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42-强良者不得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叁,通“参”),三生萬物。萬物(依仗;倚靠)陰而(持守)陽,(通“冲”,猛烈地撞击)氣以爲和。

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𥞤,而王公以自名也。(不)(或,有也——《小尔雅·广言》)𢿃(同“损”,减也)之而益,益之而𢿃?

(通“古”)人之所教,(傍晚见君主。朝见曰朝,夕见曰夕)(通“仪”,忖度)(能、可以)教人。

故强(良善;百姓)者不(助动词。能,能够)(归天),我將以爲(学,教也)(通“甫”,开始)

注解:

“道”创立了对立统一体,对立统一体分化产生了阴(地)和阳(天),阴(地)和阳(天)互相参合进而形成第三种“参和“的状态,天下就在这种“参和”的状态中产生。万物倚靠着阴(地)生存而持守向阳(天)生长,阴(地)阳(天)在互相激荡中得以调和。

天下所厌恶的,只是“孤”、“寡”、“不𥞤”,但是王公用以自称。不有点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益,增益它却反而得到减损的意思?

古人之所教,晚点见面时忖度着可以教导他人。

那强迫良善者不得归天(宇宙人生如同旅途,道家视死如归),我将以此作为教学的开始。

作者: 张津东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自由理性皆容纳。

发表回复