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意思是:人心是危险的,道心是幽深的;只有精诚体察,只有纯一不杂,才能公平得当地坚持那个中正。
这是中国文化的“十六字心传”,在纷乱中守住本心,才是真正的智慧!人内在的心思复杂多变,潜藏着欲望与冲动,容易被外界诱惑左右,滋生不安与偏差。而道心蕴含着宇宙万物的规律与人性本善的智慧,如幽微星火,难以捕捉。要想抵达正确的道路,需摒弃浮躁与杂念,用专注的态度去洞察内心与外界,不偏不倚地坚守中正之道。这并非简单的折中,而是对事物本质的精准把握,在各种矛盾与选择中,找到最契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平衡点。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没有询问过众人的计谋不要采用。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未经证实的言论四处传播,极易误导判断。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成为可靠的认知基础。同样,缺乏广泛讨论与验证的计谋,往往存在局限与风险。因为人的认知总有盲区,个人的思考更难以周全。适时听取他人意见,才能在交流碰撞中完善想法,才能让决策更科学。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出自《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意思是:能够自己求得老师的人就能为王,以为别人不及自己的人就会灭亡。
真正的强者,从不把自己封闭在孤高自满的世界里。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知识无穷、人外有人,无论是身边的平凡人,还是不同领域的佼佼者,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反之,那些自视甚高、轻视他人的人,他们沉浸在自我优越的错觉中,逐渐与时代脱节。唯有保持空杯心态,才能不断拓宽视野,积累实力,在人生道路上实现卓越与突破。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意思是:玩弄他人会丧失德性,玩弄外物会丧失志向。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玩人”不仅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让自己陷入道德的泥潭。而“玩物”则会被欲望所牵制,当心思全被外物占据,便无暇顾及精神的成长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唯有守住内心的原则,不过分放纵欲望,尊重他人,专注于有意义的追求,才能让生命保持向上的姿态,不被低俗与沉迷所拖累。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中》,意思是: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以逃避。
自然灾难带来的困境,虽让人痛苦,但凭借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尚有应对之法,有战胜的可能。然而,因自身过错、错误选择种下的恶果,却难以逃避。那些因贪婪、自私、冲动而做出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保持对行为的约束与反思,不肆意妄为,不心存侥幸。以自律和谨慎对待生活,才能避免因自身的过失陷入难以挽回的境地。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带来益处,这是自然规律。
越有本事,越要低头。骄傲是衰败的开始,谦虚是长久的根基。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必须有忍耐,才能成事;心胸宽广,品德才高尚。
成大事者,不争一时之气。能容人、能忍事,才是大格局。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对别人不要苛求完美,反省自己要总觉得不够。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最高级的修养。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为国要勤勉,持家要节俭。
再富也不能奢侈,再忙也不能懒政。勤俭,是治国持家的双轮。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不在小节上谨慎,最终会损害大德。
大错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守得住细节,才守得住人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天”的所见来自民众的所见,“天”的所闻来自民众的所闻。
民心即天心!做领导也好,做人也好,要对得起“人心”二字。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远,必自迩。
想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想走远,必须从近处起步。
别总想着一步登天,所有成就都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公平恭敬且能够谦让,就能光照四方、感通天地。
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