这就是在警告所有当权者:强扭的瓜不甜,强驱的人不留。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